回覆列表
  • 1 # 啥名字都有人用過

    多級火箭和捆綁技術,是發展過程中想到的辦法,現在還在燃料上想辦法加大推力,減少燃料重力,比如固體燃料、核燃料。任何技術都是不斷進步的,蘇聯人也是人,當時技術有,只是載人方面的安全要求高於美國標準,沒有冒險而已。

  • 2 # 軍事天地

    毛熊:Kuma,做不到就是做不到。當時沒那個技術啊!

    要知道,世界上第一個實際可以正式運營的在軌對接空間站。是1971年4月19日,前蘇聯發射的"禮炮1"號。而阿波羅登月計劃的實際開展時間,是1961年,蘇聯也差不多在這個時候。因此,這種近地軌道交回對接技術,還處於實驗室研製階段,並沒有實際成功。

    到了1976年才有了美蘇太空中交會的實驗,那個時候人們才對在軌運營航天器有了比較成熟的方案。因此在1966年左右的時間段內,擁有可靠的在軌交會太空飛行器方案是不現實的。就算到了現在,人類已經發射了無數載人飛行器到天空,至少3個國家有獨立的空間站。儘管這樣,想利用組合飛行器飛往月球,仍然困難重重。

    再回到當年的環境下,當年的登月競賽核心是誰第一個把人送上月球,因此技術方案其實是一切以完成該任務的為前提。美華人的成功是在於1959年就開始研發了F1液氧煤油發動機,這也是當時人類製造過的推力最大的單燃燒室液體火箭發動機,後面繼任者大家都知道,叫RD-170。如果美華人沒有先期預研,估計也得被逼著學蘇聯走N1並聯的方式。當然,當時競賽的要求就是快、快、快。所以誰有方案誰先上。

    當然,導致N1火箭最終失敗的還有著名設計師科羅廖夫去世,在這之後蘇聯基本就告別大推力火箭發動機為背景的登月研製計劃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太陽系所有環繞天體都在同一個黃道面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