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創作者怎麼會覺得作品和自己沒有關係了呢?這是怎樣的心理?這麼覺得的邏輯是什麼?
7
回覆列表
  • 1 # 宅男胖神

    作為網路小說作者中的新人,同時又是撲街,我可以告訴你,有沒有關係並不是自己說了算。作者當然想要作品的回饋,但也要考慮實際情況。

    除非是擁有話語權的作者,他們有龐大的擁護者,才能能力談條件,這類作者,只是萬里挑一。

    想要反饋是好事,但也不要糾結於此,好好提升寫作能力,打出名聲,才是正道。

  • 2 # 小文說古今

    作品寫完了就跟作者沒什麼關係了,這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作者費盡心思寫了一篇自認為很不錯的文章,只能代表自己的思想。作品發表出去以後,作品就和作者沒什麼關係了,而是和讀者有關係了。每個人的思想都有所不同,讀者對作品的褒貶不一,作者是沒有辦法左右的。所以不要太在意結果,不如集中精力寫好下一篇作品。

  • 3 # 做書

    也許納博科夫的小說《洛麗塔》算是最佳示例之一。

    要知道,納博科夫實際是一個在歐洲受迫害的猶太人,他去美國避難的原因也是當時歐洲強烈的反猶排猶情緒,尤其在他的父親被俄羅斯君主制主義份子刺殺後,她的妻子薇拉也完全喪失了工作機會。

    納博科夫最早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工作,他此生最痴迷的其實是蝴蝶研究,然而(注意,真正的天才就是在不經意間創作出偉大的傑作的)在他後來的寫作嘗試中,寫出了許多部為後世稱道的作品,比如《洛麗塔》。

    有趣的是,最早納博科夫寫《洛麗塔》實際是想批判美國現實生活與社會中的商業氣息、利己主義、個人主義,以及實用主義。男主人公亨伯特因為童年一次失敗的戀愛經歷,因此有戀童癖(這裡也順便諷刺了弗洛伊德),他將自己的戀童癖美化、包裝成偉大的、可歌可泣的、與文學巨匠們的類似感情經歷比肩的動人愛情。

    但世人如何看呢?這部書稿曾多次被出版社拒絕,即使出版後,也長期被當做“色情文學”來閱讀,截至目前,“洛麗塔”除了是慾念之光外,還被引申為“可愛的小女生”的別稱,身為大文豪的納博科夫本人的棺材板怕是都要壓不住了吧哈哈。

    所以,作者完成一部作品,即使著急出來闡釋小說的核心思想,怕也是不行的,因為讀者心中有各自的哈姆雷特,就像每個讀者心中都有自己的洛麗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釣魚說的調幾目是幹嘛的,調低和調高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