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飛說籃球

    競技體育講究成王敗寇,勝利者是媒體的寵兒,享受粉絲的擁戴,贊助商爭相送上天價合同;但勝利者是金字塔頂端的那一小撮人,能獲得全國級別乃至奧運會、世界盃、世界級公開賽更高層次冠軍的人,那是少之又少。大部分金字塔中端、甚至末端的運動員,都在默默無聞的完成自己的職業生涯後,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被人遺忘,或者,從未被人記住。

    職業化程度比較高的比賽,比如現在溢價情況比較嚴重的中超,那大部分球員在完成運動員生涯後,自然也是不愁吃不愁穿,對俱樂部有情感羈絆不願離開的可以在管理、後勤等崗位謀個職位;依舊還有夢想還沒完成的,可以考慮考個教練證,去帶帶次級聯賽的隊伍、青年隊、少年隊;覺得自己需要鍍金的,可以去高校深造一下;拼搏多年後,想好好放鬆放鬆的,那過個閒雲野鶴般的生活,像普通人一樣融入社會那也是不錯選擇。

    其實真正讓人值得關注的是那些職業化程度不高的運動專案,特別是舉國體制培養下的運動員。他們選擇了走運動員這條路,大都是抱著不成功則成仁的決心。長年累月的訓練和比賽給他們留下了很多的傷病,嚴重的甚至由於專案特殊性可能對他們的健康帶來了損害;從小就區別於普通人的人生軌跡,不像美國,他們的大學有良好的體育聯盟機制,體育生有獎學金保障,球探制度,讓參加大學學習的運動員既能保證基礎的學習機會,也有足夠的關注度保證職業前景,而我們國家很多運動員一門心思練體育,退役了發現自己文化程度不夠,脫離社會又是許久,再想融入的難度可想而知。

    講個有關於國乒的故事,中國乒乓球的強大有目共睹,除了王牌和教練的努力外,那些實力不俗又甘願犧牲的陪練球手們的努力同樣不能被忽視和遺忘。04年南韓隊的柳承敏崛起,奪去了奧運會男子單打金牌,隨後又屢屢在大賽上給馬琳、王勵勤、王皓等中國王牌們製造威脅。一位不太為人所熟知的運動員——王建軍,服從組織安排,改變自己技術特點,模仿柳承敏等人的打法,專門給隊內參加大賽的主力們做陪練,讓他們熟悉、摸透對手的打法。可以說,在中國乒壇短暫動盪後重新稱霸的道路上,離不開這些陪練球手們的默默付出。他們服從安排,放棄個人前程,甘於寂寞。他們的無私奉獻,值得我們讚頌;他們退役後的生活如果遇到什麼困難和麻煩,更值得我們去關注。

  • 2 # 徐本水

    這個問題得看個人能力,家庭背景,興趣愛好等等原因。我認為可能的情況有:1、靠關係或自己努力進體育局從底層做起,2、口才好的當體育解說,3、高顏值高曝光率的有些進娛樂圈,4、有思想的自己創業做體育相關運動品牌,5、普通點的當個裁判員混口飯吃不至於餓死,6、那些什麼都不會的那隻能街頭乞討賣藝了,以上僅為個人幾點看法,不喜勿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時候,每逢過年,把明天穿的新衣服疊好放在枕頭旁,現在,又有多少人期待過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