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體育死忠粉
-
2 # 塞上胡笳
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用在建文帝身上一點都沒錯。寬厚仁慈的性格決定了建文帝在靖難之役宗的失敗。
寬厚仁慈史書記載建文帝“穎慧好學,性至孝”,“天資仁厚”,“性聰穎,善讀書,然仁柔少斷”。建文帝生於安樂,沒有參加過波瀾壯闊的元末農民起義,陪伴他的是詩書和身邊的文人墨客,自然無法有足夠的政治權謀和軍事眼光。他的仁厚還體現在對待燕王朱棣上。比如,建文三年,朱棣到京師朝拜時傲慢無禮,“行皇道入,登陛不拜 ”。監察御史曾風韶劾奏燕王不敬, 建文帝卻說:“至親勿問。”又比如,在面對燕王朱棣發起的戰爭,建文帝下昭說:“一門之內,自極兵威,不仁之極,近爾將士與燕王對壘,務休此意,無使負殺叔父之名 。”這種婦人之仁,使得燕王朱棣在作戰之時,多次逃脫死亡。其實,如果建文帝下定決心擊殺朱棣,擒賊先擒王,靖難之役的結局可能會改寫。
用人不當建文帝登基後,一改朱元璋尚武的風氣,任用了大量的文人,比如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寺卿兼翰林學士黃子澄等。有史書記載齊、黃“二人本書生,兵事非其所長。”文人治國或許有一套,但是在行軍打仗方面確是紙上談兵,貽誤戰機。
再說建文帝任用的武將李景隆。李景隆與建文帝是表兄弟關係,史書上記載李景隆“貴公子, 不知兵,惟自尊大。”朱棣評價他:“李九江,紈綺少年兒。”建文帝集結了幾乎全國的兵力60萬讓李景隆帶領。但李景隆指揮不當,害得這60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當時黃子澄、練子寧、葉希賢力主殺李景隆,但建文帝念他是至親,始終沒有殺他。李景隆沒有感恩,而是在朱棣兵臨城下時開啟城門,引狼入室。使朱棣不費吹灰之力就進入南京城。
缺乏能臣悍將朱元璋為了維護朱家王朝長治久安,屢興大獄,濫殺功臣。胡惟庸一案所連及坐誅者三萬餘人,藍玉一案族誅者萬五千人,其他功臣如朱亮祖、周德興、徐達等大多數未能倖免。建文帝初期,經過洪武年間的殺戮,功臣幾被殺盡,“元功諸將相繼盡矣。”使得建文朝幾乎無可用之臣,只能派出垂垂老矣的耿炳文出征。
朱棣的強大朱棣在朱元璋“分封諸王,外衛邊陲,內資夾輔”的策略下,就藩北平,“其至北平者皆聽燕王呼叫,燕王自此益強”。另外,朱棣與蒙古多次作戰,多次打敗元朝的殘餘勢力,積累了作戰經驗,軍事力量迅速增強。朱棣本人“智慮絕倫,雄才大略,酷類先帝”。而且他勝不驕,敗不餒,善於納諫,賞罰得當。在戰爭中也能夠“親戰陣,冒矢石,身先士卒。”
結語建文帝的失敗是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他本人的政治軍事素的缺乏養卻為靖難之役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
3 # 紅塵醉酒
建文帝不失敗在軍隊、糧草不足上,而是敗在自身和朝廷上。
第一,能力不足,性格軟弱。明朝朱元璋後的繼任者原本是朱標,他更是被朱元璋親自教導,如無意外明朝可以順利過渡到朱標朝。可惜事與願違,建文帝在朱標死後匆匆扶上馬,經驗、能力、威望沒有一個達標的,他所佔的就一個正統。即使這樣,如果靠著強大的軍隊和充足的糧草,也不至於輕易丟了江山,但是他做事太不知變通了。朱棣的刀都快架在他脖子上了,他還堅持“休傷皇叔”,性格軟弱,禮教深入骨髓,這種人做皇帝肯定是個好皇帝,但絕不是個好君主。
第二,無將可用。這事就不怪他了,朱元璋為了穩固朱允炆皇權,將能帶兵打仗的將領殘殺殆盡,只留下了一個善於防守的耿炳文。耿炳文這個人防守還行,但遇上朱棣這位隨朱元璋一起征戰天下,經歷戰爭洗禮的將軍來說就略遜一籌了。建文朝除了一個耿炳文是朱元璋朝代的將領,其他都是新朝的,沒有經歷戰爭洗禮的溫室花朵,如何是朱棣的對手,敗是肯定的。
第三,寄希望於禮教。上面說了朱允炆禮教深入骨髓,他做事思考的標準就是合乎禮教,因此,當他削藩時,不講戰略策略,一根棍子橫掃一遍,他認為所有人都會跟他一樣遵守禮教,以至於戰爭打響了,朝廷還沒有準備好。當戰爭局面極其不利的時候,朝廷上下更是束手無策,只能站在禮教的至高點指責朱棣大逆不道。
所以,建文帝碰上朱棣更方面都比不上朱棣,做事缺少磨礪,缺乏殺伐果斷的毅力,在戰場上的結局已經註定了。
-
4 # 史論縱橫
朱棣造反是九死一生,並不是那麼容易,朱允炆平叛是一手好牌打個稀巴爛。
首先來要說明一點,朱允炆的失敗絕對不是過於仁慈,以往在《明史》中,有一句評價朱允炆的話“不要讓我揹負殺掉叔叔的罪名”。
實際上,這是一句錯誤的解讀,很多人以此推斷朱允炆不想殺掉朱棣,其實如果仔細品讀的話,你可能會發現,也許朱允炆想說的是,做得乾淨一點!
在朱允炆即位的第一年就將周王、代王、湘王、齊王、岷王幾位藩王幹掉,尤其湘王朱柏全家被逼得自焚而死,這就有點太過分了。
在朱允炆解決掉這些藩王后,隨即開始對準燕王朱棣,當時朱棣也沒少捱整,為了監視朱棣,朱允炆直接架空了朱棣,派了好幾套軍政體系到北方,據說有一陣朱棣裝瘋賣傻以求自保都不行,最後不得已的情況下,才不得不造反。
實際上,正是急於求成,操之過急才給了朱棣造反的機會,這是他削藩最大的敗筆。
削藩是一個相當複雜的課題,歷史上有削藩厲害的,比如漢武帝,兵不血刃就把很多藩王給削了,也有靠實力硬削的,比如康熙帝,以鐵腕政策平定三藩之亂。
當然,也有很多人削藩不成,甚至被幹倒的,那更是大有人在,沒有一套完整的削藩策略,最終只能是這樣。
當然,朱棣造反本身也是在和體制對抗,但是他能夠成功,主要還是朱允炆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當時朱棣以發動靖難之役的時候,實際上就是清君側,那是根據朱元璋的《祖訓錄》來的,朝中如有奸佞小人,藩王可以帶兵進京“清君側”。
實際上建文帝削藩信任的人,那是真氣人,這些人都是明朝初年在學術界有一定聲望的大儒,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齊秦和黃子澄和方孝孺,這些大儒用儒學的理念教育他,全盤採用儒家為指導思想實行仁政,結果卻是一地雞毛。
如果朱允炆能夠把這幾個儒家大師傅給推出去,朱棣的靖難之役也就沒有法理依據了。
-
5 # 林緣歷史觀
靖難之役,朱棣從朱允炆手中奪走了皇位,朱允炆不知下落……。
朱允炆到地府,碰到他爺爺朱元璋,
開始了一場爺孫對話。
朱元璋:孫子,我把帝位傳給你,咋被你叔叔給搶去了呢?
朱允炆:爺爺,你給我安排的輔佐江山的幾個文儒大臣,給我出的都是昏招。
我江山還沒有坐穩,就鼓動我削藩,結果搞的不得人心,最後出了大亂,把你傳個我的皇位也搞丟了。
朱元璋;即使再無用,舉全國之力,還戰勝不了一個藩王?
朱允炆;爺爺,你死之前,把幾個可以帶兵打仗的將軍都殺了,叔叔朱棣起兵造反,我 在全軍上下就找不到一個將帥,可以帶兵平叛了。最後,只有請老將耿炳文帶 兵出征,結果,耿炳文又打不贏。最後聽黃子澄建議,叫李景隆又帶兵去徵 討,哪知道這傢伙,還不如老將耿炳文,是個紈絝子弟,只會紙上談兵,膽小 怕死,最後竟成了叛徒。開啟城門迎接朱棣進了南京城。後來才聽說,叔叔朱棣和他是小時候的玩伴,你說冤不冤。
朱元璋;聽說耿炳文帶兵出征時,你給他說;今爾將士與燕王對壘,務體此意,毋使朕有殺叔父名。
如果你說了這樣的話給耿炳文,這個就不能怪爺爺了,別人在要你命,你還在 仁 慈,你只有捱打了。
朱允炆;爺爺,你請了全國的文儒書生,輔佐我,不是要以仁政治理國家嗎?
朱元璋;你這個憨憨!真是氣死我了。叫你仁政治國,是叫你對黎明百姓,輕徭薄賦, 修養生息。是對叛逆奪權者仁愛嗎?
朱允炆;殺了叔叔,我們朱家人不是自己相互殘殺嗎?
朱元璋;唐朝李世民不是殺了他太子大哥李建成最後登基的嗎?當皇帝治理一個國家, 成為一代明君是最主要的,凡是違背這個意志的人,都要格殺勿論,如果像 你一樣心慈手軟,我能建立大明江山嗎?
朱允炆;爺爺,你為什麼當時要把這麼多叔叔,都分封到各地為王,還可以有軍隊。你 在世他們都不敢怎麼樣,我當皇帝他們就有點不服了。當初你封我為皇太孫, 叔叔朱棣就有點不服氣,就是我不削藩,他也會造反的。我自從登上皇位,面 對手握重兵,在各地為王的叔父們,心裡總感覺這個皇帝當得不踏實。有一 天, 我問黃子澄這個問題怎麼辦?,他回答的非常簡單,還說了漢景帝時七王 叛亂的先例,告訴我說,如果藩王謀反,只要朝廷出兵就一定會打敗他們,不 要害怕。書生都是按書上說的方法解決問題,,現實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朱元璋;……………看來我分封藩王還是有錯誤,也不該為了讓你坐穩江山,怕其他人 造反, 把開國功勳大臣都殺了。
朱允炆;爺爺,我就是讀了儒家的幾本書,也沒有治國的實踐經驗,也沒有打過仗,更 沒有管理指揮軍隊的能力。另外給我安排輔佐朝政的大臣都是幾個腐儒,也沒 有參政議政過,能幫助管理國家嗎?叔叔朱棣,從小就在軍營玩耍長大,參加 指揮過對北元作戰,有豐富的實戰經驗,開國大將徐達的女兒又是他的夫人, 他在軍隊有很好的人脈關係,聽說他還請了一個很厲害的黑衣道人姚廣孝, 給他出謀 劃 策。我的這個團隊和他比起來簡直是弱暴了。我怎麼能戰勝他?
朱元璋; 哀嘆一聲,天意也許如此吧!
-
6 # 逝去即歷史
建文帝坐擁天下,糧草充足,軍隊強大不假,但是說朱棣輕易打敗建文就未免有些言過其實了,朱棣從起兵造反到成功進入南京城,從建文元年到建文四年,歷經了磨難,可以說是幾經生死。
當然,最後“命大”的朱棣沒有死在沙場之上,他笑到了最後,成功登上了至高無上的皇位。
朱棣的不易和朱允炆失敗的原因,我們從朱元璋死後,朱允炆登基說起:
1、看不到希望,沒有成功的基礎,卻被逼上造反路。人其實都是有惰性的,絕大多數人擁有一份安定的工作,絕不會去鋌而走險去謀求一份前途渺茫的事業,即使是有想法,也不過是自己的YY。
朱棣也應該是這樣,有家有口,有老婆孩子,吃喝不愁,想要帶兵打仗,也可是找自己的老對手過過癮。
皇帝這個位子,也只是朱棣閒著無聊時在腦子裡想想罷了,因為往前扒拉扒拉,歷史上就沒有藩王造反成功的先例,尤其是像自己這種遠離京師,沒有多少軍隊的藩王。
但是建文帝登基後在自己的“智囊團”的慫恿下卻迫不及待的開始了削藩工作,先後把周王發配雲南、代王著蜀地看管、岷王、齊王、代王都被貶為老百姓,湘王自焚而亡。
朱棣雖然不會主動造反,但是他也不傻,更加不是任人宰割的性子。於是乎,朱棣不情不願的被自家侄子逼到了造反的路上。
2、時間緊迫,造反前的準備和自投羅網。朱棣知道,朱允炆不會放過自己。所以接受了道衍和尚姚廣孝的建議:造反,但是造反需要有造反的準備,得有人吧,得有兵器吧,當然還得做做宣傳吧。朱棣開始想盡辦法緊鑼密鼓的開始祕密招兵買馬,打造兵器,製造輿論。
但是朱允炆卻不會讓朱棣從容佈置,他先後派工部侍郎張昺接收北平政事,然後任命謝貴、張信為北平都指揮使,掌握了北平軍事,隨後派宋忠率兵三萬,鎮守屯平、山海關一帶,將刀架到了朱棣脖子上,朱棣此時就像是案板上的魚肉,就等著別人下刀了。
燕王朱棣表面上裝瘋賣傻,到北平熱鬧的街頭披頭散髮,搶奪路人的酒食,滿嘴的胡言亂語,甚至是連續幾天躺在在大街上骯髒的角落裡面。
暗地裡卻加緊了準備行動,因為時間不多了,眼看著皇帝捉拿朱棣的詔書到打北平,朱棣命令自己的親信進入王城護衛,並設計擒殺了謝貴、張昺二人,趁著守軍群龍無首拿下了北平。
3、起兵造反,九死一生朱棣正式起兵,名義上是為了誅殺齊泰、黃子澄等“奸臣”,並搬出了《祖訓》“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之惡。”這場被稱為“靖難之役”戰爭一直打了四年。
第一年,朱棣首先面對的是耿炳文的四十萬大軍,耿炳文退守真定;然後是李景隆的六十萬大軍,李景隆退走德州。
第二年,李景隆合兵六十萬在白溝河列陣以待,燕軍首戰不利,損失慘重,朱棣深夜混戰中甚至迷失了方向;再戰時朱棣坐騎被創三次,兵器都損毀了,馬也力竭,差點被射死。後來趁著大風,朝廷大旗折斷,軍心不穩,朱棣反敗為勝,一直殺到濟南,圍濟南三月,燕軍退兵。
第三年,朝廷以盛庸為大將軍,再次和燕軍激戰,燕軍折損大將和無數人馬,朱棣和官軍短兵相接,險死還生。不久再戰夾河,官軍打敗,最後在藁城燕軍又趁風勢打敗了官軍。
第四年,一批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宦官投奔了燕王,透露了南京的佈防情況,朱棣決定趁南京防守空虛,一戰決勝!朱棣揮師南下,卻受到了官軍的強烈阻撓,接連損失了幾員大將,但是朱棣不為所動,繼續前進。最終谷王朱橞、李景隆開南京金川門迎降,朱棣率師進入南京,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
從此以後明朝開啟了朱棣的時代。
所以綜上所述,建文帝兵強馬壯並非虛言,而朱棣輕易打敗了建文帝,登上皇位也確實時有些言過其實。
事情的真相是,面對建文帝強大的兵力,朱棣歷經磨難,九死一生,終於造反成功,當上了皇帝。
-
7 # 致印良知
洪武三十一年(1398)閏五月,朱元璋以一名孤獨的專政者走完了七十一年的人生。其後,朱允炆登基,為了斬斷朱棣的手足,他當年就消滅了開封的周王,後來又陸續剝奪了青州的齊王、大同的代王、湖廣荊州的湘王、雲南岷王的王族身份。
朱棣與建文皇帝之間的戰爭持續了三年,處於劣勢的朱棣最終反敗為勝,究其原因,最大的應該歸因於,朱元璋當年的肅清行動使皇上週圍沒有了能幹的將軍。
當年已入老年的朱元璋為保證年僅十五歲的孫子能順利登基,於洪武二十六年開始肅清為建立明朝立下汗馬功勞的人。在藍玉案中,據說死了兩萬人之多,衛所官署中的衛所軍多數遭連坐,此後在首都主力軍親軍衛和京衛中也進行了大規模的人事調整。
-
8 # 澳古說歷史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為典型的一場“以弱勝強”的戰役,“靖難之役”的結局是讓人唏噓的,坐擁天下,富有四海的建文帝朱允炆,居然最後會被只有一隅之地的燕王朱棣所打敗,這是讓所有人都未曾想到的。
那朱允炆為何會敗?
朱允炆會敗,歸根結底是敗在自己的性格和才能上。
他有其祖父朱元璋的狠勁,卻沒有其的果斷;他有其父朱標的仁厚,卻沒有其的才能,簡而意賅的說,朱允炆就是一個“仁柔少斷,有才無能”的君主,這種性格的皇帝,若不搞事,不失為一位仁君,但一旦搞事,且還是關乎國運的事情,那多半是會讓一個國家遭受到重創。
而事實上,朱允炆就是這麼一位喜歡搞事,最終搞到自己丟掉皇位的“仁柔少斷,有才無能”之君的“典範”。
眾所周知,“靖難之役”的導火索就是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明初,鑑於北方邊境北元為患,及穩固大明江山的需要,朱元璋借鑑歷代的分封制,創造出了獨特的“藩王”制度,所謂“藩王”,有別與漢的諸侯王,唐的親王,他是“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就是沒有自己的封地,也沒有對地方民政事務的掌控權,他只有“統兵權”。
朱元璋置藩王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藩王幫助中央政府穩固對於天下的掌控,防止中原生亂,及北元捲土重來,籍而達到“屏藩中央”的目的。因此,基於此,朱元璋賦予了藩王統兵之權,這時明朝藩王不但擁有數千到數萬的直屬部隊,且還能直接指揮周邊衛所軍,如慶王朱栴不但擁有三護衛,數萬人的直屬軍隊,還能直接指揮慶陽、寧夏、延安、綏德等諸衛數萬的衛所軍。
對於賦予藩王“統兵權”一事,朱元璋的想法是好的,讓自家人在外掌握重兵,這樣一旦朝堂上有權臣作亂,威脅到朱家的統治,這些手握重兵的朱姓藩王就可以在地方直接起兵清君側,滅掉權臣,還政於朱家。可事實上朱姓藩王真的能如朱元璋所想的那般嗎?一直忠心的守護著中央朝廷嗎?顯然不能。實際上,自朱元璋晚年開始,藩王非但沒有成為維護明朝統治的一根定海神針,反而是成為了威脅到中央王朝統治的一股最不穩定的武裝力量,對於這點,從朱元璋駕崩後留下遺詔,不允藩王進京奔喪,就可窺視一二。
之後,隨著朱元璋的駕崩,朱允炆的登基,一場血雨腥風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對於朱允炆而言,在黃子澄這位對藩王充滿著“仇恨”的老師的日夜薰陶下,他自小就對藩王是深惡痛絕,認為藩王是影響著明朝中央統治的一顆毒瘤,一直都想對他們是除之而後快。因此,自朱允炆登基後,隨著明廷面臨著藩王“削亦反,不削亦反”的巨大挑戰,“削藩”就成為了這位年輕且富有遠大志向的少年天子的首要目標。
當然,“削藩”對於明中央朝廷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畢竟讓這些同樣有著皇位繼承權的藩王們在地方上執掌重兵,這實在是有些過於危險,如若不控制好,恐怕西漢那場波及全國“吳楚七國之亂”會在明朝再次出現。因此,對於天下而言,“削藩”並沒有任何的壞處,反正藩王遲早要反的,不如趁藩王還沒有尾大不掉的情況,儘早將其解決。
可是,“削藩”雖沒錯,但是優柔寡斷的朱允炆卻在削藩的方法上出現了巨大的錯誤,而正是朱允炆在削藩一事上接二連三的出現了一系列重大的決策失誤,最終才讓朱棣完成了以一隅之地成功坐上皇位的壯舉。
首先,朱允炆在第一個要削的藩王的選擇上就出現了嚴重的錯誤。本來,既然要“削藩”,那就索性出其不意的對最強大的那個下手,一戰定乾坤,震懾其餘藩王,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而後即可循序漸進,一個一個的削。而在當時,地方藩王中最強大的無疑就是燕王朱棣,因此,按常理說最先被削的應該就是朱棣。而實際上,當時因確有人建議朱允炆要先削朱棣,戶部右侍郎卓敬就建議:“燕王智慮絕倫,雄才大略,酷類高帝。北平形勝地,士馬精強,金、元年由興。今宜徙封南昌,萬一有變,亦易控制”,卓敬就建議朱允炆,既然要削,那就削最強大的燕王,而即使不廢掉他的王位,也要將他移出北京,將其遷往南昌,斷他根基。
可以說,卓敬的策略是十分穩妥的,如若朱允炆採納了他的建議,斷然不會有後來的“靖難之役”。但事實上,朱允炆並沒有對朱棣下手,而是採納了黃子澄“先幹掉弱小的周、齊、代諸王,去除燕王的羽翼,而後再動燕王”的建議,選擇對相對弱小的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岷王朱楩等五王下手。試想,這不就是在打草驚蛇嗎?不就是在告訴朱棣:“你得開始準備造反了,因為我快削你了,如若你還不準備,你就死定了”,本來燕王就是當世最強的藩王,中央要削他,就有點難度,現在還讓他有了準備,這豈不是在先機上就已經輸了一籌嗎?
其實,想來可笑,黃子澄之所以建議朱允炆削這五王,而不是先削朱棣,是因為這些藩王在民間的名聲並不好,多有不法之事,因此朝廷削他們有名正言順的藉口。試想,朱允炆“削藩”為了什麼?難道真是為了這天下蒼生?當然不是,歸根結底還不是為了讓自己,及自己的子子孫孫牢牢的佔據著這個皇位嗎?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削藩”本就不光彩,難道你黃子澄會因為藩王沒有犯法,就不去削他?這根本就不可能。如此,既然不可能,又何必去在意名正不正的問題呢?
對於當時的明朝而言,“削藩”成功才是最重要的,只要能讓削藩成功,給藩王加一個“莫須有”的罪名有何難呢?反正,再怎樣,為了皇位的穩固,天下的藩王都是在被削的行列的,因此何須去管名聲二字。只得說,黃子澄真的就是一個只會死讀書的迂腐書生,他是絕對不適合參與到“削藩”這等要講求陰謀的國家大事中的。
當然,如若朱允炆能夠對黃子澄的建議從始而終,在剪除了燕王的羽翼後,就立刻對朱棣動手,這倒也沒有多大關係,畢竟從周王被削,到岷王被廢,這中間間隔不到一月,這點時間,就算讓朱棣有些準備,對中央也造成不了多大的威脅。可錯就錯在,朱允炆在削了自己的幾位叔叔的藩後,他居然開始後悔了,開始對削燕一事上有了遲疑。當時,在周、齊、湘、代諸往被削時,燕王曾上書建文,奏摺中朱棣是聲情並茂,痛哭流涕的說道自己人不應該自相殘殺,他們沒有想造反的意圖。
就在朱棣這般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蠱惑下,建文是“覽書惻然,謂事宜且止”,他居然就有了停止削藩的念頭,儘管黃子澄、齊泰等再三強調兵襲燕王的必要性,但朱允炆卻還是認為應該暫緩削藩之事,朱允炆認為“朕即位未久,連黜諸王,若又削燕,何以自解於天下?” ,就是他認為一登基就對自己的叔叔們下手,這恐怕會讓天下人說他的閒話。同時,朱允炆還考慮到“燕王智勇,善用兵。雖病,恐猝難圖”,朱棣善用兵,冒然行動,恐會讓朝廷的削藩意圖有變。由此,就是在朱允炆這般優柔寡斷下,削燕一事就神奇般的被擱置了下來。
只的說,真的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什麼樣的領導,就有什麼樣的手下。朱允炆完全就是書生一個,根本就不適合當皇帝,尤其是一個還想削藩的皇帝。你說,你都已經連續廢掉了自己五位叔叔的藩王爵位,你還在乎什麼“自解於天下”呢?你現在放過朱棣,就等於是放虎歸山啊!朱棣不傻,經過你這麼一弄,他肯定知道遲早有一天削藩會削到他自己的頭上。因此,即使朱允炆此時放棄對朱棣的削藩,朱棣也肯定不會坐以待斃,他肯定會有所準備。而事實上,最後也的確如此,就在朱允炆猶豫不決之時,朱棣就在加緊準備起事。
當然,到這裡,肯定就有人會說,朱允炆不對燕王動手,那是因為他仁慈,不想再繼續無理由的對付自己的叔叔。那好,我們就算朱允炆是真的仁慈,他不想再繼續殘害自己的叔叔,可試問,當朱棣已經起兵造反,人家擺明了就是要奪你皇位的時候,你還有必要仁慈嗎?此時,若你還仁慈,那就不叫仁慈了,而是愚蠢。
事實上,朱允炆在之後的表現,的確算是很愚蠢。在明知朱棣已經起兵造反,要與自己爭奪天下之時,用谷應泰的話來說,是已經到了“非帝殺王,即王殺帝”的境地,朱允炆居然還在要不要幹掉朱棣一事上優柔寡斷,為了顧及自己的名聲,他居然給前往平叛的部隊下達了“毋使負殺叔父名”的旨意。這道旨意可謂是愚蠢至極,就等於是給朱棣一個免死金牌,讓諸將在與朱棣的對戰中不能盡全力作戰,只能是畏首畏尾的。
而正是有了這道免死金牌,才讓朱棣一次又一次的逃過了生死攸關的時刻。比如在建文二年,雙方戰於東昌時 “燕精銳喪失幾盡”,“是役也,燕王瀕於危者數矣,諸將徒以奉上詔,莫敢加刃”,正是朱允炆所下的這道愚蠢的旨意,讓朱棣是數次保住了幾次的性命。只能說,優柔寡斷的朱允炆所下的詔書,是致使他失敗的一個最為主要的原因之一。
在戰場上,戰機是稍縱即逝的,是容不得半點馬虎的,只要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陷入全軍覆沒的結局。因此,無論是什麼樣的戰爭,將士們必須是全心全意的對待,不能有任何的遲疑,也不能有任何的束縛。可朱允炆所下的這道詔書,無疑就給了平叛大軍上了一道枷鎖,有了這道詔書的存在,他們不敢再對燕軍進行肆無忌憚的進攻,變得畏首畏尾。而反管燕軍,他們就沒有任何的顧慮,他們可以勇往無前,在朱棣身先士卒的帶領下,他們是越戰越勇。因此,試問一支畏首畏尾的部隊,他如何去戰勝一支勇而無畏的軍隊呢?
總的說,朱允炆優柔寡斷的性格,是讓其喪失了與朱棣作戰的一切先機。他的優柔寡斷,不僅讓其喪失了先發制人的先機,更是讓其喪失了其在戰場上勝利的希望。
而反觀朱棣,他可不似朱允炆那般優柔寡斷,多年的戰爭生涯,與北元的長時間對抗,讓他的性格是變得無比的果斷,該斷則斷,是毫不猶豫。比如為了讓朱允炆放鬆警惕,他可以毫不猶豫的裝傻裝瘋,然後在暗地裡迅速的積蓄力量,伺機而動。而在戰場上,朱棣也是該退就退,該進就進,絕不猶豫,敗了就逃,重新再來,勝了就乘勝追擊。比如在白溝河之戰中,朱棣軍本已處於劣勢,但突然颳起大風,此時朱棣就迅速果斷的“乘風縱火,燔其營,煙焰漲天,郭英等潰而西,李景隆等潰而南”,最終朱棣反敗為勝。因此,試問,是一個在優柔寡斷的領導者率領的勢力更有勝算?還是在一個乾脆利落的領導者的勢力更有勝算呢?顯然是後者。
當然,朱允炆的性格只是讓其失敗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而另外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朱允炆的才能根本無法與朱棣相比較。朱棣的才能卓越是毋庸置疑的,從他登基後的種種施政表現,我們就可以看出,他絕對是一個堪比秦始皇、漢武帝的雄主。而反觀朱允炆,從他削藩的表現來看,朱棣的才能就絕非是朱允炆能比的。
首先,朱棣十分善於把握稍縱即逝的戰機,往往能將被動變為主動,而朱允炆恰恰相反,他往往在關鍵時刻舉措失當,讓朱棣有可趁之機。
比如,在對待剩餘未被削的藩王的態度上,朱棣的處理顯然好好過朱允炆。當時,在朱棣發生叛亂之時,朱允炆最應該做的就是安撫住其他未被削的藩王,讓他們不要反對朝廷,甚至是支援朝廷,從而孤立燕王。但是,朱允炆顯然沒有這麼做,此時,在與朱棣對戰時,朱允炆不但不安撫其他藩王,反而是繼續開罪其他藩王,而其中就包括當時除燕王外,最強的寧王朱權。
要知道,寧王朱權當時可是手握帶甲兵士八萬,戰車六千,麾下朵顏三衛騎兵更是天下精銳,這股力量當時不管是被朱允炆或朱棣哪一方所得,都是一個不可小覷的戰鬥力。按理說,對於這樣的強藩,只要是個正常人就知道應該先著重拉攏,無論之後要怎麼對付,在這個時間應該是要善待的。但是,朱允炆卻沒有這麼做,他反而是下旨要削了寧王的兵。試想,一個要奪自己親兵的皇帝,你還會效命嗎?多數是不會的。而此時,朱棣恰恰就是藉著朱允炆這一決策失誤,用“事後平分天下”的慌話,將曾經幾乎不可能投向自己的朱權給拉到了自己的這條賊船,從而大大壯大了自己的軍事實力。
再如,建文四年(1402年)四月,徐祖輝大敗燕軍,燕軍士氣大落,建文軍鬥志旺盛,此時以常理,建文應該是命令徐祖輝乘勝追擊,直撲朱棣的大本營北京,一戰定乾坤。但是,就在這緊要關頭,朱允炆不知何故,居然將徐祖輝調回北京,致使在前線的建文軍群龍無首,士氣大落。而此時,朱棣卻抓住了這個時機,整軍再戰,乘機進攻,最終兵臨南京。
其次,朱棣善用人,而朱允炆顯然不善用人。歷來的戰爭會用人的一方,永遠是勝利的一方,漢劉邦為何能勝強大的楚霸王項羽?還不是因為劉邦會用人嗎?曹魏為何最終能一統三國?還不是因為人才多嗎?可以說無論在什麼時候,會用人最為重要,如若你會用人,那勝利基本在望,反之你不會用人,即使你再強,也有失敗的一天。那在“靖難之役”中,誰會用人呢?顯然是朱棣。
朱允炆在朝堂上重用的是黃子澄、齊泰這二人,史書給出的評價是“兩人本書生,兵事非其所長”,也就是說,如若是放在太平盛世,讓他們執掌中樞,未嘗不可。但是若在戰亂年代,讓其執掌中樞,實乃失策之舉,不知兵事的他們,只會是紙上談兵,瞎指揮,根本就不是朱棣的對手。而在前線,朱允炆所用主將耿炳文、李景隆二人,也都是不適合統兵的將軍,耿炳文雖是身經百戰的將軍,但是此時的他早已是年近古稀的老叟,讓他去執掌三十萬大軍去討伐朱棣,這實在是有些失策。而李景隆完全就是一個紈絝子弟,素不知兵,“寡謀而驕,色厲而餒”,讓他統兵,就是讓建文軍去白白送死。
而與朱允炆內外用人皆不會用人相比,朱棣一方卻是人才鼎盛,文有被譽為“黑衣宰相”的姚廣孝,武有谷允、張玉、丘富、朱能等一大批能打戰、會打戰的猛將。試問,就是在這樣的人才對比下,朱允炆豈能不敗呢?當然,其實朱允炆一方並不是沒有人才,對建文忠心耿耿的大才還是有的,比如劉伯溫之子劉璟、刑部尚書暴昭、大將軍盛庸、山東參政鐵鉉等,他們皆是當世大才,如若能讓他們早早領兵去平定朱棣叛亂,朱棣恐就不會有後來的那般成就。
此外,朱棣很會籠絡人心,而朱允炆則在這方面要差上許多。比如當年東昌大敗時,朱棣並未怪到任何人的頭上,而是說道:“勝負常事,不足慮”,他反而是寬慰諸將,勝敗乃是常有之事,不用過於頹廢。與此同時,此時的朱棣非但沒有怪罪任何人,反而是在眾將的面前表露出對於陣亡的張玉的無限懷念,他是聲淚俱下的說道:“艱難之際,失此良輔,殊可悲恨”。試問,如果你是領兵的將軍,當你打敗仗得時候,你的上司不但不怪罪你,反而是寬慰你,而且還聲淚俱下的懷念你陣亡的同袍,你會感動嗎?顯然會,而且之後還會效死力。
而與朱棣極會籠絡人心相比,朱允炆卻做的是極爛,如若他會籠絡人心,黃子澄與齊泰二人就不會在這緊要關頭還相互爭鬥,宮中的太監、朝中的官員就不會向朱棣接二連三的告密,並最終致使朱棣軍兵臨南京城下。
綜上所述,朱允炆和朱棣的性格與才能是決定了“靖難之役”勝敗的根本原因。當時,朱允炆顯然是佔據著極大優勢的一方,朱棣雖有雄兵十萬,可與建文軍相比,卻是小巫見大巫,而朱棣雖雄居北平,但相對於整個天下,也只是一隅之地。可以說,朱棣與朱允炆的力量根本就不成正比,一個小孩怎能打的過大人呢?況且,當時的朱棣可是造反,因此在輿論上他是處於被壓制的狀態得。
可恰恰朱允炆在佔據如此巨大的優勢時,卻最終還是失敗了,而究其原因就在於朱允炆的優柔寡斷,乏勇無謀,在與朱棣的爭鋒中,朱允炆接二連三的出現重大決策失誤,他的優柔寡斷,是讓建文軍一次又一次的喪失了本有望消滅朱棣的機會;他的乏勇無謀,讓建文軍一次又一次的被無能的將軍給帶上死亡的道路,是讓建文軍的精銳部隊一批又一批的死在朱棣的刀鋒下。
最終就在朱允炆這般愚昧的操作下,曾經弱小的朱棣開始變得越來越強大,而曾經強大的建文軍,卻開始變得越來越弱。此消彼長,最終朱棣完成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壯舉,那就是以一隅之地最終奪得整個天下。
當然,“靖難之役”,朱棣軍會勝,除了朱允炆的優柔寡斷,乏勇無謀是主要原因,還有一些次要原因。比如天氣原因,因北京地處北方,所以天氣寒冷,若南方人到此根本是極度不適應的,而當時建文軍的組成恰恰就是以南方人居多,因此這就造成在初期戰爭多在北方時,在作戰的過程中,朱棣軍往往是遊刃有餘,而建文軍卻是極度不適。
在李景隆率軍進攻北京時,負責守城的世子朱高熾就利用寒冷天氣在城牆上澆水成冰,致使李景隆數萬大軍久攻不下,最終敗走。大同一戰,朱棣就利用寒冷的天氣,擊潰李景隆的數萬大軍,因寒冷,李景隆大軍凍死者諸多,幾乎讓其是全軍覆沒,“我師攻大同,李景隆果來援,引軍出紫荊關。上率師由居庸關回,景隆軍凍餒死者甚眾,墮指者什二三,棄鎧伏於道不可勝計”。
再如還有一些常人無法理解的自然現象的幫助。比如,夾河之戰,初期,朱棣軍與盛庸軍打的是難解難分,但朱棣軍要稍遜一籌,是連失譚淵、董真保兩位大將。但是,就在朱棣稍顯敗跡時,突然東北風大作,風勢開始朝朱棣軍有利的方向發展,而盛庸軍因風勢不得不暫緩攻擊,如此朱棣軍就趁有利之風勢,從左右兩翼夾擊盛庸軍,盛庸軍不敵死傷10餘萬人,敗退德州。
-
9 # 聽喵說歷史
喵~這題本喵可以回答,建文帝失敗這件事主要還是怪他爺爺朱元璋,其次要怨朱棣命太好,最後怪建文帝自己太心軟。我們來看看建文帝的牌是怎麼打壞的。
爺爺心太狠
朱元璋是個狠人,他把隨著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們殺的幾乎一個都不剩。朱允炆繼位的時候看起來是得到了一個穩固的王位,沒有武將能威脅他的位置,當然也沒有武將能夠幫他守衛天下。看看朱元璋給他留下的陣容,黃子澄、方孝孺不是不行,只是不懂怎麼打仗。朱元璋給他的這套陣容,只能在和平年代使用,是一套治國的好班子,但是放在動盪的時期那就用不上了。文人誤國,某些時候來說是對的。
再來看看周圍建文帝周圍虎視眈眈的叔叔們,燕王朱棣跟隨朱元璋征戰多年,作戰經驗豐富,手下一大堆武將。他本人鎮守大明王朝的北境,多次和蒙古作戰,大敗元朝的殘餘勢力。另外一個叔叔寧王掌管著當時最強大的朵顏三衛。一群豺狼環顧一塊沒人守著的肥肉,朱允炆實慘。
大臣太添亂
朱元璋也還算有遠見,臨死之前還給朱允炆留下了耿炳文,耿炳文的特長是防守,曾經鎮守江蘇長興達十年之久。而朱棣最擅長的恰好是進攻。來分析下兩邊的局勢吧,擅長進攻的朱棣其實需要速戰速決,畢竟要考慮補給,考慮戰線不能拉長,所以朱棣需要搶時間。而坐擁國家中央,不缺糧草,不缺士兵,不用考慮戰線問題的皇家軍隊最不缺的就是時間,更何況他們有一個擅長防守的耿炳文。
耿炳文也是這麼想的,所以他死守真定城,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這時候黃子澄再次發揮了他不懂軍事的才能,認為應該一舉消滅主力部隊,於是他遊說建文皇帝申斥了耿炳文,並且把守將換成了只會之上談兵的李景隆,我要是朱棣我都要笑死了。
皇帝心太軟
兩軍交戰死傷本是正常事,偏偏朱允炆是一個太在意史書看法的人,他居然下了一道旨意“勿讓朕有殺叔之名”,翻譯一下就是朱棣要抓活動。這樣好的護身符朱棣怎麼能不好好利用,之後在各種戰役中朱棣充分發揮了擋箭牌的作用,衝鋒的時候身先士卒,撤退的時候帶人斷後。由於受聖旨所困,中央軍也不敢放箭,也不敢用殺招,大大的限制了軍隊的發揮。
老天也幫忙
很多時候天意也是戰爭中的不可控因素,我們來看在白河溝戰役發生的這件事,當時朱棣的情況非常危急,朱棣軍隊的防守體系已經崩潰,只要中央軍再發起衝鋒就能取得勝利,這個時候本來晴朗的天空突然烏雲密佈,之後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大風颳過之後中央軍的旗杆折斷,帥旗掉在了地上。中央軍驚恐不已,朱棣卻抓住了這個時機,反敗為勝。這樣的沒法解釋的妖風不止出現過一次,它在朱棣另一場危局的關鍵時刻又來了一次,再次幫助朱棣脫困。這詭異的妖風就像劉秀的天火流星一樣屬於神祕力量吧。
喵~可以說雖然建文皇帝看似拿了一手好牌,其實漏斗百出,而朱棣才是真正握著好牌的那個人,再加上天公相助,不能贏才怪呢。
-
10 # 江南史公公
明朝開國始祖朱元璋十分喜愛他的長子朱標,本想將皇位傳於他,但是不幸,太子朱標先他而去,於是朱元璋直接立朱標之子朱允炆為皇太孫,去世後,他將皇位傳給了朱允炆。
太祖朱元璋走的很安心。
他已經把所有的路都為他的孫子朱允炆鋪好了,殺光能征善戰功臣,防止他們造反,給朱允炆留下了三個飽讀詩書的治國之臣,讓他們輔佐朱允炆。
但事實證明,書生誤國,並非虛言。
朱元璋曾對朱允炆說:“我外面安排你幾個叔叔為你守護邊界,朝廷給你安排文臣輔佐,這樣你就可以放心的在家做皇帝了。”
朱允炆想了想說:“萬一叔叔們有異心,怎麼辦?”朱元璋驚呆了,他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然後他把皮球又踢給了朱允炆:“你的意思呢?”朱允炆思考了一會兒說道:“用德爭取他們的心,用禮約束他們,再不行就削減屬地,下一步改其封地,如果實在不行只能戰場上見了。”
朱元璋聽到這個計劃後讚不絕口。
可是年輕人,氣太盛,剛剛繼位,之前說的那些話就扔到腦後了,直接就要做最後一步。
新官上任尚需三把火,何況是剛剛登基的皇帝,朱允炆剛上臺,就想收攏權力,於是把火燒到了他的幾個叔叔身上。
朱允炆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叫來他的班底,建文三傻:大傻黃子澄,二傻方孝孺,三傻齊泰。
叫來他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削藩,那拿誰開刀呢?齊泰還是有點智商,主張拿燕王朱棣開刀,因為所有的藩王數朱棣最強,這時黃子澄充分發揮了他大傻的潛質,主張拿朱棣的胞弟周王朱橚開刀,稱這樣可以剪除燕王羽翼。
於是他們把最強大的藩王朱棣放在了一邊,一口氣弄倒其他五個藩王。
這下朱棣坐不住了,因為看這情況,他早晚得挨這一刀,坐以待斃肯定是不行,於是他開始慢慢的拉攏人手,準備反擊。
就在這樣緊張的檔口,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來到了朱允炆的手上,但他卻沒有把握住。
按照規矩,新皇帝登基,盤踞在各地的藩王,這都得進京拜見新皇帝,當時的情況,所有人都認為朱棣不會來京的,但是萬萬沒想到人家不僅來了,還做出了驚人之舉。
按理說到了人家地盤,老老實實參拜新君得了,結果這老哥“行皇道入,登陛不拜”,把朝堂上的老夫子氣的吹鬍子,紛紛上奏,要求嚴懲朱棣。
這種情況下,直接把他抓起來,隨便定一個罪名,這個朱允炆最忌憚的藩王就可以兵不血刃的削掉。
結果朱允炆卻以親情為由,為其開脫,朱棣在京城風風光光轉了一圈回去了。
合著其他幾個藩王不是你親叔叔唄!
這樣,朱允炆失去了第一個可能削藩成功的良機。
不久,上天把第二次機會交到朱允炆手上,這次,他又沒把握住。
朱棣回去後不久是朱元璋的忌日,按照以往的慣例,朱棣還得來京城拜祭,但是這一次朱棣學奸了,上一次放他回來了,這次可就不一定了,於是他派了他的三個兒子去。
果然,這三個人剛到京城,齊泰就勸朱允炆立刻將三人扣為人質,但是就在這個時候,大傻又出來了.....
大傻黃子澄竟然認為此舉會打草驚蛇,應該把這三個人送還給燕王,並表示朝廷並無削藩之意,以麻痺燕王。
大哥,從你們削第一個藩王的時候,蛇就已經被驚了!你們連著處理掉五個藩王,臉上就差刻上削藩兩個字啦!居然還要掩耳盜鈴?真當朱棣是傻子啊!傻子都知道你們要削藩啦!!!
結果朱允炆認為大傻說得有理,把這三人給放了回去。
這樣,朱允炆失去了第二個可能削藩成功的良機,換句話說,是最後一個。
朱棣自己都沒想到他的三個兒子能毫髮無損的回來,這下好了,不會再有後顧之憂了,朱棣已經知到朱允炆馬上就要下手了,所以他決定:先下手。
於是,轟轟烈烈的靖難之役開始了。
按理說,雙方此時已經撕破臉皮了,已經是不死不休了,結果朱允炆卻做出了一生中最愚蠢的事。
在大軍出征前對將領耿炳文說:請你務必不要讓我背上殺叔的罪名啊!
得,仗還沒打,你就給你最大的敵人掛上了一塊金燦燦的免死金牌,這句話使朱棣在後來的幾次必死的戰鬥中絕境逢生,你說你怎麼不能向你爺爺一樣,要麼不做,要麼做絕!
愚蠢的事朱允炆也幹了不止這一件。
耿炳文是朱元璋時期的老將,擅長守城,朱元璋把所有能征善戰的老將都殺了,是怕他們起兵造反,那為什麼把耿炳文留下了?因為他征戰的能力差一點,他的最大能力是防守,不是出戰!
但是朱允炆卻把這厚實的盾牌當成了長矛用,結果首戰失利,被朱棣打敗。但老將就是老將,雖然輸了,卻沒有傷筋動骨,而是迅速轉為防守陣型。朱棣對此也犯了難,打得過,但是攻不破,長久如此,自己的給養就該跟不上了,那時就危險了。
就在這時,有人出來幫了朱棣的忙,這個人就是朱允炆......
朱允炆見耿炳文失利,趕忙召集他的三傻團商量對策,大傻黃子澄的發揮一如往常,建議立即將耿炳文換下去。
臨陣換將,兵家大忌也!
換就換吧,你換個比耿炳文強的也行啊,再不濟你換個水平差不多的呀,結果你換了誰上來?
李景隆。。。。。
黃子澄,如果不是因為你對朱允炆忠心耿耿,最後抗詞不屈,被肢解而死,我真的懷疑你是朱棣安插在朱允炆身邊的臥底。
李景隆,開國元勳李文忠之子,但是卻一丁點他老爹的本事都沒有,紈絝子弟一個,廢物也......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李景隆帶著五十萬大軍去征討朱棣,當初人家趙括好歹還會紙上談兵,這老哥倒好,紙上談兵都不會,貪功冒進,一通瞎指揮,結果被朱棣十幾萬人打了個屁滾尿流,損失慘重。
訊息傳到京城,朱允炆居然沒有把他撤了,反而給他派了更多的人,李景隆集結了六十萬大軍,再次征討朱棣,結果又被打了個屁滾尿流。
打仗李景隆不行,逃跑技能卻不一般,扔掉全部家當火速逃命,退守到濟南城。
接連幾次失敗,朱允炆才意識到李景隆這廢物不合適擔任統帥,將他召回京城,李景隆歷經多次大敗,方孝孺要求處置他,但建文帝終究心存仁厚,放過了李景隆。
沒想到,這一放,倒是為自己留下一個大患。
建文四年,燕軍打過長江,直逼南京,方孝孺再次請奏誅殺李景隆,建文帝還是一概不聽,然後犯下了他最後一個愚蠢的錯誤:讓李景隆守城門。
朱允炆如此優待李景隆,換來的卻是背叛。
朱棣兵臨城下,李景隆二話不說,立刻把城門開啟,迎接朱棣入城。
朱允炆見大勢已去,遂火燒宮城,從此下落不明。
幾次三番的好機會都抓在朱允炆手裡,但是他卻沒有把握住,優柔寡斷,多次易帥,由盛轉衰,最後落的這個下場。
身為帝王,做事要果決,優柔寡斷失江山!!!!
-
11 # 湘沅說事
建文帝之所以痛失天下,我覺得不外乎是他社會鬥爭經驗不足、不得人心、用人不明導致的。
朱允炆首先,建文帝社會鬥爭經驗不足
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長子朱標的次子,因為朱標長子逝世得早,所以朱允炆被當做嫡長孫看待。朱允炆生於1377年,1398年繼位。朱允炆從小心情溫順,一直陪伴在皇祖父朱元璋的身邊,對打仗、軍事鬥爭的經驗都十分匱乏,可以說,朱允炆和朱元璋是兩個模子的人。
可是朱棣完全不同,朱棣從小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一生殺伐果斷。朱棣10歲就被封為燕王,等到他20年成年時被派往北平就藩。時的大明第一名將徐達長期在北平統領對殘元勢力的追剿,因此對朱棣悉心教導,成就了朱棣一身的學識本領。後來朱棣在皇帝的意旨下娶了徐達的長女,雙方親上加親。再後來,朱棣在北平多次領兵對蒙古人發動打擊,戰功赫赫,行軍打仗經驗十分豐富。
可以說,朱棣和朱允炆完全是在兩個不同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皇室,朱允炆崇儒尊法,朱棣殺伐決斷,二人天生相剋。
二、建文帝繼位後採取的措施不得人心
建文帝繼位後,打破了明太祖朱元璋的一番苦心。朱元璋分封諸子本意是為了鞏固中央皇權,可是他沒有考慮到自己在位時尚且能壓制這群“虎狼之子”。在他去世後,孫子輩的朱允炆在一群為建立大明立下赫赫戰功的叔叔面前根本就是一隻小羔羊。
在此背景下,為了鞏固自己的皇位,朱允炆覺得削藩勢在必行,且必須加快進行。
1398年末,即朱允炆即位之初的幾個月中,他開始考慮怎樣增強自己的皇權而同時削弱叔叔們的權力,並且利用或有或無的罪名對那些較小較弱的藩王採取激烈的行動。周王朱橚是第一個倒臺的,接著另外四個王子也垮了下來: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以及岷王朱楩。
一年之內在五個舉足輕重的藩封被廢之後,手握重兵的燕王便成了下一個目標。朱允炆和朝廷那幫人也知道他是最棘手的敵人,因此在行動上很小心謹慎,一直不敢下手,可是這樣一來反而給了燕王集結部隊和作準備的時間。
燕王在得到一群弟弟們的聲援下,在弟弟寧王實際支援“朵顏三衛”的情形下,燕王打出了“靖難”的旗號,在三年多的艱辛鬥爭下,朱棣最終達到了南京城,將朱允炆趕下了臺。
可以說,朱允炆在削藩一事上不得人心,導致其餘藩王人人“唇亡齒寒”,間接倒向了朱棣。
三、朱允炆識人不明,朱棣知人善任
作為一位跟隨明太祖一路成長起來的藩王,朱棣對選人、用人、馭人自然有著一套成熟的管理法則。觀之朱允炆,在深宮中長大,沒有經歷過烽火狼煙,是在一群腐儒教導下、在一群婦孺手中長大的深宮帝王。二人的用人馭人之術完全不可比擬。
朱允炆繼位後,大肆啟用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一幫腐儒,一味削藩不知因時變化,甚至在朱棣起兵前夕還在想著如何削藩,真可謂是斷送江山。
朱棣從小領兵,身邊有著一群忠心耿耿的部署,有弟弟寧王的“朵顏三衛”相助,有為他出謀劃策的道衍大師,同時全國各地的藩王都在為他聲援,力量不可謂不大。
朵顏三衛即便如此,作為明帝國合法繼承人的朱允炆還是有著祖父朱元璋留下的豐厚家底,不少明初的精兵強將仍在為他拼死抵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鎮守山東濟南的鐵玄,在城牆上懸掛明太祖朱元璋的畫像,令朱棣不敢攻城。朱棣被迫繞過濟南,直撲南京,在攻克南京後才調轉槍頭打下濟南。
《明史》評價朱允炆:
贊曰:惠帝天資仁厚。踐阼之初,親賢好學,召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銳意復古。嘗因病晏朝,尹昌隆進諫,即深自引咎,宣其疏於中外。又除軍衛單丁,減蘇、松重賦,皆惠民之大者。乃革命而後,紀年複稱洪武,嗣是子孫臣庶以紀載為嫌,草野傳疑,不無訛謬。更越聖朝,得經論定,尊名壹惠,君德用彰,懿哉。
《明史》評價朱棣:
贊曰:文皇少長習兵,據幽燕形勝之地,乘建文孱弱,長驅內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後,躬行節儉,水旱朝告夕振,無有壅蔽。知人善任,表裡洞達,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
可以說,朱允炆是自己一手葬送了自己的大好江山;朱棣雖然取得帝位,但是並不輕鬆,加之“得位不正”,史學評價功過參半。
回覆列表
建文帝作為皇上,擁有政治合法性,兵多將廣,有強大的政治資源經濟資源。朱棣只是個藩王,兵少,地盤小,政治經濟資源少。建文帝被朱棣打敗,這確實不符合常理。
事出反常必有妖,一切事情發生必然有道理可尋,我們來分析下建文帝朱棣雙方情況。
建文帝不夠了解人性,人生經驗少。他不能準確認識人,用人失察,對人的兩面性認識不足,在南京城被圍時,他信任的開城投敵。
起兵後,朱棣身邊開始一共只有幾千人,但通過對北京周邊的“搜刮”,湊出了幾萬人。朱允炆一看自己老叔這麼有本事,然後他就慌了,他在沒有做任何準備的情況下,令老將耿炳文率十三萬大軍征討朱棣。
大軍臨行前,朱允炆對耿炳文說:勿使朕有殺叔之名。
這話的言下之意是:不要弄傷,儘量直接在戰場上弄死就完了。基本就是既要當啥,又要立那啥。
耿炳文這個人,善守,不善攻,讓他固守一座城,他能圓滿完成任務。但讓他攻,他就不擅長了。再加上建文帝的厚黑言論,耿炳文不想當槍使,所以討逆第一戰,耿炳文大軍輸得很慘。明軍銳氣盡喪,被迫以優勢兵力防禦,不敢再出擊。
朱允炆聽說耿炳文慘敗,他又慌了,慌不擇路之下,他又聽了老師黃子澄的餿主意,臨陣換掉了耿炳文。
為啥說黃子澄這次又出了餿主意呢?
因為換掉耿炳文沒問題,可是新換上的大將要比他強才可以啊!然而,黃子澄居然讓不知兵事,且紈絝至極的李景隆為將,這可不就是妥妥的出餿主意了。
朱棣聽說耿炳文被換下,起初很高興。李景隆是個什麼貨色,他很清楚。不過他又聽說李景隆這次是帶著五十萬大軍來的,他也急了。於是他在部署完前線的防禦工作後,親自偷襲大寧衛,活捉寧王朱權以及他的八萬鐵騎。(即朵顏三衛,均為蒙古騎兵,相當於僱傭兵,戰鬥力極強)。
兵力驟增後,朱棣亦不再懼怕李景隆。反觀朱棣
他戰爭經驗豐富,有膽有謀,人生閱歷豐富,能夠正確識人。這兩點正好剋制建文帝。同時,朱棣使用了正確的戰略,直搗黃龍,不糾纏,直接包圍了南京。
建文帝軍事上的優勢是數量優勢,而不是質量優勢,他的常年不作戰,軍隊戰鬥力弱。朱棣常年北方駐守,軍隊經常戰爭,他的軍隊將領和士兵作戰素質要高於建文帝軍隊兵將素質。
從以上雙方對比可以看到,雙方各有優勢,誰勝誰敗猶未可知。但朱棣採取了直接進攻南京的戰略,減少了不必要的消耗,使建文帝優勢起不到作用,這是建文帝失敗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