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annah

    看過跑步比賽沒有?所謂不輸在起跑線上,就是透過1.偷步 2.把起點往前挪 來達到最終成為人生贏家的目的。其實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你提早十來秒出發,或者把起跑線往前挪個幾十米,對大多數人來說影響也不太大。看看成年人自己就知道了。你活了幾十年,自己的生活狀態是怎樣的?在家閒下來時,你到底是聽聽音樂看看書,還是學點烹飪插花,或者是打遊戲煲電視劇?你算一算自己的人生有多少時間用於發呆,追劇,打遊戲,逛淘寶,閒聊,打麻將之類沒啥建樹又耗費時間的地方?我認為真正的贏在起跑線上,是貫穿你的一生都能做到對知識的渴求,把無聊的無所事事的時間儘量縮短,時時提高自己。而不是說6歲前要認得多少個字,算加減乘除,看原版小說。不可否認早期教育也是有效果的。但是並非你比其它孩子早一年學到這些知識你就可以成為贏家了。有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有足夠的內在動力去學習提高自身,甚至還要有良好的情緒控制力才是跑贏人生馬拉松的要領。當然,你或許也可以逼迫自己成為大富豪,這條起跑線比什麼少兒英語和奧數班管用多咯。

    其實我挺反感很多父母動不動就拿贏在起跑線來給孩子和伴侶施加壓力的。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線。你自己的人生有你要求的那麼努力,今天就不用焦慮你孩子的起跑線了。不要用一些自己都達不到的標準去強迫別人。你埋怨孩子數學怎麼學不好時,你去學一門全新的課程,再次感受一下學習到底是怎樣的。扯遠了。對人生起跑線特別焦慮的父母,其實他們對自己的人生特別遺憾。其實吧,逼你自己在人生賽道上跑快點比逼你孩子效果要好得多。

  • 2 # 晴暖育兒寶典

    在家庭教育的理念上,“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度成為“名言金句”。可身為父母的家長們是否思考過,我們家庭教育的終點在哪裡!我們教育的目標是什麼!換而言之,我們心中希望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看了下面這篇文章也許你會有收穫!一 社會上各行各業都需要“考證”,但是做家長卻沒有“證”,每個人都得從頭學起。教育分為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與家庭教育。學校為教育而生,傳統的體制懂得教育的客觀規律,有完整體系,具有不可替代性。而社會教育分為正面與負面教育。仔細觀察“中國式過馬路”現象,小孩比大人尊重交通規則,說明中小學道德品質規範教育是有成效的。到了高中,就變成跟著父母一起闖,大學生則拽著父母一起闖,這就是社會行為模式對人的影響。家長有責任幫助孩子全面認識社會。孩子的大腦像盒子,社會資訊會不斷往裡面塞小紙條,家長有責任不斷幫忙孩子清理,要是放任不管,家庭教育則抗爭不過社會各種的影響。而家庭教育,是撫養為主,教育為輔。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是家長的主要責任。都說“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才跑了幾百米就氣喘吁吁,接下來的路怎麼辦?二 父母的教養方式決定孩子未來,看你是哪一類父母家庭教育影響孩子的價值體系、行為模式和心理素質。對一個人的一生有決定性的作用。比如價值觀、是非對錯、碰到事情的處理方式、心理素質,所以孩子的性格跟其家庭有巨大關係。家庭教育滲透在平日的生活中,跟社會地位、文化、經濟收入無多大關係,和父母的性格、夫妻關係有關係。第一,身教。父母所有的行為都是孩子的榜樣。第二,對孩子的期望。父母都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你們告訴過孩子終點在哪兒了嗎?第三,父母的教養態度。第四,家庭環境和氛圍父母的教養方式決定孩子未來,來看四種父母教養方式。1、權威的父母。主要表現:苛責、嚴厲,經常體罰。孩子的表現是:畏懼、神經質、閉鎖、容易憎恨等。2、放任的父母。主要表現:疏於管教或者管教過寬。孩子的表現是:任性、驕縱、依賴、自我中心。3、溺愛的父母。主要表現:放縱、溺愛。孩子的表現是:驕橫傲慢、外表逞強,內心軟弱。4、民主的父母。家庭成員自由的交往討論。孩子的表現是:愛心、尊重、自主、自立。如今,社會上到處佈滿成功的焦慮。可你認真想過沒有,成功的標準是什麼?相當多的家長所謂成功是物質的、現實的,比如:好的職業,儘可能掙多錢,社會地位高。所有人都在追求物質上的成功,但誰都難以逃脫人的終極目標,那就是精神滿足。孩子的生活是自己的,不是過給別人的;在世俗功利的社會,人的終極滿足是精神滿足。三 讓孩子學會負責任,不是“幹活”而要“幹事”1、喜歡並經常與孩子親近,樂於和孩子一起解決困難。可以做一個實驗:記錄下一週之內和孩子說了哪些話,一週內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累積。2、會根據孩子的程度為孩子制定一個合理目標,讓孩子在其中有自由表現的機會。3、家中有明顯、確定的規範可循。4、在家裡給孩子一個崗位,讓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價值。從擺筷子、擦地板,到裝修方案、家庭聚餐的選單,讓孩子學會負責任,不“幹活”而是要“幹事”。5、努力為孩子創造一個和諧歡樂的家。6、瞭解孩子的規則,以“孩子的規則”思考問題。孩子的某些言行,可以不讚賞,但可以試著理解和接納,允許孩子不按照父母的價值觀,嘗試理解孩子的規則。四 表揚、批評和懲罰,家長怎麼做孩子才受用?怎樣表揚、獎勵和鼓勵——要及時、明確、具體;實事求是,恰如其分,承認孩子的真實的(對、錯)狀況,而不僅僅追求父母所希望的狀況;承認孩子的進步和獲得的成就。不一味挑錯。以精神獎勵為主,儘量不許諾物質獎勵。怎麼批評、懲罰——不將批評人(父母)的情緒和被批評人(孩子)的過失相混淆;批評孩子的過失而非孩子本人;不能因現在的錯誤否定將來和過去;必須要讓孩子知道錯誤所在的原因、錯誤會引發的後果,以及父母對這件事的態度。懲罰不是打罵,而是限制、剝奪孩子的某些權利,比如每天減少上網15分鐘,降低外出遊玩頻率等,讓孩子用行為補過。但父母要對所說的任何話負責,少說不能實現的諾言和威脅。怎麼讓孩子聽話——多用正面的語句,去做一件事比不去做一件事容易;與孩子有固定的談話時間,說“我”(父母)而不談“你”(孩子),用敘述父母自己的感受及對孩子的希望來代替責罵與命令; 積極傾聽,注視孩子的眼睛,讓孩子知道你瞭解和肯定她所說的話和表達的感覺;家裡每天都有一段輕鬆時間,家庭成員坐在一起表達感情,表達溫暖。五 孩子雖與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他們是憑藉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你們可以努力去模仿他們,卻不能使他們來象你們。因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與昨日一同停留。你們是弓,你們的孩子是從弦上發出的生命的箭矢。那射者在無窮之間看定了目標,也用神力將你們引滿,使他們的箭矢迅速而遙遠的射了出來。

  • 3 # 樹林裡的種子

    我的理解是,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同時幫助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學好各門學科,並且在條件允許,孩子同意的情況下,讓孩子接觸一些音樂、美術等的科目,如此為孩子走入社會,進行競爭打下堅實的基礎!

  • 4 # 猴子豬麻麻

    小孩一出生,就被家長冠名,以各種社會競爭力迫使學習多樣化,原因就是不早早學習,今後如何能在社會立足,如何能適應社會如此強大的競爭力與發展?家庭經濟好的,就被安排早教,等大一點了,又是各種學習,這樣的早接觸教育,看起來確實要比一般孩子強也比較有素質。但話又說回來,孩子的心理負擔有多重?孩子的快樂童年在哪裡?誰又真的換位思考過這對於孩子是真的好還是自己的自私在作祟?

    在我的感知裡,絕大部分的父母,只是為了炫耀,炫耀自己的孩子多麼聰明,多麼有出息。在我小時候,我們貪玩,耳邊總是不會缺少唸經式教育。誰家的孩子都不出來玩,都在家學習,你們一天玩,不多看書學習,以後沒出息!但是現在我們都長大了,也不比那誰家的小孩差啊!

    身教於行。做為父母的我們,只要自己注意言行舉止,有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在孩子面前拿書看,久而久知,孩子也會模仿父母,這樣的好習慣也就形成了。

    所以,我的理解‘’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就是不管學習也好,生活品質也罷,什麼都得優異,名列前茅。但這樣,有多少寶貝們承擔的起這樣的心理負擔,即使在某方面很出色,心理也會有一些缺失。

    我的小孩,我只要他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成長,如果他想學習什麼,自己提出來,我們會同意。但不會強加或安排他去學習。

    最後我們來看下這圖片:看看拼命跑的表情,只是為了第一,沒有享受與快樂的過程;

    在看另一位小朋友,這是多麼享受跑步的意義!

    父母們,尊重孩子的意願,放飛孩子的夢想,也不會輸在所謂的起跑線上。

  • 5 # 行者無疆84182879

    起跑線?在哪裡?早教機構,培訓班?

    所謂起跑線只是大部分人的盲目從眾心理而已,隔壁老王家的孩子報了xx班,老李家孩子報了xx班……,自己家孩子不報的話生怕跟別的孩子不一樣,可是未來的世界真的需要這麼多一樣的“人才”嗎?孩子的童年應該是平安、健康、快樂的,忘掉所謂的起跑線給孩子一個不一樣的童年

  • 6 # TT花媽育兒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不管是特長培訓機構、還是早教機構,甚至於一些幼兒園招生,都用來當成廣告語。

    說是沒來由,卻也因此吸引了許多家長慷慨解囊。不提成效,也不提花錢,客氣點說,是霸佔了孩子的玩耍時間;不客氣的說就是把教育孩子的任務丟給了所謂的“專家”。

    儘管天天唸叨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事實上,當你以為把孩子丟給教育機構或者幼兒園就萬事大吉的時候,你就已經把孩子毀了。

    無論是早教先驅蒙特梭利還是現在風起雲湧的各種育兒專家,都把0-3歲定義為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這與中國“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觀點不謀而合。

    國辦幼兒園三歲半接收,私立幼兒園兩歲接收,如此,孩子0-3歲的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庭環境中成長的,把起跑線定義在培訓機構或者幼兒園是不是屬於無稽之談呢?

    所以,我認為,嚴格來說,孩子的真正的起跑線是父母。所以,當你的孩子不如別人孩子優秀,不要抱怨學校、也不要抱怨老人,因為當初把這麼重要的事情假手於人的正是您自己。

    可是現實中,卻往往有這樣一群父母,總是急於求成,又熱衷比較。比誰家的孩子爬得早、坐的早、長牙早、走路早、自己學會吃飯早、自己會上廁所早、說話早;比誰家的孩子乖巧、懂事、安靜的時間長;比誰家的孩子有禮貌……見面比,微信發朋友圈比,打電話聊家常比…

    幾乎除了比孩子,這些父母已經沒有了溝通的話題。可是,我想問一下,你們怎麼不比比自己呢?

    比誰家的父母有耐心、說話溫柔、做事麻利、好脾氣;比誰家的父母能陪孩子看書、繪畫、玩玩具;比誰家的父母到哪都願意帶著孩子從不嫌棄;比誰家的父母願意為了孩子提升自己,比誰家的父母到家不玩手機……

    如果樣樣都比不過那誰誰家的父母,就請閉嘴,因為你已經沒有了比孩子的資格。

    說這些的目的,不是抨擊任何人,而是在警醒自己。提醒自己不要拿小寶去跟別的孩子比,或許我付出的夠多,但是我始終不知道別人的父母付出了多少。

    別人家的孩子比小寶優秀的方面,必然有他優秀的道理,背後也一定有多於小寶和多於我的付出。

    只有我摒棄比較,小寶才不會在他幼小的心裡滋生出攀比的苗頭,才不會讓這種外在的東西剝奪掉他純真灑脫的自在。

    不管我覺得自己看過多少育兒書籍,也不管自己寫過多少育兒日記,對於育兒,我始終有太多的東西。

    儘管我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但我願意陪著他一起跑,跟上他的節奏,當他一個人努力前進的時候,我能是那個和他搭得上話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5歲年齡,兩個孩子,學歷不高不低現在如何定位自己突破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