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骨有度
-
2 # 藝術教育1
能夠表現自己還是一件好事,說明別人看重你,賞識你,你有一定的才能。但是多勞不一定多得,在事業單位,主要看你的工作性質,是否是領導,是否被認可的重要崗位,如果不是,再多勞,也可能不多得。
-
3 # 梨花未眠
辦公室生存不僅要有智商,而且要有情商,並不是多勞多得的,有些人很會推卸工作,把自己的工作推卸到別人的頭上不多做一點,會拍馬屁也工資不低,相反做的越多錯的越多,可能會引起老闆的反感覺得你能力不行,工作中首先把自己的工作做的夠專業,讓領導覺得這個崗位非你不可,這個時候才會多勞多得。
最近聽萬維鋼對巴拉巴西《成功公式:成敗背後的科學》這本書的解讀,知道了一些關於成功的道理,不得不說,成功的背後確實存在一定的定律。
說一個比較實在的看法,“團隊的成功需要全體成員共同的、多樣化的努力,但是這個功勞會被其中一個人拿走”。可以這麼說,團隊裡面其實真正埋頭苦幹,解決問題,最終把事情做好或者任務高效完成的,肯定是一線裡的員工。但平時也好,關鍵時刻也罷,領導的領導接觸的還是員工的領導。不管是彙報工作,說明工作進度和遇見的問題,方案等等,其實都是領導在做絮叨。員工很少有機會做這些。這就給領導們造成一個現象,覺得所有的都是他做的。最後的評價也是,比如是某某領導有方,安排妥當一類的等等。功勞肯定不會給到普通員工。領導也是層層彙報,他們也跟我們一樣,功勞都是互相給的,只是應了那句話“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泥巴”,到員工這裡,真的連泥巴都沒有了。
但這就說員工什麼都不做了嗎?當然不是,舉一個諾貝獎獲得者的例子:
諾貝爾獎只問結果,發給那些對人類社會有重大貢獻的人。沈華偉預測就是說,這個發現不是孤立的,你應該在之前和之後在這個領域中都發表過相關的論文,“你不但擁有這篇論文,而且擁有這個課題”。畢竟是誰最先提出的假設,付出最多的功勞和汗水,外人是無從知道,也無法證明的。
199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就是一個大反轉的故事。獲獎論文發表於1985年,是華裔物理學家朱棣文和導師阿瑟·阿什金(Arthur Ashkin)合作的研究。當時阿什金在領域內的聲望很高,如果在那時候用沈華偉的預測演算法,阿什金應該拿走79%的功勞,而朱棣文還是新人,只能拿到5%的功勞。但是朱棣文接下來在這個領域繼續研究,又發表了很多論文,而阿什金沒有再繼續做下去。結果才過了十幾年,業界已經只認朱棣文。當年那個工作到底是誰主導的?是年輕的朱棣文還是老資格的阿什金?這個問題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們的感知:那個領域在1985年是阿什金的,到1997年則屬於朱棣文。
經常聽說誰誰誰搶了誰誰誰的功勞。但功勞不是一次性的東西,而是一個“系統”。最終的告誡就是,如果想要拿回自己的功勞,你必須學會獨立工作,到了一定的時候,必須跳出來,去獨當一面,建立了自己的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