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鋒朔有文
-
2 # 白話歷史君
魯國成不成為戰國七雄,和孔子可沒什麼關係,人家孔子可是春秋時期的人物。而且孔子一不是名臣,二不是名將,在魯國政治成就有限,也無法給魯國帶來什麼基礎,使其能在日後的戰國時期搞事情。
孔子確實是大思想家,說他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也不為過。但是,孔子的影響力更多的是在漢武帝獨尊儒術,罷黜百家的時候才展現出來。而在春秋戰國時期,儒家只不過是諸子百家之一,雖然影響力也很大,但是其不能左右國家政局。在那個諸侯爭霸的時代,兵家、法家、縱橫家這些能使國家變強,或者幫助國家賺取更多利益的學派,其實才更有市場,或者說更實用。
總而言之,不管是孔子,還是他所創立的儒家學派,在春秋戰國時期,並不是太受統治者喜歡,也就談不上強國了。
因為魯國之所以弱,其根源不在孔子,在於其制度。
魯國的歷史其實很輝煌的,其乃是當週武王分封給弟弟周公旦的諸侯國,其爵位等級乃是公國,再加上乃是大名鼎鼎的周公封國,所以其在諸侯中地位極高。
所以在西周時期,魯國一直都是周室強藩,以宗邦的身份幫助周王室震懾並管理東方,像什麼齊國、曹國、滕國以及東方臣服周朝的諸夷,都要時常前往曲阜朝覲魯君。
但是到了春秋時期,周王室地位衰落,禮樂崩壞,魯國的先天優勢沒有了。當然,此時魯國依然還是春秋大國,在春秋早期,雖然實力不如鄰居齊國,但也不算弱。周邊小弟一大堆,甚至一度與齊國爭奪東方的霸主。
魯桓公時期,由於後事安排得不好,導致三個沒當上國君的兒子所代表的卿家與國君代表的公室開啟了一個近三百年的爭權期。
這裡的卿家即孔子一直想要削弱的三桓,他們是魯桓公三個沒當上國君的兒子的後代。
三桓的勢力很大,鼎盛時期,魯國三軍分別為三桓三家所把持,而國民更是三桓佔其七,公家佔其五。
換句話講,魯國的一大半的封地國民,都是三桓的私產,這也使得魯國開始民不知君、只知三桓。
但是數百年的內耗,已經讓魯國徹底淪為二流國家,無法與戰國七雄這樣的一流強國爭雄。當時魯國的甚至比三桓主政時期的魯國還要弱上不少。畢竟三桓之亂只是對內,對外征伐時,三桓還是魯國自家人。
而在解決三桓之亂時,魯國也開始了分裂,比如三桓最強的季氏帶著自己的封邑費、卞等城,直接獨立成為了費國。
當然,有人會說,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秦國當初不也是被人家壓著打嘛,結果商鞅變法後,不就逆襲了嗎?
而且最為關鍵的一點是,魯國它不會變法。因為魯國之所以在兼併滅國如家常便飯的戰國時期能存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因為魯國的國力,而是因為魯國的制度。魯國作為僅存的周王室宗邦,一直堅持周禮。曲阜在東方,乃是和洛邑幾乎對等的存在,甚至於比周洛邑的名聲更好。大家因為還顧及一點周王室的名聲,所以也就沒有滅掉魯國,更多的是有事沒事兒搶劫一下。
而隨著秦國滅掉周國,魯國也沒有了存在的必要了。公元前256年,魯國為楚考烈王所滅。因為當時楚國在和秦國爭霸,秦國滅掉了周王室,楚國便滅掉了魯國,算是迴應。
這也側面說明了魯國在當時天下人心中的定位。
-
3 # 江畔初見月
克己復禮救不了魯國啊。
春秋禮崩樂壞之際,魯國作為“猶秉周禮”的國家,對舊制度和傳統保留得罪完整,同時受舊制度的影響也最深。分封等級制度下各級魯國貴族封閉性極強,他們各自的統治區域猶如堡壘,是獨立的地方政權機構。
卿大夫在自己統治範圍內如同君主一般,長此以往,容易形成與國君相抗衡的力量。對舊制度保留越多,受傳統思想影響越深,其弊端就暴露得越明顯,卿大夫與國君爭權鬥爭越激烈,公室與私室的矛盾便一發不可收拾。
事實上,春秋時期,各主要諸侯國均在不同程度上出現了公室羸弱,私室強大的狀況。面對逐漸強大的私家勢力,公室已有所警覺,並採取了一定的措施,整個春秋時代,公室與私室鬥爭貫穿始終,強大的晉國最終被韓趙魏三分、稱霸東方的姜齊最終被私家田氏所取代,這倆都是公室被私室消滅的典型例子。
作為猶秉周禮的魯國來說,卿權更為強大,三桓(魯桓公的三個後代,季孫氏、孟孫氏和叔孫氏)在國內十分強勢,公元前517年魯昭公親自伐季氏,標誌著國君與卿大夫的矛盾已白熱化。在國君與三桓的幾次較量中,都以國君的失敗而宣告結束,直接的軍事打擊尚且敗北,削奪封邑的方式更是無從談起。如此的魯國何以成為戰國七雄那樣的國家呢?
對於分封等級制度下的周代各級貴族來說,采邑制度的實施使他們在各自封閉的領域內成為有地有民的各級領主,魯國秉承周禮,宗法制、分封制和采邑制這些周代最鮮明的政治制度都被完整、全面地儲存和繼承下來。
一次你國內對采邑數量佔有最多、規模最大的卿族也大多是執掌魯國國政的公族,且魯國不絕後嗣的特點使得采邑的消長與卿族興廢密切相關,也決定了魯國權柄始終操縱在如三桓這樣的世家大族手中。
三桓忙於國政及互相之間的角逐,對離國都較遠的采邑往往疏於防範,邑內大權完全交給邑宰處理,久而久之,采邑主對一些邊境采邑的治理鞭長莫及,為邑宰們的叛亂埋下了禍根。
一旦有適當的時機,三桓的家臣們就紛紛以他們的主子為效仿物件,犯上作亂,采邑正是他們叛亂的資本,采邑武裝則為妻提供強大的軍事後盾。
孔子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上登上魯國的政治舞臺的。
孔子言於定公曰:“臣無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使仲由為季氏宰,將墮三都。“
—— 《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登上魯國大司寇的位置後,就打算削弱三桓的勢力,實際上他能做這個位置也因之前三桓家臣叛亂而起。他削弱三桓的方法,就是墮毀三桓的采邑。
首先他毀掉了季氏費邑、叔孫氏的侯邑,這兩家並沒有反對,因為墮了這二邑實際上是消除了宗法家臣為患家主的憑藉,此後季孫氏和叔孫氏的采邑因禍根剷除也就再未發生過霍亂。
而之前沒有發生過邑宰叛亂實踐的孟孫氏,並沒有響應孔子墮三都的號召,加之成邑的邑宰公斂處父的誓死抵抗,導致墮成邑的計劃受阻,終於釀成魯哀公十五年成邑之宰公孫宿的叛亂。
孔子與三桓的矛盾也在墮三都事件中暴露出來,他的目的是削弱三桓的力量,把權力還到公室手中,只是墮二都一定程度幫了季孫和叔孫而已,但他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心思還是被當時執政的季桓子看清,於是孔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離開了魯國,到外國去尋找出路,開始了周遊列國的旅程。
你看,55歲的孔子帶著他的弟子們也無法救魯國啊。
事實上,西周滅亡之後,分封制已經不能再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孔子極其反感的下克上,臣僭越君的亂局,就是因為分封私室勢力逐漸強大威脅到了公室。而孔子把這種混亂局面稱之為“禮崩樂壞”,認為是人們不再遵守周禮的緣故。
雖說這種情形與周禮形同虛設有一定關係,但實際上是社會法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周禮是建立在分封制上的上下等級尊卑制度,這種制度嚴格劃分了等級,設定了相應的禮儀,而當下一級封建主的力量大於上一級,他還會遵守這些禮儀教條麼?
孔子沒有看清楚亂局的本質,從而一生追求的克己復禮過於理想化,一方面要求人人愛人,一方面又要求大家講上下尊卑,按照分封制制度形式,這就好像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要求現代人們回到古時候的那一套尊卑制度去復“禮”一樣,這明顯是不現實的。
孔子在他的祖國努力了,可沒找到問題的根源失敗了,他去外國尋找救魯國的方法,可惜,周圍的國家情形跟魯國不想上下,所以他終其一生,還是隻看到建立在分封制基礎上的周禮,強調恢復周禮,人人愛人,這就是小康和諧社會了。
他後世的儒家們也沒能為亂世找到終結的方法,後來還是法家們找到了中央集權的路子,把分封制掃進垃圾堆,這才走上了一條統一算是勉強終結亂世的路子。
作為受周禮影響最為嚴重的魯國,制度慣性是相當強大的,三桓之間勢力彼此制約,而三桓又都出自公室,不像晉之三家是外姓臣屬分起家來沒有壓力,三桓實際上還是想著利益最大化,最好就是在鬥爭能自己能坐上國君的位置。
結果侯爵跟公爵鬥,侯爵下面的伯爵們又起來造反,自然是無休無止的內鬥,看不見遠方的希望。若學七國那樣變法,可惜公室在孔子時代就已經幹不過三桓了,談何變法呢?
-
4 # 漩渦鳴人yy
當時孔子執政魯國以後,整個魯國可以說是歌舞昇平,百姓安居樂業,路不拾遺,當時這個訊息傳到了齊國的耳朵裡面,齊國二話沒說是反奸計讓孔子只能夠逃出魯國!接下來就是孔子漫長的逃生之路!
其實魯國一直沒有辦法發展起來的原因也就在於此!魯國想要發展起來就必須得面對其國,而齊國是不允許自己的身邊出現一個強大的魯國的,正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否?
齊國和魯國分泰山而治,泰山以東就是齊國,泰山以西就是魯國!兩個國家的距離特別的近!早在齊桓公時期,著名的曹圭烈戰就是發生在魯國的土地上,當時的齊國就是在攻打魯國,齊國想要稱霸天下就必須得去對付魯國,魯國是他們爭霸天下的一個必經之路!
時間久了,齊國和魯國在發展上面就出現了巨大的落差,總體來講齊國的發展。一天天的蒸蒸日上,而魯國的發展呢,則是一日不如一日!
不僅如此,魯國作為齊國的鄰居,那句話來講,魯國幾乎就是齊國的一塊兒擋箭牌,無論發生什麼樣的戰爭,魯國總是會被首當其衝總是會被冒犯到!
就比如說曾經的吳王夫差,也就是被越王勾踐搞死的那個,他就想要去北方稱王,他之所以會被當時的魯中國人勸到北方去稱王稱霸,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齊國當時去進攻魯國!魯國的門客想到了這一招驅狼吞虎之計,也就是你打我行,我向其他的國家上表稱臣,然後讓他來對付你選擇的這個國家就是吳國。
總之,如果想要發展起來就必須得解決,都要齊國而齊國呢,作為戰國七雄之一其更雞特別雄厚,還真不是一個魯國能夠對付得了的,所以時間久了,魯國自然而然也就活成了一個千年老二的樣子,而且還是一直在齊國的家門口當一個千年老二!
最後久而久之被楚國給滅掉了!
-
5 # 書生意氣876
魯國為什麼沒有成為戰國七雄?
前言:
魯國,(前1043年—前249年),是周朝分封的諸侯國,首任國君為周武王的弟弟周公的兒子伯禽,國都為曲阜,疆域在泰山以南,今山東省南部。先後傳二十五世,三十六位君主,歷時800年左右。
公元前256年,為戰國七雄之一的楚國楚考烈王所滅。
一、建國擴張
西周初年,周公輔佐天子周成王東征,滅掉了叛亂的奄國,分封周公長子伯禽於奄國故土,建立魯國,國都為曲阜。
1.國小力弱
魯國剛建立時,疆域較小,“封土不過百里”,後來陸續吞併了周邊的極、項、須句、根牟等小國,並奪佔了曹、邾、莒、宋等國部分土地,成了“方百里者五”的大國。
國力最強時其疆域北至泰山,南達徐淮,東至黃海,西抵山東定陶一帶,其統治核心區大都位於今山東省濟寧市境內,亦包括泰安南部寧陽,菏澤東部單縣、鄆城,臨沂平邑等市縣。
但是,與其它戰國七雄相比,顯得非常國小力弱。
2.處在戰國七雄齊,晉,秦,楚之間。
春秋時期,魯國實際已經是積弱之國,其主盟不若齊、晉之強,地勢不及秦、楚之大,然而諸如滕、薛、曹、邾、杞等國皆勤贄,修朝 禮,小國親魯,皆因魯乃周禮所在。
魯桓公、魯莊公、魯僖公時期是魯國最為強盛的時期。
魯莊公十年春,齊桓公派兵攻魯,當時齊強魯弱,兩軍在長勺(今山東萊蕪東北)相遇。
魯莊公採用曹劌的建議,魯軍按兵不動,齊軍三次擊鼓發動進攻,均未奏效,士氣低落。
魯軍一鼓作氣,打敗齊軍,後乘勝追擊,直逼齊國國都,獲得了長勺之戰的勝利。
重獲舊地,一度與齊國爭奪東方的霸主,魯僖公更曾領導諸侯抗衡過楚成王與晉文公。
但是,隨著周邊各諸侯國的變法圖強,魯國的領土,漸漸被瓜分殆盡。
3.魯國是有名的禮儀之邦,民風謙遜、禮讓、淳樸,沒有稱霸天下的雄心。
魯國成為典型周禮的儲存者和實施者,世人稱“周禮盡在魯矣”。
各國諸侯常常派人到魯國學習瞭解周禮,使魯國成為了有名的禮儀之邦。
魯國與周禮的這種密切關聯,使得魯國形成了謙遜禮讓的淳樸民風,同時也使魯國國勢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結語:最主要原因是處在戰國七雄齊,晉,秦,楚之間,大國之間的爭霸不斷,雖然比的是人力,孔子等只代表文化方面比其它諸侯國強,但是在武力,財力,這方面要弱,權利是每個人都想擁有的,你想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得證明你的實力。
-
6 # 洹水之上2020
我要問一下:
有孔子和成為戰國七雄有必然聯絡嘛?
孔子所在魯國,是一箇中小諸侯,自保有餘,開拓不足,想成為戰國七雄,它必須在軍事上強大,而軍事上強大,就必須變法,七雄基本都變過法
1、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當時諸侯國更傾向於能夠富國強兵的法家和兵家;如:法家商鞅秦國變法,申不害南韓變法,兵家吳起,白起,樂毅,孫臏,龐涓等,都能使國家強盛一時,而儒家不能,它更適合大一統王朝的統治,讓百姓在思想和生活中循規蹈矩,安於現狀,是一種精神鴉片!和一些宗教信仰差不多,但更世俗化,有利於統治者的統治!
2、孔子在魯國的時候,國家已經被“三桓”控制,他雖說被魯國國君重用,也無濟於事,反而是處處被排擠,最後離開魯國,但是不幹寂寞的老夫子又帶著自己的一票學生,周遊列國,推銷自己那一套不合時宜的思想,處處碰壁,最後心灰意冷,回國著書立說!
魯國沒有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即使有孔子,也不會成為,更何況本就和孔子沒有關係!
-
7 # 欲雲談史論今
身為儒家教主,孔夫子可謂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後世儒家學者往往將他視作救世主,認為他的理念一旦能付諸實施,必將令天下大治。所以,後世才會流傳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
然而,歷史的史實是,培養出孔夫子的魯國,在整個春秋都是弱國;進入戰國時代後,魯國也沒能倖存到最後,於公元前256年被每況愈下的楚國給滅了,沒能發展成“戰國七雄”之一。
可史實真是如此嗎?
首先,從春秋初時起,魯國就已經滑向了衰落。魯惠公晚年,做了一件很不道德的事情。宋武公女兒仲子,原本是要嫁給魯惠公兒子姬息姑(即魯隱公)為妻;可魯惠公見兒媳長得太漂亮,色心頓起,就強佔仲子為妻。
由此可見,魯惠公這件醜聞給魯國公室造成的打擊也非常大。
在西周向東週轉化的過程中,魯惠公不改革圖強,反而出現了這麼大的醜聞,足以證實魯國公室已顯露出腐化跡象。
魯隱公繼位後,一度試圖改變這種局面。在內部強大公族頻繁掣肘之下,魯隱公選擇與鄭、齊二國結盟,讓魯國成為東周諸侯第一次大規模混戰的最終勝利者。可就在魯隱公聲望日隆、地位逐漸穩固之際,魯惠公不檢點所造成的惡果再次葬送了魯國的前景。因為仲子之子魯桓公為嫡子,魯隱公雖然長期執政,但不過是攝政。在公子翬挑撥離間之下,魯桓公上當,兩人共同謀劃,殺死了魯隱公。
如果說,魯惠公的墮落造成了後來魯國一系列意外,那麼魯桓公就是魯國長期衰落的罪魁禍首。這不只是因為他執政期間沒能抵禦齊國勢力的滲透,還因為他的四個兒子。魯桓公與文姜有兩個兒子:魯莊公和公子季友。此外,魯桓公與其他姬妾還有兩個兒子:公子慶父和公子叔牙。公子慶父極有可能是魯桓公長子,在十三歲的魯莊公執政之初,就能獨立帶兵作戰了(《春秋·莊公二年》)。這說明,魯桓公生前已經在刻意培養自己的兒子。魯桓公死後,在魯莊公執政期間,他的三兄弟權勢進一步得到了提升。在魯莊公去世之際,他三兄弟的權勢已足以決定魯國太子的人選。
這次內亂結束後,魯國“三桓”掌控國政的局面就此形成: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分別世襲司徒、司空、司馬三大卿位,長期左右魯國政局。
公元前562年春,在季氏提議下,“三桓”仿照晉國“作爰田”改革,三分公室;公元前537年,“三桓”再次改革,四分公室。經歷了這兩次改革之後,魯國政治、經濟、軍事大權都完全被“三桓”控制,公室完全被邊緣化了。
也就是在這時,歷史給了孔子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
公元前505年6月,長期把持朝政的季孫如意去世。此後,季孫氏家臣陽虎作亂,差點殺死家主季孫斯、成功竊取了魯國國政。陽虎之亂被平息後,“三桓”在魯國聲望大跌。魯定公趁機任命孔子為卿,試圖借他之力來重振公室。
“墮三都”,表面上是為了防止“三桓”家臣據城作亂,實際上是藉此削弱“三桓”勢力。但“三桓”長期統治魯國,“三桓”家臣們大多都忠於“三桓”而不是忠於公室,這是孔子“墮三都”功敗垂成的重要原因。後來在“三桓”掣肘之下,孔子施政遭遇到重重阻礙,被迫於公元前496年主動離開魯國,開啟了他的周遊列國之旅。
從這段歷史看,似乎是因為“三桓”勢力過於強大,讓孔子無法發揮。可更重要的原因,也許還是在於孔子自身的理念。所以,“墮三都”失敗並非因“三桓”實力太強,更重要的是孔子本人缺乏了改革這三大陳舊制度的理念。從後續魯國屢次與齊國衝突中魯人的表現來看,孔夫子執政對魯國社會風氣變化存在一定程度的正面影響。可因為孔子缺乏徹底改革的理念,即便是他長期執掌國政,又能為魯國帶來什麼根本性變化呢?
-
8 # 經典守望者
其實魯國的軍事實力很強絕對不是因為儒家和禮儀的關係而顯得孱弱。相反,魯國在春秋時期的很多場軍事戰爭中都獲得了勝利,甚至還一度戰勝了齊國。他的滅亡主要是如下幾點:
首先,魯國周圍強敵環伺。其實戰國七雄可以分為幾類,韓趙魏是瓜分了晉國的土地之後新成立的國家,齊國雖然被家臣篡奪了王位,可是依舊和楚國一樣是老牌的強國。秦國和燕國一個地處北疆,一個遠居西陲。而春秋時期最早被滅亡的就是中原地區強敵環伺的小國家。魯國被滅亡時已經是戰國時期,更是被南方的楚國所滅,所以也屬於難能可貴了。
其次,魯國的北方有山脈可以依靠,所以面對齊國的進攻時總能夠獲得平衡或者勝利,但是南方缺乏險關要隘,沒有辦法阻擋大國的前進步伐。在春秋時期的多場戰爭中,魯國依靠地理的優勢得以圖存的例子很多。可是戰國時期的戰爭規模要比春秋時期明顯加大,戰爭的目的也從過去的服國戰爭轉變為了殲滅戰。沒有了禮法的束縛和基本規則的制約。卿大夫出身的諸侯國為了勝利與強大可以不擇手段,魯國自身長期以來就是自保有餘,攻伐不足。面對驟然轉變的諸侯國之間的關係難免有所應接不暇,最後落得個慘淡收場。而這些問題很多都是在孔子出生之前就已經存在,加上孔子也不受魯國的重用。所以孔子的影響也很有限。
-
9 # 太常偏將軍
戰國時期,群雄紛爭,出現了戰國七雄,而這個七個諸侯國經過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在三家分晉之後,趙魏韓躋身在強國之列,又因為田氏討伐齊國,這個時候戰國的格局正式形成。
一
首先,魯國,周朝的諸侯國,國君為姬姓,侯爵,首封國君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伯禽。在西周和春秋時期,魯國奪佔了曹、邾、莒、宋等國部分土地,成了今山東省一帶的大國。魯國國力最強時其疆域北至泰山,南達徐淮,東至黃海,西抵山東定陶一帶。更為關鍵的是,在春秋戰國這一歷史階段,魯國可謂人才輩出,誕生了孔子、孟子、曾子、魯班、左丘明等人才。至於曹劌、秦開等春秋戰國時期的名將,也是魯中國人。那麼,對於人才濟濟的魯國,為何沒能和齊國、楚國、燕國、南韓、趙國、魏國、秦國等諸侯國相提並論呢?對此,在筆者看來,雖然魯中國人才眾多,卻缺乏一流的武將的縱橫家。
二
在戰國時期,縱橫家和頂級的武將是各國君主都非常重視的人才,甚至能夠影響到各個諸侯國的整體實力。比如強大的秦國,就擁有白起、王翦、王賁等名將,也擁有張儀、司馬錯等縱橫家。與此相對應的是,魯國雖然有孟子這樣的聖人,不過,其不是非常適合戰國時期的競爭特點。再比如魯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春秋時期魯中國人,姬姓,公輸氏,名班,慣稱“魯班”,顯然無法幫助魯國走向強大。至於戰國時期的將領秦開,因為在魯國沒有施展才華的舞臺,所以投奔到戰國七雄中的燕國了。
三
同時,魯國之所以沒有成為戰國七雄,也和自己的地理位置存在直接的關係。魯桓公、魯莊公、魯僖公時期是魯國最為強盛的時期,一度與齊國爭奪東方的霸主。不過,在齊國強大起來後,同樣位於今山東省一帶的魯國,幾乎沒有足夠的擴張空間。而且,魯國經常需要防備齊國的進攻,這也對自己的國力形成了明顯的消耗。在春秋後期,魯國在地理位置上處在求偶、晉國、楚國以及吳越之間。而到了戰國時期,魯國繼續處在齊國、魏國、楚國等強國之間,可謂地處四戰之地,不僅難以走向強大,連自保都比較困難了。
四
最後,對於春秋時期的大國晉國,因為卿大夫勢力的壯大,所以陷入到內耗中,最終被魏趙韓三家分晉。與此相對應的是,對於魯國來說,因為卿大夫孟孫氏、叔孫氏和季孫氏掌握了魯國的大權,導致魯國公室的實力也是相對衰弱,難以通過變法來走向強大。就魯國的結局來說,頃公十九年(前261年),楚伐魯取徐州。頃公二十四年(前256年),魯國為楚考烈王所滅,遷頃公於下邑,封魯君於莒。後七年(前249年)魯頃公死於柯(今山東東阿),魯國絕祀。由此,在戰國後期,魯國被楚國所消滅。不過,對於魯國來說,可以在戰國七雄中堅持到公元前256年才滅亡,已經是非常不容易了。
-
10 # 或荒Vs
首先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據《淮南子·齊俗訓》,姜太公與周公在受封后閒聊,太公問周公:“何以治魯?”周公道:“尊尊親親。”意思是尊崇地位高的人,親近自己的親屬宗族。
果然,齊國日益強大,但經二十四代便由田氏取而代之;魯國日益弱小,但沒有臣子篡位,至三十二代亡。 具體來看 一是內亂不斷 魯國是周朝諸侯國之一,魯國的第一代國君是周公旦的兒子伯禽,都城曲阜,在泰山以南,略有今山東省南部,兼涉河南、江蘇、安徽三省之一隅。
莊公兒子愍公、?公時期,魯發生慶父之亂。?公下傳兩代到宣公時,襄仲殺嫡立庶,從此三桓強盛。 宣公下傳三代到昭公時期,三桓發兵攻擊魯君,魯國公室從此名存實亡。昭公之後的定公、哀公都是被三桓逼到國外流亡死去的。
魯國成為典型周禮的儲存者和實施者,世人稱“周禮盡在魯矣”。各國諸侯瞭解周禮也往往到魯國學習,魯國是有名的禮儀之邦。魯國與周禮的這種密切關聯,使得魯國形成了謙遜禮讓的淳樸民風,同時也使魯國國勢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春秋時期,魯國實際已經是積弱之國,其主盟不若齊、晉之強,地勢不及秦、楚之大,然而,諸如滕、薛、曹、邾、杞等國皆勤贄,修朝禮;即使遠在方域之外的谷、鄧等國也不憚僕僕,至魯來朝。 小國親魯,皆因魯乃周禮所在。
三是不能修好異姓近邦 魯國春秋以來的外交主線還是與齊、晉、宋、衛等大國的關係上,然而,在對各國的態度方面,魯國的態度似乎又不盡相同。魯與晉、衛乃兄弟之國,與對待齊、宋相比,魯人在與衛、晉的交往中態度要溫和得多。
而邾、莒為魯國近鄰,杞、邾則頻頻朝魯,然杞侯之朝以不敬見討,邾、莒也為魯國世怨。魯國自春秋以來國勢日弱,其不能修好異姓近邦實是一個重要原因。
回覆列表
春秋戰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西周亡國的時期),結束於公元前221年(秦朝成立的時期)。
首先,我們先縱覽下魯國的歷史魯國,開始於公元前1043年,亡於公元前249年,是周王朝的老牌分封國,首任國君就是周武王弟弟周公旦的兒子,伯禽。因為魯國的主要範圍是周公的封地“魯”地,所以國號也就是“魯”國,是一個與周王朝最親密的分封國之一。後來,隨著魯國的日益發展和逐漸強大,魯國成為周王朝控制東方的一個重要邦國。
作為魯國的老牌貴族,雖然家道中落,但還是有做官的機會,因此孔子在二十出頭就做了官,雖然只是管理倉庫的小官。魯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郯子來到魯國朝見期間,孔子向郯子詢問了郯國的古代官制,交流中也有所借鑑和感悟。在此前後,孔子開辦了私人學校,也是我們現在所知道的第一傢俬學。
但是,我們卻不能忽視孔子辦私學的作用,也不能忽視他周遊列國的影響,更不能忽視他著書立說的成就。因為正是因為他的這些做法和行為,才讓儒家的“仁愛”思想影響力越來越大,最後在其弟子的傳承發揚中成為百家中最為奪目的幾家之一。
其中,秦國遵循法治,獎勵軍功,因此,秦國在七國中是戰鬥實力比較強的國家,後來,在秦王嬴政繼位後,更是滅六國,統一了全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帝國,並且始開“皇帝”之名。
齊國在春秋時期就是大國,是太公姜子牙封地,姜子牙是周武王執政時期的國師,不論軍謀還是財政,都非常精通。因而治理自己的封地時,更是井井有條,為後世子孫留下了清明的朝政和良好的制度。這也是齊國強大的原因之一。
燕國在燕昭王繼位後政治清明,因為他禮賢下士,所以有才之士得到重用,為燕國的強盛打下了人才基礎。而且由於之前燕國頻遭外族入侵,所以在國防上也很重視。
趙、魏、韓是“三家分晉”的產物,三國分晉之後,便去找當時的周王朝分封,可見多麼看不上週王朝,畢竟分封是宗主國的意願。因為這三國繼承了晉國的實力, 而且三國成立了同盟,所以這也是得以存在的基礎。
結語儘管魯國有儒家創始人孔子,但是遵循周禮,仁愛治國卻不是亂世中該有的政治思想。在當時,只有崇尚武力和軍事,通過律法治理好本國,並且任用賢人,保證政治的清明,才能夠從亂世中脫穎而出,成為強國。
參考資料:周朝、春秋戰國、戰國七雄、魯國、孔子-[百度百科]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如有史學爭議請海涵並提出意見,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