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月花園
-
2 # 魏魏媽聊育兒
上吐下瀉,很明顯是胃腸系統出現了問題。
主要考慮這幾個方面:病毒感染(比如:輪狀病毒、諾如病毒……)、細菌性腸炎(吃的食物不乾淨)、對某些食物過敏反應(可能伴隨面板方面的過敏症狀)、消化不良、腸道病變(梗阻、套疊)
寶寶上吐下瀉有必要去醫院看醫生,做大便的化驗,先確定型別,再針對性用藥。並且家長還需要及時補充水分、電解質,留意孩子脫水徵兆,比如:精神萎靡、尿少、哭時無淚……那就需要靜脈補液了。
觀察記錄嘔吐物、排洩物的顏色性狀,也可拍照,以便於向醫生描述病情。
及時就醫,祝寶寶快快好起來
-
3 # 兒科醫生琪樂
寶寶出現上吐下瀉的原因是多種的,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發病率是很高的。最常見的原因,如病原菌感染、飲食不衛生、新增輔食不適應、寄生蟲等等,都容易引起寶寶出現上吐下瀉的。
當寶寶出現上吐下瀉是需要怎樣護理和治療?
寶寶如果是母乳餵養,寶媽媽的飲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多飲水,要注意預防脫水的發生。注意環境溫度變化,室內空調避免開得過低。寶寶在新增輔食時,要以少吃多餐為主,避免新增油膩的輔食。當寶寶出現大便次數持續增加,伴有水樣便,嘔吐症狀加重的情況下,最好是及時醫院化驗血常規和便常規,明確病原菌後再對症治療,如果確診是由炎症感染引起的,是可以抗炎補液治療觀察的。
當寶寶用藥治療三天症狀沒有改善的情況下,最好是及時住院觀察,要注意預防併發症的出現。
寶寶出現哪些症狀時需要及時的輸液補液治療?
當寶寶出現持續的食慾下降、持續的發熱、持續的嘔吐、每天大便次數超過五次以上、伴有水樣便、尿尿少、哭鬧時眼淚少等情況下,需要及時的補液治療的,最好是住院觀察。
寶寶平時應該怎樣預防腸胃炎的發生?
建議帶寶寶去醫院查大便,排除輪狀病毒感染。
要及時給寶寶補充液體,以免脫水。
我家寶寶十個月大的時候感染了輪狀病毒,就是上吐下洩的症狀。
輪狀病毒沒有特效藥,一般可自愈。
如果比較嚴重的話還是去醫院,聽從醫生的建議。
祝寶寶早日康復!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