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勸學》人物性格分析 《孫權勸學》這篇文章選自司馬光的《資治通鑑》,講的是吳國國君孫權鼓勵其大將呂蒙學習的一件事。本文以對話為主,雖寥寥數語,卻為我們塑造了三個栩栩如生的人物,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因此,學習這篇文章,我們要透過欣賞三人的精彩對話,去感受三個人物的迥異性格。 一、孫權之勸——曉以大義、語重心長,盡顯王者之風範。“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文章開頭這十個字,就直接表明了孫權的態度:呂蒙當權掌事了,該適當的多學些知識,充實自己了。孫權的這番話,是何等的和藹可親,一個“卿”字,就無形中拉近了他們君臣之間的那種等級距離,開場就給人一種舒緩的氛圍,全然沒有國君的高高在上的那種架勢。但是,“蒙辭以軍中多務”。於是,孫權進一步勸說,他先用了一個反問句,“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借往事耳!” 強調讓呂蒙讀書學習,並不是要呂蒙成為研究儒家經典、當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而是為了讓他多學些知識,博聞強識。接著孫權以自身的多讀書,受益頗多的切身經歷和體會,坦城布公地講給了呂蒙,同時也在言語中隱含了對呂蒙以軍中事務多推辭的批駁。“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孫權巧妙地用這樣一個鮮明對比,言辭懇切,循循善誘地引導使得呂蒙聽後慚愧不已,同時也徹底歎服了,於是便開始發奮圖強。從孫權的這番話中,我們不得不佩服他作為封建統治者關心下屬的態度和高超語言藝術。 二、魯肅之嘆——語帶驚奇、佩服至極,表現愛才之心理。“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這是魯肅與呂蒙交談之後魯肅的驚歎之詞,他驚詫於這一武夫的才能,開始對“吳下阿蒙”刮目相看了。可見,他的驚訝、驚覺,正是對呂蒙的學習成效的一種肯定,也正是孫權“勸學”的結果。後又“遂拜蒙母,結友而別”,其愛才之心溢於言表。 三、呂蒙之答——充滿自豪、自鳴得意,昭示武將之直率。呂蒙面對國君的如此垂青、厚待,開始並不俯首稱是,而是“蒙辭以軍中多務”。他這樣做似乎有點犯上,其實不然。這正反映了他性格的直率和認識上的無知。在孫權的循循善誘地引導下,呂蒙慚愧不已,便開始發奮圖強。“及魯肅過潯陽”,呂蒙聽到一向“輕視”自己孤陋寡聞的謀士魯肅也如此嘆
孫權勸學》人物性格分析 《孫權勸學》這篇文章選自司馬光的《資治通鑑》,講的是吳國國君孫權鼓勵其大將呂蒙學習的一件事。本文以對話為主,雖寥寥數語,卻為我們塑造了三個栩栩如生的人物,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因此,學習這篇文章,我們要透過欣賞三人的精彩對話,去感受三個人物的迥異性格。 一、孫權之勸——曉以大義、語重心長,盡顯王者之風範。“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文章開頭這十個字,就直接表明了孫權的態度:呂蒙當權掌事了,該適當的多學些知識,充實自己了。孫權的這番話,是何等的和藹可親,一個“卿”字,就無形中拉近了他們君臣之間的那種等級距離,開場就給人一種舒緩的氛圍,全然沒有國君的高高在上的那種架勢。但是,“蒙辭以軍中多務”。於是,孫權進一步勸說,他先用了一個反問句,“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借往事耳!” 強調讓呂蒙讀書學習,並不是要呂蒙成為研究儒家經典、當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而是為了讓他多學些知識,博聞強識。接著孫權以自身的多讀書,受益頗多的切身經歷和體會,坦城布公地講給了呂蒙,同時也在言語中隱含了對呂蒙以軍中事務多推辭的批駁。“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孫權巧妙地用這樣一個鮮明對比,言辭懇切,循循善誘地引導使得呂蒙聽後慚愧不已,同時也徹底歎服了,於是便開始發奮圖強。從孫權的這番話中,我們不得不佩服他作為封建統治者關心下屬的態度和高超語言藝術。 二、魯肅之嘆——語帶驚奇、佩服至極,表現愛才之心理。“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這是魯肅與呂蒙交談之後魯肅的驚歎之詞,他驚詫於這一武夫的才能,開始對“吳下阿蒙”刮目相看了。可見,他的驚訝、驚覺,正是對呂蒙的學習成效的一種肯定,也正是孫權“勸學”的結果。後又“遂拜蒙母,結友而別”,其愛才之心溢於言表。 三、呂蒙之答——充滿自豪、自鳴得意,昭示武將之直率。呂蒙面對國君的如此垂青、厚待,開始並不俯首稱是,而是“蒙辭以軍中多務”。他這樣做似乎有點犯上,其實不然。這正反映了他性格的直率和認識上的無知。在孫權的循循善誘地引導下,呂蒙慚愧不已,便開始發奮圖強。“及魯肅過潯陽”,呂蒙聽到一向“輕視”自己孤陋寡聞的謀士魯肅也如此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