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Pai老子行動
-
2 # 莊迪君20
準確地說,老子的字面意思是可以道得出來的道理,並非恆常的道理。不是恆常的真理並非一說就錯解,而是並非絕對正確而已!
道德經第一篇的原文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為萬物之始,有為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竅。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我認為讀古文和讀西文一樣,應該直譯。不然就人為地把內涵複雜化!因為作者寫作的目的都是盡所能以文字表達思想。
我直譯上述古文如下:
說得出來的道理並非真理,定義得出來的概念並非恆常的概念。沒有定義是萬物的本質,然而定義和理論是認知萬物的母體。所以要經常把理論忘掉才能看到自然的微妙,但是首先必須要鑽研理論才能看到其中竅門。有無兩者同出一體而叫法不同,它們之間的關係抽象模糊不清,這模糊的關係是所有奧祕的門道。
首先舉一個通俗例子說明。張三丰教張無忌太極劍,講解和示範是無法傳遞太極劍內涵的。這是常道第一個層次的含義,真實的內涵。但是張三丰必須講解和示範,張無忌才能掌握太極劍的竅門!
要領悟太極劍的內涵,張無忌必須忘掉竅門,才能參透其中奧妙。所以張無忌必須忘光所有招式,才能隨心所欲地見招拆招,與玄冥二老周旋。
第二個例子是表達內心的情感,散文,詩詞,繪畫,影音等任何媒體都無法精準。要精準就必須清空腦子去尋找靈感。這就是常無慾以觀其妙。這奧妙叫做意境,可意會而不可言傳。
古詩詞中描寫感觸最精準的應該是辛疾棄的那首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如今識透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精準啥?全文只有三個愁字,文不對題!問題是,文對題就道不出感覺來!精準在於把八股全部忘光,才能找到愁到說不出話來的感覺,所以欲說還休,只能天氣涼了……
最後看理論物理創新思維或腦子實驗與老子思想的雷同:
不論是否有力學理論,或牛頓是否以二次微分來定義加速度,物體運動是客觀存在的。這就是無為萬物之本的意思。
然而有了加速度的定義和牛頓力學理論,才能看到物體運動現象的竅門。這就是有為萬物之母和常有欲以觀其竅的意思。
但是要真正瞭解物體運動的奧妙,就必須像愛因斯坦那樣把牛頓力學全盤忘光。於是他才能把獨立的時間看成與空間結合的座標,創出相對論來。這就是常無慾以觀其妙。
物體運動的本體與牛頓力學理論或相對論是同出一體的,不過叫法不同的事物。這就是此兩者同出而異名的意思。
它們之間的關係玄之又玄,是自然的奧祕。當然啦!這就是運動學的物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與它還相去甚遠。
即使是成功提出統一磁場論,也只是更接近真實的理論而已。所以道得出來的理論都不是真理,而只適用於有限的範圍而已。可定義出來的概念也不是放諸天下皆準的概念!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有的意思。
這應該就是六祖慧能不立文字的原因。
-
3 # 費惡潑嘞
常人認知的特點乃在於把名字或謂詞加給被認知的物件,但理性的物件(大道)卻不是這些有限的謂詞所能規定。企圖用有限的名言去規定理性的物件只是對於物件的外在反思,因為用來稱謂物件的規定或謂詞,乃是我自己的現成的表象,只是外在地加給那物件罷了。反之,要想得到對於一個物件的真知,必須由這物件自己去規定自己,不可從外面採取一些謂詞來加給它。如果我們試用謂詞的方式以表達真理,則我們的心思便不禁感覺到這些名言無法窮盡物件的意義。從這種觀點出發,東方的哲人每每稱神為多名的或無盡名的,是完全正確的。無疑地,對有限事物必須用有限的名言以稱謂之,這正是知性施展其功能的處所。知性本身是有限的,也只能認識有限事物的性質。譬如,當我稱某種的行為為偷竊時,則偷竊一名詞已足描述那行為的主要內容,對於一個審判官,這樣的知識已算充分。同樣,有限事物彼此有因與果,力與表現的關係,如果用這些規定去表述它們,則就其有限性而言,它們便算被認識了...摘自<小邏輯>導言。
-
4 # 實在是看不慣了
看了很多解釋,都是你不說我還清楚,你越說我越糊塗。包括很多知名學者教授都是望文生義,毫無依據。所作解釋也不具有任何現實指導意義。
簡單的說,第一個道,代表世界的本源和發展法則。
可道,就明確表示這個世界的本源和規律是可以探索的。正如人走路一樣,到了哪裡,自然就會形成一條可以走的路來。要走出一條路來不容易。人類只有到了近代,才比較可靠的通過科學手段擴充套件認識的範圍。在遠古時候,人類往往是沒有這種自信的。所以各種神和上帝的觀念盛行,認為世界是神祕的不是人可以認知的。而老子開篇就直截了當說了,世界是可以認知的。有了這個基調,所以中國文化是最不被宗教思想迷惑的,敢於和自然鬥爭,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真正表現老子高明之處正在第三句,非常道。意思是說,雖然你可以找到一定情況下的規律和法則,但是這些規律不是恆常不變永遠有效的真理。所以不能執著於已有的規律,而是碰到新的情況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還是以道路為例,地形是不斷變化的,所以路的方向一定要一直變,才能通達。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這樣的層次上理解,一方面面對問題要自信可以解決,一方面要謙卑,不要簡單以以前的老經驗來套用,事情就會圓滿。這才是老子要傳遞的最核心的智慧,是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
-
5 # 進化人跟我來
進化者如是說
序說
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在《道德經》第一篇開宗明義告訴人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是不可言說的,可以言說的就不是恆久不變的大道了。同樣,道也是不可命名的,可以命名的就不是能涵蓋一切的名稱了。
關於這一點歷代解老者都作了精闢的論述。我是一個淺顯的人,只能在這裡談談我對此的淺顯的理解。
語言學上有這樣一對概念:“內涵”和“外延”。內涵表示的是事物的內在意義,外延表現的是事物名稱所包括的範圍。他們之間的關係是這樣的:隨著內涵的增多,名詞的外延就會縮小。比如“白菜”和“蔬菜”這兩個概念。白菜是蔬菜的一種,其外延沒有“蔬菜”的大。但其內涵卻比“蔬菜”的多。如果“蔬菜”的外延擴大至“食物”,那麼食物的外延當然比蔬菜大,但是“蔬菜”的內涵和“食物”相比就多了。而其外延則相對小了。人類想要尋求一個涵蓋一切的常久不變的根本大道,這個道的外延便是幾乎無限大的,所以其內涵也必接近於無。也就是說,如果可以用一個概念來形容道,那麼這個道便因為有了內涵從而外延縮小便不再是涵蓋一切的大道了。也就是說如果道是一切,那麼你就不能說它是天,你就不能說它是馬。由於語言的這一侷限,道是無法用言語來說明的。所有試圖對道的描述都是不可能的,道是不可以言說的。但是道是可以把握和感受的。可以從道所衍生的萬物及其執行規律中來體會。所以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
受這樣一個規律的制約,我在這裡想要說明的問題同樣只能是大道的一部分。如果因此而使人們誤解老子的道的本義,這是我所不願看到的。
雖然老子說道是“微妙玄通”“玄之又玄”。當你修正自已的行為以接近道的時候,你自然會感受到道的存在“甚真”“有信”,這並不是故弄玄虛。進化程度低的生命是無法理解進化程度高的生命眼中的世界的。正如莊子說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這種現象在人類中仍然存在。但我並不是說作為同一屬同一種的人與人之間存在生物學意義上進化程度的差異,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就象鏡子與鏡子之間的差異一樣,同樣是鏡子,其本身是沒有差異的。差別就在於蒙在鏡子上的灰塵。灰塵越多,鏡子對世界的映象就越模糊,要想對世界有一個正確的清晰的映象,必須使鏡子上不沾染灰塵。人也一樣,人受到七情六慾、財色名利的干擾,就無法對自己和世界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所以神秀和尚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人類中的曲士就是那些被利慾薰了心的人。若不去除心靈上的灰塵是無法體會道的高深與奧妙的。
致虛極,守靜篤
佛教認為:人只有保持一顆平常心,才能成佛。這佛不是人們心目中的那種意義的佛。他們是完成了自身進化的人,他們只是在進化程度上高於常人。他們仍然會死去。
前面說過,人體是一個高度自動化的能量耗散系統,他對外界的刺激的反應都是自動的。其他動物也一樣,只是由於他們從界獲得能量的能力低下,只能獲得自己生存所必須的那一部分能量,這就決定了其它動物不可能產生超出其正常生存以外的多餘的且是有害的對外界刺激的反應。而人類卻不一樣,人類的進化程度最高,他的可利用能量也最多,不僅能保證自身的正常的生理活動的需要,而且還產生了剩餘,人們在對世界一星半點認知能力(同樣是由於多餘的能量造成的)的鼓動下,在有更多可利用能量的基礎上,對外部刺激產生了非自己身體自動感應的自以為是的反應(各種情慾)。這種不正確的反應反過來又影響機體各項生理機能的正常執行,從而降低人體從外界獲得能量的能力,阻礙人體完成進化過程。
如何才能不對外界的刺激產生錯誤的反應呢?佛教有這樣的話,“事來則應,事去則空”,“竹影掃階塵不動,雁過寒潭不留影”。說的都是人們要理智的對待世俗的各種事務和各種紛擾。保證機體始終處於一個最佳的能量攝取狀態,從而為進化奠定基礎。
老子的教導更進一步,他要人們“致虛極,守靜篤”“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說的都是要虛靜、柔弱,以減少人們主觀的對外界刺激的反應。老子看到人們之所以心不靜,神不安,是由於有了知識,其實知識本身沒有過錯,知識是道的規律性的反應。但由於人們進化程度的差異(實際是受外慾矇蔽程度的高低差異),對道的理解也就是對知識的運用還不夠高明,因此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錯誤的對外界刺激的反應。這包括超出正常生理需求之外的奢欲和所有不健康的心理如嫉妒、迷信、自私、愚昧等。所以老子要求人們要無知無慾,“絕學無憂”。那麼虛靜之後會有什麼成果呢?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意思是說;從事於用世之學,情慾一天一天增加,而修養道德,情慾則一天一天減少。減損又減損,漸至於無為的境地。漸至於無為的境地,就沒有什麼事情不能為了。為什麼無為反而能無不為?讓我們來看一下其中的奧祕。
首先,當情慾一天一天減損以至於無的狀態的時候,人體各項生理功能就會發揮至最佳狀態,使能量的攝取效率大大提高;另一方面,由於沒有七情六慾耗散能量,能量就會在體內得以積蓄,量的積累最終引起質的變化,這時人對世界和自身的理解就會由此而上一個新的臺階。達到“滌除玄覽”的境界,“玄覽”就是覽玄,玄就是道,是萬物執行的規律。這是人類進化的第一步。
老子看到人們只有在嬰兒時期才能做到虛極靜篤的狀態,因為嬰兒剛來到這個世界上,對世界沒有任何認識,屬於無知無慾的狀態,因此老子提倡人們要象嬰兒一樣:“含德之厚,比於赤子。。。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老子還說:“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老子勸告人們要專氣致柔精神內守而不為外物所動,達到至靜至和境地,才能象嬰兒一樣,自身能量才能得以積蓄,這樣就能做到“滌除玄覽,明白四達”。對自身和道的理解上一個新臺階。老子又進一步要人們“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只有這樣才能“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雄為強為剛,雌為弱為柔,也就是說人們要柔弱不要剛強。其實老子並不是要人們柔弱無能,相反,他的柔弱無為正是為了無所不為、無所不能。二十世紀初一位英國的科學家說老子是一位進化論者,可謂真正理解了老子的苦心。前面說過,包括人類在內的生物體都是一個能量耗散的結構,剛和強都是生命體處於一種體內能量從有用狀態向無用狀態過渡的狀態。人類由於有了比其它動物多得多的能量。因此保證了在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可以保持剛和強的狀態,比如人類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一天進行交配生育後代,而動物則不行。然而剛和強是耗費能量的狀態,持久剛強意味著持久的耗費能量,身體可利用能量減少的最終結果只能是柔和弱,甚至死亡。老子清醒的看到這一點。所以他說要無為,軟弱。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通過虛極靜篤,人體自身能量得以積蓄,量的增加最終導致人體對自身和自然界更為清醒的認識。老子稱其為玄覽。玄就是道,玄鑑就是認識道的規律。道雖然不可言說,但人們可以通過自身的真切感受體會到它的存在,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有一種渾然一體而且不可分的東西,在天地形成之前就產生。它是多麼寂靜啊!多麼空虛啊!它獨立存在而不改變。它無所不到而又永不懈怠,可以作為生育天下萬物的根本。我不知它的名字,稱它為道,勉強給它起個名字叫大。大就執行不息,執行不息就達於遙遠,達於遙遠就返還。所以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間有四大,而人處於四大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老子所體會的這個道是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上的,同時也是更高層次的理性經晶。老子達到虛極靜篤之後,漸漸排除各種各樣的情慾干擾,使得能量在體內得以聚集,他對世界的認知能力隨之提高,最終,潛藏在萬事萬物之內的普遍的規律性--道,在老子心中“濁以靜之,徐清。”慢慢地清晰起來。這個規律性,老子認為是超越語言的,無法說清楚。這在老子第一章中已有明述。雖然“道可道非常道”,但通過人體這樣一個感受器卻完全可以體驗得到,並且“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也明確說出自已是依據這個道認識萬物的本始的。“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那麼老子所體會的道究竟是什麼呢?老子是偉大的思想家,他考察了宇宙的形成過程,然後發現其規律,用他的規律來說明怎樣做人,怎樣治國。老子所發現的規律是什麼樣的呢?老子這樣描述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這段話的意思是:“道產生一個統一體(一),統一體分裂而產生陰陽二氣(二),陰陽二氣相互交合從而產生陰陽合體(三),這一陰陽合體本身兩方面互相作用從而產生萬物。萬物揹負陰而又抱陽,二氣互相激盪而成新的和諧體。”說到這裡,要解釋一下中國古老的陰陽學說。古人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太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執行在天上,其直接結果是造成了地上春去秋來、日夜更替。地球上的所有生命終年生活在這樣一個隨太陽執行而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必定要適應這樣一個陰陽不斷變化的現象,從而自身也具有陰陽(負陰而抱陽)的特徵。 老子認為,既然人是稟受陰陽和氣所生,就要遵照陰陽變化的規律,而這個規律就是道。人生活在大地上,大地是人類的母親,老子通過其大智慧看到大地上道的執行規律;陰陽不斷消長轉化,從而化育萬物。自身內部執行規律也密切符合這個規律,所以老子說:“人法地”。而大地上的陰陽變化是由於天上的太陽引起的,這可以用滋潤萬物的雨來說明;水由於太陽的熱量作用蒸發上升(陽升)至一定高度後變冷凝結成水滴(陽極轉陰)下降至地面(陰降)。接著進行下一個迴圈。還有一年的四季,一天的子午卯酉也都是由於太陽執行規律引起的。地上萬物都因此而得以生長。所以老子進一步說:“地法天”。然而天是如何執行的呢?老子認為,天的執行是其內部的道即規律性使然。因此老子說:“天法道”。這種內部的規律性老子歸納為兩個字:“自然”。也就是說道就是自然,自然就是道,二者是一致的。正因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老子認為人應該順應自然,不可違逆自然的道。否則會帶來危險。
老子所說的自然是萬物演化發展的內在的規律性。不是隨心所欲,為所欲為。相反,毫無節制的滿足自己永遠也無法滿足的慾望,或者為了滿足奢欲而鄲精竭慮。其後果都只能是“物壯則老,不道早已。”因為自然界是樸素的,這個樸也是老子的道的另一種表達方法(無名之樸)。樸素就要求生命在運動過程中不能存在無用的能量支出。在一隻狗的前面放一塊肉,它必定沿一條筆直的線前進到達目標。它絕不會左跑右拐、上竄下跳地跑向目標。因為只有這樣,生命才能在殘酷的生存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所有生存下來的生命形式都是成功的生命形式。所有成功的生命形式都必定要遵守用最小的能量付出獲得最大的效果這樣一個自然規律。並且前面說過,能更好地利用能量的物種才能完成自身的進化。人類是萬物之靈,在火和文明的幫助下獲得了更多的可利用能量。從而完成了自身的進化成為地球的主宰。然而在更多可利用能量的基礎上,人類漸漸背離了自然之道,用各種各樣實際上毫無用處的情慾時時刻刻地耗費著從食物獲得的能量。象那口有洞的水缸,能量之水再也無法裝滿,人類的進化就停滯不前。
老子所提倡的這個自然就是這樣一個規律,節約能量的規律。或許你認為太簡單了。但老子說“吾道甚易知,甚易行,世人莫能知,莫能行。”為什麼會莫能知呢?就是因為普通人的心靈蒙上了叫作情慾的灰塵,無法體會神奇的道(自然執行規律)。如果你能暫時排除各種慾望,靜下心來看一看老子的著作,你會發現,老子書中所描述的一切不自然的人類行為現象都是違背了節約能量的原則的。老子看到自然界中一切逞強、狂暴的現象都不能持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堅強者死之徒。。。木強則折)。老子又從自然界引申到人的行為(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老子看到在人類的行為中仍然遵循這樣的規律(剛強不能久)。他這樣寫道:“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可為。”意思是說想要治理天下,卻用強力去做,我看到他不能達到目的了。他還說:“勇於敢剛殺,勇於不敢剛活。”“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老子看到所有這些現象都象自然界的暴風驟雨一樣因為處於一個耗費能量的狀態而不能持久。所以有道者把這些不自然的現象看作是“餘食贅形”“有道者不處”。因此,他認為人應該“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也就是說放棄耗費能量的剛強狀態使機體處於一個節約能量的狀態。這樣才能“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從而完成自身的進化。
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排除所有不必要的慾望是符合自然的。然而自然並不是一味的禁慾,因為沒有了慾望,人類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義。它只是要人們在更高的層次上對待本屬於人類本能的各種慾望。也就是理智的對待生活,不要感情用事。對於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仍然要不懈的追求。這並不違反自然,反而能促進人類的進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為了完成自身的進化,首先要實現自身人格的完善。基督教以及佛教都是這樣教導人們的。他們的教義要求人們無私奉獻、大慈大悲,甚至有“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犧牲精神。所以高尚的品質並不會阻礙人類的進化,正相反,它是普通人進化的必要條件。
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自然就是排除各種不必要的情慾從而使身體處於一種能量積蓄的狀態,最終完成自身的進化。然而在生活中我們看到人們為了一已之私利,終日匆匆忙忙,提心掉膽。再也無法體會到生命生存的最基本意義--進化為人們帶來的不可名狀的幸福感受。對於這一點莊子在其著名的《齊物論》中有詳盡論述:“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與接為構,日以心鬥。縵者、窯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縵縵。其發若機栝,其司是非之謂也;其留如詛盟,其守勝之謂也;其殺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為之,不可使復之也;其厭也如緘,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復陽也。喜怒哀樂,慮嘆變執,姚佚啟態。樂出虛,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看看吧,自私的人們時而高興,時而憂慮,時而嗟嘆,時而變來變去,時而低頭哈腰,時而浮躁輕動,時而驕奢淫逸,時而縱情歡樂,時而妖冶作態,小恐懼惴惴不安,大恐懼失魂落魄。他們陷溺於情慾,就象被繩子捆綁著,越老陷得越深。他們一心向死亡靠近,無法使他們還陽。
老子看到人們之所以如此受著情慾的折磨,就是因為人們有自身的私心,“及吾無身,吾有何患。”老子認為,當人們能達到無私的境界時,才能擺脫情慾的折磨,從而使自已對世界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為進化打下基礎。同時,只有達到了無私的境地,才能逐漸消除各種慾望,能量才會得以積蓄,人體才能完成自身的進化。很難想象一個自私的人能夠得到內心的安寧。佛教有一個典故,說的是有一位馳騁疆場的大將軍,雖歷盡艱險、幾經生死,卻從未膽怯過。解甲歸田後有一日在家中賞玩一個價值連城的花瓶,不小心失手落下,眼看這個價值連城的花瓶就要摔碎。幸而將軍眼疾手快,把花瓶接了下來,同時卻出了一身冷汗。將軍不由心想:人生最大莫過生死,死尚不能使我動心,今天這個小小花瓶卻使我膽戰心驚。於是隨手摔了花瓶,四大皆空,大徹大悟,遁入空門。
心靈的寧靜是進化的基礎,然而自私使人們墮入情慾的深淵無法自拔,進化也就無從說起。所以老子認為要達到虛極靜篤的進化狀態,首先要無身,也就是無私,因其無私,故能成其私,從而完成自身的進化,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境地。然而要達到真正的無私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人排除各種慾望只是為了成仙成佛,這仍然是一種自私的行為,在刻意追求無慾的同時,他的慾望反而增加了。因為追求無慾本身就是一種慾望,這種自私的慾望往往比普通人的本能之慾更加強烈,同樣也是不自然的,會阻礙人類實現自身的進化。莊子對此深有體會。他在《刻意》一篇中說:“刻意尚行,離世異俗,高論怨誹,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淵者之所好也。。。。就藪澤,處閒曠,釣魚閒處,無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閒暇者之所好也。吹煦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若夫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無江海而閒,不道引而壽,無不忘也,無不有也。淡然無極而眾美從之,此天地之道,聖人之德也。”莊子深得老子自然之精髓,故而會有此論。可惜的是後世參禪悟道之士和老莊列相比差之遠矣。然而其間也不乏真正得道之人。他們的共同品質之一就是無私奉獻、不求回報。具有這種品質的還有另外一種人,他們是那些真正的共產黨人。他們不會為一已之私利與人勾心鬥角,他們為了全人類的幸福而把自身置之度外。所以才有了那麼多驚天動地、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正因為他們無私,所以他們光明磊落,胸懷寬廣。不以物喜,不以已悲。這是人類完成自身進化的一個重要條件。在這裡我想表明一點,我是一個堅定的共產主義者,因為我深知,所有的共產主義者都是具有超前進化人的潛質的。他們是人類未來的希望,是領導人類完成自身進化的唯一希望。
-
6 # 燕子燕陽
老子《道德經》中最為大眾所熟知的這句“道可道,非常道”並不是這個意思。
“道可道,非常道”,短短六個字中,“道”字就出現了三次,可是這三個“道”字的意思卻大相徑庭。
三個“道”的意思用今天的大白話,大概可以這樣理解:
第一個“道”,名詞,指的就是老子《道德經》中那個核心概念,即“自然”,或“自然法則”,即世間所有一切事物的執行規律,是為“道”。
第二個“道”,動詞,指的就是表達,描述的意思。
第三個“道”,名詞,其意接近第二個“道”的意思,也有表述之意,卻不完全一樣,它的意思更偏向於“語言”。
各位朋友注意,我這樣解釋純粹是為了理解起來方便,並不準確,更不完整,就核心思想“道”的概念,其實比“自然”,“法則”,“規律”,這樣的詞彙所表達的意義更為深遠和博大。
話說回來了,我要是能給大家解釋清楚什麼是“道”,那就沒有老子這句話或者老子這句話錯了。
因為老子這句話大概(道理同上)的意思是說:
“道”所表達的意思是可以表達的,不過人們通常所用的方法是沒有辦法說清楚“道”是什麼的,必須要用不平常的“語言”才行。
看,老子說了“道”用日常語言肯定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又怎麼能被我們輕鬆解釋呢?
其實老子他老人家的意思,非常好理解。
因為“道”太過於高深,它就像低緯度存在的生物無法理解高緯度生物的事情一樣(舉例子而已),我們無法用目前的語言來描述。
就像物理學,哲學,過於高深難懂,用日常話語根本無法表達,所以要藉助其他的工具,今天我們知道,這個工具就是數學。
而佛教中禪宗說“禪”不可說,佛祖的教導也只能“悟”,無法直接用通常的語言交流傳遞。
一部我自己很喜歡的科幻片,叫做《降臨》,說的是一艘巨大的外星飛船載著兩隻外星生物來到地球和人類溝通的故事,其中外星人所使用的語言過於先進,以至於我們開始完全無法理解,到後來才知道,這些像一個個圈的“文字”表達的不只有語義,其中還蘊含著超越時間和空間的,更高緯度的意義。
老子這句話,就是告訴人們這個道理,其所展現的大智慧,足以讓兩千年之後的我們歎服。
-
7 # 東臺翻古
道可道,非常道。
更古的版本為“道可道,非恆道”。
每個人讀道德經都會有不一樣的感悟,沒有必要努力讓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求道之途,本就應該求同存異,有公式的話,個個都是得道高人了
今天聊聊本人某一階段的理解,道,即規則!
天地萬物都有自己的執行規則,興衰成敗就是基本的規律。
用白話說,就是用規則總結推演規則,但這種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規則的力量相互影響,產生許多不可預測的改變,這就是道的本質
-
8 # 煮鶴仙人
有意思的問題,仙人來回答!
首先,關於國學經典的理解和說法,本來就源流太多,很多東西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有理,根本牽扯不清。
尤其是《道德經》《易經》這一類的論述,真要去看註解源流,估計一輩子都看不完。
莊子有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單從題主所提的“道可道,非常道”來講,註解說法前前後後就有一大堆。
題主所說的“道不可言,言而非也”,是莊子的解法,自然是非常高明的解法。
可是題主,你是莊子嗎?
而且同樣在《知北遊》中,莊子已經做過解釋了:
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東郭子曰:“期而後可。”莊子曰:“在螻蟻。”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東郭子不應。
東郭子問莊子所謂的“道”在哪裡,莊子說無所不在。
東郭子讓他說個具體的地方。
莊子說在螻蟻身上!
東郭子很驚奇:怎麼在那麼下賤東西身上?
莊子又說:在雜草上!
東郭子一根筋:怎麼這越說越賤了?
莊子又說:在屎尿上!
東郭子才不吭聲了。
“道”是一種境界,一種格局,一種理想中完美的精神狀態,但同時它也是因人而異的。
我的牙刷好用,但可以借給別人用嗎?
就算用的人不嫌棄,用完也不必還我了。
我嫌棄!美女都不行……
一個小小的牙刷尚且如此,況乎“道”也?
所謂“道可道,非常道”,不過是幾個字而已,甚至《道德經》也不過是聖人餘唾!
怎麼可能代表“道”呢?
“道”在你自己心裡,不在書本,不在他人。
執著於外物本來就已經離“道”很遠了,再被一家之言所矇蔽,那根本就是“離經叛道”!
“道可道,非常道”該怎麼解?
仙人以為,意思就是:小新就是道,還不是一般的道!
-
9 # 顏小二述哲文
我是顏小二,我來回答。
“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不能武斷理解為“道”一說便錯,老子這句話是在表達“道”的一種特性,即“道”的靈活性。“道”並不是可以用概念規定起來的“死物”,畢竟我們人比較喜歡下定義,將一個事物用概念描述出來,以便讓我們更好了解它。但是,“道”本身具有“靈活性”的特點,我們不能說它是“一層不變”的。
如果我們用概念規定“道”,那麼無疑是對“道”靈活性概念的一種否定,所以老子才有“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
1、為什麼說出來的“道”就不是“道”了?要理解老子“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的內在含義,我們首先來解決一個問題,便是為什麼說出來的“道”就不是道了?
“道”是什麼呢?“道”是老子觀察到的一種讓天下萬物得以擁有各自特性繁衍生息的存在,但是,這種存在十分“靈活”,人語言的表達能力,還是比較有限的,說出來,就意味著對某物進行“限定”,下了一個“定義”。
要知道,萬事萬物背後都有個“道”,萬事萬物也因為背後的“道”而成為萬事萬物,如果我們給“道”下定義,那麼“道”就被我們僵化定義為“一物”,這時,作為一個“物”,無疑就有“穩定”的狀態。一個擁有穩定狀態的“物”,還有什麼能耐去成就天地間靈活萬變的世間萬物?
所以,我們說出來的“道”,就不是“道”本身了。因為“道”不是可以用人的語言所規定的存在。
2、那麼我們說出來的“道”就是錯誤的嗎?知道了“為什麼說出來的道就不是道了”這個問題,我們再來探索一下,“我們說出來的道,就一定是錯誤的存在嗎”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說出來的“道”雖然不能說是完全錯誤的,但是,也不能說是完全正確的,這一點需要大家好好理解。
首先,“道”十分巨集大廣博,想要徹底瞭解它,人類還差得遠。但是,差得遠並不是說它不可知,道家不是虛無的神祕主義,不要將道家理解為虛無的神祕主義,如果這樣理解,便是走極端了,不符合老子“知止”的智慧。
所以,我們說出來的“道”,雖然不能說完全正確,但是,也不能說完全錯誤,我們都在漸漸接近“道”的路途中。至於徹底瞭解它,就當前而言,可能還有些個遙遠。
由此,我們需要明白,老子強行取名的行為,並不是說“道”不可以被人們認識,只是說人語言有侷限性,還不足以定義它。而老子既然會強行取名,便一定程度在暗示,老子實則是肯定“道”可以被認識,不然就不會有教人“順道而為”的《老子》這本書了。
-
10 # 鶴羽
道,可以說。不同的認知層次接受不同的道。如同人的年齡不同,每個人對道的認知也不同,更別說還有對錯之分。
道,不一定玄之又玄。不然,跟大道至簡就是矛盾了。如同說到神仙,不騰雲駕霧就不是神仙。那是故意讓人迷糊,就沒想讓你懂,所以,故意告訴你不現實的東西。
至於,世間事究竟可以神奇到什麼程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識。不相信的人,別人也沒必要非讓你信什麼。就是父母子女,在生命面前也都是獨立的個體。
其實,道之隱顯,道者不自控,也無法自控,即成道必是遵道奉行而成,以是無我之人。道濟天下,如天下當亂,道者自順之。不欲顯道,天劫暗渡而天下人不知。天下人需教,道者貴而無位,高而無民,實天下人之不幸。有甚者,毀道欲於奪,道者即無我,生死以淡然,天下以毀,不戀世汙。
大隱隱於市井,市井中芸芸眾生,安居之百姓,平凡之身。有道者不自知,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不過平日之好,危時可渡天劫不足為怪。此即玄之又玄之處。小隱隱於國,小隱隱道,隱其道顯其身,國之棟樑也!隱,似隱非隱,直至顯道。顯道之世,觀封神榜即知。故事裡的事,幾份真幾分假?世人願知真願知假?各有各得各有各知。
-
11 # 老賀故事
“道可道,非常道”看看名家怎麼解釋
《道德經》之所以流傳千年,被各國翻譯閱讀,是因為《道德經》講的是“本源”之道,無論你什麼行業、什麼學歷、什麼國籍,都有著相同的本源,都需要遵循著自然的規律,都能夠從經文中尋找到認同感,所謂“萬物歸一”正是此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道德經》中《道經》開篇第一段話裡面的一句,所揭示的是一種自然規律,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經歷的一種規律。
“道”,就是道路的意思,擴充套件為途徑、方法,引申為規則、規律。
道路是通往目的地必須經歷的,除了曹操可以說到就到,我想應該還沒有人可以不用經歷過程,直接獲得成功吧?
走海路需要坐船,走陸路需要坐車,這就是方法、途徑。
開車去遊海,那車一定會沉,開船去越野,那船一定拋錨,這就是規則、規律。
第一個“道”,意思是規則、規律;第二個道,意思是途徑方法;第三個道,意思是道路。合起來“道可道,非常道”是說“人們總結的規則、規律可以是實現某種目的的途徑或是方法,但絕不能是一種已經固化的道路!”。這是明語。
裡面有三個道字,“三生萬物”,是隱喻著變化無窮,才能生生不息。這是暗語。
明暗相合,才是整句話的意思,不僅寓意深刻,而且對語言運用也暗含陰陽哲理。
交配的方式是為了更好的繁殖,但如果這種方式,成為了固化的模式,人們將會更加執著於交配,而不是繁殖;教育的方式是為了更好的施行教化,但如果這種方式,成為了固化的模式,學生將會機械的被動學習,而不是主動汲取教化的養料;管理的方式是為了企業更好的發展,但如果這種方式,成為了固化的模式,人們將會執著於尋找管理方式的紕漏,而不是身心投入到企業的未來建設。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用白話文解釋就是“人們總結的規則、規律可以是實現某種目的的途徑或是方法,但絕不能是一種已經固化的道路!人們命名的事物名字可以是屬性特徵的集合,但絕不能是一個註定永恆不變的概念!”。
-
12 # 我寫小說江山畫卦
道可道,非常道。電閃雷鳴,人間看看就行了,人接觸到了,就死掉了。
所以道的能量恐怖得大音希聲,大像無形,真實得可以讓人道隱無名。
道就是可遇不可求的靈感。靈感一閃即逝,靈場閃亮登場的時間,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道與學習相反,為學日益,為道日減,減又減,以致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無事,不足以取天下。
時不我待是倉促起事,是食用食物鏈最底層行為。
國父孫中山把道可道,非常道,說得相當氣壯山河: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世界潮流就是老子的道。
-
13 # 無咎
不是不可說,也不是一說就錯啦!道是無限極的,他大到無大,小到無內,人有侷限性,學習道需要具體表現解釋,比如老子道德經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近乎道!我們雖用具體事物說道,但我們必須明白道的開放性,無限性,這樣就不至於侷限在自己有限的思維裡!
-
14 # ceit
道生無,無生時空,時空生力,力生數,數生量和形,量和形就是存在;力生是思,思生思維。思維與存在的關係為萬物所共有,非人類所獨有。天下萬物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為道。
-
15 # 使用者7182530815388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及自然界的執行規律。道可以用語言文字來敘述,它不是常人能用語言和文字說清楚的,一說就錯。
道需專用符號才能表達清楚。
-
16 # 有形無形448
道可道,非常道,這是道變異題,必須尊重異學,世道沒有絕對,這有相對,相對理論存有轉化機遇,往往個人認知正道,並不完全正確,還有更簡單更優異的方法待發現探知學習。
-
17 # 八大槓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第一個道是本源,老子比喻為玄牝之門。第二個道是道路的引申義,可理解為探索途徑、方法。類似曲徑通幽的感覺。
第一個名,是指事物的表現形式、狀態。第二個名,意思是描述,解釋。
道和名的關係就是,道是萬物的本源,道生成萬物,萬物的存在狀態就是名。我們去描述講解萬物,就是第二個名的意思。
《指物論》裡說“萬物有指,而指非指”。指也是同樣的兩個意思:萬物都有指示的名稱,而指示不是名稱。
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是:
道是萬物的本源,名是萬物的表現形式。本源是可以通過途徑去探究的,表現形式是可以描述的。但萬物不是恆定不變的,所以探索道和描述名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世界從無到有,從發端到紛繁,相生相隨,無窮有盡。無和有是道的兩種表現形式,都叫做玄。玄玄往復,是瞭解世界本源之門。。
-
18 # 明明爺爺922
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應該這樣理解:道(天道自然之道)無中生有(一)之規律是天道自然本質,道的本質的“無”是微觀世界非物質的抽像規律,是萬物主宰的最高存在。是內含陰陽之氣未分開的元陽之氣一一陰陽渾沌氣團為物質的一。
道可道,我們之所以稱它為萬物元始生成之本原,是以它負陰抱陽,衝氣為和。道無情無畏無限大無為無不為,道即天道自然規律迴圈無始無終之規律。以陰氣漸衰陽氣始發漸盛之泰道,即莊子畫卦圖示:物極必反坤陰盛氣到大極點乾陽微弱之陽氣漸初生位在右位東方位春分點。道行至陽盛極點至左位西方秋分點,為陽盛極必衰,陰寒重濁之氣始生的秋分時日,萬物肅殺氣漸長。泰道在天為上為陽為清為柔,為無情有情,無為無不為。在中為人道,人道和諧和睦無爭有爭而共生共存,人道無爭有爭和為貴。在地為下為陰為濁為剛。天柔地剛君柔臣剛為泰道人道正道。人道必須效法天道自然之道,是天道統領下的一部分。人為自然之生物就必須效法天道。人君(君主,天子,皇王)為上為明為柔為弱,為無為,行無為治國之道。臣民為在下行剛行強行有為之正道。人君在上應天行柔 弱,行無為有為。臣民在下應地行剛行強,行有為。人道應該君柔為弱為無為。為臣下應該剛強有為以應天道。君主柔弱行無為無不為。臣子行剛強有為無不為。若是君王高高在上行剛行強一人遮天有為貪天之功統治,而臣在下行柔弱無為被支配役使,天下會大亂便是違天道的悖道人治偽道。
宇宙自然規律我們稱它為天道,它廣大無邊無際無極,威力無窮大,不可戰勝,統攝一切所有,不是可以憑想像出的一般認知的樣子,無法用語言可形容。
-
19 # 點點星河
道可道,非常道;並不是說不說的問題而是一個思維問題!題主的思維有點侷限和執著。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道就是從不同的方面層次解決任何問題!就拿一個簡單的問題:大家都知道漢高祖是無賴出生一開始把面子看得很重隨隨便便一次宴席就大言不慚口出狂言反而娶了個如花似玉的夫人;但當老婆孩子被項羽抓住明明心急如焚卻說出:殺翁分我一杯羹的奇語反而保住了一家子的性命:劉幫一開始也不是好義保民的俠義之輩可義帝一被殺便立即聽信謀士的話高舉義旗為義帝發喪從而一舉站在致高點最終取得了天下!以上種種道其實是一種心態一種理解和一種釋然是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頓悟與說不說關係不大!之所以不說其實是有兩種意思:一是對自我的一種保護!易曰: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已,巳不密則失身!古來不知有多少英雄人物因話不密而失卻自身或家族朋友的性命比比皆事或一些商業機密洩漏而功虧一簣者還少嗎?二者真正看透的人與很多人在層次上有很大的代溝說出來不僅得不到認可反而產生更大的誤解與傷害所以乾脆選擇不說反而更安全而且更容易成功!所以佛曰:不可說;不可說!
回覆列表
“道可道,非常道”,意味著“道”不可說,一說便錯。事實不應當如此,可事實確實如此。
1、老聃肯定是瞭解和認識道的。老聃寫《老子》,並且把道作為其中的基礎性概念,顯然不會對道的認識一點沒有,反倒應該是對道有著深入的理解和深刻的認識。
《老子》當中,對道的整體特徵進行集中描述的地方有兩個。
《老子道德經》世傳本第4章,“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道德經》世傳本第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特別是當老聃說到道與天地的關係時,是直接從二者的基本元素出發的。《老子道德經》世傳本第21章裡說,“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共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老聃之所以能夠對道有深入認識,是因為他和他的同伴們曾經進入過道里,作為老聃的同伴,建說過一句話,在《老子道德經》世傳本第41章還被老聃引用過,“進道若退,夷道若類”。進入了道之後,如果用普通人的標準來衡量,前進還是後退,根本分不清楚;把道的每個角落都探索過後,按照普通人的標準來衡量,什麼東西都沒有。
2、作為《老子》的讀者,我們卻沒有能力認識道。道,老聃能夠認識到,並不等於我們也能夠認識到。
道有微、希、夷三大特徵,決定了我們是無法感知到道的存在的,只能把道歸入不存在的行列當中。《老子》帛書本第14章說,“視之而弗見,名曰之微;聽之而弗聞,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呵不可名也,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3、老聃希望我們讀了《老子》之後不要急於去認識和理解道,是因為我們根本不可能獲得有關道的任何有用的知識。原因有三:
第一、在春秋時候,我們所擁有的知識還不足以幫助我們認識道。
《老子》帛書本第1章裡說,“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很多人對此都不服氣:我們對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都已經很瞭解了,再去了解道又算得了什麼?
老聃也是好脾氣,就告訴大家:那好吧,你們就給我把下面的問題解釋清楚吧。《老子》帛書本第2章裡說,“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也,天毋已清將恐蓮,地綁住已寧將可廢,神毋已靈將恐歇,谷毋已盈將恐渴,侯王毋已貴以高將恐蹶。”
面對老聃的問題,有的回答說原因就在於道。在不知道道是什麼的情況下,如何知道道的影響的?這純屬信口開河吧?!後來的人學聰明瞭一點,回答說,不是道,是道的兒子。道的兒子,是天地。天要起雲原因在天地,地要地震原因也在天地,這也算是把問題解決了?!
所以,老聃希望我們能夠有自知之明,要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評價,既不貶低自己也不拔高自己,正如《老子》帛書本第2章裡說的,“不欲祿祿若玉,硌硌若石。”
第二,不要試圖用簡單的類比方法去認識道。
《易傳》的開篇第一句話就是,“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天為何尊貴?地為什麼低賤?天的位置高地的位置低,所以天就高貴賤而地就低賤。乾對應天,坤對應地,乾與坤的地位也就確定了。上下的差異擺在哪裡,高貴與低賤就歸位了。這就是我們春秋時候普遍使用的邏輯,由天地位置的高低推斷出了人的貴賤等級的必然性與合理性。
這種簡單的類比推理,用在對道的認識上,是要栽跟斗的。因為道的真實情況,跟我們在春秋時期已經認識的所有事物都不同。
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老聃首先讓自己的同伴建來現身說法,《老子》楚簡本乙組第2章,“明道如悖,夷道如類,進道如退。”“建德如偷”,“上德如谷,廣德如不足”。認識了道之後,才知道原來對道的種種設想都與真實的道相違背;走遍了道的每一個角落之後才發現,按照普通人的標準來衡量,什麼東西都得不到;走進了道這後才發現,按照普通人的標準來衡量,根本就感覺不出來 是前進還是在後退。通過為道成為德者的過程,根本就不是收穫而是失去;真正成了上德者的時候,才發現這是人生當中最窮的時候;成為德者之後繼續為道,從修之身,到修之家,到修鄉,到修之邦,修之天下,一路走來,卻又像一個貪心不足的人。
接著,老聃又用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常識來告訴我們,錯覺又不是什麼外稀罕的東西,隨處可見。《老子》帛書本第3章裡說,“大白如辱”,“質貞如愉,大方無禺,大器免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最後,老聃才告訴我們,道的真實情況確實跟我們所想象的相反。《老子》帛書本第4章裡說,“反也者,道之動也;弱也者,道之用也。”道的運動方式,跟我們的想象是相反的;道的作用,跟我們所想象的要微弱得多。
因此,一旦我們用簡單類比的方式去想象道的樣子,只會得出與真實情況相反的結論。
第三,即是從歷史的角度去認識道,我們在春秋時期所掌握的那點歷史知識也不足以對道給出任何合理的解釋。
史官,歷來都是一個時代裡學識最豐富的人。司馬遷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裡,都把老聃設定為史官。但是,他們所掌握的歷史,最早也沒有超過三皇五帝,根本沒有涉足天地形成之前的事情。所以,《老子》帛書本第4章裡說,“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第5章裡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理解從道到天地之間經歷哪些具體過程。
4、老聃希望我們在聞道之後就努力去為道。老聃希望我們能夠在讀了《老子》之後,不要去十別的事了,中是為道就行了。《老子》帛書本第3章裡說,“上士聞道,僅能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為道。”
人的認識能力,不管是對巨集觀世界的認識能力,還是對微觀世界的認識能力,在為道之後都會得到逐漸提高。特別是通過為道成為德者之後。
為道者對巨集觀世界的認識能力,在成為德者之後的繼續為道過程中,會得到快速的提高,會在更加廣闊的範圍獲得外在世界的資訊,《老子》帛書本第17章說,“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博。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為道者對微觀世界的認識能力,也會在更加成為德者之後的繼續 為道過程中得到飛速的提升,不但能夠對事物發展變化的內在機理進行認識,還能夠在更加廣闊的範圍內對所有事物的發展變化的原因瞭然於胸,並最終擁有認識道的能力。《老子》帛書本第60章說,“至虛極也,守靜篤也,萬物旁作,吾以觀其復也。夫物云云,各復歸於其根。歸根曰靜,靜是謂覆命,覆命常也”。“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5、我們卻一定要先解決道的問題。老聃不管是從知識積累、思維方式甚至最擅長的領域出發,對我們所進行的勸阻,都沒有起到任何作用。我們依然堅持自己的觀點,要先把道的問題搞清楚了再說下文,道的問題不搞清楚就沒有下文。
這並不是我們犟,是我們上當受騙太多,根本不敢相信老聃。用《老子》帛書本第1章裡的話說,就是“忠信之泊也”,誰又敢保證老聃就不會騙我們?就沒有騙我們?
所以,當老子說,“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老子》帛書本第35章)我們不是不理解,是我們不敢再上當受騙。
就這脆弱的心靈,促成了本不該發生的事情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