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君山話史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第一,關羽拒絕孫權聯姻的請求

    當初孫權與劉結盟,為了拉近關係,把自己的妹妹嫁給劉備。後來孫權又打算與關羽結為親家,為自己的兒子向關羽求婚,欲迎娶其女兒。不過孫權派去的使者見到關羽後,關羽破口大罵並把使者趕了回去。這件事,著實讓孫權很沒面子,要知道他的地位可是比關羽要高,以高就低已經是很看得起關羽,沒想到卻自取其辱。

    關羽非但拒絕與孫權結為兒女親家,他坐鎮荊州時,老是挑釁東吳,沒事找事,還搶過東吳的糧食。所有這些,為後來孫權武力奪取荊州埋下伏筆。那麼,如果當初關羽與孫權結為兒女親家,情況會不會好一點呢?答案是否定的。

    第二,即便關羽與孫權結為兒女親家,情況也不會改變

    在古代,雙方為了結盟,結為兒女親家,這種事是經常有的。事實證明,什麼鳥用都沒有。

    我就以三國史為例說說吧。

    比如說袁紹與公孫瓚。袁紹佔據冀州後,與公孫瓚爭奪青州,青州之戰打了一年多,兩人都打得累趴下了,最後握手言和,結為兒女親家,各自退避三舍。那麼袁紹與公孫瓚成了親家,關係是不是好了呢?沒有。後來袁紹進攻幽州,把公孫瓚給滅了。

    再舉個例子。

    三國後期的魏國諸葛誕,他的女兒嫁給了司馬懿的兒子司馬伷,後來他發動淮南兵變,為司馬氏所滅。其實不要說親家,就是兄弟如何呢?在三國曆史上,兄弟相鬥的事還少嗎?袁紹與袁術,袁尚與袁譚,曹丕與曹植、孫休與孫亮等,親情都靠不住,何況親家。

  • 2 # 流譽後

    在史料記載中,提問說的這件事情,是關羽丟荊州的兩大原因之一,請看《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 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將軍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輕己。自羽之出軍,芳、仁供給軍資,不悉相救。羽言“還當治之”,芳、仁成懷懼不安。於是權陰誘芳、仁,芳、仁使人迎權。】這裡說了兩件事情,第一件就是關羽拒婚罵使,但如果關羽不拒絕孫權求親,甚至輕率答應,估計麻煩會更大。這是因為 :

    第一,和孫權結為兒女親家,不是簡單的嫁娶,屬於政治事件。關羽當時獨領荊州,遠離西川大本營,不知提問的“如果答應”,是私自做主,還是報告劉備,取得同意後的結果。如果事先報告,劉備一定不會同意;要是沒有報告,那估計關羽在荊州呆不成,前將軍也當不成了,得讓位得挪地方,迅速調往西川,還得承受嚴厲處分。

    第二,更大的麻煩,是女兒成為孫權要挾人質。這前面有現成例子,不是假想像。孫權曾經嫁妹給劉備,表示結成聯盟。可眨眼間,就乘劉備出征在外,派人暗地把妹妹接走,拆散婚姻。這一次,孫權則更主動,關羽女兒在人家手裡,不放歸荊州,關羽就沒辦法。以關羽的身份,性格,特別是罵孫權吳狗,可以想見,與東吳合作,根本不可能。那麼,最終只能割捨親情,後悔一生,沒有第二條路。

    第三,如果劉備沒把關羽調走,孫權、呂蒙偷襲荊州,不但不會手下留情,反而更加有恃無恐。孫權之類人物,眼裡只有江山、地盤,根本不會顧忌兒女私情。屆時關羽騎虎難下,女兒兩面難作人,既無法返回故國,又難享受美滿婚姻,一生一世埋怨關羽。

    第四,要是在關羽最後時刻,比如,吳軍包圍麥城時,或者在臨沮擒獲關羽後,孫權逼迫關女出面,勸降關羽時,怎麼取捨?關女看著父親被殺掉,肝腸寸斷;自幼耳濡目染,怎能不知關羽性情,勸父投敵又怎麼開口?這些都是超出人類智慧的大難題。不僅關女、關羽難回答,諸葛亮也沒法面對。

    第五,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關羽已經答應,但還沒有把女兒送走。由於劉備、張飛、諸葛亮等阻攔,或者別人提醒,關羽自己覺察不妥,反悔了,不再把女兒送給東吳,這當然是可以的。但這對關羽的形象,將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害,羅先生前面,不惜筆墨大肆宣揚的忠義千秋,超凡脫俗就全報廢了,豈不可惜?

    總之,權衡利弊,關羽拒婚是對的,無可厚非。但具體方式上,可以靈活一點,不一定非大罵對方。可以比較委婉,不過,這不是實質,對於最後丟失荊州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對於孫權之類,臉皮、面子遠沒有地盤重要。

  • 3 # 陪娃寫作業的爸爸

    關羽會天天晚上抱著枕頭哭,晚節不保也是有可能的,孫權家一提結婚就沒好事啊,別說關羽,就是他大哥劉備,也把握不住局勢。

    孫權想要回荊州,打算假借聯姻把劉備給騙到東吳來,騙他來幹什麼呢,當然是人質啊。有了人質,別說荊州,就是西川也得給。

    張子強綁了李嘉誠的長子,和李嘉誠要了10億,李嘉誠連警都沒報。

    沒想到強中自有強中手,劉備技高一籌,把孫尚香帶回了蜀國,孫尚香反而成了人質,偷雞不成反蝕了一把米,這孫權哪咽得下這口氣,實施營救計劃,順便綁了阿斗。

    阿斗在手,那別說荊州,命都得給啊,劉備五六十了,就這麼一個繼承人。

    根據這些事情,我們大體上知道了孫權的大體操作模型和張子強是一樣的,先綁個人質,然後再要實惠。那關羽同意把閨女嫁給孫權兒子的結果也就呼之欲出了。

    孫權會把關羽的女兒當人質,今天和關羽說,你把荊州的門留個後門吧,明天說把長沙的城防圖給一份吧,後天說……

    關羽要麼說行,以後京劇裡他的臉就不再是紅色的了,要麼說不行,他閨女就被撕票了。

    作為一個父親,我想,關羽只能天天晚上抱著枕頭哭了。

    沒有了忠義,沒有了父性的關羽,你還會喜歡他嗎?還會把他供在神龕裡嗎?

  • 4 # 六耳南天

    首先要說的是,關羽根本不可能和孫權聯姻。

    關羽是劉備最為依仗的人物,掌控著劉備的半壁江山。他守在荊州既是在防曹操,也是在防孫權。關羽不會不明白,劉備是不能容許他和孫權或者是曹操任何一方產生這種關係的。

    關羽更明白,孫權與他聯姻的目的,根本就是在於收買他,瓦解他和劉備的關係。所以,關羽不會接受孫權的聯姻。

    如果關羽答應了和孫權的聯姻,倒是不會出現關羽走麥城的慘劇,因為可能要不了多久,關羽就會被其他人替換。

    而當時劉備手上能夠獨當一面的帥才實在是少之又少,說不定劉備進取漢中和蜀地的大計劃都得泡湯了。

    而孫權提出聯姻也已經說明了,他就是要趁機解決荊州問題,怎麼解決?當然是收回了。

    聯姻收買只是孫權的一次試探,若能成功,自然是好,這是最小的代價和最好的結局,若是不行,那接下來的,就難免要刀兵相見了。

    所以,關羽能夠說出“虎女”“犬子”之類的話,也就不足為奇了。

    只是很遺憾,他還是大意失荊州了。

  • 5 # 誰是誰的菜

    關雲長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名震華夏。曹操嚇得惶惶不可終日,急於遷都,以避其鋒芒。司馬懿獻策,意欲聯吳,來個前後夾擊 戰關羽。孫權基於孫劉聯盟,同時也迫於關羽威名正盛,為了緩和與關羽的關係,就提出了要和關羽聯姻,伺機奪取荊州。如果關羽答應將女兒嫁給孫權的兒子,我認為荊州照樣會丟。原因從以下兩方面來看。嫁不嫁女兒,關羽始終看不起東吳的人

    縱觀《三國演義》孫劉聯盟時期,東吳一直被劉備牽著鼻子走路,像個傻子一樣,處處時時被劉備一方戲謔。巧借荊州,三氣周瑜,舌戰群儒等等,諸如此類的事太多了。東吳的人也感覺比較憋屈,總想借時機報仇,找補回來,出出心中悶氣,但是總也沒有這樣的好時機。所以我覺得,孫劉聯盟就好像是,一幫小癟三兒跟著大哥混事兒,想僭越不聽大哥的,卻一直沒有出頭的機會,終日蠢蠢欲動,還得處處巴結大哥,怕穿幫了,自己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面。你說孫權辛苦不辛苦。

    機會來了,司馬懿向曹操獻計,聯吳戰關羽,以解樊城之圍。這說明曹操的力量已被關羽削弱,此時拿下荊州,曹操不會趁機發難。沒有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危險。孫權怎麼地都會動手。

    國與家之間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所以說,荊州地盤兒孫權勢在必得,關羽答應將女兒嫁給孫權兒子,也左右不了孫權的雄心大志。

  • 6 # 方圓論壇

    如果關羽不那麼傲慢自大,在東吳孫權主動向他表示聯姻時,關羽接受孫權好意的話。那麼他也不會死,荊州也不會丟。起碼不會全丟的一點不剩。

    從關羽鎮守荊州之後,關羽對還佔據著小部分荊州的曹魏勢力展開了猛烈的進攻。曹魏的襄陽和樊城一度搖搖欲墜。曹操從漢中之戰抽身後立刻派遣了于禁率軍前去救援樊城。結果關羽降於禁斬龐德,風頭一時無兩。當時自許都以南的諸多山賊紛紛遙受關羽印號,成為關羽爪牙。甚至連曹魏的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也投靠了關羽。當時關羽聲威震天,華夏聞名。

    關羽兵鋒正盛之時,曹操一度都想要遷都許昌來避開關羽的風頭。我們且不說曹操這邊,再來看看東吳孫權的反應。孫權已經江東眾臣本來對於劉備死皮賴臉佔著荊州不歸還意見十分的大。尤其主戰派呂蒙,他多次對孫權說,劉備和關羽都是小人,想要拿回荊州就必須要述諸於武力。孫權在呂蒙的遊說下也漸漸開始動心了。但關羽在荊州的一系列表現又讓孫權開始退步了。他認為關羽兵鋒正盛,實在不是和他死磕到底的好時機。所以孫權決定採取懷柔政策和蜀漢和關羽拉近彼此關係,強化同盟。

  • 7 # 知常容

    一、關羽能不能嫁女兒

    關羽作為劉備最重要的左膀右臂,鎮守荊州的一方諸侯。他如果想要和孫吳聯姻,並不是他想嫁女兒就嫁女兒的,這個需要劉備點頭,全盤慎重考慮才可以下的決定,不是關羽可以決定的。

    如果關羽自己決定將女兒嫁給孫權,帶來的後果是很嚴重的。任何一個封疆大臣與外邦聯姻這是歷代大忌,只要智商線上的人都不會這樣犯糊塗的。

    孫權希望關羽嫁女兒給他的目的並不是想要他的女兒,而是離間關羽和劉備之間的關係,希望君臣有隙,這樣說不定可以切開一個口子,不費吹灰之地拿下荊州也不無可能。

    有人說劉備和關羽之間怎麼會生疑呢?此一時彼一時,可以參照劉備殺掉劉封這一段典故。

    所以沒有嫁女兒給孫權,關羽不是魯莽,而是正確的做法。

    二、如果嫁了荊州就能保住嗎?

    荊州的三分之一在劉備手中,對於孫權來說東吳的長江天險就不是完全在自己的掌控手中。孫權謀圖荊州並非是臨時起意,而是很早就和呂蒙一起在做準備,只不過他在等一個時機。

    這個時機就是曹操向孫權求援。

    曹操向孫權求援釋放二個訊號,一個是曹操的力量有些限制,二是起碼自己拿下荊州曹操不會趁機發難。找自己幫忙,然後再來突然襲擊,這個在三國時代還不會這樣做。曹操的問題搞定,勝算就多了一層,孫權自然會動手。

    嫁女兒之後有效果嗎?當然沒有效果,你可以參看孫權將妹妹嫁給劉備,結果呢?還不是和劉備準備發生戰鬥。

    比如秦始皇和他的父親曾經作為質子押在趙國,秦國照樣坑殺趙卒四十萬眼睛都不眨。秦始皇的童年在趙國過的,如同過街老鼠。

    曹操的女兒成了漢獻帝的皇后,但是曹丕作為小舅子依舊搶你沒商量。

    勢力之間的爭鬥並不是用兒女情感可以困的住的,英國外相哈默斯頓說:“國家與國家之間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雖然殘酷但卻也能反應一些現實。

    荊州對於孫權來說比兒媳婦重要的多的多,孫權怎麼可能為了區區一個兒媳婦而放棄呢?

  • 8 # 全部一起上吧

    沒有永恆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如果關羽當初答應把女兒嫁給孫權的兒子,兩國結為秦晉之好結局還是一樣的。

    大家都知道三國是一個充滿了陰謀 詭計 與背叛的時代,群雄逐鹿 適者生存,力量決定一切,大環境如此,並不會因為兒女情長而耽誤稱霸天下的大業,兩國連親只可能會短暫的做到兩國結盟,但如果其中有利息關係,那盟友關係說破裂就破解。參考劉備與孫尚香,當初劉備渡江與東吳小妹孫尚香成親不也是兩國結盟了嗎,到最後還不是落得個撕破臉的下場。劉備尚且如此,更別說關羽了,早知道國家利益高於一切,亂世之中沒有什麼比土地城池更加珍貴,再者關羽 孫權 是何等的英雄人物,絕對不會因為這些事情耽誤大業。

    我們都知道江東一直想奪回荊州結親只不過是奪回荊州的手段而已,當年將自己小妹嫁給劉備不也是想將劉備就在江東控制住嗎?如今想故技重施,結親根本就是誘惑而已,如果關羽真的把女兒嫁到了東吳,劉備 諸葛亮 肯定會很高興,因為諸葛亮不在荊州卻有點放心不下關羽。關羽的性情諸葛亮心知肚明,就怕關二爺自以為天下無敵不把江東放在眼裡從而吃大虧,確實兩國結親再好不過,諸葛亮可以暫時放心荊州而專心處理眼前事了。荊州不會那麼快丟失。

    話又說回來,當年劉關張三兄弟桃園結義誓同生死,多年以來從未忘卻,為了劉備關羽可以付出一切,倘若真的與東吳結親,我相信關二爺一些小事上可以忍讓,只要別侵害己方利息就行,但是大事上比如說:歸還荊襄九郡等

    這是萬萬不能的,那個時候,該撕破臉還得撕破臉,少不了兵戎相見,什麼親家 什麼一家人,那時候誰都不會提,只管戰場上見高低。我相信關羽明白這一點,所以沒有同意結親,要不然以後女兒怎麼辦?當然關二爺不同意就不同意這個態度確實是有點不太合適。

    所以說不管關羽是不是答應與東吳結親結果還是一樣的,歷史不會因此而改變,結局也不會因此而改寫,只能說是過程可能因此曲折一點。

  • 9 # 三尺長劍掃盡天下不平

    如果關羽答應聯姻,不侮辱孫權的話,最起碼孫權不會在關羽襄樊之戰的時候背後捅刀子,只要關羽後方無憂,攻佔襄樊,威逼許都是早晚的事! 另外,關羽可以以親家身份,請求(注意是請求,必須給與諸侯孫權足夠尊重,因為孫權是名義上劉備的大舅哥,孫尚香只是長期回孃家,並沒有被休,而關羽又是劉備結義兄弟,所以關羽至少也得是弟對兄的禮儀!!其實,孫權是一方諸侯,能讓世子迎娶將軍之女,是高看關羽,同時,也能看出孫權還是希望吳蜀聯盟共抵曹操,所以才想與關羽聯姻,對於當時情形來看,對於吳蜀都是好事)

    關羽實際上被劉備假節荊州軍政,關羽請求“親家”孫權,以利誘之,從建業出兵合肥,就可以垂涎揚州、徐州,關羽如能打贏襄樊之戰,曹操必定遷都至鄴城,那麼,關羽修整一年以後,就可以直逼宛城、洛陽,劉備同時可以從漢中休整結束後,發兵出祁山⛰️攻佔雍涼,並派馬超鎮守雍涼,諸葛亮坐鎮漢中,劉備帥大軍攻佔長安,與關羽合兵於洛陽,前提是劉關必須同步,曹軍如果看到曹操遷都,襄樊被破,關羽進逼宛城洛陽,擔心後路被絕,肯定就不會死守雍涼,甚至長安都不敢死戰。 同時,孫權如攻破合肥,搶戰揚州,甚至進逼徐州,那麼孫劉兩家的肯定會鞏固戰果,數年不會有戰火,也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三足鼎立,之後,由於三家地盤差不多大,疆域又犬牙交錯,形式就更微妙了

  • 10 # 左將軍

    還有一件事,就是關羽糧草不繼的時候,關羽居然劫孫權糧食以補給軍用。

    拒絕和親折了孫權面子;擅劫糧食奪了孫權資源。

    這兩件事都讓孫權非常生氣,但是,注意但是:這兩件事都是不致使孫權襲擊荊州的原因。換句話說,即使不發生這兩件事,孫權依舊會襲擊荊州。

    因為早在關羽北上之初,東吳內部就已經擬定好了取荊州的作戰方案。拒絕和親和擅劫糧草無非只是加大了孫權對關羽的仇恨值而已!

    況且,在東吳出兵之前,關羽對陣曹魏增援的徐晃部隊已經是疲於應對,接連作戰失利。即使東吳不襲擊荊州,即使關羽不退兵繼續和徐晃周旋,關羽戰敗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這是一樁政治婚姻,很明顯,孫權是想要通過和親來牽制關羽,畢竟當時關羽形勢太好。所以孫權要牽制關羽的發展。

    作為同盟,在每一次的曹劉之戰中,孫權都會搞點事,他既不能讓曹魏滅了劉備,也不能任由劉備發展壯大。反之劉備也一樣。畢竟今日的盟友就是明天的敵人。

    在這裡,孫權趁著關羽伐魏動了心思想要襲擊荊州,但是關羽也非等閒之輩,所以想要通過和親來試探和牽制關羽。

    其實末將以為關羽如果接受和親,對關羽而言是一件好事。當然,這是因為我們站在上帝視角的原因。

    當時關羽形勢一片大好,怎會料到不久後就會丟失荊州、身首異處!如果知道的話,他肯定不會浪!同樣,接受了和親的他也不會浪,至少會收斂許多。

    因為他把女兒嫁過去之後他就會有顧慮,他有顧慮他在襄樊前線就放不開,就會出現早敗、早退的情況。而當關羽早早回到了荊州,即使是帶著戰敗的心情回到荊州,孫權都就沒法偷襲荊州了。而曹操那邊也想看到孫劉內鬥,所以他們並沒有對關羽窮追猛打!

    如此一來,荊州說不定反而平靜。

    孫權偷襲不成,就只能用關羽的女兒作為籌碼,這就屬於外交問題了。只要不是軍事打擊,益州的劉備就完全有足夠的時間加強荊州防禦,增派相關專業人士趕赴荊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管理手段中,是獎勵起作用大,還是懲罰已作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