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吉星柔光

    江戶時代(1603-1867)有一本《浮世物語》,開篇是這樣的——“萬事不掛心頭隨風飄去,流水浮萍一般,即叫作浮世。”

    浮世繪產生於江戶時代,那是日本封建社會的末期,社會等級制度森嚴。隨著城市文化興起,商人階層掌握了大量財富,但是他們被歧視性地歸為社會最底層—所謂町人,就是我們所說的市民。市民階層崛起以後,產生了一種市民文化,這種文化表達了日本市民的情趣和審美,也展現了他們精神與物質追求的狂熱化。他們在政治上沒有出路,索性將內心的壓抑、反叛轉向娛樂生活,浮生若夢不如紙醉金迷,他們可以千金買笑,可狂可浪,讓浮世繪應時而生江戶時代的浮世繪就是這個浮華世界的藝術表達。因而我們至今仍然能從中感受到本工業化的過程中,平民崛起成為社會主體後,時代大步向前的衝擊力和那種不管不顧的自信、輕鬆、張揚與狂熱。

    有學者認為“浮世”意即日本佛教概念中相對於淨土的充滿憂慮的“現世”,指生死輪迴和人世的虛無縹緲。因此,“浮世繪”又有入世行樂、人生如過眼煙雲之意。

    日本浮世繪博物館首任館長酒井信夫指出

    “浮世”並不是專指豔事和放蕩生活,它在日語裡是“船隨風漂盪、人漂浮在世的感覺”。同是酒井家族的酒井邦男則說,所謂浮世繪,就是浮在表面的這樣一個世界。浮世繪的“繪”,是指圖繪,“浮世”在英語裡面被叫作“ Ukiyoe”,意思是“浮在表面的一個世界”。“浮世”在日文中表達的

    是一個非常開心與歡樂的世界。

    浮世繪之所以能流傳下來,是因為它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它有著廣泛的社會基礎,能滿足廣大町人階層的精神需求。加上與西方的文化交流,讓這個東方浮世繪藝術在法國巴黎受到特殊的歡迎,並對印象派後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2 # 旅行和讀書

    魯迅曾說,“中國還沒有欣賞浮世繪的人”。大意應是指當時的中國,無論環境或人,離浮世繪中的寧靜世俗之美,還相去甚遠。那麼今天,我們或許可以聊一聊浮世繪了。

    先說一個小故事。

    19世紀後半葉,巴黎。一群年輕的畫家,偶然發現了幾張來自日本,用於包裹瓷器的包裝紙。紙張雖已皺皺巴巴,但上面充滿東方美感的畫作深深吸引了他們:色彩、線條、結構……和畫家們熟悉的歐洲寫實油畫截然不同!

    當時歐洲的畫家們正處於困惑之中,工業革命讓歐洲突飛猛進,而照相機的出現,對畫家簡直是當頭一棒:只要咔嚓一下,就能洗出一張無比還原實物的圖片,那麼繪畫還有什麼用處?

    畫家們隱隱覺得,也許只有擺脫“寫實”和“逼真”,尋找美和感受的本質,才能獲得新的方向。而日本包裝紙上的圖畫,就是浮世繪,它東方式的感性體驗,讓他們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後來,這群年輕人成為影響了未來的藝術家,他們就是印象派的畫家們,莫奈和他的夥伴們。

    莫奈家餐廳的牆壁上掛滿了浮世繪

    在莫奈的作品中出,現過很多的浮世繪元素,莫奈晚年還,他還按浮世繪風格修建了日本橋;梵高也臨摹過很多浮世繪作品,再後來的新藝術運動中,插畫大師穆夏的作品也中充滿了大量源於浮世繪風格的裝飾性線條,馬奈的《吹笛少年》、《左拉肖像》等著名作品,也都有很明顯的浮世繪元素在裡面。總之,浮世繪藝術對20世紀的歐美繪畫意義深遠。

    歌川廣重《大橋驟雨》(左)梵·高臨摹圖(右)

    葛飾北齋

    杏樹花開 梵高 1890

    【源起】浮世繪,“浮世”之繪

    就如中中國人感嘆“浮生若夢”,日語中的“浮世”,原為“憂世”。這是自中世紀以來,日本人產生的厭世觀念,是基於對淨土嚮往的來世期待上。但隨著佛教理念在日本本土的世俗化演變,享受當下的“現世”逐漸成了目標,於是“憂世”也被“浮世”所取代。

    【背景】和平時代的繁華生活

    從17世紀後半葉始,“閉關鎖國”的日本維持了較長時間的和平環境。那時的日本,文化和經濟繁榮,江戶地區成為全國的消費中心,發達的商業文明和成熟的市民階層出現,而藝術不再只是貴族階層的特權,浮世繪用以展現日常生活的百態,由市井畫工繪製。

    歌川國貞《士農工商》

    【創始人】菱川師宣

    日本元祿時期,菱川師宣是浮世繪藝術的創始人。為日本創立了新的繪畫門類和繪畫技法。版這種色彩明快豔麗的版畫藝術品一經問世,就受到了廣大市民的喜愛。

    【代表人物】六大浮世繪師

    除了創始人菱川師宣外,比較著名的還有揭開浮世繪的黃金時代帷幕的鈴木春信、美人繪大師喜多川歌呂、戲劇繪巨匠東洲齋寫樂、還有寫實派大師葛飾北齋,以及將風景繪技巧推向頂峰的一歌川廣重。以上六人被稱為“六大浮世繪師”。

    【工藝】浮世繪的製作工藝

    在日語漢字中,“繪”與“畫”是有區別的。日本人認為,“繪”字從結構可以分解出“錦絲交會”的含義,具有色彩的屬性;“畫”字的結構源於古時田原劃界,具有“界定邊緣”的意思。所以,日本美術將以色彩表現為主的繪畫形式稱為“繪”。

    浮世繪最早借鑑中國古代木刻版畫的手法,製作出版小說插畫和民間故事的繪本,後來逐漸發展成具有鮮明日本特色的民間藝術。

    浮世繪通常採用山櫻木作為刻版木料,因為樹幹的直徑有限,所以浮世繪的版面不大,一般分為“大版”、“中版”等規格,大版的尺寸約為 39cm x 26cm,中版的尺寸約為19.5cm x 26cm,要表現大場面效果,有些畫師會將兩幅以上的畫面連線起來,被稱為“續繪”。最常見的有“兩幅續”和“三幅續”。

    鳥居清長 《大川端納涼》18世紀 大版錦繪 (兩幅續)

    歌川廣重 《武陽金澤八勝夜景——月》 1857年 (三幅續)

    【過程】浮世繪的製作過程

    首先由出版商根據需求,決定題材,並選擇畫師。浮世繪製作過程經過三個階段:畫師作畫,雕工雕版,拓印工拓印。

    【主題演變】從風俗畫到美人畫

    出現於1630年(寬永七年)的《歌舞伎草紙繪卷》的《吟閒集》中有詩,大意是:“浮世不過一場夢,何須如此認真,還是將眼前的美好瞬間化作永遠的記憶吧!“

    及時行樂的人生觀在繪畫上的影響,就是以生活場景為主的風俗畫興起。其主題是各繪市民遊樂和祭禮等活動的畫面。其中《洛中洛外圖屏風圖》是近世初期風俗畫的代表作。

    《洛中洛外圖屏風圖》區域性

    其後,源自古典手法的美人圖,開始向浮世繪方向演變。這種單人的美女立像因為流傳於日本寬文時代(1661-1673),所以被稱為“寬文美人圖”。

    《緣先美人圖》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奠定美人圖基礎的是菱川師宣的《回首美人圖》,可以說,這幅作品奠定了浮世繪美人畫的基礎。

    總的來說,浮世繪發展的三大主題,就是美人圖、役者繪、風景畫。

    (注:役者繪,就是對歌舞伎的描繪)

    【浮世繪最廣為人知的代表作】葛飾北齋《神奈川衝浪裡》

    寬政三美人 喜多川歌麿

    鷺與葦 鈴木春信

    相撲繪 歌川國芳

    接下來就是帶私貨的時間了,葛飾北齋大師,最知名的浮世繪大師。

    本名中島時太郎,1760年生於江戶,14歲學雕版印刷,18歲跟隨浮世繪大師勝川春章學畫,到了60歲以後才開始出名。他的題材十分豐富,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無所不畫,卒於90歲高齡,畢生留下的作品據推定約三萬五千幅。

    他創作了《富嶽三十六景》系列的風景畫,其中《神奈川沖浪裡》幾乎就相當於我們的天安門,是日本的名片。

    1849年的 富士越龍圖 ,這是葛飾北齋生前的最後一幅絕筆之作。

    從17世紀到19世紀,浮世繪短短300年,深受中國古代仕女畫、木版畫及彩色套印術的影響,最終發展成為獨具日本民族特色的藝術風格,又影響了西方印象派的發展,承載了那一段獨特的歷史和文化。

  • 3 # 鄧海春

    是。浮世繪不僅是日本的特色藝術,在一段時間內的歐洲人眼中,浮世繪甚至代表著東洋藝術。

    然而浮世繪並不只是我們看到的這一隅。

    “浮世”,來自佛教用語,佛教中的本意是指人的生死輪迴和人世的虛無縹緲。但“浮世”一詞在日語中出現的時候,就暗含豔事和放蕩之事的意思。“浮世繪”,最初是指描繪人世風情的畫作,有些類似風俗畫。

    浮世繪最初由兩種畫作發展而來,一種是本土裝飾畫,一種是圖書插畫。這些裝飾畫多為壁畫或屏風畫,內容大多為風景名勝和美人,極具本土氣息。而插畫則是版畫,受之前寬永風俗畫影響。寬永風俗畫受到中國明代木板插圖本影響。後來的浮世繪在形式上繼承了這種風俗畫,絕大多數浮世繪作品都是版畫。

    在內容上,菱川師宣深受明代春宮畫作影響。可以說,早期的浮世繪作品,大多都在描繪情色內容。這一方面是因為日本有著傳統色戀文化,一方面也源於幕府管理不當。後來隨著社會需要,出現了以歷史人物、故事為題材的浮世繪,以風景為題材的浮世繪,以外國事物為題材的浮世繪等等。

    後來浮世繪隨著日本出口商品進入歐洲,吸引了一大批歐洲藝術家的注意力。從莫奈、梵高、畢加索到德彪西。浮世繪無影平塗的色彩價值,取材日常生活的藝術態度,自由而機智的構圖,對瞬息萬變的自然的敏感等特點被歐洲藝術家學習吸收,深刻影響了歐洲文藝,尤其是繪畫的發展。

    我們常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生活的寫照,更是人類文藝發展史上一顆亮麗的明珠。

  • 4 # 貓眼觀史

    日本人將“浮世”和男女之情以及花街酒巷的一夜情聯絡在一起,正因如此,所以浮世繪的選材極為廣泛,大多貼近現實生活,當然也有歷史、宗教,但是還是以男女愛情居多。

    【每天更新,更多有趣的歷史新知識,期待您的關注】

  • 5 # 子非魚00111

    看到這個問題,我忍不住要吐槽下大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時下“網紅”乾小四乾隆老爺子在現在的清宮戲裡可是露了大臉了,可是確切的說就是從這個乾小四開始,他實行的閉關鎖國政策,以至於一百年多後咱們吃了大虧,別的不說就是在藝術傳播上讓日本的浮世繪都佔了先。怎麼說呢?以前是從中國進口瓷器和茶葉等,“閉國”後改由日本進口,中國當時怕瓷器在運輸途中碎了就有沙子填充空隙,日本用的卻是廢舊報紙,廢舊報紙上的圖片這才引起印象主義畫家的注意,這才讓浮世繪發揚光大,流傳至今。

    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它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間,也叫德川幕府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中國清朝時期)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藝術。跟中國的年畫很像,浮世繪常被認為專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畫(日語稱為錦繪),但事實上也有手繪的作品。

    浮世繪最初也是由筆墨色彩描繪,盛行於京都和大阪,作為裝飾用,內容有四季風景,名勝古蹟,美人美物,後來由於需求量增加而改成版畫,它的題材廣闊,無所不包,幾乎是江戶時代人們的百科全書,最重要的是它描繪最多的竟然是“色情”,分“一枚繪”和“繪本”,說來可笑的是,最初這些民間藝術,因為低俗上不了大雅之堂,只不過和許多的民間藝術如雜耍之類的博取大家一樂而已,可是自從浮世繪傳達歐洲被印象主義畫家所看中其中的二維模式,並運用到自己的創作中,那時的浮世繪才為日本所重視並拔高到現在這樣的地位。

  • 6 # 世界文化介紹人趙莉萍

    提到日本畫許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浮世繪”。特別是西方人。浮世繪的確是代表日本的日本畫。

    浮世繪也是梵高之所以成為梵高的主要原點。可以說,浮世繪在世界繪畫史上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的畫派。這並不是說,因為它的畫有多麼的美麗動人(當然,美女圖的確非常美),而是它在推動西方繪畫變革中所起到的作用是獨一無二的。當時的印象派也把這種追隨浮世繪風格的畫法稱之為“日本主義”。雖然它在世間只興盛了100多年,但其對梵高及印象派的影響不可抹滅。所以有些西方的評論家說沒有浮世繪就沒有梵高。而我個人認為,沒有梵高就沒有後印像派以後的野獸派、毒蛇派、立體主義及抽象派的出現。後來的畫派都是在梵高的影響下產生的無視學院派的新畫派。

    在說明梵高與浮世繪的關係之前,我首先介紹一下什麼是浮世繪。浮世繪一般分為三大類:1.版本插畫。2.木版印刷。3.手繪畫。形式包括:屏風畫、卷畫、貼畫、掛軸畫、扇面畫、繪馬畫(一種日本的民間藝術畫。在手持的木拍形狀的木板上繪畫)等多種多樣。繪畫內容包羅永珍。

    從“浮世繪”的名稱就可以推斷出這種畫不是陽春白雪,而是下里巴人。甚至比下里巴人還要低層。“浮世”即一般世俗生活的種種。另外一個意思是指色誘、好色、淫亂之意。這也是為何浮世繪中春畫較多的原因。

    浮世繪的萌芽期(1532年-1555年):

    浮世繪還留有室町時代和桃山時代風俗畫的影響。在這個時期,木版畫還沒有出現。主要作品以手繪畫為主流。因此有些日本的學者不承認這一時期的畫為浮世繪。

    初期(1657年-1760年):

    早期以手繪和木板單色(墨色)印刷為主流。後期鳥居清信在墨色木板印刷的基礎上又加上了丹色和紅色。是畫面可以用多色套印。在這一時期有名作《回望的美女圖》(菱川師宣 手繪畫)。

    在這一時期的浮世繪中,有許多是江戶時代早期近代文學的代表作家井原西鶴的《好色一代男》(1682年刊)裡描寫的,當時大阪(現在的大阪)的故事。在12骨扇面畫的浮世繪里發現,畫中使用了浮世繪。這也是浮世繪的最早文獻。

    中期(1756年-1806年):

    這是浮世繪的全盛時期。開始了可以進行多種套色印刷的時代。主要的原因是出現了高質量的紙張。使用椿樹製作的紙張增加了韌性,使一幅畫的多次套印得以實現。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浮世繪的製作也形成了專業化分工。如,下繪師負責設計,雕師負責雕刻木版畫,摺師負責套色印刷。這一時期產生了眾多的名人畫作。

    後期(1807年-1858年)這一時期以溪齋英泉繪製的官能美女圖、葛飾北齋和歌川廣重的風景畫為主流。

    終期(1859年-1912年):

    明治維新以後,日本社會受到西方文明的影響,社會整體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時期的浮世繪中,我們可以看到歐洲文明的影響。如《鹿鳴館的舞蹈會》等。從民俗到服裝都可以明顯地看出時代的變化。在那之後,油畫和西方畫派就佔領了日本的市場。從此,浮世繪便成為了歷史。

    梵高在看到浮世繪的明信片之後,大受啟發。決定徹底放棄學院派的理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繪製作品。他試著將浮世繪轉化成油畫。從中更加了解到使用線條和色塊也可以表達出畫的意境。這種線條和色塊的堆積是後來梵高繪畫的一大特點。在取景和構圖上,梵高也大膽的嘗試著用浮世繪的手法進行處理。最有名的就是他為侄子畫的那幅春天開花的樹枝畫。在西方的油畫理論中是不會有這樣的構圖的。

  • 7 # 金滿滿

    浮世繪的“浮世”是佛教用語,指世俗社會。顧名思義,浮世繪就是指體現普通人民生活的的一種繪畫形式。

    浮世繪起源於江戶時期,在這一時期日本商品經濟發達,出現了一個新的城市階層,而與之相生的自然還有“平民文化”,浮世繪就是平民文化中的重要代表。

    浮世繪可以算作是江戶時代的百科全書,包含各種內容,自然風景、社會時事、歌舞美女應有盡有。浮世繪還第一次將日本的大眾文化介紹到了國外,一些學者認為浮世繪幾乎是唯一純正的日本藝術,是日本獨立完成的一種藝術形式。

    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日本很多傳統文化比如茶道、弓箭,都深受中國影響。

    浮世繪的創始人一般認為是菱川師宣,他將浮世繪從文學的附庸(插畫)中獨立出來,並且強化了浮世繪的日本特徵。

    由於深受人民喜愛,浮世繪生命力也很強。在十八世紀,一些日本畫家吸收了西方的繪畫技巧,使浮世繪在藝術上更有突破,比如著名畫家葛飾北齋的《神奈川衝浪裡》。

    與此同時,日本浮世繪也對西方美術有重要的影響,一些後印象派畫家比如高更的作品裡都鞥能看到浮世繪的影子。

    藝術的互相促進交融,也是浮世繪能夠流傳不衰的原因之一。

    感謝閱讀。

  • 8 # 長江39563631

    (一)浮士繪的前世

    浮世繪是日本繪畫的名稱,新畫法由明朝傳播到日本,就是中國早期的佛像勾線板畫,進化到的木板水印畫,最早是單色的,後來發表到三色四色到多色,逐漸發展起來的版畫形式,是一種多色印刷的木版水印畫,如果我們現在去北京的琉璃廠,在榮寶齋木板水印的大廳裡,表演整個木板水印畫全過程,就是這種方法隨著明朝的春宮畫,瓢揚過海到日本江戶,就是現在的東京,原來木版畫長期在日本被用於佛經插圖, 德川幕府時代,江戶市民掀起了文化的熱潮,五行八作形形色色的生活,什麼歷史雲煙,什麼市井瞬間歡樂,一切都可以躍然紙上,於是浮世繪成了江戶重要的文化生活,變成一種繪至人口的繪畫形式,三百年來連畢加索、高更等,大批印象派畫家都受其藝術影響。

    (二)浮士繪畫家

    浮世繪的意思是:虛浮世界的繪畫,過眼雲煙和瞬間歡樂的繪畫,浮世繪是隨著江戶的興盛發展起來的。這個時期,資本主義萌芽使得日本市井文化逐漸興盛,與此相關的書籍和印刷物的需求量大大增加。這時誕生了許多浮士繪大師,如 北尾重政、葛川北齋、鳥居、還有愛畫歌舞妓的勝川,把日本列島畫個遍的歌川廣重,有畫《水滸》108將的大師國芳。畫家們表現了江戶時期的人物和場景,歌伎、俠士、妓女、諷刺畫、風俗畫、傳說怪談、花街柳巷、等,包羅永珍,他們的作品,被稱為江戶時期的百科全書,這些畫家一直影響日本的繪畫,直到今天還有不少的新生代浮士繪畫家,汲取他們的傳統和營養。

    (三)浮士繪題材廣泛

    1、 美人畫:以年輕美麗的女子為題材。主要是描繪遊女(妓女)和茶屋酒吧等(招牌女郎),後來也有街頭美女的題材。

    2、役者絵和戲畫:以著名的歌舞伎演員為題材。肖像畫與廣告傳單的形式都有。

    3、春宮畫:是以性愛場面及相關事物為題材,亦可見將性器擬人化的手法。這類畫作在實用上也有做為情趣用品目錄及嫁妝之用。在當時的鄉村地區提到錦絵的話,多半就是指春畫,是較為含蓄的情色畫,有美人出浴、羅衫輕解等題材。

    4、名所絵和風景繪:除了滿足當時無遷徙和旅行自由的民眾對名山秀水的憧憬之外,歌川的《富嶽36景》就是其中的傑作,也有做為旅行手冊的應用。

    5、花鳥絵:以花、鳥、蟲、魚、獸為題材。

    武者絵:以傳說、傳奇、歷史小說中的武士為題材,在傳奇熱潮後特別流行,還畫過三國裡的英堆呢,但幕府規定不得繪製織田信長、豐臣秀吉時代以後的武士。

    7、玩具絵:因為應用在玩具製作上,所以種類很多,有雙六(遊戲方法類似大富翁,但遊戲內容不同)、人氣浮世繪的小型版、變裝遊戲的紙娃娃、還有(繪有妖怪和武者的卡片收集)等。還有相樸繪,肖像繪,漫畫等多種題材。

  • 9 # 史海爛柯人

    我有些從心底裡瞧不上島國的藝術,尤其是像源自於花街柳巷的浮世繪。但不得不承認,海島之上的那個鄰居,總能化腐朽為神奇,給世人意想不到的驚喜。

    浮世繪是日本極具特色的風俗畫,從技法來講,屬於版畫的範疇,也存在手繪的情況。這一藝術形式起源於江戶時代,在歷史紀年上,大約為公元1603至1867年。不過,這也是個大體的時代,很難說浮世繪誕生於哪一年。

    從誕生的社會背景來看,浮世繪是江戶時代,為裝飾日本風月場而出現的一種繪畫形式。在一些花街柳巷之中,屋內的隔斷、牆壁等處,皆裝飾有一種充滿世俗情色的繪畫,宛如春宮圖一般。

    這些繪畫的內容,大多數都是描繪的歌妓。繪畫的風格大膽、裸露並富有情色意味,是浮世繪最大的特點。當然,在浮世繪中,也有表現歷史故事、風俗民情的內容,只是,在畫風上也難免給人一種花街柳巷的感覺。

    浮世繪不僅在日本流傳很廣,而且對周邊國家,甚至是歐洲的繪畫藝術也有較大影響。不得不承認,島國特色的文化傳播起來,勢頭還是很猛的。

    島中國人民的腦子很活,善於將身邊的事物利用起來。據說當時進行國際貿易時,有些商家在選用包裝時,便將浮世繪作為裝飾圖案。

    其實,那些如雷貫耳的藝術家,比如梵高、莫奈、畢加索、馬蒂斯、高更等等,都曾學習和吸收了日本浮世繪的內涵,並嘗試將其運用於自己的繪畫中。

  • 10 # 味哎兒

    所以其畫有海的濤,被巨大化的繪出;山林廣巨集的繪出。等。

    還有鬼.怪.神.猛士及鄉野勞做男女姿態的繪出。

    也有市景及人物以及男女性愛的繪出。

    工筆上,歸中國武士像,雄糾糾,氣昂昂的神貌繪法。

    而,性愛,歸中國房中術及春宮圖被巨大造型了而已。並無太特殊式存在。

    房中術流傳於中國民間,過去新娘子嫁妝盒.箱內壓箱底的就是瓷.畫片.繡案的啟蒙物。

    舂宮圖流傳於文人.雅士.娼院.官員中。歸助興之圖。

    房中術早於春宮圖,從而春宮圖秀雅此。它們源於玉女經與彭祖養生術,實為由文字轉為圖案罷了。總歸於按摩學內,屬醫術之一,只不過被用於養生術多些。

    日本仿中國有二千年略少點,又因自感自短小,才把一切所學放大,以提高自志氣,終形成繪畫兩派,一朦朧派,一放大派。

    日本人有保留國士風的堅守者,從而古技術傳沿有續。

    中中國人這點消失了,從而只有幾個一時互為吹捧者冠領時潮了。

    不論咋樣,日本放大派僅是古中國廟寺門後的大型壁畫護法天將的一個仿製沿傳者而已。但在日本達開科立派程度了。

  • 11 # 彩虹2328454601714

    是不是日本的國寶?我不清楚。它肯定是日本的繪畫藝術特色。至於流傳麻……?萬變不離其宗!一句話,千萬不要低估收藏家的能力和膽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氣變熱,總覺得魚缸裡的水不清澈,有些渾(白)。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