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安基屯孔乙已296
-
2 # 雨中的傘22
我讀過莫言先生的《紅高粱》,我覺得有兩點體會
第一方面是,原生態的吃喝、婚嫁、情愛、生育與高粱地一起長養著
第二方面是民族精魂與生命意識在高粱地裡蓬勃生長
-
3 # 灣灣逗
讀過莫言老師的《蛙》《紅高梁》《檀香刑》覺得《紅高梁》給人的印象最深也最能引起思考。首先她是一部文學作品,其文學張力,手法足以證明她的優秀。其次是她的民族精神,中華民族屹立千年不是哪種勢力能夠用拳頭征服的,華人的不服行精神是深植血液和靈魂的。《紅高梁》能夠帶給我們這種震憾。
-
4 # 涼茶9881
我拜讀過幾篇莫言的文學作品其中記得有:“蛙”,“紅高粱家族”,“生死疲勞”,“豐乳肥臀”等。
都是他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後找出來看的,目的是為了學習他的寫作風格。
拜讀過以後發現莫言的寫作風格的確與一些文學大家有所不同。首先發現他的語言風格非常樸實,沒有一點惺惺作態的感覺,用普通百姓的話就是“很接地氣”。
另外他的作品立意很深刻,多是從時代的角度剖析和刻畫人物,從而讓讀者在時代的大背景下,獲得對故事中人物命運的高度認可。
比如他在《生死疲勞》這部作品中,多次運用類似穿越的寫作手法,運用從人到驢等不同視覺角度,觀察和分析人性的善惡。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和善良,抨擊人性中的醜惡與卑劣,語言生動詼諧令人難忘。
讀過莫言的幾部文學作品後會發現,他的作品多是寫給普通百姓的,是那些貴族眼睛裡的下里巴人,。但是正因為他作品中的鄉土氣息,才深深的打動了廣大讀者,就如同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散發著令人探求的慾望。
莫言作品的特點是:站在歷史的角度,把握社會中小人物的命運,對他們不幸的命運進行深刻的剖析和同情,表現出對苦難深重的中華民族百折不撓的反抗精神高度褒獎。
我是一個頗識幾字的老農,不過我還暮名拜讀《紅高梁》,我認為這樣的好書憑空想不出來的,肯定不是虛構,莫先生一定是親自體驗生活取得的素材,又好象是先生的自傳。百思不得其解,還望先生明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