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的合理密度,我覺得應該是指小麥每畝基準苗的數量,這個由於全國各地麥區土壤性質和氣候不同,具體標準也不一樣。但是小麥要達到高產的每畝地總穗數都一樣,是40萬以上到45萬。根據每個地區小麥單株有效分櫱樹來確定基準苗的數量,我們這邊是河北省中南部平原地區。我們這邊小麥冬前基準苗的數量應該保持在16萬到20萬之間,每株有效分櫱數2到3個。小麥的分櫱包括有效分櫱和無效分櫱,冬前分孽一般全是有效分櫱,開春以後返青期的分櫱在密度過大時,以無效分孽居多,無效分櫱一般不能結成麥穗,或者結成的麥穗非常小。所以開春後在土壤墒情不是很差的情況下,要推遲澆返青水,以減少無效分櫱的數量。無效分孽擠佔空間,浪費營養,趕上颳風還會造成倒伏。
小麥的合理密度和小麥播種的行距選擇有直接關係,以前小麥播種機的行距都是等行距15cm。現在有了大小行距之分的播種機,小行距12cm,大行距18cm,優點是增加了通風量。另外現在有的地方還提倡採用無壟播種,就是直接在旋耕機上播種整地播種一次性完成,這種播種方式的缺點就是播種深淺不一,田間通風差,優點是植株之間空隙大大增加,根部生長茁壯,抗倒伏能力更強。基於這種優點,現在出的新型的小麥播種機也加大了行間播種的分散度,使小麥根部生長的空間適當變大,就相當於人的雙腳稍微岔開,整個身體的穩定性就增加。這樣既保證了。小麥行間的通風量,又增加了抗倒伏的效能,是控制小麥密度的最佳方式。在有限的空間內保證了小麥的最大合理密度。
小麥的合理密度,我覺得應該是指小麥每畝基準苗的數量,這個由於全國各地麥區土壤性質和氣候不同,具體標準也不一樣。但是小麥要達到高產的每畝地總穗數都一樣,是40萬以上到45萬。根據每個地區小麥單株有效分櫱樹來確定基準苗的數量,我們這邊是河北省中南部平原地區。我們這邊小麥冬前基準苗的數量應該保持在16萬到20萬之間,每株有效分櫱數2到3個。小麥的分櫱包括有效分櫱和無效分櫱,冬前分孽一般全是有效分櫱,開春以後返青期的分櫱在密度過大時,以無效分孽居多,無效分櫱一般不能結成麥穗,或者結成的麥穗非常小。所以開春後在土壤墒情不是很差的情況下,要推遲澆返青水,以減少無效分櫱的數量。無效分孽擠佔空間,浪費營養,趕上颳風還會造成倒伏。
小麥的合理密度和小麥播種的行距選擇有直接關係,以前小麥播種機的行距都是等行距15cm。現在有了大小行距之分的播種機,小行距12cm,大行距18cm,優點是增加了通風量。另外現在有的地方還提倡採用無壟播種,就是直接在旋耕機上播種整地播種一次性完成,這種播種方式的缺點就是播種深淺不一,田間通風差,優點是植株之間空隙大大增加,根部生長茁壯,抗倒伏能力更強。基於這種優點,現在出的新型的小麥播種機也加大了行間播種的分散度,使小麥根部生長的空間適當變大,就相當於人的雙腳稍微岔開,整個身體的穩定性就增加。這樣既保證了。小麥行間的通風量,又增加了抗倒伏的效能,是控制小麥密度的最佳方式。在有限的空間內保證了小麥的最大合理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