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獨木難舟
-
2 # 荼靡花kai
我認為確實大多數催婚長輩不是出於關心的,但確實也有是真心實意的關心。
催婚的親朋在我看來大抵有四種心態:
該履行的責任或形式。老一代長輩,他們有著很多傳統思想的桎梏,提醒晚輩結婚生子就是其中一個。他們認為歲數大了,就應該有教育和勸教晚輩的責任,或者說需要走走這個形式,才能證明長輩身份。而朋友的話,如果她們結婚生子,見面機會少了,話題會有不一樣了,看在多年情分有股責任心驅使著,快走上同個軌道來,也不用擔心旁人唸叨她/他不夠朋友。
父母的請求和囑託。一是父母礙於身邊資源有限,想通過親朋圈子拓展,為你引薦一下特意囑咐了他們。
二是父母直接勸說婚姻大事,很容易和子女發生爭執矛盾,影響家庭和諧關係,但又擔心子女不把結婚放心上一直拖著,於是發動身邊親朋來催促讓子女有緊迫感,子女大抵不敢得罪親朋,也會好好聽講一番。
八卦管閒事的心態。是人都會有獵奇八卦的心態,不同在於人的分寸感。
很多親朋,純粹就是抱著聽故事的心態,借婚姻關心話題來打探你的感情世界,給生活解解悶而已,聽聞你不好還可以竊竊自喜一番。或者已經知道你感情大概,不懷好意揭你傷疤,看你難受可憐,然後給你一番安慰勸導,提升他們的優越感,彰顯他們的豁達。
真心實意的關心。有些親朋如果自己幸福了,有了家庭的滋潤,會希望身邊人也幸福美滿起來。
特別是他們體會到人生總有遇難事的時候,身邊有人搭把手緩解很有必要的時候,更急切希望身邊人尋覓終身大事順心如意,有催婚想法也就自然而然的事了。
-
3 # 橙小檸檬糖
當你和親戚朋友同桌坐下,你看看ta,ta看看你。
近三年來,你們的見面次數不超過一隻手,說過話,還不如門口廣告牌上的標語多。
對方呢,文化水平有限,生活兩點一線。
此時此刻,對方開口了,“你結婚了嗎?”
“還沒。”
好嘛!
此時此刻的你,那就是救人於危難的悲情角色,犧牲自己照亮大家。
在場的爺爺奶奶叔叔伯伯阿姨嬸嬸,但凡結過婚還看過電視的,都可以就你沒結婚這件事發表一些看法,當老一輩居多的時候,主要觀點集中在“你丫!怎麼還不結婚!你是想上天嗎!”上。
反正對方已經在墳中白骨了,也不介意多拉個人共葬。
至於“關心”,人家八百杆子才能勉強略到你一下的關係,能對你有多少的關心呢?
量化一下關心程度,大概就是:
關心=(關聯度*相處時間*相似度*可信任度)/你的自我程度所以,對於催婚,說關心就言重了,更多的只是對當前場景氛圍的一次優化,大家能同仇敵愾,思想統一、口徑一致、行動整齊,很不容易了。
做小輩了,為了家族一時的和諧,做出一點犧牲,也算為家庭做貢獻了嘛~
-
4 # 醜男吳迪
親戚朋友催婚這件事,
從社會層面來說是到了約定俗成的成年人應該做的事,
從社會心理學來說,
這個時候到了適婚年齡不結婚就是個異類,
是群體從眾心理在作祟;
還有攀比心理和揶揄的成分,
對於自己的兒女都談婚論嫁了,
被催婚者卻還是一個人,
難免會被嘲笑,
催婚就自然而然成為他們普度眾生和成為救世主的手段,真是可喜可賀
作為親戚朋友,
催婚是出於一番好意而且他們也自認為有這個責任,
為了被催婚者的終身大事著想他們是樂此不疲的且在街坊鄰居里是不可多得的談資
但對於被催婚者,為何不為所動呢,
其實他們明白,不是不想結婚,
而是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
但對於婚姻,被催婚者肯定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明確的目標和價值,或者權衡利弊後發現和婚姻衝突了暫且脫離了軌道,
至於親戚朋友不懷好意的催婚,我們只有堅定自己的做法,堅持不懈,時間會見證一切
這樣才能讓他們刮目相看
-
5 # 西門三姥爺
老北京人見面,總會問一句:
“吃了嗎您吶?”
面對這種話,千萬別認真。
要是以為對方要請你吃飯,實在的告訴還沒吃呢。那他一般會回您:
“沒吃回家吃去吧!”
你說這是關心嗎?我覺得是,但更多的是客套。
同理,親戚朋友的催婚,也大多是這種心態。
如果你說結婚了,她會問你什麼時候要小孩;如果要了小孩,她會問你買沒買學區房;
買了學區房,她會問你大學考哪裡;
大學畢業了,她會問你找什麼工作;
工作找到了,她又該催婚了……
發現沒,這是個輪迴。
所以,關心是真的,但不大走心也是真的。
不過,如果親戚朋友不和你聊這個,難道還能跟你聊程式設計/自媒體/廣場舞?
所以,還是有一搭無一搭的催催婚吧。
安全話題,極好代入,是居家旅行首選話題。
你若不想催婚,要不下回先發制人試試?
-
6 # 江畔秋風
催婚,是一種人為的被動的痛!
單身男女,表面平平靜靜,內心卻一直在尋覓一塊屬於自己的芳草地。
有些人,用酒精麻醉自己神經,渾渾噩噩過日子,希望有朝一日丘位元之箭射穿自己,夢想奇蹟會發生,終究黃粱一夢。
即使奇蹟發生了,不是丘位元,而是親朋好友來了,見面寒暄的開場白:“該找個伴結婚了,年紀不小了,想當和尚麼?”
有的親朋提問更扎心:“幹嘛不去找呀?整天待在家,是不是有生理缺陷?”
很多催婚者,多數假裝惺惺相惜,很關心的樣子,其實,內心深處,是竊笑,幸災樂禍。
剩男剩女是時代的產物,不過,剩女最後都步入婚姻殿堂。
剩男可就沒這麼幸運了,從單身走向光棍,都是自己一手挖掘出來的。
父母一般不會過多的催婚,只是心急火燎。催婚的多數是已婚親朋,言談中,有關心,也有嘲笑,讓剩男敬而遠之。
催婚,不要空口說白話,真正要關心剩男剩女,不妨介紹物件,事半功倍。這才體現真關心,而不是圖開心,圖熱鬧,甚至還充當流言蜚語傳播者,那就是人格問題。
我曾經把一位年輕女教師,介紹給一個剩男表弟,不料表弟說,不想娶老師為妻!
時隔多年,他還在等待不是教師的妻,何時響起悅耳的敲門聲……
-
7 # 樂然堂
認同!
我認為親戚催婚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是真正的關心,只是一種鄙視和嘲笑。
根據老一輩的觀念,20多歲甚至是十多歲就應該結婚了,並且無法理解到還會有人不想結婚。在他們那個年代,長大就結婚生子,一代復一代的重複著這件事情。
而現在,面對不想結婚(或者確實因為自身原因找不到的),他們都會認為你條件差,找不到物件,而你作為一個成年人最基礎的認知,在他們心裡也被完全抹殺了。
所以名為催婚,實則是在故意嘲笑,攀比而已。
這樣的親戚最好少接觸比較好。
-
8 # 小明玩樂
親戚也是出於對你好才一直催婚。這時候,你要告訴zhidao他們你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你說感情這件事不能勉強,一定要找專到適合自己的。自己也在積極努力地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另一半,如果真的遇到了自己喜歡的屬,會大膽去追求的。
-
9 # 康復與生活
自古“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現如今社會也講究婚姻自由,戀愛自由。但是現在很多時候,男女都被親戚朋友催著結婚,簡單來看,貌似是對你的關心,實則是另有玄機。究其原因,無非就是這些:
一、充當“婚介所”這個是比較常見的現象,類似婚姻介紹這種角色,親戚朋友著急催著你結婚,其實就是從中想得到好處,過去喊著這個叫“媒婆”。是非常令人討厭的,把婚姻介紹當著自己一種職業,但這也沒有辦法,就是混口飯吃,雖然是你的親戚朋友,但是跟關心你無關,他們眼裡只有利益,如果婚姻成功,男女雙方都會給他們好處,所以這種人比較積極。
-
10 # 雪舞流年等春雨
親朋催婚就是關心,你結婚不結婚對親朋來說不影響什麼?但是看到到了該成婚的年齡還是單身,所以都為你著急,這就是親人。
-
11 # 生活傳達室
是的,雖然認清這個現實後,內心會比較荒涼。
畢業後的這幾年,不管是家裡,還是遇到七大姑八大姨,第一時間也就問,有男/女朋友了嗎,有的話,接下來就是問什麼時候結婚,沒有的話,就開始了催婚大戲,說該找了,最後加一句,眼光不要太高(個人認為類似pua哈哈)。
你說他們是關心你嗎?看著是關心啊,要不陌生人怎麼會關心你這個!但是到底有多關心呀?有的親戚甚至八竿子連不到,甚至好多年不聯絡了。那為什麼這麼關心你,還關心我什麼結婚呢?
如果說“天氣不錯”是西方人的社交禮儀用語,“吃飯了嗎”是中中國人的社交開頭語,那“什麼時候結婚”是個通用的親情社交話題,如果已婚,話題會換成“什麼時候要孩子”,或者“要二胎嗎”。其實沒有涉及多少情感,只是在血緣關係的領域裡,每個人的特定關係下的社交關懷。
判斷是不是處於真正的關懷,就看是不是還詢問下一步,比如問你現在怎麼樣,問你的困擾,最後結合你的自身情況,給出建議。舉個現實的例子,表哥,13年畢業,家境不好,畢業一年女朋友提出分手,後來,也有朋友給介紹女生認識,但總體還是比較低落彷徨的。逢聚會,親戚也必催婚,但也有知根知底的長輩建議;“先立業,不著急,把事業好好做起來,其他順其自然。”幸運的是,表哥聽進去了,奮鬥幾年,自己能夠負擔的起成立一個家庭的責任,然後也找到了長相守的感情。
回覆列表
我有個朋友93年的,前年開始面臨催婚.....前兩天她媽專門給她打電話,我從電話聲音裡就感覺說話很憔悴,愁容滿面的感覺。
隱隱約約聽電話裡說道:
人也老大不小的啦,
是到年紀該辦什麼事就辦什麼事了。
別人家多大就結婚啦孩子都一大堆啦啥的。。。
如果你膽敢在適齡的年紀無物件,不僅家中父母長輩要急你所急,不太相干的三姑六婆張三李四也會絲毫不見外地提醒你的終身大事。
於是疼愛你的老外婆,八杆子打不著的親戚,十年未見的小學同學,甚至貌合神離的鄰居,周圍風格迥異的人們不約而同地組成人肉復讀機,不斷地對你重複:結婚了嗎?結婚了嗎?結婚了嗎?
就好像你神清氣爽出門,結果遇到的每個人都問你:今天氣色怎麼這麼差,多被問幾次,你會猜測自己今天是不是有病。
那麼,一個正常人被催婚一百次後,難免自信心要受到打擊,懷疑自己的人品和魅力不如人。
除非至親摯友,其他人老問你找物件沒有,並不代表他在多麼關心你的人生。
父母催婚主要是因為面子,對子女未來的擔憂。
親戚催婚肯定不是基於此。
我們可以發現,但凡催婚的親戚都有幾大規律。
有的親戚私底下催婚,有的親戚公然催婚,
比如,我們等著喝你的喜酒,下一個就是你啦,你要加油,
私底下催婚,我們都可以接受,畢竟是兩個人私底下的交流。
但一些隨性的親戚會選擇公眾下寒暄?
他們真的是為你好麼?
並不一定。
如果被催婚物件父母在一旁,肯定是沒臉的。
父母非常焦慮,加上親戚的煽風點火,勢必更焦慮,因為父母的面子肯定掛不住。
作為一個情商很高的人,是不會去給別人製造焦慮與製造矛盾的,但為什麼一些人還是會去做這種事?
1.他們本身就是存在素質與情商問題,不能意識到這種調侃給別人帶來的矛盾。
2.散發自身優越感,因為一般調侃的人自己不存在這個問題,一般敢於去提這個問題的人,自己要麼小孩不存在面對這個問題,要麼已婚或者準備結婚。實際是一種炫耀自己有的東西別人沒有的心理,一個都存在問題的人不會去主動掉價自己,所以一些問題大多會迴避出來丟自己與打自己臉。
人的潛意識很聰明,所以親戚催婚,我們本能會厭惡,我們厭惡這種製造矛盾與他們的內心的優越感。
但是我們並不能因為這個原因去排斥,因為這就是人性,沒準今後你自己解決問題後也會去調侃傷害別人與別人的家庭釋放優越感。
面對親戚的調侃,我們也要注重方式,這裡給大家一個萬能模板~
不炫耀自己所擁有,不提醒別人的缺失。
有時候,我們需要在別人缺憾的生活裡,在別人的想象裡,偶爾扮演一下沒有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