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方正科技,便不能忽略它的實際控制人方正集團,也是北大“方正系”的扛把子。
公開資料顯示,方正集團是北京大學旗下校企,股權穿透後的最終控制人為教育部。背靠方正集團這棵大樹,是方正科技資本故事中最為重要的註腳。
而在方正集團資產規模日益擴大,並逐漸發展成為中國第一大校企的過程中,魏新、李友兩人又是不得不提起的過往。
曾是北大教授的魏新,1999年加入方正集團,並於2001年擔任方正集團董事長。同年,此前具有10餘年審計專業背景的李友,被魏新招攬加入方正。
2001年,魏新提出“方正集團在專業化的基礎上,走多元化戰略發展”。而資本擴張則成為了魏新、李友執掌下的方正集團實現多元化的重要手段。
2002年後,方正集團逐漸開始用“產業+資本”兩條腿走路,在資本市場上動作頻頻,相繼收購了浙江證券、江蘇蘇鋼等資產,將主營業務由單一的IT,擴充套件到醫療醫藥、房地產、金融等領域,打造成了一家多元化的投資控股集團。
公開資料顯示,2003年初,方正集團淨資產為1.5億元,總資產100億元;而到2014年,方正集團的淨資產達483億元,總資產已膨脹至1521億元,旗下擁有方正科技(600601.SH)、方正證券(601901.SH)、中國高科(600730.SH)、方正控股(0418.HK)等多家上市公司。
彼時,李友曾表示:“(方正集團)IT、醫療醫藥、地產、金融整合完成,板塊的發展將能支撐方正未來10-20年發展的產業基礎。”
天有不測風雲,人算終究不如天算。
上述人士所稱的“方正集團出事”,曾經在資本市場鬧得沸沸揚揚。2014年12月,也就是方正科技完成方正寬頻、方正國際的收購後不久,方正集團因民族證券控股權爭奪問題,與昔日“親密盟友”政泉控股發生惡鬥,雙方屢次相互舉報,互曝醜聞。
2015年1月,方正集團原董事長魏新、原董事兼CEO李友被帶走協助調查。方正集團這艘大船,似乎隨之走進漩渦之中,原先設定的“航向”也悄然地發生改變。
提到方正科技,便不能忽略它的實際控制人方正集團,也是北大“方正系”的扛把子。
公開資料顯示,方正集團是北京大學旗下校企,股權穿透後的最終控制人為教育部。背靠方正集團這棵大樹,是方正科技資本故事中最為重要的註腳。
而在方正集團資產規模日益擴大,並逐漸發展成為中國第一大校企的過程中,魏新、李友兩人又是不得不提起的過往。
曾是北大教授的魏新,1999年加入方正集團,並於2001年擔任方正集團董事長。同年,此前具有10餘年審計專業背景的李友,被魏新招攬加入方正。
2001年,魏新提出“方正集團在專業化的基礎上,走多元化戰略發展”。而資本擴張則成為了魏新、李友執掌下的方正集團實現多元化的重要手段。
2002年後,方正集團逐漸開始用“產業+資本”兩條腿走路,在資本市場上動作頻頻,相繼收購了浙江證券、江蘇蘇鋼等資產,將主營業務由單一的IT,擴充套件到醫療醫藥、房地產、金融等領域,打造成了一家多元化的投資控股集團。
公開資料顯示,2003年初,方正集團淨資產為1.5億元,總資產100億元;而到2014年,方正集團的淨資產達483億元,總資產已膨脹至1521億元,旗下擁有方正科技(600601.SH)、方正證券(601901.SH)、中國高科(600730.SH)、方正控股(0418.HK)等多家上市公司。
彼時,李友曾表示:“(方正集團)IT、醫療醫藥、地產、金融整合完成,板塊的發展將能支撐方正未來10-20年發展的產業基礎。”
天有不測風雲,人算終究不如天算。
上述人士所稱的“方正集團出事”,曾經在資本市場鬧得沸沸揚揚。2014年12月,也就是方正科技完成方正寬頻、方正國際的收購後不久,方正集團因民族證券控股權爭奪問題,與昔日“親密盟友”政泉控股發生惡鬥,雙方屢次相互舉報,互曝醜聞。
2015年1月,方正集團原董事長魏新、原董事兼CEO李友被帶走協助調查。方正集團這艘大船,似乎隨之走進漩渦之中,原先設定的“航向”也悄然地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