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今天聽一個寶媽哭訴,她對學校不敢怒不敢言的故事。她的孩子在一個公立學校,學校設立特色班,特色班小課需要交學費,今年疫情他家經濟出現大危機,支付不起這筆學費,孩子也乖巧懂事主動提出不上小課,寶媽萬分羞愧。她微信私信與老師據實反饋家庭情況,並表示慚愧與對學校和老師的感謝。老師收到簡訊後並不理睬家長,而是當全部孩子面朗讀簡訊,並與孩子們討論私信內容,含義,老師又當全班同學面將寶媽的孩子一頓羞辱。寶媽的孩子當場羞愧無地自容,目前心理壓力巨大。周邊同學的異樣眼光讓孩子逃避現實,沉默寡言。寶媽投訴到學校,當事人老師覺得她借題發揮,並隱形告知她還想不想孩子繼續待在學校上學。她氣憤難當,但又擔心繼續追究,學校對孩子的區別對待。不追究也擔心老師更加底氣十足,更毫無顧忌的去對帶孩子。她也考慮換學校,但深圳一個房產鎖定指定學校學位,換學校比登天還難。針對這個問題,求助各位網友給給意見,幫忙分析,萬分感謝。

75
回覆列表
  • 1 # 憶儀

    媽媽難過是媽媽的認知,改變不了老師的認知。媽媽可以考慮維權。但是如果執意下去,最終受到傷害最大的應該是孩子。

    正確的方法是引導孩子如何看待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自己好不好,媽媽做的對不對,首先有個自評,自己認為不違心,沒有問題,那別人的評價只是他們的認知,與自己無關,不見得正確。告訴孩子,全世界有多少人在罵特普朗,如果特普朗不在意,那別人罵他就沒用,無非是浪費了些口水。

    怎麼證明自己與眾不同?不在意他人的眼光,不在乎他人負面評價,做真實的自己,就是最了不起孩子,你就是最棒的。沒有人天生就是有錢的!有錢的人也不會長生不老!這個快速發展的雲時代,G時代,今天富有,明天破產不是不可能!恰恰我們的目前的生活狀態對於孩子而言,努力奮鬥,拼搏進取的動力空間很大,孩子只要能夠正確面對自己,接納自己家庭不富有的現實,接納現在與他人的差距,你們全家人齊心協力將有無限可能。

    告訴孩子,老師的態度,學生們的嘲笑,只有你把他們當回事才是事,你不把他們當回事,他們的態度評價就起不到任何效力。

    一個人最大的價值是活出自己,而非活在他人的不正當評價裡。

    記著,只要天沒塌了。就要好好的愛自己!

  • 2 # 超敏教育

    詩經裡曾有“遇人不淑”,是指一個女子嫁了一個不好的丈夫,是一生的不幸。對於學生而言遇到一位不好的老師,同樣也是一生的不幸。

    一位不知道愛護學生的老師,不是一位好老師,即使是學生犯了錯誤,老師對於學生的批評也應該注意場合、方式等,才會起到好的效果。

    一位老師因為學生家裡窮,而當著全班學生的面羞辱他,這是非常不應該的,況且孩子的家長髮資訊進行了說明。真不知道這位老師是懷著一種什麼樣的心態來看待家長的資訊,看待這位學生的。

    當學生聽到老師的話語,聽到老師公佈家長與老師之間的私人資訊,所承受的心理壓力是很大的的,由此造成的其他學生對這位學生的異樣眼光,更會給這個學生造成巨大的壓力和傷害。

    遇到這樣“無徳”的老師,真的很倒黴,但是也不能就此忍氣吞聲,不然孩子會受到更多的傷害,一定找到學校領導說個明白,讓這位老師意識自己的錯誤,至少不再做傷害學生的事、不再說傷害學生的話!

  • 3 # 小溪淡如水

    公立學校出現這種情況,確實令人十分震驚。我真想問問這位老師,你的師德何在?我更同情這位家長,除了忍氣吞聲,還真沒好的辦法。別說深圳,就是三四線城市,一所公立學校的學位都是欲求難得。

    針對這種情況,我除了對這位家長深表同情,剩下的就是對這所學校和當事老師的無語了。單就這種事情,追究、維權、曝光都不是好辦法。因為事情牽連到了孩子,孩子的心理承受力畢竟有限。從你描述中可看出,孩子的心靈己受到了傷害。如果讓事件持續發酵,或許你能得到一個並不真誠的道歉。可引來諸多善意的、看熱鬧的、甚至惡意的圍觀,勢必給孩子己受傷的心靈,再撒上一把鹽。你也清楚,在深圳,給孩子換學校,比登天還難的現實。如果搞得學校人人皆知,孩子還怎麼讀書?我不是想維護那毫無師德,甚至品德卑劣的所謂老師。我最擔心孩子的處境,孩子是無辜的,他真承受不住,來自同齡人背後的指指點點和異樣目光。

    面對這種道德己經缺失的老師,我們除了鄙視,更重要的就是引導和開導自己的孩子,別讓孩子受傷害。從你的描述不難看出,整個事情學校才是罪魁禍首。現在很多學校美其名曰特色班,其實早已不同於我們那個學生時代,因為他的目的就是撈錢。重點是他肆意撈了錢,還讓家長有口難言。因為他頭頂著一切為了孩子,這頂光豔的CROWN!明面上是給孩子特色培養,暗地裡誰敢保證不是學校給老師下達的撈錢任務。這種事說不清道不明,老師的行為,我們除了予以道德譴責,什麼責任都追究不了。而孩子還要在那個學校繼續學習,你擔心學校會區別對待孩子,很有道理,或許事情的始作俑者就是學校。

    看似一件很小的事情,可它匯出了當今教育的一些隱形問題。公立教育的公益性,早被一部分利益薰心的人拋諸腦後。諸如屢被吐槽的課堂敷衍了事,課餘大肆補課撈錢的怪象;國家明明義務教育,學校另闢蹊徑大開收費待色培訓等等。

    所以,攤上這種能說清道理,但最終以傷害孩子為代價的事情,只好忍忍算了。事情己經發生,孩子的心靈輔導切不可大意,但願孩子能平穩渡過心裡自卑期。

    我很同情你的遭遇,也能理解你現在的心情。但真不建議你去討說法,但凡孩子有可能轉到其它學校讀書,我肯定支援你跟這所學校,及那位無恥的所謂老師死磕到底。

  • 4 # 吳以言表

    說實話,讀了這個問題的全過程後,心情好長時間沒平靜下來。老長時間沒考慮明白這位老師為何這麼做。也在思考這位家長怎麼擺脫這件事的困擾。

    一、解決公立學校特色班的問題。

    從根源上講,公立學校內開特色班是違規行為,即使暫時算它合理合規,其收費標準是多少?費用賬目是否公開透明?有沒有必要徹查學校特色班開設的情況。由哪屆哪人開始?哪人蔘與?

    既然公立學校有能力開設收費的特色班,也一定能轉變為免費的特色班。

    二、解決老師自身的問題。

    1.這位羞辱學生的老師為何要羞辱學生。是參與了特色班分成嗎?是為了招到更對的生源嗎?把學生家長資訊有意在班級裡發酵,不得不讓人懷疑其出發點和最真實的意圖。尤其是,利用家長的資訊說事,藉此打壓不報特色班的學生,造成報班就高人一等的宣傳和影響,即便真正為了孩子,也使這種教育變了味道。

    對待這種行為的老師,主管部門是否可以將其調離降職,公開其言行。承擔由此造成的一切後果。有沒有可以參照的法律法規。

    當下老師難做,老師難當,而個別老師不負責任的自私做法,給整個教師隊伍抹黑,也讓教師這職業,雪上加霜。

    三、保障學生和家長正當權益的問題。

    如何保障孩子及家長的正常權利,如何做好學生因此而受到的心理傷害,消除學生的心理壓力。恢復學生正常的學習生活。體現教育的公平,人格的公平。

    這種心理傷害,遠遠大於老師簡單的體罰。且對全體孩子都會造成不良影響。

    需要有專業的老師,專門對所受傷害的學生進行長期的心理輔導。

    保證學生正常的上學,就要對其老師採取相應的責罰措施。不能讓家長明知孩子在校受到傷害的情況下,仍然這樣委曲求全、無能為力。

    只希望您所反應的問題,能儘快得到妥善解決。也希望類似的一系列問題都能得到解決。

    教育、學校本該是一片淨土,而損害這片淨土的個別教師理應得到責罰。不能讓類似的事情在學校任意發生。

  • 5 # 聞中

    如果這位寶媽所說的屬實,那麼:

    第一,這位老師失德,僅憑這一件事兒,即可證明其不配做一名人民教師。

    中國古代就有“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教師的天職就是關愛、培養和教育每一位學生。而這位教師,嫌貧愛富,不但不對家庭有困難的學生予以關心、愛護,反而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羞辱這位學生和其家庭,從根本上喪失了一名教師的職業操守,是一種極其醜惡的行為!

    是可忍,孰不可忍?!

    第二,根據本人的瞭解,對於學校收費,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是有嚴格規定的,除國家規定的專案外,學校不能亂收費。開辦特色班,應該可以;但收費,有待釐清。

    很可能這是違規收費。

    第三,對於這位老師,決不可姑息。為什麼?

    一是對孩子負責。應該講,這件事情對孩子的傷害是極大的,尤其是心理上。如果面對這種傷害還忍聲呑氣,對孩子的不良影響太大,更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所以必須據理力爭。

    二是對學校負責。這樣的人,這樣的行為,已經不是一名教師該做的了。必須向校方揭露之,由校方責令其深刻認識自己的錯誤,並真正予以改正,至少要向孩子道歉!

    這樣的人,絕對不能聽之任之!否則,會有更多的孩子受到傷害!

    第四,不怕要其報復孩子。

    現在各種渠道暢通,尤其媒體如此發達,如果對方不接受教訓,膽敢報復孩子,一定更會讓其後悔的。

    另外,既然換學校可能性不大,那可以換班,不再接受這位老師的直接管理。

  • 6 # 燒紅的雲

    看到這個問題,讓我心裡很難受,腦海中浮現出一個乖巧的孩子,被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指責其家庭貧窮,交不起特色班的學費,真的是讓人氣憤!

    老師是教書育人的,不說都是善良偉大,但也都素質可贊,像你說的這種老師算是反面典型,並且如果此事是真實的,你應該勇敢的站出來,進行投訴,相信學校和教育局查明此事後,會給你主持公道的。

    至於你內心有很大的顧慮,怕因此事遭到該老師和學校的報復或為難,請相信,如今社會,網路資訊傳播發達,他們不敢亂來的,並且學校也不會因為這樣一個低素質的老師,敢來跟整個社會做對,他們不敢護短。

    學校的特色班是學生自願參與的,不能強迫學生必須去學,必經牽涉到需要繳納一些額外的費用,每個家庭的生活狀況不同,有富裕的家庭,就會有貧寒的家庭,每個父母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多學知識,每個孩子也都希望和別人一樣擁有想要的東西,但是因為生活所迫,有些孩子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其他孩子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自己只能默默的躲在角落,何等悲涼?你做為人民教師,偉大的園丁,難道不該同情和安慰這些可憐的孩子嗎?難道你就忍心在公共場合揭開孩子的傷疤嗎?

    此老師應該再深刻反省一下,教師的素質教育,教育的本職理論,如果不能合格,可以在級別上降級錄用!

  • 7 # 無語之默默

    公立學校,非私立學校,享受義務教育階段的國家財政撥款,若學校有其他收費專案,包括收費課程、購買課外輔導資料等,應該本著自願的原則,學校包括老師不應該強制購買。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18修正)第二條規定:

    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 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 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 國家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保證義務教育制度實施。

    學校搞的這個特色班,應該就是高價班,部分課程是需要多收取費用才能上,就是比普通班有額外學費。

    當然,既然收費,那麼應該是確實有特色或高明之處,比如授課老師更優秀,多加課時和輔導,學生人數少等等。

    那麼,是否小班課可以自願參加呢?不上行不行?

    從你孩子老師的態度來看,不行。具體原因如下:

    全班同學都上,為什麼你不上?不上小班課面臨額外學費的流失,面臨學校和老師的創收減少。不上就會導致學生成績落後,拉全班的成績。當然,矛盾點就在於,老師不僅要求你必須上,這是強制;還態度惡劣,手段強硬。

    在全班同學面前大談某某媽媽經濟條件不好,就是沒錢供孩子上小班課,明顯的是在心理上壓制孩子,讓孩子屈從老師的意願,覺得不上就是丟人現眼,沒錢上就是低人一等。

    其他孩子還不具備分辨是非的能力,肯定會站在老師這邊孤立孩子,而且也讓這部分孩子滿足了虛榮心攀比心,認為自己家就是比別人有錢。

    在給孩子的心理上造成了嚴重傷害的同時,還影響了其他學生的價值觀取向,是不可饒恕的錯誤。

    建議是:

    既然目前條件不允許換學校,而且訴諸學校也不起作用,可能還是相反的效果,最後還是到老師那裡解決,那麼家長應該主動找到老師本人,懇切說明情況,微信是死的,人是活的,人心都是肉長的。相信你的一番苦心會得到老師的同情和理解。給孩子一個緩衝的餘地,不要說不上就不上了。他也希望和其他同學一樣,享受一樣的學習生活,但你給他硬生生的剝奪了。再苦不能苦孩子,大人緊緊手,把那份錢省出來,也不是不可能。強大孩子的內心。告訴孩子,吃得苦中苦 ,方為人上人。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況且可能就是苦一陣子,過去這一段,情況就好了。給自己一個期限,給孩子一個希望。用成績來證明自己,沒有小班課照樣可以風生水起,做自己,讓別人刮目相看,包括老師。

    希望可以幫到你。

  • 8 # 粉紅依米

    如果您的敘述屬實的話,這名老師乃至這所學校的校長,愧對"為人師表″四個字,對你的遭遇表示同情。

    當前在您沒有用力證據的情況下,很難與學校據理力爭;如果您有有力的證據,先做好轉學準備,再努力討回個公道和說法一校方和老師賠禮道歉。一定要道歉,因為這對孩子的影響太大了。

    不論何種情況,如果您所述屬實,您已經沒有辦法與學校的老師和校方進行平等的,有尊嚴溝通啦,那以後學習生活中出現問題怎麼辦?這方面影響還是其次,受影響打擊最嚴重的是孩子,被當眾羞辱,又遭同學的歧視,他以後在班級當中該如何自處?他的身心又如何能夠健康發展?自閉,抑鬱……後果不敢想象。

    在深圳轉學難,難道不可以轉回老家嗎?首先,在深圳孩子有資格高考嗎?如果沒有的話,為什麼不盡早轉回老家?其次,在這所學校,當前這種境況,這種氛圍之下,轉學對孩子來說利大於弊。換一個環境,孩子可以跟同學們一起玩,一起交朋友,沒有歧視,沒有排擠,您也許還會看到孩子燦爛的笑臉。最後,孩子如果懂事,爭氣,在哪裡都能學好。

    當然這是我個人的想法,如果是我遇到這種情況,我就會這麼做。

    您當前還是先跟孩子溝通一下,聽聽他對轉學的看法,聽聽他的心聲。

    希望你們的狀況能夠儘快好轉,孩子能夠重新展現笑容!

  • 9 # 魏若坤

    我家姑娘不上興趣班,老師在班上數落:人家都努力學習,就你一人睡懶覺!我們哈哈大笑,孩子也不愛上,學習照樣很好

  • 10 # 手機使用者9022663823

    這是個什王八蛋老師?是教書育人嗎?還是在教育孩子比富有?應該讓這樣的老師下課!否則教育出來的孩子都狗眼看人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奧巴馬能夠再次參加選舉,他會不會繼續成為美國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