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悠然布衣
-
2 # 老漁書法
這個問題很有趣,以前留意過,因此試作回答。我自己也養狗,很喜歡這種動物。
狗是犬類的統稱。《說文》雲:“狗,犬也。大者為犬,小者為狗。”大的叫犬,小的叫狗。清代訓詁學家郝懿行在《義疏》上說:“狗,大通名。若對文則大者名犬,小者名狗…今亦通名犬為狗矣。”說的很明白了,狗和犬,現在已經基本沒有區隔了。
狗,自被馴化之後,就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了。因其種類、大小、顏色、功能,產地、性格等,生髮出很多叫法。犬的叫法比狗要早,甲骨文犬的寫法是這樣的:(如圖)
金文有狗的寫法,如圖:
文獻中較早出現狗大約是《詩經》,《詩經·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脫脫兮,無感我悅兮,天使尨也吠。”這裡的“尨”(讀忙),意思是多毛的狗。
題主提到的獒和㹴(梗,㹴之誤)也犬因功能原因的其他叫法。獒,指的是兇猛善斗的大型犬類,如藏獒。㹴,一般是指用來打獵和消除毒蛇、害蟲、田鼠的犬類。大多㹴犬的品種是在英華人培育出來的,有幾十種之多。中國古代也有不少因主人而著名的犬隻如黃耳、韓盧等,其稱謂已成專用的綽號。
在中國古代,最早開始出現的字眼是犬。
但是後來為什麼又出現了狗這個字眼呢?
據猜測是因為一個犬已經無法概括所有的狗類了。
於是就出現了狗這個詞,在古代的時候狗的意思大致是指小的狗類。
當然,現在已經混用了,也沒那麼多說法了。
至於獒的話,在古時候,犬高四尺為獒,也就是說是大狗的意思。
所以古義中主要還是按體型劃分的,獒>犬>狗。
現在的話劃分主要是根據特徵什麼的劃分的了。
例如:
梗犬體型短小精悍,頭頂平坦,擅打洞等特徵。例如雪納瑞,牛頭梗。
獚犬體型矮小或中等,通常有長而帶波紋的毛,耳朵大而下垂。例如史賓格,查理士王獚。
獒犬身體高大,性情兇猛,垂耳,長毛。例如藏獒,馬士提夫。
狼狗其實也就是狼型犬,長得像狼的。例如德國黑背、二哈、
緹犬口吻尖細,身體狹長緊實,爆發力極強。例如靈緹,法老王獵犬。
狆犬頭大、寬且平。鼻子寬而且短.鼻子與眼睛在一個水平線上。例如京巴,日本狆。
我也想養條狗……但是現在連自己都養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