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木子李音樂之窗
-
2 # 謝花朵
我想,你在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心裡的天平已經偏向了一方,只不過是在給自己找一個合適的理由去做。
孩子滿一週,如果已經斷奶了,有家人專門幫忙照看,那你完全可以去上班,這其中也要徵得家人的同意,尤其是老公的支援才可以。
如果家裡沒人照看,那就沒有辦法了,就親自在家看孩子,等孩子三週去上學再去上班也不遲,對於女人來說,為了家庭必須要做出些犧牲。
現在這個時代對於女性的要求太高了,又要看孩子又要做家務,又要賺錢,真的很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你的心裡已經有了答案那就和家人商量下,得到家人的支援才和諧,女人是要靠自己的,花著自己的錢才舒服,不過不要忘記,家和孩子是第一位!
-
3 # 聖托里尼的藍
如果家庭條件還可以,不是說少了你這份收入就活不下去的情況下,還是以孩子為重吧。也不需要太久。孩子上幼兒園以後你就可以繼續工作了。畢竟幼兒三歲以前離開媽媽還是不太適合的。對於感情形成習慣會有些影響。
-
4 # 22號梅子生活記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多陪伴寶寶。1歲寶寶不能完全用語言表達出他的想法。也不明白為什麼媽媽沒在身邊。會認為是媽媽不愛他了!不要他了!他的焦慮、恐慌和害怕的情緒只能用哭聲來表達。
1-3歲是孩子建立安全感最重要的時期,媽媽是孩子最親密最依賴的人,突然離開會對孩子心裡上和以後造成很大的影響。
我是孩子三歲前都自己一個人帶的,當時完全沒有帶在身邊的條件,一個月靠著老公四五千的工資,還了債就只夠我們一家三口的生活開銷,日子還是過得緊巴巴的。想著上學了離開應該會好一點。
終於熬過了三年,三歲上幼兒園的時候離開孩子出門打工的,每年只有春節過年回家一次,一次最多待10天.。從適應了突然的離開,又突然感受到了媽媽不一樣的愛又再一次的離開。那種分離的不捨父母可以選擇堅強,但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所承受多大的傷害。
每次只能說著孩子儘量能聽懂得話,媽媽要去上班掙錢,掙錢才能買他最喜歡的玩具。很快回來。但面對孩子的回答我卻不知道該如何迴應,比如他說:“我不玩玩具了,誰誰(小朋友的名字)的媽媽都在家,沒出去掙錢”。生氣了就會說:“你走吧,你回來我不給你開門。”聽到這裡,心碎了一地。
所以說盡量給孩子一個有安全感的童年,1-6歲儘可能多的陪伴!
回覆列表
家庭條件允許,當然好好照顧孩子,其實小孩也就是小時候才能和你在一起,邁進校門慢慢就和你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