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子張棗顧城

    想必很多朋友都熟知這樣一句話:“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意思是繼承者必須是親生兒子中最大的一個,而不是依靠聰明才智。繼承者以身份高低來區分,而不是以年齡長幼來區分。

    而這就是中國封建王朝的“嫡長子繼承”制度。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古代皇位不直接傳給長子,而是傳給嫡長子呢?

    首先我們要理解長子與嫡長子的差別。

    長子:是指封建社會主人小妾的兒子,也就是俗稱的“庶子”。

    嫡長子:是指封建社會主人正妻的兒子,被稱為“嫡子”。

    而“嫡長子制度”則是為了避免王朝權力交接時發生內鬥。

    不過其實縱觀中國歷史,嫡長子制度雖然作為祖宗大法,但不免被踐踏。

    像秦二世殺害扶蘇,非法上位。隋煬帝楊廣設計陷害太子楊勇,非法上位。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康熙朝九子奪嫡等都是鐵證。

    而一般敢於踐踏制度的最大原因,就是嫡長子才能不能服眾,這也是歷朝歷代最注重的事情,傾全國之力培養一個優秀的接班君主。

    下面是我整理的歷朝歷代繼承製度,從中可以看出中國封建王朝的繼承製度演變史。

    漢朝:嫡長子制度

    唐朝:嫡子制度

    明朝:長子制度

    清朝:皇帝密匣制度

    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雖然像漢唐這樣的帝國,強盛期在一定程度上是得益於嫡長子制度的過渡性作用,不過這也是封建王朝最終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 2 # 半畝仙客

    因為封建時代的等級制度嚴明,階級地位也很嚴明,為了維持這種秩序,必須要選擇嫡出的兒子繼承皇位,越早越是。

    古代官宦人家有三妻四妾,這就是等級制度的一種體現。三妻是指一個正妻,兩個平妻,她們生的兒子都可以稱為嫡子,妾分為六種,平民家的女兒,通房丫頭都是妾。妾生的兒子成為庶子。妻和妾之間通常有不可逾越的鴻溝。雖然可以透過抬房來把妾變成妻。但是這麼做的還是比較少的。古代立嫡長子為太子。可以有效地保證這種等級制度不變化。上等人還是上等人,下等人始終是下等人。一般情況下,皇位都是傳給嫡長子的。跟有沒有才能沒有關係。就比如微子是紂王的兄長,但是帝乙考慮皇位的時候,最終還是立了紂王,沒有管微子這個賢能的兒子。

    但是在封建王朝皇位傳承中,以嫡長子身份繼位的皇帝還是比較少。皇帝一般都會綜合考慮兒子們的優缺點。有的皇帝只有一個兒子,就沒有辦法了。就比如弘治皇帝,咸豐皇帝。

    嫡長子傳承製度可以有效的保證等級制度一代一代傳承。利於皇帝統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遮浪馬仔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