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元月生
-
2 # 職場小葵
這就像考試命題作文,我理解的是,職場沒有標準答案,而你卻事事追尋標準答案,從而導致時間精力花在了不該浪費的地方。
當一個人滿腦子標準答案,會是什麼樣的情形?凡事會用條條框框限制自己和他人,給工作帶來很多阻力,而且非常不利於創新。
我知道職場中有一種人是非常不討喜的,就是遇到事情就必須言過往經驗的規律的人,要知道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發展的,總是用過去的經驗去對待未來的事物,還要把過去的經驗當成金科玉律,最後很可能是失敗的。
世上沒有完全一樣的事情,所以沒有完全標準的做法,一切要從實際出發,要因勢利導,靈活運用各種條件,抱住條條框框,就等於限制了人的主觀能動性,相當於機器人。
問題是人們很難把所有情況提前考慮到,遇到無法靈活處理的問題,總不能死等。不會靈活變通,等於給自己設定了無數個限制,畫了很多圈圈把自己給圈起來,故步自封,找不到前進的路。
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要求。從事技術型、流水型、模組化的工作的,的確應該有標準答案,也必須按標準答案去做,而且這個標準答案也是前人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得到的,是效率最高、風險最小的工作方式與方法。
但既使這樣的工作,也不是全部機械地執行的。有標準答案,就像考試一樣“得分點”不能差,但一定需要發揮能力,因為標準答案不是絕對準,也不可能覆蓋所有問題,必然會出現標準之外的情況,這時就需要發揮了,靠你的智慧隨機應變。
更多的工作和崗位需要的是質量、效率與效益,不僅僅看過程,主要看結果,需要有基本考核標準,但不需要標準答案。銷售員好壞主要看銷量,酒店服務員好壞主要看態度和服務質量,公司職員好壞主要看績效與團隊意識,教師的好壞主要看對孩子好不好教學能力強不強,公務員好壞主要看為人民服務的態度與能力,地方領導的好壞主要看是否造福一方政績突出,科學家的好壞主要看研究成果及價值……
現實中一般的工作崗位強調標準答案的領導往往是不受待見的領導,堅持標準答案的員工往往是“軸”員工。他們的錯不是出在“堅持”上,而是出在堅持“標準”上,不懂事物是變化的,情況是複雜的,既使相同的情況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物件身上發生,也需要不同的辦法去解決,目的是得到更好的結果。
這裡的實質問題是要搞清楚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什麼:任何工作目的不是走程式,走程式的目的是為了達成好結果;目的不是標準化,標準化的目的是保證質量和產量,而是追求好結果,追求效率與效益;目的不是死板地執行領導決策,而是要從實際出發,靈活處置,達成領導需要的滿意結果,而不是滿意的過程。
有人說過程比結果重要。的確,好結果是通過好過程一步一步得到的,但這個道理並不能保證結果最好。必須以好結果為導向,在過程中向這個方向調整,最終目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這如同開車一樣,走哪條路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及時到達、安全到達,而及時、安全到達目的實現是由選擇最優路線和最好駕駛達成的,結果很重要,實現結果的過程也重要,過程和結果是個整體。
總之,職場上需要標準答案,掌握標準答案的人沒錯。但關鍵是執行中要靈活應用,不教條,不死板;在標準答案基礎上,適時、隨時解決不同的問題。既懂得標準答案,又能發揮、會發揮的職場人,一定是受歡迎的好職場人,也是有前途的職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