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影視控
-
2 # LULLABY3
《爆裂鼓手》是部音樂劇情片。19歲少年安德魯一心想成為頂尖的爵士樂鼓手,在一次大學樂隊排練中,他被魔鬼導師弗萊徹相中。弗萊徹確實是個“變態”,不僅精神上侮辱你,還對你肉體進行攻擊。安德魯為了爭奪弗萊徹的樂團核心鼓手這個位置,他忘我的訓練。弗萊徹讚揚的沒過多久,安德魯又會被弗萊徹狠狠的批鬥以及各種刁難。這就是所謂的,鼓勵,打壓,鼓勵,打壓。正是在在嚴師督教下,以及安德魯對音樂的熱愛,安德魯最後在音樂節上證明了自己。
想要贏,拿你的命來換吧。這句話真的超級帥!這是我見過最殘酷最真實的勵志,它是真正意義上,高聳懸崖中的聖蓮,這不是美,談不上浪漫,想要摘下它,攀爬吧,視死如歸絕非說說而已,渾身是血恐怕也是常態,然而這可怖嗎,太可怖了,所以偉大的人終究是少數。電影的結局,一個新的出色的鼓手誕生了,一個成功的人所要經歷的似乎不是我們所敢想象的,這是導演根據親身經歷所改編的,這個世界總會有人像安德魯那樣為自己奮鬥,做不到安德魯那樣,但起碼為自己的夢想奮鬥過也不會後悔。
《爆裂鼓手》一場變態師徒的互懟遊戲
鼓手號稱是一個樂隊的靈魂,我們的男主安德魯便是這樣的一個角色,年紀輕輕就學藝有成,偶然間遇到堪稱伯樂的謝爾頓學院的首席指揮家費萊徹。費萊徹是一位天才藝術家,總是在不間斷的尋找適合他樂隊的最優秀成員,不管是大提琴還是薩克斯,又或者是他最看重的鼓手。
加入了費萊徹的樂隊,對於外來人說可能這就是一步登天的機會,有機會成為全世界最優秀的音樂家,可以無限釋放自己的才華,併為世人所熟記。安德魯的家庭成員,各個都是各自領域的優秀人才,家中無人學習音樂的父母卻唯獨對他這個兒子的打鼓並不熱衷,日常交談的飯桌上也總圍繞哥哥們的橄欖球以及他們的人際關係,忽略了小兒子的成就。這樣的忽略也造就了他人性上的孤單,也讓他更加痴迷於打鼓。
話說回來,變態的費萊徹更像是一個魔鬼,永遠在逼迫樂隊裡的成員突破極限,用他自己對的話說“這個世界上最糟糕的就是’不錯’”,因為這會讓你自我感受良好而放棄突破的空間,所以費萊徹一次次逼迫安德魯的進步,給他核心機會然後再透過其他競爭者讓他毀滅希望,再逼迫他突破自己,這樣無限迴圈的透過身邊其他對的競爭者施加壓力。
劇中有一幕三個替補競逐核心鼓手,那一夜也讓安德魯深刻的感受到殘酷也讓他感受到了費萊徹的話“你TM又把核心爭回來了”,事情總不會一帆風順,當萬事俱備準備登上世界舞臺時,一場意外毀了費萊徹的音樂會也毀了安德魯的鼓手生涯,從此煙消雲散自我放逐。
在此期間,也是他自我反省與自我認識的過程中,他感受到了父親的愛,也想起了失去的愛情,費萊徹的意外出現彷彿一陣強心劑再次給了安德魯希望,誰知道這不過是一場報復的遊戲,費萊徹說“我知道是你”因為他知道了是安德魯的舉報讓他被謝爾頓學院開除,所以他精心設計了一場報復盛宴,讓安德魯在全世界最好的觀眾面前失敗,從而毀掉剩下的鼓手生涯。
的確,安德魯被算計了,在眾人面前輸的抬不起頭。也正是此時,男主的意識自我覺醒,從新回到音樂會現場,並打了一場突破極限的最好的現場表演,並用精彩絕倫的表演征服了這位挑剔的指揮家。
《爆裂鼓手》字面上的意思,不過是打鼓的節奏爆裂延伸一些到鼓手的樂感爆裂,鼓手的手爆裂,到高潮部分的表演爆裂,費萊徹這位變態指揮家也透過他的表態教學獲得了他心目中的極限帕克。安德魯獲得了信心也勇敢的懟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