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青年史學家

    不管是坊間傳聞還是網路流傳,我們經常會聽見一種說法,那就是晚清時期的中國的GDP 是世界第一的,而且在甲午中日戰爭前期,中國的GDP是日本的五倍,但是就是在這這樣一種情況下,我們卻輸給了日本,因而許多人認為經濟強大不一定代表國力強大,一定要追求綜合國力的強大等等。

    那麼,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晚清時期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按照現在的標準到底是多少?

    因為GDP的統計是建立在現代化的政府治理模式之上,而中國古代是一直缺乏數字化的管理的,所以按照現代的GDP的計算方式,即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間內所有生產的產品的總值即位GDP,那麼清朝的GDP是肯定無法進行精細計算的。

    不過清朝的財政收入的數字是有的,1820年左右,清政府的年財政收入為4000萬兩白銀左右,而到了1900年左右則增加到了9000萬兩左右,而至少在1820年的時候,英國的財政收入就已經達到了1.5億兩的白銀,而且當時經歷過工業革命的英國在工業上遠比中國要發達,所以按照現代的GDP的演算法,英國的GDP 在清末肯定是超過中國的。

    按照麥迪森在其所著《世界經濟千年史》中所說,中國經濟在1820年的時候佔世界GDP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到了1900年則佔世界的百分之十一。

    而一百多年前的GDP計算還要涉及到當時的匯率,平均購買率,外資水平等等,而這些方面的統計資料實際上是非常缺乏的,所以晚清的GDP的實際數字是很難進行統計的。

  • 2 # 國關微見

    1636年,努爾哈赤改後金為清,1644年清朝入關,同年,順治帝遷都北京,大清取代明開始統治中原地區。

    根據西方經濟歷史等領域多方學者統計:康乾盛世期間,中國GDP佔世界總量的32%,到1830年,清朝國力衰弱的已經十分明顯,不服康乾盛世的景象,但GDP仍佔世界總量的29%。

    看到這裡我們不禁感嘆,好高啊,但是事實確實如此嗎?GDP這麼高畫質朝為何仍被列強欺辱?我們往下看。

    按照西方學者的演算法,1840年到1890年,清政府的財政收入從4500萬兩白銀增加到9000萬兩,乍看上去很多,但是我們和同期的日本比比不過,更別說和世界經濟強國英美比了,當時英國的財政收入大概是一年5000萬英鎊,摺合白銀在1.5億兩左右。那時清朝和英國GDP佔世界的比重分別為32.9%和5.2%,從中我們就可以明顯的看出,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在強大的工業化生產面前是多麼的弱勢,無可比性可言。

    我們應該都相信這個假設經濟發展水平和產值越高,財政收入才會越高。拿現在中國來說,我們的GDP世界第二,我們的財政收入很多,但我們佔世界經濟的比重肯定沒有歷史上中國佔世界經濟比重那麼大,因此,GDP不是衡量國力的唯一標準。

    事實上,中國千百年來一直奉行重農抑商的政策,一直從事著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直到現在農業在我們國家中依然佔據重要地位。但是英美等西方資產階級不同,拿英國來說自,1640年英國爆發光榮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開始走上歷史舞臺,此後經過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英國國力大增,英國皇家海軍在全世界掠奪資源,建立日不落帝國。再比如1870年普法戰爭法國戰敗,法國賠償普魯士50億法郎(約和白銀7億兩),法國只用了3年就還清了,但是大清國在簽訂《辛丑條約》時卻是分39年還清,先進與落後的對比顯而易見。

    最後再說一點,清朝當時並沒有所謂的GDP演算法,再加上當時清王朝科技水平落後,別說統計GDP了,就是統計全華人口都難於上青天。非要統計GDP只能依靠當時的財政收入,而與同期英美法等西方國家相比,我們的財政收入遠遠落後他們,因此所謂佔世界經濟的比重高達30%多也不準確。

    以上。

  • 3 # 史說新傳

    晚清是指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的清朝到清朝滅亡。提到晚清離不開鴉片這個詞,這一階段清朝統治力量開始衰落,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了大量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晚清的歷史就是禁菸、又屢禁不絕的歷史。鴉片不僅關係到朝廷財政收支,關係到農民生活,鴉片這個錢袋裡,更有著各級官吏甚至皇帝的巨大利益。

    關於清代GDP的資料在坊間廣為流傳的“清代GDP世界第一說”。尤其是英國已故著名經濟學家安格斯·麥迪森的統計傳播最廣。還有一名法國經濟學家貝洛赫也對中國古代GDP進行過估算,但引用這些資料者,立場並不相同,甚至是迥異。根據周志純先生所著《晚清財政經濟研究》,測算晚清政府財政收入佔生產總值的比重的資料。1840年,生產總值25.18億兩,財政收入0.45億兩,佔比1.8%。1887年,生產總值 33.275億兩,財政收入才0.8427億兩,佔比2.6%。在國內媒體報道中,有國內學者也曾表示,鴉片戰爭前清朝GDP數值凌駕於歐洲之上,這一說法是獲得學界認同的,存在爭議之處是GDP的計算方法有差別。

    但是即便如此,並不能說明晚清經濟有多麼強大,反而是通貨膨脹、稅負嚴重、民不聊生是現實,這在近代歷史教科書上不乏實證。

  • 4 # 懷疑探索者

    我打個簡單的比方,小崔家裡有一條舢板,重量是0.5噸。為了巴結院長,每天早上,小崔划著舢板給島中心的院長送早飯。早飯實在是香甜可口,院長吃著早飯,對小崔讚不絕口,於是,院長說,小崔你是大大的好人,以後我們醫院食堂就全由你承包了。小崔高興的跳起來,抱著院士的臉又啃又咬。為了承包醫院食堂,小崔購買了幾十條舢板,組建了一個有機食品公司,每天給醫院送高價有機食品。10年過去了,小崔擁有了100000條舢板,給全國5000家醫院送高價有機食品。一條舢板的重量是0.5噸,那麼,100000條舢板的總噸位就是0.5×100000=50000噸。也就是說,小崔已經是一個擁有50000噸舢板的大老闆。一首航空母艦的噸位,我們假設也是50000噸。

    那麼,我們可以說,小崔擁有的50000噸舢板的價值,可以等同於50000噸航空母艦的價值嗎?

    舢板的技術含量是原始的,而航空母艦是工業技術的結晶。別說小崔的50000噸舢板比不上航空母艦,就是小崔擁有了5000000噸舢板,也比不上航空母艦的價值。

    清帝國的GDP到底怎麼樣,其實並沒有真正可靠的統計資料。

    我們即使假設清帝國的GDP真的是世界第一,就算佔到了全世界的一半,那麼又可以證明什麼?清帝國的GDP的質量,就如同舢板,其真正的價值不高。你想想看,一船古董鼻菸壺,拿到蘇黎士拍賣行拍賣,可以賣10億美金,一船高效能的發動機,它們的價值也是10億美金。但是,鼻菸壺只能把玩,發動機可以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創造更多的財富。同樣都是價值10億美金,鼻菸壺和發動機的價值可以劃等號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後澆帶可以經過承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