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牛頌通鑑

    納蘭性德是個天才,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康熙十一年(1672年),納蘭性德18歲,正是今天的青年人高中畢業考上大學的年齡,他參加了順天鄉試。然而順天府鄉試範圍遠遠超出了順天府籍範圍,包括直隸、奉天等地和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生員,還有國子監參加考試的貢生、監生。參考範圍大、人數眾多,考取的難度就大,甚至高於各省的鄉試。

    納蘭性德參加這屆滿、蒙、漢同試同榜,已不是初試階段,可謂各路才俊的比拼,特別是漢族官宦、文士家庭的孩子,他們已深感不能在科舉上落後於滿洲、蒙古的新一代,而拿出最大的功夫為孩子準備科舉。

    因此,作為問鼎中原不久的少數民族子弟,在這樣的科舉獲取功名是很不容易的。

    按照清朝規定的“八旗以騎射為本,右武左文”,“文事不妨武備”的方針,試前設有騎射考試專案。納蘭性德弓馬技術上乘,騎則走馬便敏,馳騁嫻熟,射則發無不中、舉重若輕,順利透過騎射考試關。

    由於對《四書》、《五經》下過很大的功夫,對朱熹等人的傳注也熟悉於心,八股文章的練習勤奮不懈,運用高於同齡人的漢文字表達能力,將經文、策論、詩賦融合一起,因而在文場也得心應手,遊刃有餘,可謂取舉人頭銜。

    這對納蘭性德個人來說,讀《四書》、《五經》和理學家的闡釋,練習八股文寫作,既耗費了寶貴的青春時光,其中的思想桎梏也限制著天才智慧的展開,束縛了思維的活力和想象力的培養。

    但當時的社會條件下,接受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學,是學習和掌握漢文化的必由之路,是吸收中原文明的組成部分與重要思想資源,以此科考成功,使自己在滿洲青年才俊中脫穎而出,而且在漢族青年才俊中,也是出類拔萃者。

    從此納蘭性德開啟一個胸懷大志的青年人的社會活動,投入到文化建設的大業績之中,向人們展現出一個雄姿英發、志存高遠、才華橫溢的青年知識分子形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愛上一個多情的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