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寒雪照松山
-
2 # 邵老師精品英語
作為一名英語培訓行業老師,我感覺存在即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價值,教育有公立學校也有民辦校私立學校甚至有昂貴的國際學校,這些不同的學校就像公立醫院、小診所和昂貴私立醫院一樣,滿足了不同群體的教育需求。而且英語的培訓從幼兒到k12,再到成人英語,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和行業。確實有一些無良從業者在放大焦慮,讓家長蒙受經濟精神雙重壓力。不過,這也是因為客觀上很多學生有這個需求,有的孩子在公立校聽了沒聽懂,有的孩子感覺簡單,屬於“沒吃飽”,還想多學。而且不同家長的經濟實力不一樣,為孩子的教育投入不一樣,也造成了同齡孩子之間參差不齊的英語水平。面對這種參差不齊的水平,很多公立學校也在被迫提高考試難度,否則都考滿分就沒有了區分度。而名校肯定是要擇優錄取的,需要考生付出額外的努力拼搏才有可能考上。寒門孩子自己在家額外努力和富裕家長給孩子請家教一樣,都屬於額外學習。最終都要看學習結果,也就是積累的知識和方法經驗。很多成年人由於學生時代沒學好英語,工作後又需要英語,這也是一種客觀需求。其實消費者有需求教育培訓提供服務,這是一個良性迴圈。最可惡的就是很多學生或家長被忽悠報班,或者面臨退費難,進而把怒氣撒在整個教育培訓行業上。這有點不理性,也有點以偏概全。其實英語教育培訓有點像食堂之外的小飯館,像醫院外的保健館健身房,都是一種對公立服務的有力補充。而且,這個世界的美好東西都是稀缺的,都需要努力奮鬥去爭取!都需要學習進步!優秀的職場人都是雙語甚至多語的人才。所以家長與其呼籲取締取消英語教育,不如努力提升自身實力,為孩子為自己創造更好的條件。如果家庭條件不太好,也沒必要硬攀比,建議讓孩子逐漸加深對社會的認識,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讓他們學生時代積累足夠的實力,讓他們長大後有才華去服務更多的人,實現自己的價值!
回覆列表
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英語培訓班如雨後春筍班的便地開花。
1.如果沒有應試教育,英語班只是個興趣班,沒有那麼多的家長盲目地逼迫孩子參加。只有少部分對英語感興趣的孩子參加。
2.參加英語培訓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一些學生的成績,但是大多數孩子迫於家長的淫威去上英語班,實際上他們是不願意去上的。為什麼不把週末的休息時間還給孩子,讓他們自由自在的玩耍。
3.有些家長忙沒時間照顧孩子,讓他們上英語班是為了讓老師充當一個保姆的角色照看他們的孩子。有的家長懶於管孩子,他們更願意在週末去購物參加Party,其目的也是一樣。
4.有些英語班誇大其詞,英語是很重要,但是他們會進行一些活動來促使家長盲目報補課班。
以上是我的看法,大家有什麼見解可以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