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打工的圈子,談的是閒話,賺的是工資,想的是明天;生意的圈子,談的是專案,賺的是利潤,想的是下一年;事業的圈子,談的是機會,賺的是財富,想的是未來! ​​​​

19
回覆列表
  • 1 # 歐聲光門徒

    小老闆做事,中老闆做市,大老闆做勢

    我認為,一個老闆、一個企業家、一個商人,就像一個孩子一樣,只要生下來,最終的目標都是要長大成人,不管他當初如何小,都渴望能像李嘉誠那樣成為江湖梟雄、一方霸主。

    任何一個企業家,在不同階段考慮的問題是不一樣的,興奮點也是不同的。如果錯位了,一定會適得其反;如果在不同階段把每一個節點都把握好了,即使犯點小錯誤,也不至於徹底地滅亡,以後還有機會發展起來。下面我們就分別談談老闆進化的三個階段。

    (一)小老闆做事

    小老闆主要考慮的應該是“如何把事情做對、做好”。

    踏踏實實、兢兢業業、一步一個腳印地把事情做好,這是最要緊的,其他的不要過多地考慮。看準一個方向之後,腳踏實地去做事。如果你的服務比別人周到,產品質量比別人的優良,做事更加勤奮,一般都會成功。這個階段,主要是要加強產品力(包括服務力)。

    研究、觀察中國企業家進化的過程,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遺傳密碼”或“文化基因”的神奇作用,只要你瞭解了一個老闆的密碼或基因,那麼就可以預測其未來發展的路徑。什麼是老闆的“遺傳密碼”或“文化基因”呢?一般而言,它是由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共同造就的思維方式與行為模式。大凡最終由小老闆成長為大老闆的人,在其還非常弱小之時,其眼界、氣勢、想法、觀念就非同尋常。

    碧桂園的老闆楊國強現在已是中國房地產界響噹噹的大老闆,但他成為開發商卻是被逼的。十年前,作為包工頭,他承建了順德一個別墅群,因樓市死火,甲方無法按期給他這個乙方酬勞,不得已楊老闆就從乙方變成了甲方,從包工頭變成了開發商,並傾力打造了他的第一個專案——順德碧桂園。面對一片死氣沉沉的爛尾樓盤,他卻雄心勃勃,按十年、二十年來規劃自己還在襁褓中的企業。他不止一次地對我說,他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成為中國房地產界的李嘉誠。正是因為有這樣的雄心壯志,我們在運作碧桂園專案時,他就做了一些當時看來很“虛”的事情,如CI系統的引進——中國房地產第一家、鳳凰飛舞LOGO的設計、“給你一個五星級的家”廣告語的選定。這麼多年過去了,這些東西碧桂園還在用。由此可見,楊國強打造長久、強勢品牌的眼光和毅力絕非常人可比。今天我們看到很多企業的老闆,在品牌問題上,朝令夕改,文無定法,變來變去。這說明其掌門人看得不遠,因此企業往往就走不遠。

    楊國強不僅在大勢上有長遠眼光,而且做事非常勤奮。一件小事就能說明問題。碧桂園位於順德境內,社會治安始終是業主關心的一個重要問題。為了讓所有的業主完全放心,楊國強要求保安在整個社群巡邏,五分鐘必須到哪幾個死角,絕對不能誤事。他擔心保安不按規定時間巡視,居然自己拿了個秒錶,躲在樹林後面,一蹲就是三四個小時,忍受蚊叮蟲咬,硬是抓住了幾個保安,有的是五分鐘過一點兒到,有的是六分鐘才到,他按規定對這些保安進行了處罰。通過類似的事情,碧桂園上上下下形成了一個說法——楊老闆有三個特點:第一,說一不二;第二,注重細節;第三,無處不在。現在十年過去了,這個企業儼然成了中國的巨無霸。

    我們工作室有一條策劃法則叫做“車頭車廂”法則,講的是競爭策略的選擇問題。所謂“車頭”,就是做行業競爭者的領頭羊、做市場的領跑者、做遊戲規則的制定者。當然並不是任何企業都有資格選擇做車頭。而所謂做“車廂”,就是做追隨者,跟在行業領跑者的後面揀便宜,領跑者篳路藍縷,闖出一條血路,追隨者就在這條通路上毫不費力地快速前進。當企業規模尚小、老闆也還只是個小老闆時,一定不要不自量力、好高騖遠地去做火車頭才做的事,而應該做一個單純的火車廂——追隨者。

    做火車頭還是火車廂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取決於企業所擁有的資源與能力。

    (二)中老闆做市

    企業由小到大,慢慢發展壯大起來,已經跨過掙扎求生的階段,闖過了“鬼門關”,小老闆也成了中老闆,對他來說,這時僅僅能把事情做好已經遠遠不夠了,他還必須懂得如何開拓市場。

    也就是說,中老闆在此階段,最要緊的是做市——市場的“市”。如果他不懂市場,不懂市場競爭的策略和手段,埋頭拉車不看路,很可能會在偶然中獲得成功,在必然中被消滅。我見過不少這樣的老闆:有很多人,在某一行業中偶然挖到第一桶金後,還是按照原有的路徑一門心思走下去。當市場重新洗牌後,他的企業就可能於瞬間灰飛煙滅,身首異處。真是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這個時候,中老闆要把企業工作的重心放在市場營銷、品牌運營方面,要狠下力氣,成為行家裡手。

    “中老闆做市”是企業家進化過程中承上啟下的關鍵一步。小老闆要進化為中老闆,做市是前提,是基礎。只有市場品牌樹立起來了,企業才可能更上一層樓。

    在這方面,浙商做得比粵商好。改革開放二十幾年來,論地緣優勢、血緣優勢,甚至政策優勢,粵商可謂得天時、地利與人和,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最早大面積富裕起來的中中國人也是“珠三角”的廣東人。但是隨著開放力度的加大,尤其是中國加入WTO之後,廣東獨佔外貿的歷史也走到了盡頭。以前中國的產品進出口,就像打排球一樣,當時全國的球都託給了廣東這個二傳手,廣東再將球傳給香港地區這個扣球手,於是全中國的球就由香港地區扣向了美國、英國、法國,扣向了全世界。整個中國催肥了香港地區,也催肥了廣東。20世紀90年代,尤其是1997年香港迴歸之後,遊戲規則變了,中國的開放格局由原來的“打排球”變成了“踢足球”,即誰有本事盤球過中場,誰就可以直接射門——世界市場之門,上海踢向了歐美,青島、大連射向了日本和南韓,東北踢向了俄羅斯。

    先天優勢遠不如粵商的浙商,就是在中國遊戲規則變革的大背景下,通過做市場、做品牌,很快崛起的,並且大有後來者居上的氣勢。大家想一想,今日之中國,從襯衫、西服、皮鞋等日常用品,到電子、通訊、網路等高科技產品,有多少是廣東的品牌,又有多少是浙江的品牌?據統計,目前浙江的知名品牌數量全國第一。

    (三)大老闆做勢

    企業由弱到強、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強,老闆已經從“蝌蚪”完全地變成了“青蛙”,小老闆經過生生死死、風風雨雨的磨鍊,終於從中老闆變成了大老闆。作為大老闆,除了懂得做“事”與“市”之外,最重要的是做“勢”——趨勢的“勢”,形勢的“勢”,態勢的“勢”。

    《贏週刊》關注的重點是成長中的中小企業,而目前國內的主流媒體關注更多的則是大老闆、大企業,如聯想、海爾、華為、TCL、中興等,這無可厚非,因為它們是中國的“國家隊”,要代表中國參加“奧運會”的世界角逐。

    一個企業成長為大企業,要經過層層競爭、篩選,老闆也要經過九九八十一難。蘇格蘭有句諺語:“對於一艘沒有航向的船來說,任何方向的風都是逆風。”對中小老闆來說,這個問題固然重要,但它也許並不是生死攸關的,你只要甘心當“車廂”,跟著前面的大哥、二哥、三哥跑,憑藉自己的靈活、迅速,他吃肉、你喝湯,生存通常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老闆一旦成了老大,成了行業的領跑者,這時候,如果還靠經驗、感覺就不行了。要想保持優勢地位,必須靠自己去找準新的航向。因此,在這一階段,企業與老闆的戰略規劃就生死攸關了。

    這時,大老闆必須瞭解、熟悉中國巨集觀的經濟大勢、區域經濟趨勢以及行業發展態勢,具備創新商業模式的能力,也就是說:大老闆必須具備戰略思維能力;必須具備整合社會資源的能力,懂得資本運營,懂得產業與資本的整合。他不僅要精於有形資產的經營,而且還要長於無形資產的運作,從而緊扣時代的脈搏,引領市場潮流,呼風喚雨,成為與時俱進的“火車頭”。

    柳傳志畢竟是中國一流的戰略家與企業政治家,儘管原有計劃因各種複雜的原因落空,但聯想系統、彈性的戰略規劃能力在此危難之時卻開始大顯身手了。正當不少人對柳大帥的聯想冷眼旁觀之時,不曾想其居然在短時間之內鹹魚翻身,做了一件石破天驚的大事——用32億美元收購了IBM的PC事業部,或者說聯想與IT界的藍色巨人IBM整合在了一起。

    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今後的世界猶如自然界的食物鏈一樣,任何產業都有一個經濟生態鏈,有做高階的,也有做低端的。上游你做不了,可以做中下游;高階你做不了,可以做低端。鐘錶行業如此,IT行業也是如此。正當聯想準備向世界PC機老大的目標進軍時,原來的世界老大IBM發現PC行業在自己的產業體系當中已經成為夕陽產業,成為“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對IBM來說,要強化自己的龍頭地位,必須剝離PC業務,以便騰出更多的精力、財力,往高階走。這就像一個人正要買二手車,而另一個人正想賣二手車一樣。於是聯想與IBM一拍即合,各得其所。這也是世界經濟分工和產業鏈轉換的一個非常精彩的案例。

    通過這次整合,聯想獲得了三個方面的效益:

    第一,獲得了一個世界級的品牌。收購完成之後,全世界的媒體,特別是美國的諸多媒體,如《華爾街日報》等,都在頭版報道了這一事件。其目的似乎並不是想告訴人們這個企業併購案多麼成功,而只是想告誡世人:“黃貨”來了,“狼”來了,“中國狼”來了。這是個指標性的事件,而光憑這點,就可以證明柳傳志的收購非常成功,具有示範效應

    第二,聯想獲得了一個國際平臺。這是他辛辛苦苦多少年、花多少億都做不到的,現在一下子就輕輕鬆鬆地做到了。

    第三,聯想通過大手筆的資本運作,一下子就躋身於世界500強的行列。不僅如此,在中國所有處於第一方陣的企業家中,柳傳志是第一個真正功成身退的人;張瑞敏還在苦幹;任正非的接班人還不知道是誰,擔子還扔不下;長虹的倪瑞豐、三九的趙新先,只落得個黯然收場的結局。與這些老戰友們相比,戰略家、企業大政治家柳傳志的確應該說是笑到最後的人。

    “小老闆做事”、“中老闆做市”、“大老闆做勢”,當小老闆時,的確非常辛苦、非常勞累,這是躲不掉的,因為很多事情需要你親自去做,你必須親力親為,員工才沒有懈怠的藉口。但到了中老闆尤其是大老闆階段,你就要學會超脫了。碧桂園的楊國強、華為的任正非是我見過的最辛苦的老闆,但聽說他們現在也學會打Golf球了,這說明他們開始超脫、瀟灑了。老闆超脫,整天陷在事務中,搞得下面沒有人做事。但是總經理不能打Golf球,總經理打Golf球會把企業打垮。那總經理打什麼球呢?他可以打網球、打乒乓球。當然,這是個笑話,不必太認真。但是隻要企業能做到10億元以上,董事長、掌門人一定要學會瀟灑、學會超脫,脫離企業具體、繁雜的事務,否則就不可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就不可能有機會與他人交流、溝通與對話,也不可能有時間學習市場運營、品牌整合及資本運作。總之,董事長不超脫、不瀟灑,就不可能做好“市”、做足“勢”。這也是企業管理的辯證法之一。

    以上是從“外”或“表”的角度講中國老闆的進化之路。

    摘自王志綱《丙方的觀點》

  • 2 # 牛散君子上達中

    金融圈子。

    金融是普通百姓可進階的最高層次的圈子。

    權貴階層,門檻高,沒背景,沒鉅款,沒法進入。

    一般而言,那些層次較低的階層容易被別人收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要把孩子接過來生活,現任老婆不同意,要和我離婚,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