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橙橘果子
-
2 # 橙心社
額,界定於長大這條線怎麼定義,你要只是單純的長大,那我想小時候的那些並沒有,因為我已經沒有時間和耐心去刷第二遍。而你要說思想上那種長大,我也不能保證自己有何德何能。
目前看來那些很有內涵的動畫,我到現在都不是太能理解,例如像宮崎駿老爺子的那些作品,被業界公認的大師人物,我卻不怎麼能從他的作品裡面汲取什麼,當然這也就是一千個人一個哈姆雷特,我也不是說老爺子的東西不好,只是單純不合我的口味罷了。
但相比較而言,像其他一些作品在二刷的時候,會帶給我更多的理解,比如說《春物》、《星遊記》、《只有我不在的街道》等…
而有一部動畫算得上是童年時無法理解的一些事情,到後面算得上明白現實的殘酷,這部名字就叫做《神廚小福貴》。想必不少人都記得小福貴悲慘的身世,從最開始自己的爺爺被打入大牢,到連自己的喜歡的人都沒辦法從深宮中帶出,以及一路上經歷的悲喜甘苦,到頭來得到夢寐以求的十八把金廚具,卻也只是破銅爛鐵一堆。不論是小時候還是長大了,都能從裡都得一個字——“慘”,當然區別在於看待事物的方法。當初純粹覺得人物慘,現在感覺到的是當時那個社會慘。
署名:log
-
3 # 丁格鎮
這個.....必須是我的蠟筆小新。
小時候看,單純地感到搞笑有趣,並沒有太多額外的想法。
而最近我又在補蠟筆小新,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每一集都有那麼一些不單純的段子。
或者,只能說相較於小孩,成年人不可避免地走向不單純複雜之路。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有倆,一個是《來自新世界》,一個是《怪化貓》
1.《來自新世界》
當初同學推薦給我的,然而我傻乎乎的因為前面劇情太無聊就草草看完了。
前不久刷完了,發現前面那些晦澀難懂的都是鋪墊,為這部動畫的設定而驚歎。
反烏托邦式劇情,沉重的故事劇情居然用這麼青春的人物設定來表現,用“咒力”作為基礎來構建新世界,看起來沒那麼出彩,實際上看完就會發現化鼠的社會構成與生存實態,只是轉變了外貌和身體結構的我們,即現代人。實際上是為了讓人類認清自己我,文明可憎可鄙,撕開表象深入核心就是慘不忍睹的事實。
2.《怪化貓》
畫風真是一股清流,浮世繪畫風,看著怪卻又不覺得違和,是好幾個故事的合集,但始終圍繞“形、真、理”的基調展開。
真相往往很殘酷,殘酷的事造就了“怪”並使之成形,而殘酷真相的背後交織著很多展示人性醜惡的“理”,這部動漫揭示醜陋,但當“怪”消失時,又留下了溫情,值得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