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社群新零售社群新思路
-
2 # 李軍豫
脾在液為涎,脾開竅於口榮於唇,淌口水是脾失統攝的表現,也就是脾虛,大人小孩都會有這種情況,按摩和艾灸具有溫補的作用,可以提高脾的統攝津液的作用,雖然按摩穴位效果比較好,但是有點慢,如果能結合艾灸效果會更好,具體穴位:
足弓內側的太白穴,公孫穴,也可以用拇指沿著足弓內側一條線按摩,然後再艾灸。也可以選擇按摩合谷穴以及喉部的廉泉穴,都有比較好的效果,按摩時間不限,隨時隨地都可以,艾灸時間每個穴位十分鐘左右。
-
3 # 南京中保職業培訓學校
很多人睡覺會流口水,這和脾虛也有關係。中醫認為,涎(口水)為脾之液,正常情況下不會外溢,當脾虛不能收攝津液時,才會出現睡覺流口水的現象。
按摩:按摩腹部有助調理脾胃,加強運化。如有大便乾燥的人,可以順時針方向揉肚子,如果是大便溏稀,可以逆時針方向按揉肚子。
穴位手法:揉翳風穴,沿髮際邊緣進行多指揉、按或擦法。反覆按摩。
點風府穴,沿枕後邊緣進行滾法和拇指壓迫法。
點啞門穴,揉天柱穴。
點揉公孫穴、足三里穴、大陵穴與內勞宮穴。
飲食清淡上,平時吃飯忌“肥甘味厚”,太甜的、油膩的、鹹的無利於脾的運化。最好多吃清淡的、好消化的、多樣化的食物。每餐七分飽,不要暴飲暴食。
太白穴,很管用;承漿穴,也管用。 口水多,是脾虛的表現。 我就是小時候涼東西吃傷了,以致口水多。 偏方是用 艾葉煎水當茶喝,也管用;注意堅持吃紅棗之類的暖胃補脾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