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專注績效管理

    沒有績效管理,就談不上管理,績效管理是企業最核心的管理。

    一、首先要知道績效管理管什麼?重點管理以下6大要素:

    1.人效

    2.財效

    3.產效

    4.客效

    5.品效

    6.坪效

    二、把績效管理的6大要素與員工利益捆綁起來:

    1.把6大要素轉換成崗位對應績效指標

    2.拿出員工50-80%的薪酬與績效指標進行匹配

    3.每個指標找到平衡點,超過平衡點即可給員工獎勵

    4.透過平衡點,讓績效指標變成員工的加薪指標

    三、績效是員工創造的,也是員工浪費的,做績效管理,核心就是要績效分配,所以要把薪酬和績效全融合,讓員工為自己的薪酬創造高績效。

    附:績效分配表

  • 2 # 人資千夫長

    感謝邀請!績效管理體系就是一套切實可行的績效管理制度,績效管理制度要明確績效方法論、績效執行機制、績效實操規則。績效方法論決定績效設計的成敗,行業特點、企業績效傳統文化、公司的薪酬體系與薪資水平、老闆與人資績效認知水準在一定程度直接影響績效方法論的問題,我認為KPI績效方法一定要熟,但不要依賴於KPI,績效方法論可以根據需要融合到一起。研究績效方法論,還要認真反思激勵正負激勵的問題,管理秘訣就是公平公正的做到賞罰分明,當一個企業的績效設計只有負激勵,無論用什麼績效方法論,命中註定就是失敗的。企業用人都會考慮匹配度的問題,一是能力與崗位匹配,二是價值觀與企業匹配,績效就是對組織和人進行業績認定和績效評價,對人的績效評價最好將業績考核與價值觀考核關聯到一起,馬雲說企業文化是考核出來的,不考核的企業文化都是扯淡,我覺的很有道理。最近經常看積分制在績效管理中的應用,當團隊、員工解決影響經營層面的重點工作,如完成年度經營指標,給公司創收、節約成本、在管理上業務上對經營有重大影響力的具體業績,每月按積分評價標準對組織、個人進行業積分評定,積分到年底對應的就是獎金,福利,榮譽,一定會調動公司各單位部室和個人的積極性,一定會比績效扣款的效果好,當然,本職工作做不好,任務目標未完成,破壞企業文化的行為,當然要績效扣款。所以,績效體系首先要解決方法論的問題,建立績效監察小組,必須懂業務,有大局觀得力骨幹參與,加強績效監察,這一點非常重要,績效報表很好看,坐在辦公室很容易被報表和彙報牽著走。績效管理機制就是PDCA,無論何種方法論,績效計劃是績效管理的起點,沒計劃談何考核,沒考核談何管理。績效實操規則解決規範性和操作性的問題,包括計劃考核表、績效工資與年度績效工資兌現條件等問題要界定清楚。時間關係,就介紹到這裡,歡迎績效達人指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RM如何提升傳統物流企業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