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年代君的新格物小站

    藝嶼EYESVOT |酒文化

    小飲怡情,今天聊點酒…

    因抖音而火的摔碗酒。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中國酒文化裡的千古名篇。

    城市夜晚的街角酒吧

    俗話說:“無酒不成席”。

    由此可見,酒在飲食活動中佔有重要的作用。

    不管是在中國飲食文化中還是在西方飲食活動中,酒一直以來都是不可或缺之物。

    人們在長期的飲食活動中,也形成了不同的酒風習俗。

    中國的民眾經常飲用的酒主要有白酒、啤酒、黃酒和葡萄酒。

    中國白酒是從黃酒演化而來的蒸餾酒,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白酒的釀造一直是作坊式的生產。

    同中國豐富的酒俗相關的還有嚴格的酒禮。

    儒家講究“酒德”,強調飲酒者要注意德行,不可過度,不可無禮。

    古代飲酒一般分四步:拜、祭、啐、卒爵。

    喝酒前要先做拜的動作,接著把酒灑一點在地上,祭謝天地,然後品酒味,最後一飲而盡。

    在酒宴上主人要敬客人酒,客人要回敬,客人之間也可互敬,敬時要避席起立以示敬意。

    主客一起飲酒時要互相跪拜,晚輩在長輩面前飲酒通常要先行跪拜禮,再坐入次席;長輩未飲完杯中之酒,晚輩不能先飲盡。

    而再看西方的飲酒習俗,

    西方人最早用葡萄釀酒,希臘神話中的酒神狄奧尼索斯被認為是種植葡萄和釀酒的庇護神,在《聖經》中也有關於種植葡萄和釀造葡萄酒的記錄。

    公元前1世紀,葡萄酒由埃及經希臘傳入羅馬,並很快在義大利推廣。

    隨著羅馬帝國的強盛,葡萄種植以及葡萄酒釀造迅速在法蘭西和西班牙傳播並於10世紀前後遍佈北歐各國。 啤酒也是西方人的重要飲品。

    啤酒源於九千年前的中東和埃及地區,後傳入歐洲,並於19世紀時傳入亞洲。

    在絕大多數的西方宴會上葡萄酒都佔據著重要的地位。

    對於葡萄酒的鑑賞,世界各國都有不同的標準,但是世界公認最成熟的還是歐洲國家的一些標準。

    而啤酒則屬於比較休閒隨意的飲料酒,隨時隨地都可以飲用,且沒有嚴格的飲用禮儀。

    乾杯……

    藝嶼EYESVOT 歷史讀後感

  • 2 # 三掌櫃

    中國的飲酒文化:豪飲  

    中國古代有月下獨酌;有“醉裡挑燈看劍”;有酒後狂草等等不勝列舉的事情。古人對酒的愛好與今人相同——飲一世還不夠,下世還要努力。華人喜歡豪飲,酒必大杯,否則不過癮。所以才有武松式的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之說。有英雄美人式的喝法;有“竹林七賢”式的喝法。  

    德國的飲酒文化:變著戲法享受啤酒  

    德國以啤酒著名,德國啤酒是大麥製成的,大麥吃多了人容易發胖,德華人因為飲多了啤酒,啤酒肚、啤酒杯、啤酒節、啤酒園、啤酒香腸、啤酒地下屋……莫不與“大”有關。天津經典藍調商務party酒吧:啤酒杯是世界上最大的酒杯,一杯可有一升!此外還有“啤酒冷”與“啤酒屍”的說法,洋洋大觀,“啤酒冷”形容人落落大方,“啤酒屍”指那些喝得太多躺在路邊的人。可見德華人是變著戲法享受啤酒。  

    希臘的飲酒文化:微醉  

    希臘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文化在許多方面和中國有相近之處,希臘人喜歡喝酒,這一點也挺像華人。希臘最有名的酒叫“烏佐”,42度,它在希臘的名氣就像五糧液在中國一樣大,但它的價格和銷售量卻和中國普通酒差不多,當我看到希臘人拿著瓶甚至塑膠桶到酒館打酒時,就像看到北京人去買二鍋頭、老白乾一樣熟悉。

    “烏佐”的味道有一些甘草香味,喝之前要放一些冰塊,然後輕輕晃動幾下,透明的液體就會變白,看上去非常柔和,喝起來味道也不錯。希臘人認為中國的酒很好喝,但在希臘只能在中餐館才能喝到,而且價錢很貴。在希臘,人們通常是去餐館和酒吧喝酒,他們不像華人那樣邊吃飯邊喝酒,而是單純喝酒,最多佐以乾果和橄欖,而且把喝得微醉視為一種社交風尚。  

    俄羅斯的飲酒文化:喜飲烈酒  

    俄羅斯以生產“伏特加”著名。伏特加是烈酒,飲時令喉嚨“燃燒”。俄羅斯人飲酒習慣也是大杯,而且要乾杯,否則就不是真正的男人,所以一瓶酒開啟後就沒有機會再蓋起來了。俄羅斯人在喝“伏特加”時,必先從喉嚨裡發出“咕嚕”聲,相傳這是彼得大帝留下來的,幾百年已形成傳統。  

    法國的飲酒文化:細品慢飲  

    相比之下法華人飲酒喜歡細品慢飲,他們一定要把酒從舌尖慢慢滑到喉頭,因為酒一落食道,再好的味道就嘗不出了,所以愈是好酒愈要慢飲。法國的香檳,法國的葡萄酒是世界聞名的。香檳是為喜慶準備的,只要遇到喜慶之日,法華人就開啟香檳,共同舉杯慶祝。香檳是任何場合都可用的酒,但不要與烤肉同用。否則煙味奪走酒味,就浪費了。  

    在美食之國的法國,飲酒素有講究。歷來有“白酒配魚,紅酒配肉”的不成文法。這裡的白酒、紅酒,當然是指法國的白葡萄酒,紅葡萄酒,這種配法只為顏色與盤中菜相配,而且白酒不宜過冰;紅酒不宜太溫;這是通則。另外,酒杯也有學問,高腳杯可使手掌與酒保持距離,也就是不升高酒溫。想做“酒博士”很不容易,法國有幾個學校專門培養這種學生。  

    英國的飲酒文化:混合藝術  

    英國“威士忌”,在1839年才正式投廠生產,但在1494年英國已正式用大麥配酒,可能釀得不得方法,飲多了除了發福外,脾氣還很怪異。今日的威士忌加黑麥、燕麥、玉米……“混合是一種藝術”英華人說。最有仿效力的日本,一直想知道英華人的“混合”是什麼藝術,但直到現在,只仿出了半吊子的“藝術”,如nikka和suntory等酒,連邊都沒摸到。英華人在調酒方面令人望塵莫及。  

    日本的飲酒文化:喝酒當成工作  

    日本人把喝酒當成工作,每天下班,必到酒巴店報到,重大決定不在辦公室裡,而在黃湯下肚的酒店裡。同時誰升誰遷,一概是要喝酒的,酒巴成了日本男人的天堂,下班後都要盡情在裡面享受夠了,才拖著醉態的步子回家。以這種方式飲酒的日本人是為了從工作壓力下解脫出來,從中享受酒中的輕鬆灑脫。  

    墨西哥飲酒文化:別具一格  

    龍舌蘭酒是墨西哥的國酒,墨西哥人對此情有獨鍾,飲酒方式也很獨特。龍舌蘭酒淨飲或加冰塊飲用,也可用於調製雞尾酒。因為龍舌蘭酒的酒味強烈刺激,純飲會有吞火球的感覺,難以抵受,因此,最傳統的飲法是,先將檸檬汁擠進口中,然後放少許鹽入口,再把杯裡的龍舌蘭酒一飲而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代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講了因為一則寓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