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四川達州人
-
2 # 浮生若夢61730796
拿這個黑曹丕不合適吧。曹操待于禁甚厚,諸將之中於禁地位最高,于禁卻投敵了,這如果在新中國,絕對是槍斃,曹丕只是擠兌了他幾句,讓他去給曹操守陵,這麼做不算過分吧?要知道于禁投降造成的影響非常惡劣。
再說張繡,三國志記載是病死於徵烏丸途中,而魏略的說法也是被曹丕擠兌了幾句後自殺。就算按魏略的說法,曹丕做五官中郎將的時候也就20出頭,年輕氣盛,見了殺兄仇人,說句“你當年殺了我哥,現在還有臉戰在我面前?”,這能說明他陰柔陰險嗎?
-
3 # 一點點歷史
對於于禁的遭遇我只想到了三個詞,可恨,可憐,可談。
于禁早在曹操打破黃巾軍收降青州兵時就跟隨曹操,此後南征北戰,破張繡,擒呂布,戰官渡,深得曹操器重。
在陳壽所編寫的《三國志》中於禁和張遼、樂進、張郃、徐晃合傳,後人也稱其為“五子良將”。
于禁的人生轉折點發生在建安二十四年,關羽率軍攻打樊城,于禁同龐德前去救援曹仁,於是就發生了著名的“水淹七軍”的故事。
此戰于禁被圍後投降,而龐德卻拒絕投降大罵關羽“豎子,何謂降也!魏王帶甲百萬,威振天下。汝劉備庸才耳,豈能敵邪!我寧為國家鬼,不為賊將也。”最終被殺。
兩人鮮明的對比也為于禁的悲慘結局埋下了伏筆,曹操接報後感嘆道“吾知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如龐德邪!”
于禁投降後被關押在荊州江陵,後東吳大將呂蒙取江陵,于禁被釋送往東吳,曹丕稱帝后孫權稱臣,被封為吳王,也就是這個時候于禁被送回魏國。
由於他投降的行徑遭到了眾人的恥笑,反觀曹丕卻表現得比較大度,說樊城之敗乃是天災,用以寬慰于禁,並恢復了他的官職。
緊接著在於禁拜見曹操陵墓時,曹丕卻令人畫了與關羽在樊城戰鬥的畫像,其中龐德不屈,而於禁投降。于禁看到後羞愧而死。
于禁之死最大的原因就是失節,作為曹操早期的中流砥柱,跟隨曹操近三十年,更有龐德這種剛投降四年的降將都能不屈而死作為鮮明的對比,以曹丕的氣度絕對不能容的下於禁。
曹丕之所以表面上放過於禁,只是玩兒“貓捉老鼠”的遊戲而已,而且於禁在軍中素以“毅重”而聞名,曹丕表面上原諒于禁,只是為了為了讓他遭到更大的羞辱。
正巧前段時間看過一個文章,說于禁投降是為了保全士兵姓名,自己不惜忍辱負重,寫的也很有意思,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回覆列表
于禁的身份不一樣。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龐德這樣的後來者都能寧死不降,跟隨曹操幾十年,位高權重的于禁竟然投降了?
顯然,曹丕要拿老臣來立威。
何況曹丕的性格比較陰柔,對殺害兄長曹昂的張繡,對得罪過自己的曹洪,都是當權後慢慢來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