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速強畫說兒童教育
-
2 # 醫學微課堂
如果你的孩子:
1、上課不能專心聽講,易受環境干擾而分心。
2、做事有始無終,常半途而廢或虎頭蛇尾。
3、對家長的指令心不在焉,似聽非聽。
4、做作業拖拉,不斷地以喝水、吃東西、小便等理由中斷,做作業時間明顯延長。
以上情況若經常發生,說明孩子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況!!!
研究調查顯示,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注意力問題佔69%,雖然在青春期的時候有一部分孩子的注意力問題會得到解決,但是仍有30%的孩子注意力問題會伴隨一生,影響孩子未來的工作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
以下十種提高孩子專注力的方法:
1、讓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因為人的注意資源是有限的,分配在性質不同的事情上面,會嚴重消耗注意力的有效性。2、跟孩子一起玩兒“自我約束力”的遊戲:把這樣的方式貫徹進孩子的生活。你可以有意識的設定一些情境幫助孩子增強多刺激下的自我約束能力,遵循循序漸進的過程。
3、買一些智力訓練的書,每天堅持做練習。
4、採用盯點法隨時訓練:在教室和家裡,每天盯著某個點和物體看上幾分鐘就可以的,還可以採用舒爾特訓練法。
5、不要給孩子買過多的玩具和書籍:因為太多的書籍和玩具只會讓孩子注意力渙散。
6、大聲讀書有利於訓練注意力:這是一個使孩子口、眼、腦相互協調的過程,他的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把這種訓練一直堅持下去。
7、平時多鼓勵,不干擾孩子做好他喜歡做的事情。
8、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分階段完成學習任務,改定時為定量:這可以加強孩子的自信,讓他感覺“我能自覺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9、要儘量減少對孩子嘮叨和訓斥的次數,讓孩子感覺到他是時間的主人。
10、營造一個有利於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學習環境:孩子的書桌上,只能放有書本等相應的學習用品,不可擺放玩具、食品;文具要簡潔。
-
3 # 陪娃兒讀書的娃兒她爸
孩子學習拖延是一件很有力的武器,對父母的情緒具有很強的“殺傷力”。但是,很少有父母能深入思考,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行為?如果,父母理解不了孩子的行為動機,那麼你做什麼都是“白費力氣”。
對此問題,我的看法是:
找到拖延原因,別讓小拖延形成大習慣。
01
拖延原因
孩子寫作業拖拉,我找到6個原因:
原因一:拖延、磨蹭本身是正常的行為,任何人都有。只是如果孩子拖延,會讓父母心煩意亂。
原因二:孩子可能遇到了難題,處理不了,先放著,或者想放著放著問題就會自動消失了。
原因三:磨蹭是一件很有力的武器,我們成年人也經常使用。
孩子可能在通過磨蹭的方式來表達一種反抗的心理狀態。也許是因為學校的老師,也許是因為家長干涉的太多。
原因四:父母面對孩子的拖延採用的方法錯誤,導致孩子的反抗更加強烈——不管怎麼說,就是不去做。比如說,說教、評判、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憤怒的情緒等等,這些都會被孩子看在眼裡。
原因五:孩子可能在通過拖延來尋求父母的關注。如果父母使用的教育方式不對,在相互的鬥爭過程中,孩子會通過磨蹭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和權力,讓父母為自己服務,並抵制來自於父母的權威。俗話說,就是用拖延來“要挾”父母,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原因六: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失去對學習的動力。比如說,老師或者家長因為孩子學習不好,成績差而批評懲罰孩子。
個體心理學之父阿德勒說:
孩子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一旦形成,將會成為一種頑固習慣,進而影響他看待世界的視角,以及同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如果他在童年時期形成的錯誤看法沒有得到校正,那麼他長大後的行為模式將很難改變。所以,對兒童的教育應該及早進行。
02
管理拖延的辦法
建議一:接納孩子的拖延,從內心接受拖延是可以理解的行為,這也是父母與自己和解的過程。
建議二:學習是孩子自己的要解決的問題,不要過多幹涉他。如果因為拖延沒有完成作業,那就讓他自己體會第二天面對老師的後果。他會體會到拖延的後果,並以此做出改變的。
建議三:停止對孩子的說教、督促,因為越催越慢,最後習慣。
建議五:多陪伴孩子,先彌補孩子在感情上的缺失,恢復和孩子的親子關係。比如說,週末多和孩子一起出去走走,運動一下,和孩子聊聊學校的事情,聽聽他的感受。
建議六: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日常學習慣例表”,把學習的時間用計劃制定出來,按部就班的生活,很容易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到時,拖延就不是問題了。
03
總結
拖延是人的正常反應。但是,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拖延是在錯誤的情緒和教育方式下,會讓孩子的拖延生根發芽,又會因為父母的嘮叨、說教而變得越來越嚴重,從而形成惡性迴圈。
這在我們身邊的親戚朋友家裡已經屢見不鮮,甚至可以延伸到成人階段。
孩子絕不只是被動的受到外界的影響。密切的觀察表明,他所做出的看似被動的反映,實則是他基於明確的行為計劃而採取的自發的、有目的的行動。
——END——
“我一直在努力學習像阿德勒一樣思考和生活,我相信我們可以帶著勇氣去幸福的生活。”
-
4 # 米寶的爸
剛讀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可能是由很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不能給孩子扣上“不自覺”的帽子。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孩子的內在因素,和父母/家庭的外在因素等兩方面的原因,父母要分析孩子的生理髮展以及心理上的需求,然後對症下藥,找到破解孩子寫作業拖拉的方法。
一、孩子為什麼寫作業拖拉?1、孩子的內在因素
孩子的內在因素,包括孩子本身的學習能力以及孩子的內在學習動力兩個方面,下面將從孩子的生理髮展以及心理需求兩個方面來分析。
1.1 學業要求的大幅度提升,超過了孩子生理能力的發育
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在7、8歲左右,仍然處於身體快速發育的時期。剛從毫無壓力的幼兒園,到了有確切的學習任務的小學,以前是遊戲為主的快樂式教育,而一年級則要開始有目的地學習拼音、數學等基礎知識,所以孩子面臨的壓力和不適應可想而知;再加上幼兒園期間沒有家庭作業,回家了基本就是玩了,而從一年級開始有作業的要求了,雖然可能不一定多或者難,但是從0到1的變化,就會讓孩子感覺到不習慣。
在幼兒園時,孩子的學習任務、每天的事情不多,隨著進入一年級,學習任務的增加,就會讓孩子“做事慢”的問題凸現出來了。因為任務多,家長就會經常督促孩子“快點兒做,不要磨蹭”,但是這樣反而會讓孩子產生心理壓力。
幼年的孩子,在成長中的發展階段不盡相同,所以就有的孩子發育早,手部動作、手眼協調能力以及注意力都要較好一些,所以做作業的時候就會熟練並連貫一些,而有的小孩子就會顯得慢一些。
寫作業慢可能是孩子視覺辨別能力、記憶力、手部肌肉不靈活等共同作用的結果。比如,孩子做抄寫漢字“天空”的作業,孩子在書寫的時候,需要先看漢字怎麼寫的,並記住筆畫順序,最後在用手部動作來輸出,可能用眼睛輸入的時候沒有問題,但是記憶的時候卻把“天”記成了“大”,寫的時候,又寫成了“太”,知道寫錯了的時候,就需要擦了重寫,這就要花更多的時間。
可是,爸爸媽媽們,你們看,這是孩子故意磨蹭、拖拉麼?
1.3 孩子學習動力的缺乏
低年級的孩子,本身是有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的,但是孩子因為學習能力不足而被父母長期打擊學習動力 ,最後導致孩子完全喪失學習動力,甚至厭學。比如,孩子因為手部動作不靈活導致寫作業慢,而父母反覆說孩子是在磨蹭、故意拖拉,就會讓孩子自我評價為“寫作業拖拉”。
1.4 孩子在被催寫作業中感受到父母的關注
當孩子在家裡感受不到來自父母的關注時,寫作業故意磨蹭,父母越催,孩子越能夠感覺到在家裡的存在感,甚至要媽媽陪在旁邊寫作業。
1.5 孩子寫作業的習慣
有的孩子寫作業邊寫邊玩,沒有時間觀念。他們寫作業的時候,還想著玩手機,也不知道“自己才寫了一個字,就已經過了10分鐘”。
2. 父母和家庭的影響
2.1 父母做事拖拉的“壞榜樣”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父母做事拖拉,毫無條例,那麼孩子也會學會這些習慣,那麼他們也會在的學習中養成拖拉的習慣。
2.2 孩子寫作業時父母看電視或者玩手機
當孩子在寫作業時,父母坐在旁邊刷直播、追熱劇,那麼孩子就會覺得不公平,同樣是“白天上班,父母可以晚上玩手機,而孩子則需要做作業”。
二、如何讓孩子不斷改進“寫作業拖拉”的習慣1. 鍛鍊孩子的學習能力
比如,可以通過和孩子打撲克,來鍛鍊孩子的記憶能力;通過玩一些益智玩具,如積木,來鍛鍊孩子的手部動作能力的發育。
2. 不要給孩子貼上“寫作業磨蹭”的負面標籤
孩子小時候的自我評價很弱,主要依靠父母的評價,因為我們是孩子最信任的人,所以我們說什麼,他們都會相信。
3. 利用規則,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時間觀念
父母可以和孩子商定,如開始寫作業前,可以看電視20分鐘,並且要準備好所有的文具、作業本等,以免寫作業時總是要喝水、拿鉛筆或者想吃零食。還可以用鬧鐘來督促孩子做作業,如規定在30分鐘內做完作業等等。
4. 父母的以身作則
凡是提到培養孩子,父母的榜樣作用都不可小覷。可以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父母如果要陪孩子寫作業,可以拿一本書在孩子的旁邊看書。
綜上,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不管學習成績怎麼樣,都要訓練他們的能力,日常生活中多陪伴孩子,多與孩子玩一些益智玩具,在玩耍中鍛鍊孩子的學習能力!
-
5 # 風輕雲淨123
你提到的這種現象不在少數,尤其是低年級孩子,本來十分鐘能完成的作業,他半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完成,而且字跡潦草,不認真。
我認為,導致寫作業拖拉的主要原因是孩子的專注力被外在的東西所分散造成的,久而久之形成了習慣。
哪些外在的東西影響了孩子的專注力呢?最近我接觸到了幾個孩子寫作業,看到這樣一些現象。
1、家長擔心孩子口渴肚子餓,寫作業時準備了吃的喝的放在旁邊。孩子寫幾個字就往嘴裡填點東西。
2、文具準備了一大堆。一個鉛筆盒裡至少有十支削好的鉛筆,橡皮至少兩塊,花樣尺子,奇特卷筆刀等等。孩子一會用鉛筆搭個架子,一會用捲尺卡在手腕上,一會把橡皮插在鉛筆尖上…
3、玩具放在顯眼處。孩子喜歡的玩具雖然放在另一間屋子,但觸手可得,不時地拿起玩具把玩一番。
4、孩子寫作業大人玩手機。家長一邊守著孩子寫作業,一邊玩手機。手機裡儲存了大量的遊戲和動畫片。那些具有刺激性的動畫片或遊戲在腦海裡不斷閃現,於是作業沒寫幾分鐘就跟大人講條件玩手機。
可以看出,孩子作業拖拉的壞習慣其實是家長的原因。如何改掉孩子作業拖拉的壞習慣呢?
有本書上說,一種好習慣堅持21天,就能改掉一種壞習慣。這要求家長要有耐心和毅力,陪孩子解決這個問題。
1、幫孩子端正對待作業的態度。首先要強調的是不要逼迫孩子寫作業,這樣孩子會把作業當成一種負擔,會產生壓力,進而反感做作業。家長要幫孩子提高對作業的責任感,讓孩子懂得,每天保質保量地按時完成作業是他必須要做到的,是他作為一個學生應盡的職責,就像爸爸媽媽每天上班時都要盡心盡職地完成本職工作一樣,沒有任何可以討價還價的餘地;家長還必須幫助孩子提高對家庭作業重要性的認識,要讓孩子明白做作業是掌握好知識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是學習的延續和拓展,是鞏固知識和提高學習成績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並不是可有可無的。
2、要教育孩子及時趁早完成作業。告訴他,作業就那些,早做不會多,晚做不會少,早晚都得做。俗話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點做完還有自己的興趣空間,何不趁早做呢?
3、幫孩子安排好作息時間。低年級段是養成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的關鍵期,父母一定要在這方面多花功夫。比如父母可以大概瞭解孩子的作業量後,給孩子定下完成時間,然後用商量的口氣鼓勵孩子:你看看能不能在20分鐘內把這些作業做完,而且寫正規?也可以固定學習時間,固定吃飯時間,固定休息時間。並嚴格按照固定時間作息,以至養成習慣。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學就學個踏實,玩就玩個痛快”。讓孩子學會“轉時專用”,玩要玩得舒心暢快,做作業要專心致志,絕不分心。
4、不要在書桌上擺放讓孩子分心的東西。家長應當要求孩子在做作業時集中注意力,不要做與作業無關的事情,孩子的書桌上也不要擺放令孩子分心的東西,不要讓孩子邊吃東西邊做作業,文具也不要過多。在孩子做作業時不要去打擾孩子,不要問這問那。
5、不要陪孩子寫作業。有些家長擔心孩子寫作業不認真或不專心,就一直陪在一旁,還不時地指手畫腳。其實這是一個很不好的做法。一是孩子寫作業會養成依賴性,家長在,作業寫得還不錯,若家長一離開,作業放慢速度不說,還做得一塌糊塗;有的孩子作業稍有難度就不願動腦問家長怎麼做;有的家長手裡拿著橡皮在旁邊不停地指手畫腳:你這個字寫得不好,我給你擦掉重寫,你這道題做得不對,我給你擦掉重算…這樣不但會打斷孩子的思路,還會造成親子關係的緊張。如果要陪,孩子寫作業時,你可以在一旁看書。
總之,在孩子的學習當中不斷摸索,找到合適你孩子的方法,耐心地去嘗試,相信自己,相信孩子。
-
6 # 新資優教育
遇到像這樣聰明又懶散的孩子,大多數的家長和老師的反應是:“這孩子真懶散,把天賦潛能都埋沒了 !”,於是便用盡辦法催逼,額外抄寫、留堂補課、做補充練習等,通通都要孩子聽命完成。他們以為這樣做,孩子的成績就會有進步,殊不知孩子受制於本身的學習困難,力不從心。家長和老師很努力付岀,但好像徒勞無功,漸漸變得心灰意冷。
其實,這樣的孩子正是雙重特殊資優生的一個例子,他們有高智力、創造力或特殊才能,卻同時有特殊教育需要。這些學生就像寶石,需要琢磨才會閃亮,只要給予機會,他們都能潛能盡展。
雙重特殊資優生就像未經琢磨的寶石,擁有內在潛能,如能夠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給予適當的支援,讓他們學習接納及欣賞自己,發揮內在的潛能,他們將會變成耀眼的寶石。
資優生在不同範疇的發展上往往會有顯著的差別。他們的智力或一些特別才能通常較其他範疇,如社交能力發展得快,以致他們與同年齡的同學相處時往往感到格格不入。而雙重特殊資優生在各範疇上的發展差別,比一般資優生更為極端。他們一方面擁有非常優秀的才能,但另一方面他們的發展障礙卻導致其某些能力比一般同學更弱。例如,有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資優生可能在智慧上比其他同學優勝,但在情緒控制、組織能力等方面又會顯著比同齡弱。由於其“強弱並存”的特性,雙重特殊資優生的資優能力和障礙可能會因相互遮蓋而被忽視。
當我們提到如何幫助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時,通常會想起輔導班之類的課程。 但是,如我們單單著眼於雙重特殊資優生的障礙而忽略其資優特質,可能會令他們感到被標籤、誤解和輕視。
過往的研究發現,由於雙重特殊資優生的情感較為敏感,若學校只重視為他們提供調適而沒有給予他們展現才能的機會, 他們可能會覺得反感,甚至認為老師只看到他們的弱項而自信心低落。的確,若我們只專注於雙重特殊資優生的不足之處,給予他們過多的輔助,或只安排過於簡化的任務,可能會令他們喪失發揮其潛能的機會,亦沒有顧及他們喜歡挑戰的特徵。
因此,不少學者都指出要有效地協助雙重特殊資優生,不應只針對其障礙,而是要以“強項為本”的原則制定支援策略。一些學者憑多年來支援雙重特殊資優生的經驗,歸納出以“強項為本”的支援輔導策略,包括四個元素。我們可以用S.W.A.M.表示:●Strength-based 著重培育學生強項的課程及教學:
研究指出,有效的支援方案必須具備“培育強項”的教學:對於雙重特殊資優生,老師可培育他們的高層次思維技巧,例如解難技巧、邏輯推理、批判思維等,以及提供配合學生能力的延伸課程。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可靈活善用多感官教學,並給予學生與同儕合作學習的機會。
●Weakness compensatory strategies 教授學生補償技巧及策略:
老師可協助雙重特殊資優生運用自己的強項和才能彌補自己的不足,他們一般需要學習一些個別化的補償技巧及策略,例如閱讀及寫作策略、組織策略、應試技巧、溝通及社交技巧等,以幫助他們展現才能。由於他們的思考力和解難能力較強,他們較能掌握自己的情況及作出反思,經老師直接及有系統地教授這些技巧,大部份學生的學習表現都有明顯改善,他們亦可從中更瞭解自己的強項及弱項。
●Accommodation 給予個別化的調適:
為了讓雙重特殊資優生能展現其學習成果,老師可按需要在教學上給予適當的調適。當中,輔助科技如平板電腦、讀屏器、電子書、語音轉換文字軟體、協助組
織或寫作的軟體等,都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及表現。
●Management 全面的個案管理:
有效的個案管理可幫助整合上述支援。統籌人員需協調校內不同專業(包括資優教育、特殊教育、課程發展、訓育輔導等方面)的支援,並考慮學生及家長的意見,確保課程具挑戰性的同時,學生亦能得到足夠的支援。
當雙重特殊資優生的強項被肯定,他們會有更強的動機去學習及改善自己的弱點,亦能減少挫敗感和負面情緒。
-
7 # 木子說教育
題主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孩子很聰明但是寫作業拖拖拉拉,是很多上一年的兒童遇到的問題,從表現上來講,寫作業的時候孩子積極性不高,而且時斷時續,磨磨蹭蹭。當兒童出現這些問題的時候,家長自然焦急如焚,急切地盼望著解決問題,但是又不知從而下手。
首先我們對題主提出的問題進行初步分析:
①孩子剛上小學,無論是從時間還是課業要求上,還未完全適應小學的節奏。
②之所以寫作業拖拉,很重要的原因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神。
鑑於上述的分析的四點,題主可對照下,是否與上面的四點相對應。
(一)家長要客觀地認識剛步入小學的孩子出現的問題
剛步入小學的孩子,開始接觸正式的上課、下課、放學以及寫作業,這些在之前是前所未有的,突然地轉變,孩子心理不免會產生牴觸心理,因此家長要客觀的、理性的面對。那為什麼會產生牴觸心理呢?
①時間被限制,無法自由玩耍。幼兒園上課的狀態比較寬泛,也非常的熱鬧有趣,自由玩耍的時間比較多,對比小學,上課的狀態非常嚴謹,不允許交頭接耳,幾乎沒有自由玩耍的時間,這個時候孩子就會在質疑中產生牴觸心理。
②老師總會佈置作業,家長還有硬性要求。對於孩子來說,作業是個全新的領域。剛拿起筆寫作業有多難,相信經歷過的父母都知道。也許大多數孩子的第一次作業是在“瘋狂暴雨”中完成的,第一次不堪回首的寫作業經歷,讓他非常地厭煩,為什麼老師會佈置作業,平時愛我的父母,在我寫作業的時候卻變得如此的暴躁。
③孩子對作業產生牴觸心理並不是孩子真的不願意學習,只是孩子在跟家長無法溝通的情況下,採取自我反抗的方式,尋求轉變的節點。這個節點與家長的要求產生矛盾,因而導致孩子內心更加排斥家長所在意的。
通過題主對自己孩子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來孩子非常的聰明,但是在寫作業上卻磨磨蹭蹭,其實是在消極地反抗。
(二)讓孩子學會面對,學會規劃自己的時間,家長負責監督即可,切記不可越俎代庖。
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可以得知孩子並不是智力問題,而是沒有采取正確的態度對待作業,一味的消極反抗,盲目地認為是作業佔據了玩耍時間。其次父母過多的干預孩子的作業本身就會給孩子很大的壓力,導致孩子無所適從,因此要讓孩子學會面對併合理的規劃時間,並減少家長過多的干預。
當孩子面對作業出現拖拖拉拉現象的時候,家長為了能讓孩子快速地完成作業,大多時候利用家長的權威——吼叫、謾罵、指責甚至威脅,來迫使孩子去寫作業,這就出現了“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的翻車狀況。這種做法很顯然是不明智的,那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幫到孩子呢?
Ⅰ、直面困難——作業,家長明確告訴孩子作業是每個小學生都必須做的,是逃避不掉的。
Ⅱ、規劃時間,這個方法屢試不爽,讓孩子成為自己時間的主人,讓他獨自規劃放學後的時間,什麼時間寫作業,什麼時間玩耍,並且保證按照規劃的時間來執行。
Ⅲ、如遇翻車情況,堅持原則的前提下,讓孩子體驗下,不寫作業的後果。作業不寫,自然會被老師批評,一次不體面的經歷,會讓孩子知道寫作業與玩耍孰重孰輕。
②家長遠離戰場,遠遠監督即可,切記不可越俎代庖。
剛上一年級的時候,很多家長會搬個小板凳,像監工一樣,目不轉睛地盯著孩子寫作業,更甚者,看見一道錯題,馬上詐屍似的指指點點。題主可以對照下,自己是否有過類似的行為。家長越俎代庖不僅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還正面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當孩子出現下列情況的時候,家長要深刻反省了。
例:家長陪伴孩子寫作業,當孩子出現下列現象,孩子的專注力和自信心出現了問題。
Ⅰ、孩子寫作業,把自己關在屋裡,不允許家長進來。
Ⅱ、家長緊盯著一道題,孩子會說這個肯定錯了。
Ⅲ、家長輕微的走動,孩子就會被吸引過來。
當出現類似現象的時候,孩子的心理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孩子為了避免家長近距離的監督和打擾,他選擇了消極反抗——拖拖拉拉,磨磨蹭蹭。這些並不是孩子內心最真實的聲音,而是逃避現實的一種無奈之舉。
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要做個安靜的陪伴著,給孩子提供專注的空間環境。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以下幾點不可做:
Ⅰ、家長在孩子旁邊或者躺在沙發上玩手機,甚至把聲音開的很大。
Ⅱ、家長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看電視並且發出怪異的聲音。
Ⅲ、家長在屋內走來走去,甚至製造出很大的聲響。
良好的外在氛圍下,孩子能最大限度的把持專注力,並能集中精力思考邏輯思維較強的題型,從而慢慢養成習慣,受益一生。
建議二:適時鼓勵
在學習這件事上,儘量做到不懲罰,多鼓勵。
現在大多父母要求都特別高,字要寫得端正,不然就要擦掉重寫,甚至反覆的重寫,導致孩子一碰到寫字,情緒就非常的低落。同時多數大家倡導打擊教育,生怕一句誇獎,孩子就會驕傲,因此非常吝嗇誇讚的詞語。
這種做法著實不可取,現代教育提倡正向引導、鼓勵式教育。只要孩子有很小的一點進步,家長就要適時加以鼓勵,比如:
Ⅰ、今天寫作業的時間比昨天縮短了5分鐘。
Ⅱ、有一種題型孩子總是犯錯,但是今天認真思考後,終於做對了。
Ⅲ、孩子出去玩耍的時候,主動謙讓等等。
建議三: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有興趣了,孩子才能享受動腦寫作業的過程。一年級的語文和數學都相對比較簡單,但是卻不缺乏興趣性,比如可以採取以下方法來跟孩子玩遊戲:
Ⅰ、角色扮演,把語文課本中有意思的故事進行分角色朗讀或者是角色扮演。
Ⅱ、有意思的生字加一加遊戲,把課文中的生變成一場挑戰性的通關遊戲。
Ⅲ、神祕的數學邏輯,比如排隊,爬樓梯、還有計算等等。
結語: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可能是消極的反抗,這時候需要家長正向引導和適時鼓勵,讓孩子理解寫作業是不可逃避的,而是可以通過合理規劃時間來爭取玩耍的時間的,慢慢養成自主寫作業的習慣,孩子才會自覺地完成作業。 -
8 # 江水濤濤8851
1.一年級學生,年齡小,可塑性大,活潑好動,時間觀念不強,對學習認識不足。按理講,通過半個學期的養成教育,應該能夠適應一年級下學期的學習,儘管有時候難免會有點學習上的小毛病,但是,從總體上看來,應該是可控的。因為,畢竟是孩子,只要不是生活在孤立靜態的環境中,學習上有點不盡家長和老師之意,還是情由可原的。
2.題主說,他(她)的孩子很聰明,就是作業非常拖拉不自覺。從題主的問題,透露出兩點資訊:一是小孩的基礎較牢,能夠獨立完成作業,二是做作業速度慢,有偷懶的現象。兩點中,題主重點關注的是第二點,如何提高其孩子的做題速度,自覺性再強一些。恐怕這也是相當一部分家長共同關注的問題。
3.眾所周知,去冬今春,暴發了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假期時間過長。其間,宅在家長几個月的孩子,心理上難免受到影響,加之家長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日久天長,孩子的生活上會有所散漫,學習上會有所鬆弛,特別是對於一年級小學生說來,表現得尤為突出。
4.學生返校復課後,孩子們在生活學習上表現出來的鬆懈問題,學校已及時地採取了相應的對策,已對部分學生進行了有針對性地心理疏導和心理干預,筆者認為,只要家校相互溝通,共同攜手,孩子們很快會回覆到疫情前的生活學習狀態,當然,這也需要一個小過程,因為,教育教學問題,是一個科學的問題,只要有一個認真的過程,就會有一個好的結果。
總之,孩子,是家庭的未來和希望,家長重視,作為教育孩子們的老師,會更加重視。有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孩子會一天天地好起來的。 -
9 # 滔滔幼兒教育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兒童在家庭作業中的拖延在許多兒童中是一種常見的現象。我們將仔細分析孩子喜歡拖延的原因。對症下藥,你可以很容易地改掉孩子的壞習慣。
首先,要害怕困難的作業
對於家庭作業中的許多問題,孩子們感到有點困難。當他們遇到困難時,他們也會受到父母和老師的批評。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孩子們害怕作業有困難時,他們喜歡儘可能長時間地拖作業。
第二,父母過多增加了額外的家庭作業
一些孩子害怕老師的作業完成後,家長會再次佈置作業。有時作業太多,所以孩子們很害怕,因為他們沒有時間玩。這也會導致孩子們做作業遲緩。
第三,孩子們不知道時間
一年級的孩子不知道時間,所以他們總是先拖延和玩耍,只有當他們不能再拖延的時候才做作業。
四、沒有讓孩子承擔拖延的後果
有許多孩子拖延做作業,最後沒能完成。他沒有因此受到懲罰。經歷了幾次這樣的經歷後,他不怕沒完成作業。他會習慣拖延。
鑑於上述情況,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改變孩子在作業上的拖延:
根據作業的數量,給孩子一定的時間,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如果這個孩子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他就不能再做了。和老師好好溝通,讓老師懲罰沒有完成作業的人。如果他喜歡在做作業的時候做其他事情,父母需要清理孩子的桌子,要求孩子在做作業前做好準備,並與孩子達成協議。只要規定的作業完成了,剩下的時間將由孩子支配。讓孩子們意識到不拖拉的好處。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家庭作業期間,不應該允許孩子做其他事情,例如吃飯、喝水和其他分心的事情。
-
10 # 艾克斯雜談
放學接孩子的時候,經常會聽到家長們聊天“我家孩子特別聰明,就是不自覺不好好學” “我家孩子腦子可好了,就是不往學習上放,作業寫很晚”……
其實,這些問題,都是“聰明”惹的禍。
家長引導有誤現在的孩子們確實很聰明,家長們可能經常說起自己家孩子聰明表現在哪些地方,孩子們聽到後就會在心裡形成一個固定暗示“自己很聰明”,越有這個暗示,就越不按部就班學習,想要通過不用功也可以學好來證明自己確實很“聰明”。
豈不知,如果這個習慣形成以後,要改正過來是很困難的。
僥倖心理作祟笨鳥先飛的道理都懂,有些家長認為自己家孩子不是笨鳥,不需要先飛也能達到想要的成果,所以起初就會放鬆要求。
等你發現孩子沒自己想象的那麼聰明時,才想起來約束,就會覺得孩子怎麼一點都不積極,一點都不聽話。
家長想要炫耀誰都盼著自己孩子比別家孩子強,首先比成績,成績如果差不多,就比誰家更不用心(不用心還好,就證明孩子更聰明)。
試想一下,當有人誇你孩子好的時候,你來一句說“我家孩子,不想管,平常也不好好學,作業也不好好寫”,是不是滿滿的炫耀口吻。
但孩子小時候,最怕貼標籤了,你天天給他貼一個聰明但不用功的標籤,除了滿足你的虛榮心外,沒有一點好處。他會預設自己就是這樣的,沒辦法改正。
所以,不要說聰明不聰明,學習習慣一定要抓好,要正面引導孩子,不要攀比式誇獎或者批評孩子。
回覆列表
不是孩子的專注力的問題,也不是孩子意拖拉不自覺!是因為一年級的孩子眼手筆協調能力差,寫字特別難,特別累!
一、現象分析“很聰明的孩子”,可見對上課後的知識點都是懂的,比如認字、組詞、讀拼音、口頭造句,點讀甚至沒讀課文…反正只要是能夠用嘴說就可以的,口頭語言表達的,孩子都完成的不錯。說明孩子是懂了。
“寫作業拖拉不自覺”,注意!用手用筆來書寫作業拖拉不自覺。
所以問題的焦點是:孩子完成書面作業太難了,太累了,就不願意寫了,就寫的慢了,所以給你的感覺是孩子做事情拖拖拉拉,不自覺。
二、怎麼知道孩子書寫作業很累?用手摸摸孩子作業的背面,假如是明顯的凹凸不平,說明孩子寫字非常用力,所以對孩子來說,寫字也特累。(對大人也是,家長自己嘗試寫半個小時的字看看,是不是覺得手腕特累?)
三、我的親身體驗我現在教一年級到三年級的孩子。
上課時,孩子的興趣都很高,知識點也接受的很快,反正用口頭語言來回答的問題,他們都很好的完成。
但做課堂紙面作業的時候,效率就非常的低,寫十幾個字,要十幾20分鐘。
我採取的措施是:讓孩子進行眼手筆協調訓練。
1、鼓勵孩子在黑板上畫線條塗鴉,孩子很喜歡。
2、鼓勵孩子們家裡在黑板上寫字。
家長可以在家裡配一塊小黑板,或者是塗一塊黑板強牆。這樣家長不用盯著孩子,就可以知道筆順筆畫是不是對的。
如果發現孩子的筆順筆畫不對,就可以在旁邊寫出正確的筆順筆畫,這比孩子在作業本上塗來擦去效率高,孩子也願意接受。
3、體驗在紙面上塗鴉和寫字的樂趣
要體驗寫字的那種舒服的感覺,對紙和筆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通常孩子做作業是普通的HB鉛筆,要用很大的力氣才寫的清楚。我讓我們班上的同學換成金屬的活動鉛筆(重心低省力),筆芯2B,0.7mm的。這樣孩子用力比較輕,就可以寫得很清晰。
最好用有一定粗糙度的林道紙,象牙白,有暗格。
四、一年級通過大量的書面作業來考核知識點掌握的方法不適合孩子。對低齡學生而言,用書面語言來表達比用口頭語言來表達困難的多。
老師和家長要考核孩子對知識點的掌握度,完全可以用口頭語言的方式來考核。
書面語言能力是可以逐步培養髮展的,如果家長因為孩子書面作業做的不好而過度的焦急糾結,逼著孩子完美完成書面作業,反而會破壞孩子的興趣,損害他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