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河朔吟》
太平燕趙許閒遊,三十從知壯士羞。
敢話詩書為上將,猶憐仁義對諸侯。
子房帷幄方無事,李牧耕桑合有秋。
民得誇襦兵得帥,御戎何必問嚴憂。
太平燕趙許閒遊,三十從知壯士羞。”詩人所戍守邊塞古為燕趙大地,即河朔一帶,開篇點題。“三十”,是說“太平”歲月久;智“從知”來,“壯士”病死而非戰死沙場,理應羞愧。首聯寫燕趙一帶太平景象,有許多閒暇遊歷時光,三十多年安於異族統治,讓詩人羞愧難當,渴望收復叛戎佔領失地,表達馬革裹屍的志願。
“敢話詩書為上將,猶憐仁義對諸侯。”“敢”,有勇氣地推斷。“詩書”,《詩經》《尚書》,的借代儒家經典。詩人從小斷齏畫粥,貧苦力學,有勇氣地推斷說自己成為一位儒將。“憐”,愛。“對諸侯”,典出《孟子·寡人之於國也》,孟子見梁惠王,提出仁政思想。頷聯既抒發詩人立志成為一代儒將,又表現戍邊應推行仁政的思想。
“子房帷幄方無事,李牧耕桑合有秋。”“子房帷幄”,指張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史記·高祖本紀》:“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國家用像張良一樣的人才能無戰事、災異。“耕桑”:種田與養蠶,泛指從事農業。“有秋”:有收成,豐年。春秋戰國時代高敦姚《商書·盤庚上》:“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頸聯以運籌帷幄的張良、屯田戍邊李牧典故自比,詩人要成為明相良將,重視屯田,以耕養戰。
“民得誇襦兵得帥,御戎何必問嚴憂。” “誇襦”:“誇”,通“袴”(kù同“褲”);“袴襦”借喻地方官吏的善政。典出南朝劉宋史學家范曄《後漢書·廉範傳》:“遷蜀郡太守……百姓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無襦今五袴。’”結構上,以“叔度袴襦”照應頸聯“子房帷幄”。例如唐朝黃滔《泉州開元寺佛殿碑記》記載:“初,僕射太原公 ,以子房之帷幄布泉城,以叔度之袴襦纊泉民。”蘇軾《慶源宣義王丈求紅帶》:“今年蠶市數州禁,中有遺民懷袴襦。”詩中“袴襦”,表達的含義即為“地方官吏的善政”。“嚴憂”,即嚴尤,王莽朝任大司馬,曾向王莽論抵禦匈奴之策。尾聯主張養民富民、推行善政,重視精選將帥,講究御戎謀略 。
整首詩,語宏事博,凜凜生氣,體現范仲淹“與時訊息”“範圍一氣”的詩歌創作主張。詩人感於“太平燕趙”日久而興懷,坐運籌策,為民請命,浩然正氣,充塞天地。
范仲淹《河朔吟》
太平燕趙許閒遊,三十從知壯士羞。
敢話詩書為上將,猶憐仁義對諸侯。
子房帷幄方無事,李牧耕桑合有秋。
民得誇襦兵得帥,御戎何必問嚴憂。
太平燕趙許閒遊,三十從知壯士羞。”詩人所戍守邊塞古為燕趙大地,即河朔一帶,開篇點題。“三十”,是說“太平”歲月久;智“從知”來,“壯士”病死而非戰死沙場,理應羞愧。首聯寫燕趙一帶太平景象,有許多閒暇遊歷時光,三十多年安於異族統治,讓詩人羞愧難當,渴望收復叛戎佔領失地,表達馬革裹屍的志願。
“敢話詩書為上將,猶憐仁義對諸侯。”“敢”,有勇氣地推斷。“詩書”,《詩經》《尚書》,的借代儒家經典。詩人從小斷齏畫粥,貧苦力學,有勇氣地推斷說自己成為一位儒將。“憐”,愛。“對諸侯”,典出《孟子·寡人之於國也》,孟子見梁惠王,提出仁政思想。頷聯既抒發詩人立志成為一代儒將,又表現戍邊應推行仁政的思想。
“子房帷幄方無事,李牧耕桑合有秋。”“子房帷幄”,指張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史記·高祖本紀》:“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國家用像張良一樣的人才能無戰事、災異。“耕桑”:種田與養蠶,泛指從事農業。“有秋”:有收成,豐年。春秋戰國時代高敦姚《商書·盤庚上》:“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頸聯以運籌帷幄的張良、屯田戍邊李牧典故自比,詩人要成為明相良將,重視屯田,以耕養戰。
“民得誇襦兵得帥,御戎何必問嚴憂。” “誇襦”:“誇”,通“袴”(kù同“褲”);“袴襦”借喻地方官吏的善政。典出南朝劉宋史學家范曄《後漢書·廉範傳》:“遷蜀郡太守……百姓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無襦今五袴。’”結構上,以“叔度袴襦”照應頸聯“子房帷幄”。例如唐朝黃滔《泉州開元寺佛殿碑記》記載:“初,僕射太原公 ,以子房之帷幄布泉城,以叔度之袴襦纊泉民。”蘇軾《慶源宣義王丈求紅帶》:“今年蠶市數州禁,中有遺民懷袴襦。”詩中“袴襦”,表達的含義即為“地方官吏的善政”。“嚴憂”,即嚴尤,王莽朝任大司馬,曾向王莽論抵禦匈奴之策。尾聯主張養民富民、推行善政,重視精選將帥,講究御戎謀略 。
整首詩,語宏事博,凜凜生氣,體現范仲淹“與時訊息”“範圍一氣”的詩歌創作主張。詩人感於“太平燕趙”日久而興懷,坐運籌策,為民請命,浩然正氣,充塞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