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二姨l
-
2 # 小康影視廳
沒了阿米爾汗,印度片彷彿也失去了“色彩”。非阿米爾汗的印度片從2015年至今已有16部在國內上映,但票房僅有14.18億元。相比之下,阿米爾·汗一部《摔跤吧!爸爸》基本上就達到了這樣的成績。
然而,阿米爾汗也不應該被“神化”,阿米爾汗出演的影片也可能質量參差不齊。像是網傳創世星引進《印度暴徒》時曾與片方簽下保底協議,但口碑垮塌使得阿米爾汗都親自出面致歉,票房也未過億。
從印度電影來說,想要長期對外輸出非歌舞類的高質量型別片本身就是強人所難。但國內市場對於印度電影的單一需求,無疑也會推升其風險。 個人魅力撐起大半場。
將印度電影推進中國市場,阿米爾·汗起著無比重要的作用。
沒有吸引力的片名翻譯導致了《三傻大鬧寶萊塢》票房很慘淡,但幸運的是自發式傳播使越來越多國內觀眾對印度電影以及阿米爾·汗有了初認識。之後,《我的個神啊》拿下了1.18億元的票房,為“印度劉德華”阿米爾·汗帶著印度片正式叩開國內電影市場做了極好的鋪墊。
而真正的轉折點便是《摔跤吧爸爸》。由這部高質量影片開始,印度片開始在內地廣泛扎堆:包括首部分賬片《神秘巨星》、首部進入賀歲檔的《印度暴徒》,去年在內地上映的印度片多達10部。
可惜的是,如果拋開阿米爾·汗的“光環”,印度片在國內市場似乎變得不怎麼耐“打”。在引進片配額有限的情況下印度片數量開始大增,但多的不是票房成績,反而多的只是量的“泡沫”。 由於國內觀眾的單一化需求,引入國內市場的印度片便無可避免地出現同類型題材的對壘。由於片商都會選擇一些在本土確認過質量的口碑片,所以能夠拉動觀影的重任也就落在了營銷方面上。
但目前國內市場的印度片票房已進行了理性回撥,再加上近兩年興起的大規模引進印度片風潮使得購片成本明顯上升,為了保證批片利潤,營銷成本的上升空間被束縛住,如何“以小博大”成了新的考驗。
可以說,阿米爾·汗憑藉一己之力將印度電影帶入了國內市場的中心舞臺,除了有著“淘金”的優勢,也讓印度電影的質量面臨著更嚴苛的檢驗、宣發營銷迎來了更艱鉅的挑戰。這個市場中的機會與風險已經攤在了面前,參與者需要看清楚、做好判斷。
回覆列表
怎麼說呢,其實大部分的印度電影都過於迂腐,就中國的發展來講,在觀看印度的電影,他們的發展似乎有一些脫節,但是不不得不承認的事,印度電影的教育意義都很強,在中國上映的片子反響都很好,之前的三傻大鬧好萊塢,就讓阿米爾汗在中國有了很好的口碑,加強摔跤吧爸爸的播出,更是讓觀眾眼前一量,我是非常喜歡阿米爾汗這個演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