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和諧131679225

    謝謝邀請,戰國時期“四大君子”為:齊國的孟嘗君、魏國的信陵君、楚國的春申君、趙國的平原君齊稱四大君子,他們在戰國時期可謂功不可沒,各自為了各國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孟嘗君,姓田名文,當時的貴族,四君子之一;信陵君,姓魏名無忌,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平原君,貴族,趙武靈王之子、惠文王之弟,因賢能而聞名;春申君,名黃歇,楚國公室大臣,曾任楚相,博學、善辯。他們四人都網路人才、禮賢下士,對人才的重視、人才觀有著共鳴,以及運用人才使國家起死回生等,對後世影響深遠;他們四人的共同特點就是以“士”著稱,結交賓客,籠絡人心,發展國力,振興國家,走出一條強國之路;他們四人心善為本,收養門客無數,對內維護自己的勢力以對付政敵、對外與敵國作政治、軍事上的鬥爭,四人君子均是當時名震戰國時期的風雲人物。所以說,戰國時期的四大君子,都不是徒有虛名,而是各國的頂級人物,心謀計策、發展軍事、遠交近拉、智高才盛、愛民如子等,使自己的國家逐漸走向強大。在謀究各國政治、軍事發展更加興旺繁榮中,信陵君對魏國傾心付出,被排在第一,其次為春申君、平原君和孟嘗君,能沉下身子、禮貌待人、挖掘人才、籠絡門客等,壯大了力量、威名赫赫。個人看法,就事論事,敬請指正。

  • 2 # 調侃歷史

    戰國四君子分別是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趙國的平原君趙勝、楚國的春申君黃歇、齊國的孟嘗君田文。戰國四君子的形成背景是,秦國的日益強大,各國的貴族為了抵抗秦國,紛紛網羅人才,也就是所謂的門客。而在這群人中,最著名的就是以上四位,後人也因此稱他們為戰國四公子。

    信陵君

    信陵君魏無忌,魏安釐王同父異母的弟弟。信陵君為人寬厚仁義、禮賢下士,從不以勢壓人,所以,很多人都願意投考在信陵君門下,信陵君的門客數量很快就達到了三千餘人。不過,雖然戰國時期養士之風盛行,但大多數人都只是為了混口飯吃。與其他三位君子不同,信陵君讓這些門客四處蒐集情報,組成了一張強大的資訊網。

    有一次,信陵君與魏安釐王下棋,北方突然傳來急報,說趙王率軍南下。信陵君卻不在意的說趙王只是打獵而已,後來驗證果真如此。雖然信陵君的清包夠快夠準,卻使魏安釐王產生了恐懼感,畢竟信陵君的某些能力超過了一個國家的水平。

    要說信陵君對魏國的貢獻,那就是竊符救趙,使秦國吞併趙國的計劃破產,之後又率領聯軍打敗東進的秦軍,成功使東方六國的壽命延長了數十年。可以說,再那個時期,信陵君成為了阻擊秦軍的旗幟。

    在長平之戰後,魏國成為了東方諸侯國中,最有影響力的國家。而這都得益於信陵君竊符救趙的舉動。不過,自從竊符救趙之後,信陵君就沒有回到魏國,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哥哥不信任自己。直到秦國因為陶邑事件再次對魏國用兵,魏國竟沒有一人可以擔任統率的位置,信陵君這才被請回魏國。

    信陵君回國後,再次聯絡各國合縱,率領一支五國聯軍打敗了秦軍統率蒙驁,使秦國緊閉函谷關,不敢出關迎戰。而魏國這一次的勝利讓秦國開始重視信陵君了,秦國再次使用反間計,離間了魏安釐王與信陵君的關係,信陵君再次被罷免。就算後期秦國再次進攻魏國,魏國連續失敗,魏安釐王都沒有啟用信陵君,而信陵君也因終日飲酒而死。

    平原君

    公元298年,趙勝被封為平原君。也是這一年,他見到了剛剛用“雞鳴狗盜”從秦國逃出來了孟嘗君,也許是孟嘗君給趙勝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趙勝後來也廣攬門客,鼎盛時也有數千人。要說趙勝對趙國的貢獻,那麼就是經典故事“毛遂自薦”中,他帶領門客前往魏國與楚國求援。並且在援軍未到達之前,他散盡家產,堅守邯鄲城。堅持到了魏、楚的援軍到來。

    平原君是四公子中筆墨比較少的,但他對於趙國的貢獻無疑是巨大的,沒有他,或許趙國就在邯鄲之戰中被秦國屯並了。

    春申君

    與平原君一樣,春申君黃歇最大的貢獻同樣是使楚國免於戰火。春申君的早年經歷在史書上記載不詳,只說他年輕時四處拜師遊學,廣結好友。

    在華陽之戰後,韓、魏兩國再次被迫臣服於秦國。而再於秦國接壤的國家中,除了韓、魏,就只有趙國與楚國了。很明顯,東方諸侯國短時間內無法再次合縱抗秦。所以,秦國就將目光放在了趙國與楚國身上。

    秦昭王命白起準備率軍攻打楚國,而就在這個時候,春申君來了。春申君給秦昭王寫了一封信,內容大意是說秦國與楚國是天下最大的兩個諸侯國,兩個大國相鬥,只會便宜了其他諸侯國。在信中,他拿出了晉國知瑤的例子,說秦國一旦耗費實力後,韓、趙、魏一定會進攻秦國。他建議秦國不要進攻楚國,要與楚國結盟。到時,秦國就可以通過韓、魏兩國將勢力伸到東邊的齊國,從而切斷趙、燕與齊的聯絡。

    當然了,這封信的內容確實有誇大成分,但春申君的目標達到了,楚國的目標也達到了。秦昭王最終答應了春申君的條件。雖然在那個時期,秦國想要消滅疆域廣闊的楚國不容易,但依然可以重創楚國,春申君的一番做法使楚國免於戰火,將目標對準了趙國。隨後就爆發了秦趙閼與之戰。

    孟嘗君

    要說戰國四公子誰的名聲最響,那無疑是孟嘗君了。就連秦國都費盡心思想把孟嘗君留在秦國。

    孟嘗君的父親是齊國的權臣田嬰,不過孟嘗君出生的日子不太好,五月初五出生,那時候的人們認為這天出生的孩子會給父母帶來黴運,就把孟嘗君拋棄了。還好他的母親偷偷的把他送到了孃家手裡。

    田文通過一系列努力與自證,在後來讓田嬰決定把家族交給田文。孟嘗君接手後,大範圍的招收人才,只要有才,不管什麼身份都能去投奔孟嘗君。甚至在一段時間,孟嘗君的封地還成為了罪犯們的天堂。

    要說孟嘗君對齊國的貢獻,那就是兩次率軍伐秦了。其實也說不上是貢獻,因為孟嘗君純粹是為了個人復仇才去打得秦國。因為當年孟嘗君在秦國受辱,通過“雞鳴狗盜”的幫助才逃離秦國。逃離秦國的孟嘗君就發奮圖強,策劃報復秦國。

    在這期間,孟嘗君不斷修好與南韓、魏國的關係,並說服了韓襄王與魏襄王共同出兵伐秦。當時的情況是齊國與秦國分別稱霸東西方,魏、韓站在齊國,趙國想要屯並中山,就“結秦連宋”打壓齊國,楚國與燕國因為受到重創,緊閉大門,不問中原。

    公元298年,孟嘗君率領齊、魏、韓三國聯軍進攻秦國,很快就大敗秦軍(另一個因素是秦軍主力還在楚國邊疆),這是自商鞅變法以來,秦國第一次大敗。秦昭王害怕了,因為主力來不及往回調,秦昭王只好割地求和,不過被孟嘗君替換成釋放楚懷王了。

    孟嘗君撤軍後,秦國主力也回來了,秦昭王就翻臉了,不放楚懷王了。這讓好面子的孟嘗君很生氣。兩年後,公元296年,孟嘗君率領齊、魏、韓、趙、宋五國聯軍再次殺向秦國。因為趙國已經吞併了中山國,戰略方向開始轉向抗秦。

    聯軍一路勝利,秦國雖然主力在國內,但秦昭王也害怕了,再一次使出割地求和的策略。不過,這時候的楚懷王因為抑鬱與疾病的雙重打擊,已經去世了。孟嘗君的計劃也實現不了,繼續打下去得到的領土只能是便宜了魏、趙、韓,對齊國沒有好處,就答應了秦國的想法。

    結語

    以上就是戰國四君子和其主要作為了。其實戰國四君子每一位都有重創秦國的好機會,不過都或多或少因為利益問題而停止了,不過這也是人之常情,畢竟那時候的人們,思想都侷限在諸侯國上,並沒有大的統一的觀念。

  • 3 # 青青老師小私塾

    戰國時期,養士之風盛行,出現了四位君子,他們因門客雲集而出名,又因為出身王公貴族,又叫“戰國四公子”,分別是:

    孟嘗君:齊國 田文平原君:趙國 趙勝信陵君: 魏國 魏無忌春申君:楚國 黃歇

    戰國的時代背景下,四大君子,算是諸侯國的高階管理層。對上層,說保家衛國算不上,說逆歷史潮流困獸猶鬥呢,又過於絕對。但對下層來說,他們卻有著共同的貢獻就是:

    給當時社會各類人士,提供了靈活就業的崗位,寬鬆不設限的晉升空間,給戰國亂世中的人,能夠有勵志向上的希望,並由此誕生了不拘一格的人才和思想。

    孟嘗君:史記說是諡號;也有說字孟,封地在嘗邑。

    平原君:因封地在平原。

    信陵君:因封地在信陵。

    春申君:據說也是因封地而得名,今上海的簡稱申,還有黃浦江別名黃歇浦,又稱春申江,都跟他有關。

    【生平及職位】

    孟嘗君:

    齊威王的孫子,齊宣王和他父親田嬰是同父異母兄弟,也就是說齊宣王是他叔叔。

    齊湣王時,被任用為齊相,後來因湣王滅了宋國驕傲了就想除掉他,他逃到魏國,被任用為魏相。

    後齊湣王死了,齊襄王時,孟嘗君在自己的封地薛地,是中立的,不屬於哪個諸侯國,齊襄王有意籠絡孟嘗君。

    孟嘗君死後,幾個兒子爭爵位,齊、魏兩國趁機滅了薛地,他也徹底絕後了。

    平原君:

    趙武靈王的兒子,趙惠文王的弟弟。

    趙惠文王和趙孝成王時,被任用為趙相,但仕途起伏,三起三落,反覆被罷免了又被複位。

    平原君死後,子孫繼承了爵位。趙國滅亡後,他的子孫也斷絕了。

    信陵君:

    魏昭王的兒子,魏安釐王同父異母的弟弟。

    信陵君的姐姐,是平原君夫人,所以他是平原君的小舅子。

    魏安釐王因為信陵君的賢能,時時提防,不敢任用他。竊符救趙的事情發生後,信陵君就到了趙國。

    魏國因為沒了信陵君坐鎮,受到秦國的進攻。魏王和信陵君和好,任用他為最高軍事將領,打退了秦國後,魏王因為秦國的離間,又辭了信陵君的官。

    這次信陵君為了打消魏王的疑心,就不上朝了,天天喝酒玩樂,結果一世英名和性命,都斷送在酒杯裡。後人不詳。

    春申君:

    唯一一個非王室成員,他只是楚頃襄王的政要,和太子一起在秦國做過人質。

    頃襄王死後,楚考烈王即位,任用他為楚相。

    雖然春申君不是王室血脈,但王室卻流著他的血脈。楚考烈王不能生育,他的兒子其實是春申君的,是他寵幸了李園妹妹有孕後,又獻給了楚王,生下的孩子,被立為太子後即位,稱楚幽王。

    總結:除了春申君不是王室,其他三位都諸侯國君王旁系,都是輔佐君王的重要力量。在秦國的強權威脅下,他們用自己的凝聚起來的人才勢力,支撐著自己所在的諸侯國與秦國周旋對抗。

    【主要事蹟典故】

    孟嘗君:

    【雞鳴狗盜】孟嘗君門客的技能多樣,有會狗盜的人,偷得狐白裘獻給昭王的寵妃,讓她幫著在秦昭王那裡吹風放了孟嘗君,也有會雞鳴者,學雞叫打開了城門,才成功逃出秦國。

    【馮諼彈鋏】馮諼是孟嘗君的門客,他在門下彈鋏,要求提高伙食、交通、住宿標準,最後得償所願。當然,他也是對孟嘗君最有貢獻的門客。

    【狡兔三窟】【焚券市義】【食客三千】都是馮諼和孟嘗君之間的故事。

    孟嘗君要說貢獻,還真是有爭議。

    按現在的說法,他算是個經理人,可以就職於不同的公司高管。

    做齊相時,想聯合韓、魏攻打秦國,後來被蘇代說動,放棄了計劃。

    做魏相時,又聯合秦、趙幫助燕國幹敗了老東家、自己的本家齊國。

    所以在《史記》中,司馬遷對其評價並不高,認為他養士不管什麼品性仁德,大多是亂法犯禁的人,造成了當地的民風凶暴。而孟嘗君卻不以為然,沾沾自喜。

    個人認為,他做事做人,並沒什麼道義底限。

    平原君:

    【趙勝殺妾】以此彰顯自己遠離美色、重視賢能,由此招攬了更多人才。

    【毛遂自薦】毛遂讓平原君給他【錐處囊中】、【鋒芒畢露】的機會,他以【三寸不爛之舌】幫助平原君促成了和楚國合縱抗秦的盟約談判。

    平原君算是能沾上“義”的一位君子,大義滅妾(雖然對女性過於殘酷),使趙國與楚合縱抗秦,散盡家財救趙國邯鄲之圍。自始至終,都能有恆定的道義標準,並能以此標準約束自己。

    信陵君:

    【侯嬴抱關】信陵君對一個看城門的老頭侯嬴禮待有加,在街市大庭廣眾之下,為信陵君建立起禮賢下士的人設。

    【竊符救趙】侯嬴獻計,暗中違背魏王的意思,偷了兵權虎符,與秦軍對抗,解救了受秦攻擊的趙國,也化解了魏國的潛在威脅。

    《史記》評價之最高,全文以“公子”相稱,因其寬厚禮賢下士,坐鎮魏國,各諸侯國和秦國都不敢隨意出兵侵犯。他在“四公子”中,無論是道義還是實力,都稱得上是首位。

    春申君最高光的時刻,是髮長文給秦昭王,陳述時局利弊,最終秦國放棄了聯合韓、魏攻打楚國的計劃,秦、楚結盟。又盡心保護太子,實際是他的兒子,在秦國做人質時能全身而退,繼位楚王。

    後來因為王室血脈的祕密,沒有聽謀士朱英建議先殺李園,後慘死在李園的手下,實在是一招不慎,滿盤皆輸。

  • 4 # 潘多拉效應

    春申君黃歇,為楚中國人,他曾求學天下,遍訪名師,因此學識淵博,又能言善辯,深得楚頃襄王的賞識。楚考烈王時期封為春申君,一時權傾朝野。春申君為人極有膽識,曾以一人之力遊說秦國放棄攻打楚國,又曾在秦國攻打趙國之際精兵支援,與魏國信陵君一同擊潰秦國,解除了邯鄲之圍。春申君門下之人居戰國四公子首位,然而,黃歇卻沒有善終,因為楚考烈王奔喪時,被李園於棘門擊殺,結束了他縱橫政壇的一生。

    信陵君魏無忌,出身王室,是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魏昭王少子。公元前277年,衛昭王過世,信陵君兄長繼承魏國王位。此時的信陵君深深意識到,魏國比其他國家落後不少。為了挽回即將傾頹的國家,信陵君廣招賢士,充斥府邸。他也曾兩次與秦軍交戰,拯救了趙國和魏國。他又禮賢下士,對年邁的門客以禮相待,深受人們的尊敬。然而,對於才華橫溢的信陵君,魏安釐王卻充滿了猜忌,他怕信陵君功高震主,處處提防,更因此罷免了信陵君的兵權。使得信陵君終日飲酒作樂,碌碌無為,了卻餘生。

    平原君趙勝,出身趙國貴族,為趙武靈王之子,趙惠文王之弟。平原君門下門客數千人,對待朋友真誠有禮貌。他忠君愛國,長平之戰後,面對秦軍的包圍,誓死不降,為堅守城池,散盡家財,與敵人斡旋三年之久。他曾營救魏齊,也曾毛遂自薦,善於納諫,對國家忠心耿耿。

    孟嘗君田文,為齊國貴族,齊威王之孫。孟嘗君家財萬貫,善於招攬賢能,門下供養了許多門客為他效勞。孟嘗君曾對秦昭王的徵辟虛以委蛇,最終逃回國家。孟嘗君雄才大略,曾聯合韓、魏擊敗楚、秦。受田甲叛亂牽連,被湣王所疑,只得稱病歸隱。不久後,又出任魏國相國一職,一時風頭無量。

  • 5 # 空谷幽蘭1988

    戰國四公子指信陵君魏無忌,春申君黃歇,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

    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前243年),號信陵君,戰國四君子之首。公元前257年,他設法竊得兵符,擊殺將軍晉鄙,奪取兵權,救趙勝秦。後十年,為上將軍,聯合五國擊退秦將蒙驁的進攻。有食客三千,《漢書·藝文志》兵家有《魏公子》二十一篇,今佚。

    趙國的平原君趙勝(約前308年-前251年),戰國四君子之一,趙國貴族。乃趙武靈王之子、趙惠文王弟而趙孝成王叔也。趙之諸公子中,趙勝“最賢,喜賓客,賓客蓋至者數千人”。

    楚國的春申君黃歇(前314-前238年),戰國四君子之一,以辯才揚名,四公子中唯一非王室中人。然相楚考烈王二十五年,輔國持權,說一不二,自有其過人之能。

    齊國的孟嘗君田文(?-前279年):媯姓,田氏,名文,戰國四君子之一。他養士數千人,成為齊國的重要政治力量,擔任了齊相,每年的工資就是薛地萬戶人家的租稅。他的門客馮瑗曾到薛地為他收債,免除了部分貧苦人的債務,取得了薛地人的擁護和愛戴。

    雖然人們對戰國四君子或褒或貶,但有一點卻不可否認,那就是他們在當時都收養了幾千門客,對內維護自己的勢力以對付政敵,對外與敵國作政治、軍事上的鬥爭,是戰國時期舉足輕重的風雲人物。

  • 6 # 坐在墳頭哭的女子

    回答了:戰國時期,有哪四大君子,他們有什麼貢獻?

    戰國末期,秦國越來越強大。各諸侯國貴族為了對付秦國的入侵和挽救本國的滅亡,竭力網羅人才。他們禮賢下士,廣招賓客,以擴大自己的勢力,因此養“士”(包括學士、策士、方士或術士以及食客)之風盛行。當時,以養“士”著稱的有齊國的孟嘗君、趙國的平原君、魏國的信陵君和楚國的春申君。後人稱他們為“戰國四公子”。

    這時正趕上齊威王去世,宣王立為國君,宣王知道是成侯陷害田忌,就又召回了田忌並讓他做了將領。宣王二年(前341),田忌跟孫臏、田嬰一起攻打魏國,在馬陵戰敗魏國,俘虜了魏太子申殺了魏國將領龐涓。宣王七年(前336),田嬰奉命出使南韓和魏國,經過他的一番活動使南韓、魏國歸服於齊國。田嬰陪著韓昭侯、魏惠王在東阿南會見齊宣王,三國結盟締約後便離開了。第二年,宣王又與梁惠王在甄地盟會。這一年,梁惠王去世。宣王九年(前334),田嬰任齊國宰相。齊宣王與魏襄王在徐州盟會互相尊稱為王。楚威王 得知這件事,對田嬰很惱火,認為是他一手策劃的。第二年,楚國進攻齊國,在徐州戰敗了齊國軍隊,便派人追捕田嬰。田嬰派張醜去勸說楚威王,楚威王才算罷休。田嬰在齊國任相十一年,宣王去世,愍王立為國君。愍王即位三年,賜封田嬰於薛邑。

      孟嘗君在薛邑,招攬各諸侯國的賓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很多人歸附了孟嘗君。孟嘗君寧肯捨棄家業也給他們豐厚的待遇,因此使天下的賢士無不傾心向往。他的食客有幾千人,待遇不分貴賤一律與田文相同。孟嘗君每當接待賓客,與賓客坐著談話時,總是在屏風後安排侍史,讓他記錄孟嘗君與賓客的談話內容,記載所問賓客親戚的住處。賓客剛剛離開,孟嘗君就已派使者到賓客親戚家裡撫慰問候,獻上禮物。有一次,孟嘗君招待賓客吃晚飯,有個人遮住了燈亮,那個賓客很惱火,認為飯食的質量肯定不相等,放下碗筷就要辭別而去。孟嘗君馬上站起來,親自端著自己的飯食與他的相比,那個賓客慚愧得無地自容,就以刎頸*表示謝罪。賢士們因此有很多人都情願歸附孟嘗君。孟嘗君對於來到門下的賓客都熱情接納,不挑揀。

    平原君

      解圍邯鄲

      趙孝成王四年(前262年),韓割上黨地與秦,守將馮亭不願降秦,獻上黨十七邑與趙國,欲引趙國抗秦。孝成王大喜,但平陽君趙豹認為不可接受。孝成王召平原君與趙禹商議此事,兩人皆認為可以接受。於是趙王派平原君前去受地,令領軍駐於長平,引發了。趙孝成王六年(前260),趙王以之子替代廉頗為將,秦軍包圍趙軍,趙括投降,秦軍坑殺趙軍四十萬。趙孝成王九年(前257年),秦軍包圍趙國都城邯鄲。

      秦軍圍邯鄲後,魏安釐王曾令晉鄙前往救援,但後來在秦國威脅之下,令晉鄙在蕩陰按兵不動。魏王使客將軍新垣衍進入邯鄲,向平原君說秦國發兵攻趙,只是為求為帝,勸平原君尊秦昭王為帝,即可罷兵。平原君對此建議猶豫不決時,魯仲連正好遊歷至趙國,入見平原君,請求與新垣衍相辯,最後魯仲連說服新垣衍不再提帝秦之議,平原君於是轉而向他國求援救趙。

      平原君出使楚國,在門下食客的協助下,說服楚國諦結盟約;同時,平原君夫人為魏國信陵君之姊,平原君遂多次派人前往魏國促其出兵救趙。在平原君動之以情下,信陵君多次請求魏王下令發兵,魏王畏秦,不聽其議,信陵君便依食客侯嬴之議,殺晉鄙奪其兵符,發兵救趙。

      平原君回國時,楚國和魏國援軍未到,秦國加緊攻擊邯鄲,邯鄲告急。邯鄲傳舍吏之子李同提議說:“現在形勢十分危急,但你的姬妾數百人仍穿好吃好,如果趙國被攻破,你還能這樣嗎,不如讓夫人以下的人都幫助守城,把家裡的東西都拿來犒勞士兵,如果守得住,還愁沒有這些東西嗎。”平原君於是將家財散盡犒賞軍隊,募得敢死之士三千人,由李同率領攻擊秦軍,秦軍退卻三十里,李同在此役中戰死。楚、魏的援軍隨後趕來,解了邯鄲之圍。

      信陵君的姐姐是趙國平原君的夫人。秦兵圍邯鄲,趙國多次向魏國求救,魏王派將軍晉鄙領兵十萬救趙。秦王派使者威脅魏王說:“趙的國都很快就被攻下,誰敢救趙,等到破了趙就先打誰。”魏王恐懼,令晉鄙軍留鄴築壁壘,名為救趙,實際上是觀望兩國的勝敗。平原君向魏求救的使者接連不斷,責怪公子說:“我以為你有救別人困危的崇高義氣,今邯鄲危在旦夕而魏國救兵不來。公子縱然輕易地拋棄我,難道也不憐惜你的姐姐嗎?”信陵君為此事很憂慮,屢次去請求魏王,門客們也用各種辦法勸說,魏王始終不聽。公子估計魏王不肯派兵救趙了,便決定帶一百多輛車騎去趙,跟秦軍死拚。路過夷門,遇見侯生,侯生說:“公子勉勵,我年老不能跟從。”公子已行數裡,總覺得不痛快,心想,我待侯生不薄,現在將去拚死,為什麼他沒有一言半辭送我呢?於是又回來見侯生。侯生笑著說:“您的行動好象是以肉投喂餓虎。”侯生支開旁人悄悄對公子說:“我聽說調動晉鄙的兵符在魏王的臥室內,魏王最寵愛如姬,她可隨便進出臥室,能夠竊到兵符。我還聽說,如姬因為父親被人所殺,想要報仇,三年沒有找到仇人。如姬曾哭泣著求您。您派人取了仇人的頭獻給如姬,如姬很感激您。如請她偷出兵符,就能救趙了。”信陵君依照侯生的辦法,果然得到了兵符。

      受命赴秦

      黃歇年輕的時候曾四處拜師遊學,見識廣博,以辯才出眾深得楚頃襄王的賞識。

      公元前298年,秦國大舉出兵攻打楚國,奪下巫郡(今重慶東部)、黔中郡(今湖南、重慶、貴州交界地區)兩郡,並於前278年攻下楚國都城鄢郢(今湖北江陵),向東直打到竟陵(今湖北潛江),楚頃襄王被迫把都城向東遷往陳縣(今河南淮陽)這時的楚頃襄王急於和秦國求和,於是於前272年派遣辨才出眾的黃歇出使秦國。

      當時秦昭王派遣白起進攻南韓和魏國的聯軍,在華陽大敗他們,擒獲魏國將領芒卯,南韓和魏國只好向秦國臣服並聽命於秦國。秦昭王已命令白起同南韓、魏國一起進攻楚國,正準備出發。這時,黃歇恰巧來到秦國,聽到秦國這個計劃。黃歇於是上書勸秦昭王說,秦國和楚國是最強大的兩個國家,如果秦國欲攻打楚國,必然會導致兩敗俱傷,很容易使韓、趙、魏、齊等國家得漁翁之利。這還不如讓秦國和楚國結盟,然後聯合起來一起對付其它國家。秦昭王被黃歇成功說服,於是阻止了白起出徵,派使臣給楚國送去厚禮,與楚國締結盟約,互為友好國家。 黃歇接受盟約後回到楚國,楚頃襄王派黃歇和太子熊完做為人質去到秦國,秦昭王將他們扣留了十年。

      公元前263年,楚頃襄王病重,秦國卻不同意熊完回去楚國,黃歇知道秦國丞相和熊完關係很好,於是試圖說服范雎。黃歇指出楚頃襄王可能會一病不起,如果秦國能讓熊完回去,熊完即位後必然會感激秦國,努力維護和秦國的關係;如果不放熊完回去,而是利用熊完要挾楚國,楚國必然會另立太子以對付秦國,秦和楚的關係就會破裂,而被秦國掌握的太子熊完也就變成了一個沒有價值的人。范雎將黃歇的意思轉達給秦昭王,秦昭王讓熊完的師傅回去探問一下楚頃襄王的病情,回來後再作打算。此時的黃歇為太子熊完深深擔擾,替熊完謀劃說:“秦國扣留太子的目的,是要藉此索取好處。現在太子要使秦國得到好處是無能為力的,我憂慮得很。而陽文君的兩個兒子在國內,大王如果不幸辭世,太子又不在楚國,陽文君的兒子必定立為後繼人,太子就不能接受國家了。不如逃離秦國,跟使臣一起出去;請讓我留下來,以死來擔當責任。”

      於是,黃歇讓熊完換了衣服扮成楚國使臣的車伕得以出關,而他自己卻在住所留守,並以熊完生病為藉口謝絕訪客。等熊完走遠了,秦國沒辦法再追到時,黃歇才向秦昭王說出實情,秦昭王大怒,想讓黃歇自盡。范雎勸道,熊完即位後,必定會重用黃歇,不如讓黃歇回去,以表示秦國的親善。秦昭王聽從了范雎的意見,因而將黃歇送回了楚國。

      輔國持權

      黃歇回到楚國三個月,楚頃襄王去世,熊完即位,稱為楚考烈王。

      公元前262年,黃歇被楚考烈王任命為楚國令尹,封為春申君,賜給淮北十二縣的封地。

      十五年後,由於與齊國相臨的淮北經常發生戰事,黃歇向楚王進言道:“淮北地區靠近齊國,那裡情勢緊急,請把這個地區劃為郡治理更為方便。”並同時獻出淮北十二個縣,請求封到江東去。考烈王答應了他的請求。春申君就在吳國故都修建城堡,把它們作為自己的都邑。春申君已經擔任了楚國宰相,這時齊國有孟嘗君,趙國有平原君,魏國有信陵君,大家都正在競相禮賢下士,招徠賓客,互相爭奪賢士,輔助君王掌握國政。

      公元前260年,趙孝成王在和秦國的長平之戰中,中了秦國的反間計,用“紙上談兵”的趙括取代老將廉頗,結果導致趙國的大敗,40多萬兵士被秦國坑殺。

      公元前257年,秦國的軍隊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的形勢非常危急,趙國的丞相平原君趙勝前去楚國請求救援,楚考烈王棄秦楚兩國的盟約不顧,派遣春申君領兵救援趙國。與此同時,魏國也派出信陵君魏無忌救援趙國,在楚、魏、趙三國的聯合下,一舉擊潰秦國,解除了邯鄲之圍。

      公元前256年,楚考烈王派遣黃歇向北征伐魯國,次年黃歇滅掉魯國,任命荀況為蘭陵(今山東蒼山)縣令。通過援趙滅魯,黃歇的在諸侯中的威望大增,也使楚國重新興盛強大。

      春申君黃歇在對外窮兵黷武的同時,對內則和齊國的孟嘗君,趙國的平原君,魏國的信陵君競相禮賢下士,招引門客,最高峰時黃歇有門客3000多人,其數量在“戰國四公子”中居於首位。黃歇的門客多逞強好鬥,奢侈浮華。有一次,趙國的平原君派門客拜訪春申君,春申君把他們安排在上等的客館住下。平原君的門客想向楚國誇耀趙國的富有,他們特意在頭上插上簪子,亮出裝飾著珍珠寶玉的劍鞘,前去拜見春申君,而春申君的上等門客都穿著做的鞋子,讓平原君的門客自慚形穢。

      公元前256年,秦國滅掉西周國,同年,寄居在西周國的周赧王死去,作為天子之國的不復存在。前249年,秦國即位,任命為丞相,又帶兵滅掉東周國。

      公元前242年,各諸侯國擔憂秦國吞併中原的勢頭不能遏制,於是互相訂立盟約,聯合起來討伐秦國,並讓楚考烈王擔任六國盟約的首腦,讓春申君當權主事。六國組成合縱聯軍,由黃歇任命龐暖為聯軍主帥,六國聯軍曾一度攻到函谷關(今河南靈寶境內),秦國傾全國之兵出關應戰,六國聯軍戰敗而逃。楚考烈王把作戰失利的罪責歸於春申君,從此開始冷落黃歇。

      以上就是戰國時期著名的四君子。

      

      

  • 7 # 辛瓜地論古

    戰國四君子有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趙國的平原君趙勝、楚國的春申君黃歇、齊國的孟嘗君田文。因其四人在四國中均身居要位,都是禮賢下士、結交賓客而被後人盛傳。

    1,魏國信陵君魏無忌貢獻:他最主要且廣為盛傳的就是信陵君竊符救趙和聯合東方五國伐秦。

    長平之戰後,公元前257年,秦國的軍隊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的形勢非常危急。趙國丞相平原君趙勝多次向安釐王和魏無忌送信,請求魏國救援。安釐王派將軍晉鄙領兵十萬前去救趙。然而魏王受秦昭襄王威脅遲遲不敢發兵。魏無忌勸說無果後,決定自己帶領軍隊前去救趙國。然而,當時沒有兵符武將不能帶病外出。魏無忌在自己手下賓客的幫助下說服了魏王寵姬幫助自己竊取了兵符,從而兵發邯鄲,解了趙國的滅國之災。此役信陵君率領約三十萬魏楚趙合縱聯軍,大破三十萬秦軍,一舉收復了趙國與魏國全部失地。

    信陵君竊符救趙後,不敢回魏國長期待在趙國。公元前247年,秦國再次攻伐魏國。在國家的危機時刻,魏無忌派使者向各諸侯國求援,各國得知魏無忌擔任了上將軍,都紛紛派兵救魏。魏無忌率領五個諸侯國的聯軍在黃河以南大敗秦軍,使秦國將領蒙驁戰敗而逃。聯軍乘勝攻至函谷關,秦軍緊閉關門,不敢再出關。這次合縱攻秦的勝利,使魏無忌的聲威震動了天下。

    2,趙勝是趙武靈王之子,趙惠文王之弟。因賢能而聞名,封於東武城號平原君。他禮賢下士,門下食客至數千人,和朋友關係處理的很好。趙勝初為趙惠文王之相,趙惠文王死後,又為趙孝成王之相。他的故事與上信陵君的故事相連。公元前259年,長平之戰後,秦軍進圍趙都邯鄲,形勢十分危急。趙王派趙勝向魏和楚求援。門客毛遂自告奮勇,同趙勝去楚國求援,最終毛遂說服了楚王,派春申君率軍救趙。此即“毛遂自薦”。援軍到來之前,邯鄲城內兵困糧盡,趙勝盡散家財,發動士兵堅守城池,長達三年之久。直到楚軍和魏國信陵君援兵趕到,解邯鄲之圍。

    3,黃歇為楚國貴族,楚考烈王元年以黃歇為相,賜其淮河以北十二縣,封為春申君。黃歇年輕的時候曾四處拜師遊學,見識廣博,以辯才出眾深得楚頃襄王的賞識。公元前257年,秦國的軍隊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的形勢非常危急,趙國的丞相平原君趙勝前去楚國請求救援,楚考烈王棄秦楚兩國的盟約不顧,派遣春申君領兵救援趙國。與此同時,魏國也派出信陵君魏無忌救援趙國,在楚、魏、趙三國的聯合下,一舉擊潰秦國,解除了邯鄲之圍。

    公元前256年,楚考烈王派遣黃歇向北征伐魯國,次年黃歇滅掉魯國,任命荀況為蘭陵縣令。

    4,田文是齊國貴族,齊威王田因齊之孫,靖郭君田嬰之子,齊宣王田闢疆之侄。

    因封襲其父爵於薛,又稱薛公,號孟嘗君。

    公元前298年,孟嘗君率領齊、韓、魏三國之兵,攻入秦國的函谷關,到了鹽氏。秦國求和,以山西臨汾之西南的武遂還給南韓,今風陵渡所在之地的封陵還給魏國。

    總之,戰國四君子均因其出身本國貴族,擁有極多的錢財和權利而能招募公多門客,而也恰逢戰國晚期亂世,他們的傑出能力使得東方六國有一定抗秦的能力。

  • 8 # 曉肥俠

    戰國時期天下大亂,各國都捲入一場腥風血雨的戰爭中,大爭之世,人人都有爭世之心,人人都難獨善其身。在這其中,有四位名士,他們皆出身名門,廣納人才,並且禮賢下士,給自己的國家聚集了一股強大的力量,功不可沒。這四人便是戰國時期鼎鼎有名的春申君,信陵君,平原君,孟嘗君,他們都是當時政壇上不可忽略的中流砥柱。

    一.春申君

    春申君黃歇,為楚中國人,他曾求學天下,遍訪名師,因此學識淵博,又能言善辯,深得楚頃襄王的賞識。楚考烈王時期封為春申君,一時權傾朝野。春申君為人極有膽識,曾以一人之力遊說秦國放棄攻打楚國,又曾在秦國攻打趙國之際精兵支援,與魏國信陵君一同擊潰秦國,解除了邯鄲之圍。春申君門下之人居戰國四公子首位,然而,黃歇卻沒有善終,因為楚考烈王奔喪時,被李園於棘門擊殺,結束了他縱橫政壇的一生。

    二.信陵君

    信陵君魏無忌,出身王室,是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魏昭王少子。公元前277年,衛昭王過世,信陵君兄長繼承魏國王位。此時的信陵君深深意識到,魏國比其他國家落後不少。為了挽回即將傾頹的國家,信陵君廣招賢士,充斥府邸。他也曾兩次與秦軍交戰,拯救了趙國和魏國。他又禮賢下士,對年邁的門客以禮相待,深受人們的尊敬。然而,對於才華橫溢的信陵君,魏安釐王卻充滿了猜忌,他怕信陵君功高震主,處處提防,更因此罷免了信陵君的兵權。使得信陵君終日飲酒作樂,碌碌無為,了卻餘生。

    三平原君

    平原君趙勝,出身趙國貴族,為趙武靈王之子,趙惠文王之弟。平原君門下門客數千人,對待朋友真誠有禮貌。他忠君愛國,長平之戰後,面對秦軍的包圍,誓死不降,為堅守城池,散盡家財,與敵人斡旋三年之久。他曾營救魏齊,也曾毛遂自薦,善於納諫,對國家忠心耿耿。

    四.孟嘗君

    孟嘗君田文,為齊國貴族,齊威王之孫。孟嘗君家財萬貫,善於招攬賢能,門下供養了許多門客為他效勞。孟嘗君曾對秦昭王的徵辟虛以委蛇,最終逃回國家。孟嘗君雄才大略,曾聯合韓、魏擊敗楚、秦。受田甲叛亂牽連,被湣王所疑,只得稱病歸隱。不久後,又出任魏國相國一職,一時風頭無量。

  • 9 # 涼宮解歷史

    孟嘗君

    孟嘗君田文,田文的父親是精郭君田嬰,田嬰是齊威王的小兒子齊宣王的庶弟,田嬰在齊威王時期便開始在朝中任官職,與成侯鄒忌和和田忌將去救南韓討伐魏國,初田嬰有兒子四十個,賤妾生子名文,齊母竊舉生之,及長,母因兄弟而見其子文於田嬰,田嬰見到其母大怒道:我讓你把他送走你沒聽到,還敢生下來,田文愣了一下:君所以不舉五月子者,何故?田嬰說:五月生的兒子將不利於父母,文說:人的生命受命與天還是受命與邪祟,田嬰沉默了。文又說受命與天又何必擔憂這個,後來諸侯們請田嬰立孟嘗君為太子,田嬰默許,田嬰去世後田文即位,是為孟嘗君,田文在薛招賢納士,不論富貴貧賤之分,有一天孟嘗君宴請賓客,說是親戚孟嘗君讓人去問,客人看到一火光後大怒,於是起身離開,然後孟嘗君起身對比了一下兩人的飯菜,客人看見後非常的慚愧,

    孟嘗君的待客之道傳了出去,從此以後就有有很多有才能的人請來投奔,這件事傳到了秦昭王的耳朵裡。於是派涇陽君以質子的身份入齊國,想要求見孟嘗君,孟嘗君將要去秦國,賓客想要問他去哪裡,於是提了諫議,但不聽,木禺人說:今天的秦國乃是虎狼之國,而君卻想要前往,如果回不來你恐怕就要被我看笑話了,齊湣王二十五年,秦昭王再次催促孟嘗君去秦國,秦昭王想要讓孟嘗君入秦國為丞相,有人就對秦昭王說猛嘗君是賢明,但他是齊中國人,肯定是先在齊國而後入秦國,那麼秦國就危險了,於是秦昭王作罷,囚禁了孟嘗君欲殺了他,於是孟嘗君就託昭王的寵妃幸姬求救,幸姬就說妾聽聞你有一狐白裘,值得千金,就將它獻給昭王,於是就將狐白裘獻給了昭王寵姬。於是幸姬為孟嘗君進言,然後就讓人把孟嘗君放走,放走之後秦昭王就後悔了,於是孟嘗君連夜出至含谷關,秦昭王派人去追,但是已經追不回來了。而孟嘗君恐有人來追。但現在雞已經打鳴了,當秦中國人追來的時候已經沒有人了,孟嘗君路過趙國時,趙國平原君款待孟嘗君。趙中國人聽聞孟嘗君賢明,於是都嘲笑他,一開始還以為有多魁梧,沒想到這麼渺小,孟嘗君聽到之後大怒,擊殺數百人之後離去。於是孟嘗君到齊國任齊國國相,孟嘗君此行之後開始怨恨秦國,將以齊國和南韓,魏國攻打楚國,因為與南韓和魏國攻打秦國,而借兵西周,蘇代替西周說:君以齊國和魏韓攻打楚國九年,取宛,葉以北的疆域,而韓,魏今攻打秦國而得利,韓,魏南無楚優,西無秦患,但齊國可就危險了。而南韓和魏國必定輕視齊國而畏懼秦國,臣真為君擔憂,後來齊湣王滅宋,而欲請孟嘗君。於是孟嘗君很是恐懼,之後孟嘗君入魏國,為相,聯合秦,趙,燕共伐齊國,齊湣王死,齊襄王立,而孟嘗君中立,而齊襄王恐懼孟嘗君,之後孟嘗君去世,諡為孟嘗君,之後齊魏滅薛。

    平原君

    平原君趙勝是趙國諸公子之一,而平原君是諸位公子中最為賢明的,有賓客數千人,在趙惠文王和孝成王為相,

    魏國信陵君魏無忌楚國春申君黃歇

  • 10 # 生命丹師

    公元前276年,被封於信陵(河南寧陵縣), 所以後世皆稱其為信陵君。

    魏無忌,處於魏國走向衰落之時,效仿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的輔政方法,延攬食客,養士數千人,自成一方勢力。

    魏無忌,禮賢下士、急人之困,在軍事上兩度擊敗秦軍,分別挽救了趙國和魏國危局。

    但屢遭魏安釐王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著有《魏公子兵法》。

    平原君,禮賢下士,門下食客至數千人,和朋友關係處理的很好,但不注意禮貌對待平民,後在一名門客的建議下和平民搞好了關係,威名大震。

    公元前259年,趙孝成王七年長平之戰後,秦軍進圍趙都邯鄲,形勢十分危急。趙王派趙勝向魏和楚求援,門客毛遂自告奮勇,同趙勝去楚國求援,最終毛遂說服了楚王,派春申君(黃歇)率軍救趙。此即“成語故事毛遂自薦”。

    援軍到來之前,邯鄲城內兵困糧盡,趙勝盡散家財,發動士兵堅守城池,長達三年之久,直到楚軍和魏國信陵君援兵趕到,解邯鄲之圍。

    楚國春申君黃歇:出身草根,遊學博文,努力奮鬥,成就一番事業!

    楚屬黃中國人,遊學博聞,善辯。公元前262年,楚考烈王元年,以黃歇為相,賜其淮河以北十二縣,封為春申君。

    出使強秦,初露鋒芒:公元前272年,面對秦國的連續進攻,楚頃襄王感到無力應付,急於和秦國求和,斟酌再三,決定派黃歇出使秦國。大敵當前,黃歇臨危受命,帶著楚王和楚國百姓的期望和重託,向秦國而去。 黃歇來到秦國後,精心擬好一封長長的勸諫信,上書秦昭王。黃歇的上書引經據典,既分析形勢、陳述利弊,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他在上書中說:秦楚是兩個強國,兩虎相鬥,最終只能是兩敗俱傷。 秦昭王看完黃歇的上書,覺得很有道理,馬上下令停止攻打楚國,並派使臣給楚國送去厚禮,與楚國締結友好盟約。 黃歇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將和平的曙光帶給了楚國。

    金蟬脫殼,太子歸楚 黃歇回到楚國之後,受到了楚頃襄王的稱讚和器重。楚頃襄王為遵守盟約,把19歲的太子熊完做為人質派到秦國,為穩妥起見,特意讓黃歇一同前往。作為出色的外交家,黃歇和太子熊完在秦國居留了九年,在此期間,黃歇竭盡所能,不僅維持了楚國的利益和秦楚之盟,而且與太子熊完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為他日後拜相奠定了基礎。黃歇讓太子熊完喬裝打扮成楚國使臣的車伕,先行混出秦國關隘,自己冒死留守在住所。他估計熊完業已走遠時,才告知秦昭王“楚太子已歸,出遠矣。歇當死,願賜死。”秦昭王從秦楚結盟的大局出發,聽從了范雎的意見,同意將黃歇送回楚國。

    因功拜相,輔助楚王 這次大智大勇的行動成為黃歇人生的轉折點。黃歇回到楚國不久,楚頃襄王去世,太子熊完順利即位,他就是楚考烈王。 楚考烈王繼位後,他念及與黃歇在秦國同甘共苦的九年,尤其感謝黃歇以命相抵將自己送回楚國的恩情,遂任命黃歇為相國,封為春申君。 此後,春申君憑藉出色的軍事才能和尊賢重士的品行很快為自己贏得了崇高的聲譽。公元前257年,秦國的軍隊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趙國向楚國求救,楚考烈王派遣春申君領兵救援趙國,解除了邯鄲之圍;公元前255年,春申君率領楚軍滅掉魯國。

    齊國孟嘗君田文

    戰國四君子,都收養了幾千門客,對內維護自己的勢力以對付政敵,對外與敵國作政治、軍事上的鬥爭,是戰國時期舉足輕重的風雲人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黑人事件城市將解散警局,是對黑人遊行的妥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