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曉肥俠
-
2 # 霞客818
大家好!我是霞客,我來818這個問題。
永泰公主死亡之謎,是否真為女皇武則天所害?還是珠胎毀月?位於中國西安的永泰公主墓是大家到西安旅遊經常回去看一看的著名旅遊景點,它是在1960年被髮掘的,墓葬內藏品豐富,出土了唐三彩,木俑,各種生活器皿以及壁畫石雕等大量文物,十分珍貴。但是當很多學者看到墓誌銘的時候卻驚訝的發現,關於她的死亡原因與史書的記載有很大不同,這在史學界引起了爭論。
永泰原名李仙蕙,是高宗和武則天的孫女,中宗的第七女,死於公元701年,當時只有17歲,一開始葬在洛陽後來遷回長安,陪葬乾陵。關於公主的死亡經過,著名的《舊唐書》,《新唐書》以及《資治通鑑》都有非常具體和明確的記載。
大體是在女皇武則天年事已高的時候,許多事情都要委派張易之兄弟倆來處理,可邵王李重潤和他的妹妹永泰公主以及她的丈夫魏王武延基在背後議論此事,被張易之發現後告發到了武則天那裡,女皇大怒,下令邵王李重潤和永泰夫妻自殺。這是多部正史中明確記載的,史學家根本沒有什麼不同的意見。
然而伴隨著永泰公主墓穴的開啟,觀看了墓誌銘的專家們此時卻對這件事情提出了異議。他們認為史書中的記載和墓文有很大的不同,史書中在李重潤一案上面有很多違異,例如三人死亡的時間,三本史書都不同,但是都和墓文上所寫不同。學者們推論公主並不是和他的丈夫一同死亡的。
關於三人死亡的方式,三本史書有說杖殺的,直接處死的和縊亡的。綜合上述幾點,加上永泰公主墓文上所寫珠胎毀月,十里無香等字樣,學者們認為李重潤一案並沒有波及到永泰公主。在丈夫死後,她還活著,最終導致她死亡的是難產。
當然,並非所有人都同意這個觀點,大多數學者還是堅持正史的記載,認為是武則天殺了永泰公主。在他們看來《唐書》和其他幾部正史雖然記載有所差異但是可以忽略不計,並沒有年月日的混亂,根據曆法的計算,史書記載的時間和墓文上記載的時間僅僅差了一天。不能說明公主不是和李重潤一同遇害的。在死亡的方式上,雖然記載不同,但是除了杖殺之外其餘都是自盡,根據大唐的律例處死前是要進行杖刑的,這符合杖後行刑的慣例和國情。而李重潤自幼嬌生慣養受不了杖刑一命嗚呼,這樣史書中的杖殺也就不矛盾了。
最後的疑點也是最大的問題就是史書為何和墓文的記載不同呢?學者們都認為這和當時的大環境有關係,給一個遭殺害的人寫墓誌銘如果直接寫上死因會給後代帶來不好的影響和難堪,尤其這位還是和自己一個年代的人,貴為公主,寫不好就會傷害到皇族的顏面,搞不好還會殺頭,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避開死亡的真正原因。
-
3 # 國史春秋
永泰公主本名李仙蕙,為中宗李顯的七女兒,武則天的親孫女。人如其名,永泰公主美的不可方物,無數大唐男人的夢中情人。然而,紅顏薄命,雖為皇親貴胄,但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十七歲時,永泰公主的如花生命就黯然凋謝。
永泰公主之死因,多數記載是由於背後說了張昌宗、張儀之兄弟幾句閒話,結果讓武則天脆弱的心臟很是難過,於是一怒之下將孫女處死。永泰公主的命在武則天眼中如此輕賤,讓人唏噓不已。
關於武則天殺孫女的事件在兩唐書及司馬光的大作中都有記載,均為被逼殺或杖斃。然而,正史中的言之鑿鑿卻被一塊墓誌銘推翻。經當代對永泰公主的陵墓考古發掘,從她的墓誌銘上發現了重要資訊。
“自蛟喪雄愕,鸞愁孤影,槐火未移,柏舟空泛”
從上述幾句銘文來看,說明在丈夫武延基被殺後,永泰公主淒涼寡居。然而,接下來又說:
“珠胎毀月,怨十里之無香,瓊萼調春,忿雙童之祕藥。女娥篪曲,重碧煙而忽去。弄玉蕭聲,入彩雲而不返。嗚呼哀哉!以大足元年九月四日薨,春秋十有七。”
什麼意思呢?簡單說就是難產而死。如果從墓誌銘上推測,就是說丈夫被處死時,永泰公主已經有了身孕,而等到懷胎十月臨盆時,又難產去世。那麼墓誌銘同正史記載到底那個可信呢?其實都有片面性。正史並不完全瞭解內幕,而墓誌銘有掩蓋事實、混淆視聽之嫌。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可以從當時的朝廷背景分析。永泰公主死於公元前701年,也就是她們從房州被召回京城的第三年。當時武則天雖然決定還位於李顯,但是卻遲遲沒有行動,反而將朝政大權交由“二張”兄弟把持,並由二張代其釋出號令。因此,當時最難熬的是李顯,因為他不知道接下來的變數。
接下來,女兒永泰公主、附馬武延基、及兒子李重潤卻給捅了爐子。幾個少不更事的孩子意然在一起宣洩二張兄弟插手朝廷事務及同武則天苟且的不滿。結果,由於二張耳目眾多,很快得到遭“非議”的訊息。但是他們不敢繞開武則天直接對幾個孩子下手,於是跑到武則天面前哭訴委屈。當看到兩個“心肝寶貝”梨花帶雨的模樣,武則天心如刀割般難受。
-
4 # 人生自由路
永泰公主:李仙蕙,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的孫女,李顯的第七個女兒
年僅歲就去世了,剛開始葬在河南洛陽,後被遷移到了長安,陪葬乾陵。它於年被科學家發掘,曾經挖出三彩騎俑、彩繪木俑、生活器皿、彩色壁畫和石雕線刻畫等大量珍貴文物。
關於永泰公主的死因:
當年武則天位高權重,事務繁忙,很多朝廷政事都是派張易之處理的。邵王李重潤和他的妹妹永泰郡主以及郡主的丈夫魏王武延基在背後偷偷議論張易之,被張發現後,告到武則天處。武則天大怒之下逼令他們三人自殺。
後來在永泰公主墓誌銘上發現有“珠胎毀月,怨十里之無香;瓊萼凋春,忿雙童之祕藥”和“自蛟喪雄鍔,鸞愁孤影,槐火未移,柏舟空泛”等字樣,科學家們推斷李重潤一案並未波及到永泰公主,丈夫武延基死後,她還孤單地生活,而最終導致她死亡的原因是難產。
永泰公主難產可能確有其事,因為她當時畢竟只有十七歲,身心發育也許都還未健全,而且據出土的永泰公主的屍骨看,她的身材也很嬌小
也不能完全從這些方面就斷定她的死與武則天毫無關係,說不定她就是被武則天或明或暗的手段使得流產而喪身的。相反,難產只是永泰公主死亡的次要原因,其主要原因還是祖母武則天的迫害。沒能想到的是竟然能用墓碑上的字推出永泰公主的死因。
-
5 # 小龍女5505
一代女皇武則天的孫女、唐中宗之女永泰公主李仙惠和其夫駙馬武廷基、兄長李重潤因私下議論其祖母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並對他們恃寵專權而心生不滿,為自己遭來殺身之禍。所以她連同丈夫、兄長全被其祖母下令杖殺,一屍兩命、三位同悲,並不是死於難產。
-
6 # 一泓秋水986
永泰公主的短暫人生
永泰公主出生在父親李顯的人生低谷期。683年,李顯登上皇位,但一年之後被母親武則天借不滿人事任免而廢黜,貶為廬陵王,流放到房州(現湖北房縣)。
685年,永泰公主出生,取名李仙蕙。公主的童年,都是在父親的貶謫之地度過的。公主生得端莊美麗,並且非常聰穎,深得父親李顯的寵愛。
李仙蕙十四歲時,武則天召回了李治一家,重新立李顯為太子。700年,李仙蕙被封為永泰郡主,食邑一千五百戶。
也在同年,十五歲的李仙蕙嫁給了遠房表哥“繼魏王”武延基,武延基是武則天的孃家人,武承嗣的兒子,武則天的侄孫。
武延基的父親武承嗣憑藉裙帶關係被封為魏王,官至宰相。武承嗣一心想當太子,教唆武則天屠殺了很多唐室子孫和不附和的大臣。698年,武承嗣憂鬱而死,長子武延基承襲了他的魏王之位。
重新回到東宮的太子李顯,這次非常注意討天后的歡心,為鞏固自己的太子地位,將自己的女兒永泰郡主嫁給武后的侄孫子武延基。
據《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記載,大足元年(701年),李仙蕙和魏王武延基,邵王李重潤私下議論張昌宗、張易之兄弟干政及與武后之事,被二張告到武則天處,武則天大怒,逼令其三人自殺。永泰公主葬於洛陽,年僅17歲。706年,遷回長安,與丈夫武延基葬在一起,陪葬乾陵。
永泰公主的死因揭祕正史都記載了,還有什麼疑惑之處?1960年9月,出土永泰公主墓誌銘,其死因又引起爭議。不管怎樣,從正史記載和墓誌銘記載中,我們可以找到永泰公主的真正死因。
墓誌銘記載公主的死因:
“自蛟喪雄鍔,鸞愁孤影,槐火未移,柏舟空泛,珠胎毀月,怨十里之無香;瓊萼凋春,忿雙童之祕藥。女娥篪曲,乘碧煙而忽去;弄玉簫聲,入彩雲而不返。嗚呼哀哉!以大足元年九月四日薨,春秋十有七。”根據墓誌中記載,公主死於九月四日,而她的丈夫武延基和哥哥李重潤死於“九月任申”(九月三日),相差僅一天,結合“珠胎毀月”,說明公主當時已懷有身孕。在唐朝的法律中有規定:“諸婦人犯死罪懷孕當決者,聽產後一百日乃行刑。”最後都是要被處死的。
按照武則天的行事風格,不允許任何人挑戰她的權威和底線,不論自己的女兒,更不要說孫字輩了。武則天深知,李顯軟弱,又是太子,把這件事拋給李顯自己處理,給李顯施壓,這樣,三人的死就不關我武則天的事了。在這特殊時期,李顯一時摸不透母親的心思,處理輕了不好向母親交待,只有咬牙拿這不省心的三人開刀。自己的女兒雖可免於勒令自殺,但逃不過杖刑,最終也得死,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雖然公主並未與丈夫和哥哥同時被處死,當看到夫兄命喪黃泉,必定驚魂未定,傷心欲絕,對腹中胎兒自然影響很大,加之受到杖刑,導致胎兒流產,這便是“珠胎毀月”。
“瓊萼凋春,忿雙童之祕藥”。“雙童”指的是女皇男寵張氏兄弟,他們借慰問之名給公主送來了“祕藥”,導致公主中毒而死。如沒有武則天的授意,張氏兄弟是不敢這樣做的。
永泰公主的死,對李顯來說,都是一個永遠的痛。他雖為太子,卻保護不了自己的女兒。因為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因為母親是皇帝,她的權威和底線不容任何人挑戰。
神龍元年(705年)一月,發生神龍政變,殺死張氏兄弟,逼武則天退位,武則天禪位給李顯,唐中宗李顯復位。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則天病逝,享年82歲。
神龍二年(706年),李顯將女兒李仙蕙的遺體從洛陽遷回長安,陪葬乾陵,追封為“永泰公主”,以禮改葬,號墓為陵。撰寫墓誌銘,必經過李顯親自審閱,其中字詞亦是李顯心中想法的真實表露。
永泰公主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墳墓被冠稱為“陵”的公主,規格與帝王相等。
綜上所述,武則天借張氏兄弟之手間接毒殺死永泰公主,永泰公主生長在帝王家,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回覆列表
我們知道,古代的皇室其實很難擁有真情,基本上所有人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算計別人,就算是不算計,也難保自己不被別人算計,哪怕是父子兄弟也不能掉以輕心。在乾陵的附近,發現了永泰公主墓,永泰公主就是武則天的一個孫女,只是她的死據說卻是因為武則天造成的,這是怎麼回事?為則天要殺掉自己的孫女呢?
永泰公主李仙蕙,是和女皇武則天的孫女,中宗的第七個女兒。死於公元701年,年僅十七歲。初葬河南洛陽,公元706年遷回長安,陪葬乾陵。
關於公主死的經過,《》,《》和《》均有明確的記載。當時武則天年事已高,許多政事都委託兄弟辦理。邵王李重潤和他的妹妹永泰郡主以及郡主的丈夫魏王武延基在背後偷偷議論張易之,被張發現後,告到武則天處。武則天大怒之下逼令他們三人自殺。由於三部正史都把整件事情寫得清清楚楚,所以,永泰公主死於李重潤一案,一直以來史學家們都沒有什麼異議。
然而,自從1960年發掘永泰公主墓,出土了公主的墓誌銘之後,逐漸有學者對公主的死因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史書與志文的記載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史書對於李重潤一案在記載上有許多違異之處。例如關於李重潤、李仙蕙、武延基三人的死亡時間,新、舊《唐書》及《資治通鑑》的記載各不相同,有的記年,有的記年記月,有的則是年、月、日都記,與志文上刻的永泰公主的死亡時間有所出入。因此他們推斷永泰公主並非與武延基等同時遇害。又如關於李重潤一案遭殺害人數,三本史書也分別有三人、二人、一人三種說法。關於三人之死的方式的問題,三本史書有“杖殺”、“皆逼令自殺”、“令自殺”、“得罪縊死”、“縊殺之”、“殺”等不同的記載。綜合以上三大疑點,加上永泰公主墓誌銘上有“珠胎毀月,怨十里之無香;瓊萼凋春,忿雙童之祕藥”和“自蛟喪雄鍔,鸞愁孤影,槐火未移,柏舟空泛”等字樣,學者們推斷李重潤一案並未波及到永泰公主,丈夫武延基死後,她還孤單地生活,而最終導致她死亡的原因是難產。
墓誌中有“珠胎毀月,怨十里之無香”句。“珠胎”即懷孕。漢《校獵賦》有“方椎夜光之流離,剖明月之珠胎。”唐為之註解說:“珠在蛤中,若懷妊然,故謂之胎也。”公主懷胎,自然是貴胎、珠胎了。那麼“珠”與“月”又是什麼關係呢?當代學者胡道靜在《夢溪筆談校正》中說:“月虧而蚌蛤消,露下而蚊喙折。”古人把“珠”與“月”的關係說得清清楚楚。這裡指永泰公主懷孕,即“珠胎”遇到的不是“月滿”或“明月”,而是“月虧”,故“珠胎”不能全,謂之“毀月”。至於“十里之無香”句,指中國素有偉人降世其胎異香經宿不散的傳說,“無香”自然就有“怨”了。
墓誌中有“瓊萼凋春,忿雙童之祕藥”句。瓊萼即瓊花,古代把瓊枝玉葉喻子孫。瓊花春天凋謝,當喻永泰公主之早死。雙童即二豎(病魔)。其典故出自《左傳》,即“成公十年,晉景公病,夢二豎為祟……”“祕藥”是指一種的藥。這裡志文作者用了更深奧隱晦的筆法,喻“雙童”將“祕藥”帶給了永泰公主,使她無可救藥。
排除了以上的疑點,接下來最大的問題就是,史書的記載為什麼會和墓誌銘的記載有所不同?學者們認為這與墓誌銘的作者在當時的處境有關。給一個遭殺害的死者寫墓誌,如果直書死因,往往會給死者及其家屬、後代帶來難堪,尤其被害的人與自己是差不多時代的人,又貴為公主,若寫不好,不僅牽涉到整個皇族的顏面問題,很可能自己的項上人頭就要不保,所以作者只能採取避重就輕的辦法,巧妙地避開死亡的真正原因,或者說是關鍵原因。永泰公主難產可能確有其事,因為她當時畢竟只有十七歲,身心發育也許都還未健全,而且據出土的永泰公主的屍骨看,她的身材也很嬌小。但是並不能就因此斷定她的死與武則天毫無關係,說不定她就是被武則天或明或暗的手段使得流產而喪身的。相反,難產只是永泰公主死亡的次要原因,其主要原因還是祖母武則天的迫害。
沒有想到,一塊墓誌銘的出土竟會使原本的一段歷史變得撲朔迷離,究竟永泰公主是因何而,可能還要等待學者們更加有力的論證。也許有一天乾陵發掘後,有資料可以揭開這個謎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