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編成後,先在孔門學派中流傳,後成為儒家學派的重要經典。至漢代,儒家思想成為社會的主流意識,於是便把史書《春秋》提升為“經”。“經”是賦予那些政治意義非常重大的典籍的一種尊稱,其標準是從政治意義上判定的,並不在意這些典籍屬於什麼文體,所以經中有史書有詩歌等。但後世對《春秋》的性質爭論長久,莫衷一是,今文經學家及近人徐復觀、呂思勉、胡適等人認為《春秋》為政治著作,古文經學家及近人錢玄同、顧頡剛、劉節等人認為《春秋》為歷史著作,國學大師錢穆則認為《春秋》“亦經亦史”。實際上,《春秋》原本就是一部編年史,後人要把它當作經書,這是後人的事。《春秋》由“史”提升為“經”,其關注點自然由“史實”轉移到“經義”。司馬遷說:“《春秋》以道義。撥亂世反之正,莫近於《春秋》。《春秋》文成數萬,其指數千,萬物之散聚皆在《春秋》。”(《史記·太史公自序》)司馬遷高度讚揚《春秋》干預社會現實的精神,是由《春秋》所載史實本身探求出來的“史義”。但也有的學者偏離《春秋》史實,主觀引申“經義”,如董仲舒用陰陽五行說神化《春秋》,以宣揚自己的“三綱五常”說。歷代借解《春秋》經來探其“微言大義”者,總是摻雜了自己的政治觀。不論如何看待《春秋》的性質,後世把它奉為經典則是不爭事實,研究者代不乏人,並形成了專門的學問——《春秋》學。
《春秋》編成後,先在孔門學派中流傳,後成為儒家學派的重要經典。至漢代,儒家思想成為社會的主流意識,於是便把史書《春秋》提升為“經”。“經”是賦予那些政治意義非常重大的典籍的一種尊稱,其標準是從政治意義上判定的,並不在意這些典籍屬於什麼文體,所以經中有史書有詩歌等。但後世對《春秋》的性質爭論長久,莫衷一是,今文經學家及近人徐復觀、呂思勉、胡適等人認為《春秋》為政治著作,古文經學家及近人錢玄同、顧頡剛、劉節等人認為《春秋》為歷史著作,國學大師錢穆則認為《春秋》“亦經亦史”。實際上,《春秋》原本就是一部編年史,後人要把它當作經書,這是後人的事。《春秋》由“史”提升為“經”,其關注點自然由“史實”轉移到“經義”。司馬遷說:“《春秋》以道義。撥亂世反之正,莫近於《春秋》。《春秋》文成數萬,其指數千,萬物之散聚皆在《春秋》。”(《史記·太史公自序》)司馬遷高度讚揚《春秋》干預社會現實的精神,是由《春秋》所載史實本身探求出來的“史義”。但也有的學者偏離《春秋》史實,主觀引申“經義”,如董仲舒用陰陽五行說神化《春秋》,以宣揚自己的“三綱五常”說。歷代借解《春秋》經來探其“微言大義”者,總是摻雜了自己的政治觀。不論如何看待《春秋》的性質,後世把它奉為經典則是不爭事實,研究者代不乏人,並形成了專門的學問——《春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