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成長型父母
-
2 # 林新堡
因為從小被溺愛慢慢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在家橫在外弱即使長大也是一個新時代的巨嬰,有的智商高情商低做事從來都不換位思考只懂索取不懂回報所有一般多出忤逆不孝之子孫。
因為從小被溺愛慢慢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在家橫在外弱即使長大也是一個新時代的巨嬰,有的智商高情商低做事從來都不換位思考只懂索取不懂回報所有一般多出忤逆不孝之子孫。
什麼叫溺愛,我的理解是完全順從。
這個世界的執行規則是優勝劣汰的自然選擇法則。不管你是否願意,只要在社會上就會有競爭,有競爭就會有失敗被淘汰的可能,作為人就必須有面對失敗的勇氣,這叫做逆商。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被溺愛的孩子沒有機會培養這個叫做逆商的東西。那麼,當他真正步入社會後,在遭受以前從未遇到的各種打擊的時候,你有想過他會有多麼無助嗎?
而且,這些無助沒有人能幫他分擔,你小時候再溺愛孩子,你都不能幫他做他的工作,談他的戀愛,操持他的家庭。但是,他沒有經驗,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這些問題。他一頭亂麻,失落,無奈,一副失敗的樣子。
到時候,家長以為孩子長大了,想當然的以為孩子能應付這些事兒了。但是再回到現實,看到這個“巨嬰”,家長的心裡的落差會讓他們表現出不耐煩,甚至恨鐵不成鋼。
至此,家長失望,孩子埋怨。
再多說幾句,愛是有限度的,它的限度是不干涉孩子的自由成長。更不要手裡拿著一個雕刻刀,想把孩子透過順從的方式雕刻成自己心裡面理想的樣子。家長應該是園丁,而不是木匠。
放手吧,讓孩子自己做他需要自己做的事情,讓孩子接受來自自然的打擊,讓孩子多多多多的犯錯誤,然後他自己會從錯誤中快速成長,同時他的心理也會變得更加強大。
他只有真正面對生活,才能真真正正瞭解生活的幸福和艱辛,才能理解作為家長的你,才能心存敬畏,心懷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