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自律性有很多方法,我也只是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而已,但是這一條,我堅信它是毋庸置疑的。
一個不做飯就去麻將桌上的父母,對孩子說:“你能不能把作業做好再玩?”
一個家裡沒有一本書的媽媽,抱怨孩子:“你怎麼從來不喜歡看書?”
……
是不是聽起來就覺得好笑呢?
要想培養出自律的孩子,我們必須是自律的父母。沒有身教,言教會顯得蒼白無力。要是碰到孩子回懟:“你不也是這樣嗎?”做父母的又該如何反駁呢?畢竟事實勝於雄辯啊。 他律是自律的基石。對於孩子而言,自律最開始源於家庭規則建立。
制定規則以後,便把規則告訴給孩子,雙方同意後,就要嚴格執行了。比如孩子想要玩iPad,那麼就規定時間,和孩子講好每次只玩15分鐘,時間到了後,就讓孩子去做別的事,如果孩子還鬧著要再玩一會,父母也別輕易放棄執行。
透過制定符合孩子認知水平的規則,讓孩子知道,想不想做是一回事,能不能做是另外一回事,每個人的行為必須在一定的規則和邊界內。
▌3. 讓孩子自己做計劃
父母制定的計劃和規則,總讓孩子覺得有種被控制的感覺,也許出於叛逆不願執行。那麼就指導孩子自己做一個計劃吧。比如面對一個孩子不樂意做的事情,讓孩子自己給出一個完成時間,告訴他在這個規定時間內做完後,剩下的時間就可以自由支配,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在完成自己的計劃以後,孩子也會獲得成就感。
▌4. 先“苦”後“甜”,延遲滿足。
日常生活中家長應當引導孩子按照先“苦”後“甜”的原則做事情,教會孩子先將享樂推遲,先完成自己的小目標,再去“享受”。
不要總是第一時間滿足孩子的要求或慾望,給他們一個等待的時間或是透過做事情來交換,這是一個意志力鍛鍊的過程,可以更好的培養孩子的自制力和抵禦誘惑的能力。
比如帶孩子逛商場,孩子總是要這要那,那麼出門之前,父母就該提前告訴孩子“一次只能買一樣”,其他東西等到下一次再買。這個等待的過程中也能讓孩子逐漸學會自我控制,學會等待。當然,如果父母承諾了,就一定要兌現。
日本藝術家山本耀司的一席話激勵過無數人:“我從來不相信什麼懶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透過勤奮和努力實現的更廣闊的人生,那樣的自由才是珍貴的、有價值的
培養孩子的自律性有很多方法,我也只是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而已,但是這一條,我堅信它是毋庸置疑的。
一個不做飯就去麻將桌上的父母,對孩子說:“你能不能把作業做好再玩?”
一個家裡沒有一本書的媽媽,抱怨孩子:“你怎麼從來不喜歡看書?”
……
是不是聽起來就覺得好笑呢?
要想培養出自律的孩子,我們必須是自律的父母。沒有身教,言教會顯得蒼白無力。要是碰到孩子回懟:“你不也是這樣嗎?”做父母的又該如何反駁呢?畢竟事實勝於雄辯啊。 他律是自律的基石。對於孩子而言,自律最開始源於家庭規則建立。
制定規則以後,便把規則告訴給孩子,雙方同意後,就要嚴格執行了。比如孩子想要玩iPad,那麼就規定時間,和孩子講好每次只玩15分鐘,時間到了後,就讓孩子去做別的事,如果孩子還鬧著要再玩一會,父母也別輕易放棄執行。
透過制定符合孩子認知水平的規則,讓孩子知道,想不想做是一回事,能不能做是另外一回事,每個人的行為必須在一定的規則和邊界內。
▌3. 讓孩子自己做計劃
父母制定的計劃和規則,總讓孩子覺得有種被控制的感覺,也許出於叛逆不願執行。那麼就指導孩子自己做一個計劃吧。比如面對一個孩子不樂意做的事情,讓孩子自己給出一個完成時間,告訴他在這個規定時間內做完後,剩下的時間就可以自由支配,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在完成自己的計劃以後,孩子也會獲得成就感。
▌4. 先“苦”後“甜”,延遲滿足。
日常生活中家長應當引導孩子按照先“苦”後“甜”的原則做事情,教會孩子先將享樂推遲,先完成自己的小目標,再去“享受”。
不要總是第一時間滿足孩子的要求或慾望,給他們一個等待的時間或是透過做事情來交換,這是一個意志力鍛鍊的過程,可以更好的培養孩子的自制力和抵禦誘惑的能力。
比如帶孩子逛商場,孩子總是要這要那,那麼出門之前,父母就該提前告訴孩子“一次只能買一樣”,其他東西等到下一次再買。這個等待的過程中也能讓孩子逐漸學會自我控制,學會等待。當然,如果父母承諾了,就一定要兌現。
日本藝術家山本耀司的一席話激勵過無數人:“我從來不相信什麼懶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透過勤奮和努力實現的更廣闊的人生,那樣的自由才是珍貴的、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