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做輔食的爸比
-
2 # 美食大表鍋
正常的麵粉和麵時候有一股面腥味,如果時間長了的面才會有異味,這種情況只能屬於面放置的時間太長或買面時已經快到保質期了。
比方說做饅頭, 發酵粉多了就會有味道。發好面以後 在放點鹼 做好的饅頭就沒有味道了。要掌握好發酵程度 如麵糰沒有發好,製成的麵點質地板結、顏色灰暗,吃時粘牙;如麵糰發過頭,製成的麵點表面易開裂。
1、 因為發過頭的麵糰必須吃重鹼,麵點的顏色會發黃髮暗,甚至會有酸敗的異味。發酵正常的麵糰,俗稱“正肥”,製做的麵點潔白松軟而有光澤。
2、 怎樣辨別麵糰是否起發適度呢?麵糰發酵l~2小時後,朝麵糰彈性過大,孔洞很少,則需要保持溫度,繼續發酵;如麵糰表面裂開,彈性喪失或過小,孔洞成片,酸味很濃,則麵糰發過了頭,此時可以摻和麵粉加水後,重新揉和成團,蓋上溼布,放置一會,餳一餳,便可做麵點了;如果麵糰彈性適中,孔洞多而較均勻,有酒
香味,說明面“發”得合適,當時即可對鹼使用。
3、要對好鹼水 對鹼的目的是為了去除麵糰中的酸味,使成品更為膨大、潔白、鬆軟。對好鹼的關鍵是掌握好鹼水的濃度,一般以濃度40%的鹼水為宜。測試方法是:切一小塊酵麵糰丟入配好的鹼水中,如下沉不浮,則鹼水濃度不足40%,可繼續加鹼溶解;如丟下後立即上浮水面,則鹼水超過40度,可加水稀釋;如丟入的麵糰緩緩上浮,既不浮出水面,又不沉底,表明鹼水濃度合適。
發酵正常的麵糰,揉和均勻後即可製作麵點了。為了確保對鹼的成功,可將對好鹼的麵糰切一小塊上籠先蒸一下,稱為“試鹼”。蒸後顏色發滯,質地板結無彈性,吃上去有味酸,則鹼對少了,需再加鹼水揉和;如蒸後顏色發黃,或表皮開裂,鹼味明顯,則需要將麵糰蓋上溼布再放一段時間“跑跑”鹼,再進行製作;如試鹼,麵糰顏色白亮、鬆軟而彈性,說明鹼對得合適,可立即用來製作麵點。
做麵食的時候,發麵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面發的好壞決定口感和味道還有形狀,如果沒有發到時間,做出來的麵食就會硬邦邦的,發過了做出來的麵食就會奇形怪狀。我們在發麵的時候酵母粉和麵粉的比例一定要對,加水要適量,面不能太硬,我不能太軟。最好將揉好的面放在有一定溫度的地方,待發到最開始的兩倍,並呈蜂窩狀就可以了。發好的面中間都有氣泡,需要反覆的揉麵,將中間含有的氣泡全部揉出,這樣做出來的麵食好看而且味道和口感都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