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哥147038573

    農曆五月初五過端午,吃棕子、我的家鄉還吃紅蛋和熟大蒜,傳說吃了少生病;掛艾草、喝雄黃酒,沒有做香包的習俗;還有就是劃龍船,搶鴨子。節的來歷是記念屈原,至於紀念伍子胥和曹娥只是個別地方,大部份地方是紀念屈原。

  • 2 # 葉子寫實

    端午節的由來很多,現在流傳下來的就是紀念屈原。

    1,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龍日節、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天中節等。端午節扒龍船在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十分盛行,它最早是古越族人圖騰祭祀的一種活動,後逐漸傳播開並形成習俗。

    2,楚國大夫屈原在秦國攻佔楚國都城後,憤恨的選擇了綁上石頭溺投汨羅江,他選擇的就是五月初五這一天。屈原是因為愛國而死,後來的統治者為了倡導人們精忠愛國,逐漸把划龍舟,包粽子,紀念屈原作為了端午節的最主要的民俗。屈原像

    3, 伍子胥的父親和哥哥被楚王害死,伍子一夜白頭到了吳國,要為哥哥報仇。吳王闔閭帶著孫武,打敗楚國。伍子胥把楚王從墳墓裡扒出來鞭屍雪恥。伍子胥輔佐吳王夫差打敗勾踐,勾踐為奴。伍子胥勸夫差殺了勾踐,夫差聽了伯嚭的讒言,不但放了勾踐回國還賜死了伍子胥。伍子胥死時說,要把他的眼睛掛在城樓上,親眼看著越國踐踏土地。幾年後,勾踐真的打敗吳國,夫差臨死時讓別人蒙上他的頭,說自己沒有臉去見伍子胥。因為夫差是五月五日用皮革裹著伍子胥的屍體投入江中的,後世的人就在端午這天紀念伍子胥。蘇州就有紀念伍子胥的活動。

  • 3 # 安徽農村廣播聽評員

    據有關資料記載:"端午節來自於公元二百七十八年,當時社會戰火紛飛民不聊生,這年農曆五月五日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憤恨跳入湖北汩羅江身亡,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詩人將每年的農曆五月五日定為端午節,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今年端午節是陽曆六月七日農曆五月初五日,每年的端午節都是農曆五月初五日,以農曆為準。端午節成了中國三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中秋節,春節)。在全國各地端午節有門插艾草的習俗,艾草是一種草本中藥材,氣味芳香有驅除害蟲瘟役之功效。在全國各地每年端午季,還有龍舟競渡的風俗,人們敲鑼打鼓吹著口哨,在江河中進行龍舟比賽,據說是在江河中尋找屈原。端午節的美食是香粽,粽子是用各種食材加糯米蒸煮而成,清香可口營養豐富。還有美食綠豆糕,用綠豆製成吃了甘甜爽心,象徵著人們生活美好步步高昇。在民間還有端午節身帶"香囊"的習俗,進入端午氣候炎熱,"香囊"放在身上戴上勃子上,可驅避瘴氣,有利於我們的身體安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分時期的自然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