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瑞華春風
-
2 # 在下姜某
古講孝道,並沒有說要孝順。孔子和孟子都說要孝,但不一定要順。該順則順,不該順時就一定不能順。
孔子的弟子曾參問孔子:“冒昧的問您下,子女順從父母就可以說是孝嗎?”
孔子立刻回答道:“這是什麼話!這是什麼話!當父母有不義的地方,就要設法婉轉的去勸阻他們,這樣才能使他們不會陷入不義之中。如果一味的順從,使父母陷入不義之中,這樣又怎麼能夠稱為孝呢?”
孟子說過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然而孟子並沒有說出其他二不孝具體是指什麼。
後來漢代人趙岐指出:“於禮有不孝者三者,謂阿意屈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其中第一種不孝就是一味的順從父母的話,陷父母於不義。
對父母盡孝是天經地義的,上到天子,下至平民老百姓都是一樣的。同時孔子和孟子都指出要孝但不一定要順。該順則順,不該順就不順。
從群經之首《易經》來看,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有順則有不順。孔子是非常精通《易經》的,所以當他的弟子曾參問他順從父母就是孝順嗎?他會和吃驚連說了兩個是何言與!至於什麼時候該順,什麼時候又不該順,則可以藉助孔子孟子的觀點。
因此用孝順是不是準確有待商榷。是否用孝敬會更好點。
孝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孔子在《論語》中講過:“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意思是:在侍奉父母時能和顏悅色,這才是很難的。若僅僅是有事情由子女去操勞,有酒食先讓父母享用,這樣就算是孝了嗎?從以上孔子的學說看:盡孝父母僅僅靠物質層面的東西是不夠的。孝道應有兩個方面:一是孝敬,即從物資層面上講給父母提供足夠的、合適的衣食住行條件,儘可能的滿足父母的物質生活要求;二是和順,即從精神層面上講有一顆恭敬父母的心和一種關心父母的態度,從感情上多溝通、多交流,聽他們拉拉家常、嘮叨嘮叨日常鎖事,經常的、及時的愛撫父母的心靈。做到這兩個方面才能算是孝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