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風今韻

    曹操當然值得被後世歌頌。我的理由如下:

    曹操是東漢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東漢末年,軍閥割據,戰亂不休,曹操審時度勢,攜天子以令諸侯。先後消滅袁術、袁紹、呂布、劉表、馬騰、韓遂等軍閥割據勢力,統一了中國北方。並推行一系列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的政策措施,使人們生活開始安定,不再遭受戰亂之苦,較好地穩定了中國北方。

    羅貫中《三國演義》以漢家劉姓天下為正統,“揚劉抑曹”,把曹操描繪成一個奸詐虛偽、濫殺無辜的奸臣形象,與歷史上真實的曹操相去甚遠。《三國志》作者陳壽是這樣評價曹操的:“漢末,天下大亂,雄豪並起,而袁紹虎視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這可以認為是對曹操比較真實和客觀地評價。

    政治上,曹操足智多謀,“挾天子以令諸侯”,將漢獻帝從洛陽接到許昌,控制皇帝,佔據政治核心,以皇帝的名義向其他軍閥發號施令,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動權。加強中央集權,抑制地方豪強,堅持“唯才是舉。”曹操是個求賢若渴的人,在建都許昌後,曹操多次下令求賢。在他的《求逸才令》裡有這樣一段文字:

    “昔伊摯、傅說出於賤人;管仲,桓公賊也,皆用之以興。蕭何、曹參,縣吏也;韓信、陳平負汙辱之名,有見笑之恥,卒能成就王業,聲著於載。吳起貪將,殺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歸,然在魏,秦人不敢東向,在楚則三晉不敢南謀。今天下得無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間,及果勇不顧,臨敵力戰,若文俗之吏,高才異質,或堪為將守;負汙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

    曹操發的這篇求賢令你可以理解為重才不重德,但卻適應當時特殊的戰亂環境,曹操也因此網羅到了一大批有用之才為他效力。

    經濟上,曹操重視屯田和興修水利。曹操在三國群雄中是比較重視民生的一個,他招募流亡農民墾荒,組織士兵屯田,由國家提供土地、種子、耕牛和農具,獲得的收成由國家和農民按比例分成。

    屯田制的實行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產力,使得四散奔走的農民重新回到土地中,被閒置的土地得到了開墾,既緩解了農民的窮苦,也解決了軍糧的籌集問題。

    曹操還特別重視修建水利工程。他組織修建了白溝(今衛河)運渠工程。“遏淇水入白溝,以通漕運。”開闢了白溝漕運的歷史。後又開通利漕渠,“魏太祖鑿渠引漳水東入清洹,以通漕河,名曰利漕渠。”後又修建了天井堰、漳渠堰,使鄴城周圍形成四通八達的漕運交通網,不僅改善了鄴城的交通,也促進了鄴城的經濟發展。

    軍事上,曹操熟讀孫武、吳起等軍事著作,結合自己的戰爭經驗,寫有《兵書接要》、《孫子略解》等軍事理論書籍,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軍事理論。主張“兵以義動”的戰爭觀,強調師出有名。

    在戰略戰術的應用上更是得心應手,他南征北討,戰功卓著,官渡之戰可謂是他的得意之作。正如曹操自己所說:“念自討董卓、剿黃巾以來,除袁術、破呂布、滅袁紹、定劉表,遂平天下。如國家無孤一人,正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儘管赤壁戰敗,失去了平定東吳和西蜀的最佳時機,最終形成後來的三分天下局面,曹操統一北方的歷史功績仍舊是不可磨滅的。

    在那個軍閥割據的混亂時期,曹操一舉消滅了北方諸多勢力,拯國家於危難,救人民於水火。及時穩定住了東漢政權,維護了國家穩定。中原如果沒有這樣一個傑出的軍事家,人民不知要在諸侯割據,軍閥混戰的環境下躲避到何時,所以曹操的軍事行動無論對國家的穩定,還是百姓的安定,其意義都是巨大的。

    文學上,曹操是一位了不起的文學家。在文學史上有“建安風骨”一說,漢獻帝最後的年號是建安。建安時期的“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繼承了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傳統,普遍採用五言形式,以風骨遒勁而著稱,並具有慷慨悲涼的陽剛之氣,形成了文學史上“建安風骨”的獨特風格,而“建安風骨”的開創者就是曹操。曹操的詩歌流傳下來的有二十多首樂府詩。這些詩風格遒勁,語言質樸。他在《蒿里行》描寫戰爭帶給人民的苦難:“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堪稱東漢末年的詩史。

    能夠將視角對著底層的百姓,這在當時的統治者裡面是非常難得的。《觀滄海》、《龜雖壽》等既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又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

    此外,曹操還有不少文章傳世,例如《請追增郭嘉封邑表》、《讓縣自明本志令》、《與王修書》等,文字質樸,感情流露,流暢率真。

    事實上,建安文學能夠在長期戰亂的背景下得以勃興,同曹操的重視和推動密不可分。建安時期的主要作家,無不同他有密切關係。曹丕、曹植是他的兒子,“七子”及蔡琰等,也都得益於於他的蔭護。可以說,建安文學就是在他提供的物質條件基礎上形成的,也是在他的倡導和影響下發展起來的。

    雖然,曹操在歷史上有發生過屠城的事情,但比起他的功績來,簡直不值一提。

    總之,無論是政治上,軍事上,還是文學上,曹操都是稱得上傑出的人物,對後世的影響也是持久和深遠的。從三國到現在,一千八百年過去了,曹操的名字還經常被眾人提起,彷彿他一直活在人民的心中。

    偉人毛澤東對曹操是這樣評價的:“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個了不起的詩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創立魏國。那時黃河流域是中國的中心地區。他改革了東漢的許多惡政,抑制豪強,發展生產,實行屯田制,還督促開荒,推行法治,提倡節儉,使遭受大破壞的社會開始穩定、恢復、發展。這些難道不該肯定?難道不是了不起?說曹操是白臉奸臣,書上那麼寫,戲裡這麼演,老百姓這麼說,那是封建正統觀念所製造的冤案,還有那些反動士族,他們是封建文化的壟斷者,他們寫東西就是維護封建正統。這個案要翻。”

    後又在詞作《浪淘沙·北戴河》提及曹操:“”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 2 # 吸塵器

    曹操在民間一直以奸雄示人,這都"歸功"於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歷史上真實的曹操又是怎樣的呢?陳壽在《三國志》魏書說:“太祖少機警有權數",樑國橋玄南陽何顒很看重他,橋玄對曹操說:天下要大亂,沒有治國安邦能力的人是不能力挽狂瀾的,看來天下黎民只能靠你了。

  • 3 # 專用汽車666

    第三:曹操是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

    曹操白手起家,建立曹魏政權,儼然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所做的貢獻非常之大!其中曹操的詩文“短歌行”,讀起來氣勢磅礴、讓人久久不能忘懷!“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無時無刻不在激勵著後人,所以曹操也是偉大的文學家!

  • 4 # 遙望歷史AJ

    我認為曹操是值得稱頌的人。

    1.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董卓挾持漢帝,曹操與其他十七路諸候一道起兵,一路篳路藍縷,破黃巾,斬袁術,攻袁紹,殺呂布,破劉備,西征韓遂,北伐烏桓,天下九州有其六,是曹操維持了中國北方的統一,如果沒有曹操,當時不知道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也為後來中國的統一奠定基礎。

    2.曹操是一位傑出的文學家,書法家,被魯迅稱為“改造文章的鼻祖”。曹操的經典詩歌文學品流傳千年,例如<<短歌行>>等,可謂是經典永流傳。

    3.在政治和民生上,曹操改革官制,唯才是舉,任用有才華的人士,興修水利,造福一方百姓,並實行屯田制度,使百姓豐衣足食,使農業生產得到恢復。

    正如李世民所言:“帝以雄武之姿,常艱難之運”,因此我認為曹操是一個值得稱頌的人。

  • 5 # 周曉林律師

    《三國志.程昱傳》原文:初,曹操乏食,昱略其本縣,供三日食,頗雜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曹操軍隊曾經以人作為軍糧,反正不管有多少人歌頌他終生為漢臣、詩歌寫的多麼好、多麼有計謀,我都認為他不值得崇拜,不過是一個為了皇位汲汲營營之人。

  • 6 # 嵇康大大

    完全可以算得上。

    首先,曹操的功績擺在那裡,他平定了北方,讓北方百姓從戰亂中解放出來。

    其次,曹操開創了論才授官的先例,為中國古代官僚系統發展起了促進作用。

    再次,曹操的文學成就很高,憑這一點也足以讓後人稱頌。

    最後,就算曹操真的是奸雄,在後市也有很多人追捧他的,比如桓溫等人。

  • 7 # 雨山畫室

    曹操這個歷史人物,在很多文學作品和戲曲當中都是以反面人物出現。大奸臣,殘暴,奸詐,狡猾,多疑都是形容曹操的。但是,曹操確是一個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歷史學家和文學家。早年有一部話劇,話劇的名字叫蔡文姬。這部話劇充分描述了曹操的另一面。這部話劇通過一些事例為曹操平了反。他對三國期間的國家統一作了供獻。曹操很有才,對詩詞歌賦都有研究。我不是歷史學家,只是通過一部話劇客觀評價歷史人物來闡述我的觀點。如有不當之處,請各位批評指正。

  • 8 # 朽木兄臺

    算得上。肯定算得上。

    曹操是一個值得後世稱頌的歷史人物。

    從哪些方面來解釋呢?

    首先看當時的歷史背景。東漢末年,桓、靈二帝沒治國理政的能力,更無法駕馭外戚和宦官的此消彼長,更是賣官鬻爵,把朝政和天下弄得官民不聊生,皇帝痛快了,特別是老百姓只能痛苦,而且感覺痛苦的日子一眼望不到頭。

    誰是他們的救星?誰能成為他們的救星?

    有很多人跳出來說自己就是,但無一例外,都沒“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這樣的人比比皆是,如董卓、袁紹、袁術、劉表、公孫瓚、劉璋等,曾經一時鋒芒畢露,最終都煙消雲散。

    如劉琳在檄文裡揭曹操的底,“宦官之後。”曹操作為官三代,有些“出淤泥而不染。”沒花天酒地,而是銳意進取。不管在天子腳下用五色棒活活打死十常侍蹇碩的叔叔,還是擔任西園八部尉之一,都說明其本人迥然不同,當然離不開他老爹曹嵩的庇護。

    外部條件優越,只會讓人放任自流,內部提升自己,才是真的王道。他愛讀兵書戰策,拉攏凝聚人心,更是出類拔萃。

    出名要趁早,曹操通過喬玄的寄託、許邵的評語,成為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新星必然要從烏雲裡掙脫,這片烏雲就是董卓。當司徒王允和一幫大臣掩面哭泣時,唯獨曹操敢於亮劍,不幸的是沒成功,只好撒丫子逃命,幸虧太機智,終於龍歸大海,有了風雲再起的機會。

    所以曹操之後散盡家財招兵買馬,武將夏侯惇等人來了,謀臣荀彧、郭嘉等人來了,後來有了十八路諸侯會盟討伐董卓。只是這些諸侯們誰也不想當出頭椽,都想儲存自己的實力。只有曹操敢於直面,雖然被董卓的部將徐榮給揍得鼻青臉腫,但勇氣可嘉,大不了捲土重來。

    時代給了造英雄的形勢,董卓行廢立,遷都長安,隨後死於王允和呂布的聯合,而後李傕、郭汜大交兵,讓劉協和群臣像叫花子一樣居無定所到處流浪。

    這時曹操的謀臣提出了迎接皇帝到許的建議,曹操立即通過,通過董昭等人的運作,才讓劉協有了體面的生活,於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水到渠成了。

    誰把皇帝扶上馬,誰就一日千里了。

    其次看曹操的理政之舉,打戰爭打的是實力,實力絕大部分來自於人才和糧食,他通過了《招賢令》和《墾田令》,也就是後世所謂的“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人才濟濟,收成豐碩,他可以逐鹿中原了。

    當然,不僅僅只是這些,看《魏武帝紀》就知道,這些都不是大風颳來的,每一步都是煎熬,是步步為營。

    再次看曹操的武功,滅黃巾軍、呂布、袁紹等割據勢力,現在看是“以戰止戰以殺止殺”,當時絕對必須的,否則就會被反殺和淘汰,走上這條路只能讓別人無路可走。

    最後看曹操的文采,“建安七子”的文學成就比不上他,這是上馬徵殺下馬提筆,而且眼界和胸懷的格局不一樣,“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等詩句是一般書生和文人寫不出來的。

    再最後看曹操臨終遺言,不厚葬、分香料給眾侍妾,囑託她們多織布以維持生計等,這是英雄迴歸普通男人。

    難免人有七情六慾,曹操也是有一些問題的,比如赤壁之戰前後的驕橫,比如對伏皇后的絞殺,比如愛劫持別人妻等。

    但主要看正能量,曹操一輩子都是在奮鬥,在混戰不已的那個時候,他還是給了大多數普通老百姓一些幸福感。

    如此,才值得後世稱頌。

  • 9 # 歷史掌中珠

    “設使天下無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曹操平定了中國北方群雄割據的混亂場面,使百姓得以安定,居功至偉!當然值得被歌頌!之所以在歷史上留下罵名,《三國演義》尊劉抑曹的主旨,以及歷代統治者維護正統、醜化竄匿不臣者,有莫大關係。

  • 10 # 山岩談詩論文

    曹操是個了不起的軍事家政治家,他的智慧在三國演義中是頂尖的。在《三國演義》中,因作者以宣傳漢室為正統,將他推上奸臣的寶座。

    在《三國演義》中,他生性多疑,是他他自身造成的。他刺殺董卓未成,於是時刻防備別人以同樣的方式對自己使陰招,於是就造就了多疑的性格。又正是多疑而誤殺了自己的恩人,這又把他推上了不義的寶座。

    他的很多反面正是歷史和命運造成的。他統一了祖國,建立了曹魏政權,還是可歌頌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32歲,大概什麼樣子?如果沒房沒車沒女朋友是不是挺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