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生命是一場孤獨的旅行
-
2 # 蘆程半ZJG
這有什麼好迷茫的?孝敬雙親是天經地義的,各盡其責而已。做好自己,管他人怎麼看幹嗎?莫待”子欲養而親不待″時追悔半生。
-
3 # 雲中美景
謝了!看這意思是女兒回孃家吧,這種情況不必糾結,俗話說人在做天在看,各盡各心,落得問心無愧就行,只要自己盡到了自己的一份責任一份孝心就夠了
-
4 # 四季——花開
因為他們覺得是理所當然的,如果你只是偶爾或者不經常回孃家,帶點東西那也正常,畢竟你的父母是你哥弟在家照顧,你父母對你跟對你哥弟不一樣也很正常,你要想開了就好了。反正我是想開了。如果你有女兒有兒子你大概也會如此吧
就拿你跟你哥弟來說,如果你公婆跟你父母一起住院了,你們兩家又離得遠的話,我不信你就會全心全意的回孃家照顧你父母吧,你的先照顧你公婆吧,畢竟你的家是離你公婆家近,你父母還是以你哥弟照顧為主吧,孫子也同樣,孫子外孫都是孫,但是一個裡一個外那可大不一樣,你父母的孫子他們幾乎可以天天見,而你父母的外孫也就是你的孩子,只有你去看你父母的時候他們才能見上幾次,如果你父母生病了,你會跟你哥弟一樣天天照顧,送飯嗎?有可能但是可能性不大。
所以人們重男輕女不是沒有道理,就算是那些口口聲聲說絕不重男輕女的人或者那些深受重男輕女傷害的女人最後都會重男輕女的
例如,有一家人家,一兒一女,父母對女兒那是相當的愛護,不管吃的喝的玩的,都要女兒先,如果是稀有的東西也要女兒先,然後才能輪到兒子,可以說女兒是他們家的公主,女兒可以欺負哥哥,但是哥哥不可以欺負妹妹,一直到女兒結婚,女兒一直都覺得父母愛她勝過愛他哥哥,但是,直到她結了婚,才知道,父母的愛也只是小愛,哥哥永遠都是大愛,比如車房包括家裡的存款都是留給哥哥的,而她這個公主只是結婚的時候彩禮和陪嫁都給她帶回去而已。
以前我也是想不通,為什麼女兒孝順也不少於兒子,但是父母卻都要重男輕女呢?直到我結婚以後我總算想明白了,父母重男輕女只要不太過分就不要計較也不能計較。因為社會如此,習俗如此,男人是一個家庭的命脈,而女兒只是一個家庭的裝飾。女兒再好也是嫁出去,兒子再不好那也是娶進來,本質就不同
想開一些,理解一些吧
-
5 # 新加坡倆個孫子張愛琴
是沒有滿足父母的根本需要,你帶東西回去,能頂一年三百六天陪伴嗎,那種父母含辛茹苦養大的女兒頂個屁用,連個近鄰都不如,頭疼腦熱還能問寒問暖的,遞茶送水的,幫忙幹活的。
我娘常問我工作不能顧家,生兒育女為婆家四十年,我放下男方一切事宜,回到老孃身邊一天又一天度過,能多陪娘一天,我就反哺報答娘一天,我才心安理德,今中午站超市裡買返季節水果,心狠一狠,再貴也要讓娘吃上,以後沒機會孝敬了。
-
6 # 少華飛雪2
因為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孃家只是孃的家,與你從此沒有關係了!就是你日後離了婚,孃家你也再回不去了!這就是中國社會的現實狀況!
-
7 # 敏銳原野1f9
出嫁女是別人家女人生兒子又是別人丈夫就是夫妻過日又你是個女人嫁J一個婆家、在娘嫁就是親七人嫁養的兒子取了你的女兒就是你娘嫁女婿
回覆列表
結婚出嫁17年,自己從來沒有把自己當做外人。有什麼好吃的好喝的總想著孃家的爸爸媽媽弟弟侄女侄兒,就是自己少吃點喝點少穿點,都要儘量滿足孃家。有時都捨不得買的一要回孃家,啥都捨得買了往回帶。可這些年自己做了這麼些沒有一個人念我的好,自己的孃家人都把自己當做外人看。心裡感到很心寒。
其實我嫁的並不好,老公從小沒有媽媽,公公也是本本分分的莊稼漢,一個人把老公拉扯大,當初我是看老公造業才嫁給他。事實證明老公對我和孃家人還可以,有好吃的喝的也會想著孃家,我給孃家買東西他從來沒有說過我。
因為沒人幫忙帶孩子,自從我結婚後就在家帶兩個小孩沒有上班。我出嫁後,我弟弟結婚媳婦是我幫忙著操心找的,接著弟媳婦生三個小孩,我都是忙前忙後幫忙又出錢又出力,從來沒有計較過我為他們花出的每一次開支,包括奶瓶,奶粉,住醫院的月子餐,還有接客酒席用酒,我弟說讓帶一條煙回去,我就帶給錢我也不要說算了不用給了。從來沒有計較過這些。因為我想著我們就是一家人嘛,自己花點錢沒什麼,只有家庭和睦幸福就好。
因為農村人常有聽說誰誰家不和睦,吵架,我還笑別人,怎麼會那樣呢,從沒想過這樣的事會出現在我的家庭。
有一年夏天我帶孩子回去住了幾天,因為天氣熱,晚上都是開空調睡的。家裡那時候只裝了兩臺空調,因為孩子多住不下,父親就委屈自己一個人住沒有空調的房間吹電扇。結果第二天,父親就說熱死了,我弟弟就說不是有空調嗎,父親說你姐姐睡在空調屋裡,弟弟立馬就說,憑什麼我回來住空調屋,讓爸爸住外面,空調又不是給我買的!我心裡的氣無以言表。
我心裡發誓以後不回來住夜。
當初我買房子的時候 ,孃家沒有幫扶一分錢,讓我爸過來幫忙裝修還說給裝修費才肯過來幫忙,結果經濟緊張,沒兌現,我媽還問我要
。我弟弟買房子,我爸直接拿出10萬贊助,棺材本都不要了!這就是兒子女兒的區別。這些我怕老公有意見都沒跟他說過。
我總是心軟念及父母養育我的好依舊每個月回來一次,帶上我認為好吃的回來看看父母。
你們不把我當自家人,我不能不把你們當親人。
這樣把我當做外人的事情還有很多次,一次次傷了我的心。我現在對於孃家的事情什麼都不想操心管了。付出的再多也沒人知道,沒人領情。以前傻 ,天天盼著孃家好 ,現在明白了,過好自己的日子才是硬道理。只是心裡鬱悶難受的不行。女兒真的就該為孃家不求回報的付出嗎,是我做的還是不夠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