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萌寶契媽

    思考好比播種,行動好比果實,播種越勤,收穫越豐。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過:“學會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比獲得知識更重要。”父母要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觀察世界學會想象,富有創造力。

    在平常生活中,我們要做到

    一、讓孩子長一雙火眼金睛。首先要學會觀察,可以按照對比反覆順序重點的方法來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

    二、讓孩子長一對想象的翅膀。學會激勵孩子想象力,多讓孩子參加有創造性的遊戲,多接觸圖畫,多給孩子講童話故事;

    三、給孩子一片破壞的天空。孩子弄壞東西不要簡單粗暴的教訓,而要正確加以指引;

    四、給孩子創造一個思考的環境。與孩子相處中多用商量口氣,不要包辦孩子一切。多給孩子出難題,多對孩子說你自己想想看吧!

  • 2 # 趙州茶話

    家長要有意識幫助孩子養成愛動腦的習慣,可以在幾個方面加以注意。一,父母自己要做好身教,自己在生活工作中,要做善於動腦的人,有開拓性,不做人云亦云的人,孩子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自然也愛動腦;二,在引導孩子的時候,輔導孩子學習的時候,不要急於告訴孩子答案,要注意循循善誘,多運用啟發性方式,讓孩子自己去找到答案,哪怕要犧牲一些時間,也比簡單告訴孩子答案,最終效果要好得多。因為這培養了孩子思考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可以讓孩子及早參與一些家務、幫助組織出遊等事情,而且儘量放手讓孩子去完成,犯些錯誤也不要緊,這樣可以培養孩子動腦動手能力。四,可以跟孩子多講講中外科學家熱愛創造的故事。

  • 3 # 適實求是

    這個問題很好也很重要,是個大問題。培養思維方式對不同年齡的孩子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培養。

    兩年前,女兒去北大讀研後,一段時間我發現她的學習出現了問題,分析後發現原因不是學習態度與學習方法的問題,主要的是思維方式的問題。能夠在北大從事數學領域研究的學生都不是白給的,要想在這個群體裡有所成就,思維方式是重要的問題,我也是從那時開始喜歡留心思維方式的研究了。

    學習思維方式要結合哲學、歷史學、心理學、法學、生命科學、數學、物理學等等學科知識以及生活經驗,是要把認識說、實踐論以及“三觀”相結合的。

    (現在還很不成熟,這裡我只談一點兒我引導大學生思維方式培養的做法,供參考)

    一、讓學生比較屠呦呦與居里夫人誰聰明。

    這個問題其實是假命題。兩位科學家用她們的聰明才智都為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我提出這個問題是想讓學生通過了解兩位科學家取得科技突破的過程,思考她們在解決問題時採取的方式有什麼不同,認識到解決問題的多種渠道。

    二、注意體會幾種思維方式

    在能夠認識需要打破固化思維的同時,注意體會愛迪生、喬布斯、蒂爾、馬雲(馬化騰)等人的思維的不同特點。

    三、突出哲學問題的思考。透過哲學問題的思辯,學習不同視角看待問題。

    四、會玩且要玩好。把喜歡玩的玩出多種模式,把不太喜歡的玩出興趣,發揮藝術對思維培養重要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明節朋友送蘋果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