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水果阿蘭
-
2 # 尼古拉斯憶心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一、李清照在理論上確立了詞體的獨特地位,提出了詞“別是一家”之說。所謂“別是一家”,是指詞是與詩不同的一種獨立的抒情文體,它對音樂性和節奏感有更獨特的要求,意即它不僅要像詩那樣分平仄,而且要講究音律。
李清照詞在寫作上的主要藝術特色: (一)強烈的形象性。李清照的詞具有強烈的形象性。用生動的意象進行比喻突出形象性。如《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最後一句"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中,黃花又稱菊花,在古人心目中象徵高潔。
(二)借用出新意。善於借用,這也是李清照詞的一大特色。如《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化用了唐韓偓《懶起》的詩意。韓詩云:"昨夜三更雨,臨明一陣寒。海棠花在否?側臥捲簾看。"李詞中一句"海棠依舊"勝過"海棠花在否",簡潔明瞭,道出了作者的迫切心情。
(三)遵循音韻規律,具有音韻美。李清照在她的《詞論》中指出"歌詞分五音,又分五聲,又分六律,又分清濁輕重"。她的創作實踐了她的理論,她善於運用雙聲疊韻來增強詞的表達情感和聲韻美。如《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起句十四疊字,分別屬於脣音、舌音和齒音,詞人將它們重疊的連在一起,輕重相間,抑揚起伏,從聽覺上造成悽清寂寞的氣氛,深化了主題,表達了強烈的孤獨感,將修辭美與聲韻的音樂美極其和諧地統一在一起,表達深刻的意蘊。
在這裡,詞人自比黃花,賦予黃花以人的形象,使黃花與詞人形成共鳴?從而達到詞人描寫思婦的那種憔悴的神態和憂鬱的心理,其形象無以倫比,以菊花比人,更襯托出人的靈魂的美麗。詞人將自己融入黃花的形象中,除以它的優雅來形容詞人的資質,有一種黃花在秋風中越開越盛,凌風傲霜的品質,象徵詞人的高潔。陳祖美在《李清照詩詞文選評》中,指出此詞最後兩句曾有論者解釋為:李清照是在借詠花發洩自己才能被埋沒和對社會的不平。
1、她善於選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環境、行動、細節來展現自我的內心世界。
2、她的語言獨具特色,無論口語還是書面語,一經她提煉熔鑄,便別開生面。
3、她還善於用最平常最簡練的生活化的語言精確地表現複雜微妙的心理和多變的情感流程。李清照的語言清新素雅,加之她精通音律,使她的詞聲韻和諧,音韻流轉。 李清照是中國文學史上創造力最強、藝術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她傑出的創作成就改變了男子一統文壇的傳統格局,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崇高的地位。
-
3 # 秋水文瀾原創
李清照的詞有什麼特點?
李清照的詞有兩大特點,一是以其女性身份和特殊經歷寫詞,塑造了前所未有的個性鮮明的女性形象,從而擴大了傳統婉約詞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內涵;二是善於從書面語言和日常口語裡提煉出生動曉暢的語言,善於運用白描和鋪敘手法,構成渾然一體的境界。
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她不追求砌麗的藻飾,而是提煉富有表現力的“尋常語度八音律”,用白描的手法來表現對周圍事物的敏銳感觸,刻畫細膩、微妙的心理活動,表達豐富多樣的感情體驗,塑造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在她的詞作中,真摯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渾然一體。她將“語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的婉約風格發展到了頂峰,以致贏得了婉約派詞人“宗主”的地位,成為婉約派代表人物之一。同時,她詞作中的筆力橫放、鋪敘渾成的豪放風格,又使她在宋代詞壇上獨樹一幟,從而對辛棄疾、陸游以及後世詞人有較大影響。
李清照的詞特點李清照是中國兩宋之際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她的一生豐富跌宕。起初她是一個生活安定幸福的女子,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從小受到父親的薰陶熱愛文學;可是後來金兵入境她的人生從此改變了,丈夫去世,自己從此流離失所過著居無定所的日子。所以這位才女的詞在這兩個階段有著兩種不同的風格:前期歡快,後期愁苦。
前期李清照主要寫天真純情的少女,寫她們懵懵懂懂的愛情、寫她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與期盼,在這之中也寄託了清照對與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正如《如夢令》中的少女,她將這位嚮往自由、渴望愛情的天真少女刻畫得如此惟妙惟肖。前期的詞語言清新自然,真實而又活潑。清照婚後生活美滿幸福,與丈夫如膠似漆恩愛有加,《點絳脣》中掃描寫的那位少女就表現了清照對與美好生活的嚮往,還有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後期清照的生活發生了大反轉!金人入境導致國家危亡加上丈夫病逝,清照不得不離開故土,南遷逃亡。逃亡的路途艱辛,她丟掉了當初與丈夫一同收集的字畫金石,孤苦無依的生活給了她極大的打擊!此時清照的詞風感情濃重。一首《孤雁兒》抒發了清照無盡的惆悵!這首詠梅詞並沒有描繪梅的姿色香氣,而是把梅比作作者個人悲歡的見證,表現自己對亡夫的緬懷與懷念。
李清照後期作品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詞人,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李清照擅長寫詞,《如夢令》、《醉花陰》等都是李清照詞曲代表作品。李清照的詞分為兩個時期,分別是前期和後期。李清照前期的詞曲風格明快,吟唱出自己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李清照後期的作品有《聲聲慢尋尋覓覓》、《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臨江仙庭院深深幾許》等。李清照是婉約派的代表人,她的詞風多變,通過對景色和人物的描寫和刻畫,引發世人的深思。《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是李清照後期的詞曲經典作品,全詞內容為:“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詞人在上闋通過描寫“薄霧”、“愁雲”、“瑞腦”、等意象突出了季節環境。秋天到了,詞人感覺到窗外一片壓抑愁悶的景象,生活在這樣蕭瑟沉悶的天氣中,詞人的心情也逐漸愁苦和抑鬱。隨後,詞人寫到了重陽佳節,藉此節日來反襯出自己孤身一人的寂寥感。中秋佳節本該是家人賞菊喝酒團聚的日子,但今年的重陽佳節,只剩下詞人孓然一人,心中不免有些孤苦和淒涼。下闋中,詞人借上闋意象,抒發了自己思念丈夫思念親人的心情。
李清照作品風格李清照是歷史上少有的女公卿,被稱為易安居士。無論是事業還是愛情都有著極高的追求。她看到別人看不到的事,思考別人思考不到的東西,就承擔了更多的責任。一個有著現代女性人格的封建社會女子,她超越了所在的時空,所以註定被人誤解,揹負著沉重的國仇家恨,人生的磨難讓她的理想國越走越遠。
李清照作品中體現的愛國,對時局的評判,追求男女平等。她開創了中國女性作家愛國主義的先河,她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女性除了感情生活的另外一面。宋朝的朱彧說她是當朝婦女之首。現代文學家胡適評價李清照最妙的地方是用白描的手法寫詞,所以他能影響很多人。因此後世也應該推行白話文。北宋時期的文壇主要以小令為主,李清照之後便開啟了慢詞。她不會隨波逐流的用當時的文字風格,而是自創了一番體系。
李清照擅長用比喻的手法以寫物明志。喜歡用人們熟知的一些典故,用通俗的語言讓人們理解文意。李清照擅於用語言表現音樂的優美,詞本身就是歌詞的一種,她能從口語中提煉出生動的文學語言,這才最顯示個人功力。用文字和音律把控情感,李清照站在女性的角度,用抒情的手法展現少女的天真和少婦、寡婦的不同狀態,離別相思各有風格。繼承了婉約派的寫作手法又有了自己的創新。
-
4 # 8號龍捲風
李清照,宋代女詞人,中國歷史上最有成就的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成為1987年天文學會為水星環形山命名的15位中國歷史人物中唯一的女性。
李清照的生活,與詞的特點,可以以時間劃分為兩個階段,這兩個階段有著顯著的區別。
李清照前半生生活安逸,與丈夫趙明誠婚姻生活美滿幸福、志趣相投,她的詞大部分都在描述這種貴族的生活;李清照後半生卻要揹負北宋的滅亡,跟隨南宋政權一起逃亡,以及晚年的孤獨,所以她的詞風也發生了很多的轉變,像士大夫之詞一樣,感傷起國家的命運。
那麼,李清照詞的特點到底有哪些,詞的歷史地位又如何呢?本文將做簡單的分析和呈現。
李清照詞的分類:前半生悠閒生活
李清照前半生生活是幸福美滿的,這時期的詞主要以描寫少女情懷和婚姻生活情趣為內容,概括起來有以下4方面:
1.描寫少女性格的天真活潑
李清照出生在官宦家庭,從小就受到過良好的教育。
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為進士出身,也是北宋詞人,李清照母親王氏,出身名門,也擅長寫詞,所以李清照在待閨之中的時候,就寫了很多著名的詞篇。
《宋史·李格非傳》記載:
妻王氏,拱辰孫女,亦善文。女清照,詩文尤有稱於時,嫁趙挺之之子明誠,自號易安居士。
母女二人在史書上留下名諱,都善詞文,歷史上恐怕只有這一對母女。
比如寫於李清照出嫁之前的這首《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可以看出十六七歲的李清照是多麼的活潑好玩。
一個十多歲的小姑娘,與很多友人乘船遊溪亭,由於貪玩一直玩到日暮天色漸晚,於是大家爭相划船歸路,由於船多擁擠誤入了蓮花的深處。彷彿能夠聽到一片嬉鬧之聲。
2.描寫婚後生活的幸福與快樂
如果沒有李清照的詞,我們就無從得知李清照婚姻生活的幸福。
1101年,李清照18歲,與時年21歲的太學生趙明誠在汴京成婚。趙明誠也是名門之後,父親趙挺之官至北宋的宰相。
這對門當戶對的年輕人志趣相投,婚姻生活極其幸福。婚後李清照的一首《採桑子》:
理罷笙簧,卻對菱花淡淡妝。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
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
李清照以一個少婦的筆調,描寫了歡快的夫妻生活。“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細細儒生的展現了和諧有趣的居家生活氣息,流露出一種令人嚮往的恬靜美好的生活情調。
3.對夫妻團聚的渴望
趙明誠作為太學生,長期在太學唸書,一個月只能回家團聚一次。後來,趙明誠作為金石之家,又要經常出遠門考察。所以李清照的婚姻生活也有很多的離別。
有離別就會有思念,李清照的思念之詞當屬《醉花陰》了: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寫盡了對久別的丈夫的思念,思念太多,以至於自己比晚秋的黃花都消瘦了許多。
整首詞寫了四個場景:漫長的白天我在想你,孤冷的夜晚我在想你,黃昏的東籬下我在等你,傍晚的門簾中我依然在等你。每個場景都展現出李清照形單影隻的在思念丈夫,等待丈夫的情景,濃濃的相思之情溢滿字間。
試想,作為一個遊子,如果有這樣一位妻子給自己寫來這樣一封情意綿綿的情書,該是多麼幸福的婚姻才能催生出這樣的情書。
李清照詞的分類:後半生悲嘆身世
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東京,擄走徽、欽二帝,北宋滅亡。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靖康之恥。
李清照作為那個時期的名人,作為宋朝臣子趙明誠的妻子,毅然決定跟隨南宋皇帝宋高宗一起逃亡。
國家的災難,民族的恥辱,顛沛流離的生活,不僅僅給李清照的的生活蒙上了一層陰影,也激發了一個文人的愛國之情。
2年後,趙明誠奔赴回京的路上受風寒,不久久離開了人生。愛人的離去,給李清照的精神生活再次造成了創傷。
詞人李清照的寫作風格也隨即發生了變化,之前歡快、纏綿的情調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低沉的思念與傷感。
這個時期李清照詞的特點大致分以下幾個方面。
1.對故土的思念
後半生的李清照寄居在南宋都城臨安,30餘年的漂泊、流浪,愛人的離去,李清照品嚐了人生的疾苦、對故鄉故國的思念,是揮之不去的情懷。
比如這首《添字採桑子》: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情。
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離人,不慣起來聽。
傷感的情調,芭蕉也遮蔽的庭院,就如同李清照的心情一樣陰沉,見不到Sunny。“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情”,有誰能夠理解一個女子對故都故國的思念,對之前汴京生活的懷念呢?
“愁損離人,不慣起來聽”,是離愁,也應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吧。
李清照雖為女子,但也有士大夫般炙熱的愛國之情,她的那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便是最好的例證。
2.悼念亡夫,對丈夫的思念
丈夫趙明誠死後,李清照有個短暫的婚姻,但只持續了3個月就結束了。在李清照看來,任何人都取代不了趙明誠在自己心中的地位。
1.精心提煉口語,將詞口語化。
通俗易懂是李清照詞的特點,全詞清醒明朗,易於理解,並且口語化。這一特點與李煜的詞有著相似的特點。
比如李煜的《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就是口語化的寫作風格。
而李清照的《鳳凰臺上憶吹簫》: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人未梳頭。任寶奩閒掩,日上簾鉤。生怕閒愁暗恨,多少事、欲說還休。今年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者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即難留。念武陵春晚,雲鎖重樓。記取樓前綠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更數,幾段新愁。
也是將詞口語化的典型代表,“生怕閒愁暗恨,多少事、欲說還休。今年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讀起來就像一個人在自言自語一樣。
2.善用白描的手法,將複雜的內心,抽象成生動的景物來寫
比如這首《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為了描寫自己內心的憂愁,李清照只用了16個字,就把這份愁寫的淋漓盡致,“一種相思,兩處閒愁”和“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把複雜的不易描述的內心之愁,寫的非常形象、生動,讓讀者能夠很容易的聯想到,李清照描寫的愁到底有多愁。
3.擅長運用借代和擬人的修辭手法
修辭手法在詩詞中的使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詩詞讀起來更加的形象生動,也更有韻味。
比如《如夢令》中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用海棠花的紅,來代指自己少女思春的心,用海棠花的綠葉,來描寫大風吹落紅花的傷感之情;
比如《醉花陰》中的“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又用了擬人的手法,來和黃花比瘦,描寫李清照對丈夫的思念之深,以至於消瘦了自己的身體。
李清照對修辭手法的運用非常的自然生動,意喻傳神,在詞人中非常少見。
4.李清照詞有著明顯的士大夫之詞的特點
歷史上一般說是李煜開創了“士大夫之詞”,將詞從描寫娛樂場所的吟唱的“伶工之詞”上升到“士大夫之詞”的高度,描寫國家與百姓的存亡離別。
李清照的《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寫的就是靖康之難後,偏安一隅的南宋政權生活下的百姓情感,已經是“物是人非”,面對國破家亡,只能“欲語淚先流”。
另外,在李清照的《漁家傲》中: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彷彿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也寫的靖康之難後,李清照逃亡生活,客居臨安的生活。而“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有多了點男兒的氣魄,李清照幻想大風能帶她回到“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這裡的三山,理應代指李清照的故鄉山東。
國家的軍隊都打不過淮河,收復不了失地,弱小的女子李清照想借仙風收復故鄉,何等的氣魄。
李清照的詞,總是這樣的有特點,婉約的讓人憐愛,又不失雄壯的讓人欽佩。李清照詞的特點,大概就是以上4個方面。
李清照詞的歷史價值
李清照是宋代文化孕育出的一代奇女子,有著光彩奪目的歷史文學成就。
首先,李清照為婉約派詞人的代表,創立了易安題。
千百年來,喜歡李清照的後人無數,真摯的情感,淺淡的語言,超塵脫俗的文字,歷經磨難的經歷,感動了無數的文學愛好者,也被無數的文人模仿,創作出了更多的膾炙人口的詩詞。
我們讀李清照的詞,繼而喜歡李清照的人,李清照為我們描寫的不僅僅是她那個時代的生活,她本人的婚姻生活,和她那個時代的愛國情懷,而她描寫的這一切,都沒有時間的界限,我們後人也能夠感同身受。
後人越來越多的人,對李清照詞的喜歡,恰好說明了她在中國歷史文壇的地位和成就。
其次,李清照為中國封建女性代言。
李清照在文壇的地位,放到女性之中當然無人出其右,但放到整個中國歷史文壇上,李清照也能夠佔有一席之地,這就是一項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在中國古代,是典型的男權社會。絕大部分女性在封建禮教的束縛下,沒有思想的自由,更談不上個性的張揚。而李清照就是她們中的另類。李清照不但受到過良好的教育,還經常喝酒,公開的談情說愛,完全是與男性平等的生活,這恐怕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女性。
李清照為中國封建女性代言,她活出了不一樣的人生。
最後,迴歸李清照詞的歷史價值。
況周頤在《蕙風詞話》第二卷中說:“此等語愈樸愈厚,愈厚愈雅,至真至情,由性靈肺腑中流出,不妨說盡,而愈無盡”,將李清照詞的特點概括的準確透徹。
湯顯祖在《焚香記總評》中說:“其(李清照)填詞皆尚真色,所以入人最深,逐令後世之聽者淚,讀者顰,無情者腸裂”,對李清照詞中所表達的情感至深,給予評價。
沈祥龍在《論詞隨筆》中說:“含蓄無窮.詞之要訣.含蓄者,意不淺漏,語部窮盡,句中有餘味,篇中有餘意,其妙不外寄言已。”清朝劉熙載在《藝概》中說:“花鳥纏綿,雲雷奮發,弦泉幽咽,雪月空明,詩不出此境。”王灼在《碧雞漫志》中說“易安做長短,能曲折盡人意,輕巧尖新,姿態百出。”
李清照憑藉著自己卓越的才華享譽宋朝詞壇,在中國歷史上樹立了自己的詞風特點,佔有一席之地,這就是一位偉大的女詞人的歷史地位與價值。
-
5 # 斯夫
春夏秋冬各不同,婉約四季。也談李清照的詞。
李清照是中國文學發展史上著名的詞人,她的詞自問世以來,不唯當時,直至現在,很多人都喜愛有加,讚譽無數,影響深遠,被推為“婉約之宗",流傳至今。
李清照的作品多是傷春悲愁,離別相思和晚年愁苦。個性特點鮮明。這裡,試以季節變換,欣賞她的詞作之美。
春:李清照詩詞中有關春的莫過於“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為大眾喜歡。且不說韻律之美,僅“綠肥紅瘦”就不知傾倒多少愛詞人,被寫成小說,拍成電視劇。又如<<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寫自己愛春愛美,在賣花擔買了一枝含苞待放的鮮花,又生怕“郎”說她不美,最後,將那鮮花斜插在髮簪,讓“郎”比比,到底哪個更美?其餘還有如
《武陵春·春晚》“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寫盡晚春愁緒,詞作風流。
夏:李清照的詞關於夏季入詞,也是令人耳目一新。如<<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如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夏日結伴舟遊,“誤入藕花深處”。這一誤,卻“誤”出了一個美妙的藝術境界:“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沉寂的蓮花池因為這一群誤入者一下子沸騰起來。至於《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怨王孫·湖上風來波浩渺》“蓮子已成荷葉老。青露洗、萍花汀草。”則寫出了女詞人的鬚眉浩氣和詞人不僅賦予大自然以靜態的美,更賦予生命和感情不同凡俗的情趣與襟懷,無不為人喜愛。
秋:作為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秋天更是李清照詞作的必不可少內容。“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一句“人比黃花瘦”寫盡相思之深。至今寫相思之句,無處其右者。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相思的愁,面對自顧飄零的花和自顧漂流的水,如何排解?真個是“薄霧濃雲愁永晝”啊!
再如<<怨王孫>>,打破傳統的“悲秋”格局,先寫“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雖然是殘秋,景色依舊宜人。接著寫“蓮子已成荷葉老,清露洗,頻花汀草,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寫荷葉雖然枯黃衰老,但蓮子已經成熟,豐收的景象令人喜悅,況且經過清露洗滌的“ 花汀草”仍然含碧凝綠,生機勃勃。看來,作者面對“簾卷西風”、“紅稀香少”的落葉繽紛之秋,也並非都是慘淡愁雲,悽苦心緒。至少這首詞意境毫不傷感,反而洋溢著無限的秋遊之樂。
冬,關於冬季的詞作,當數李清照這首詠梅別有新意。“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瓏瓏地,共賞金尊沈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銀色的月光,金色的酒樽,淡綠的酒,晶瑩的梅織成了一幅畫,寫得如夢如幻,空靈優美。詞人抓住寒梅主要特徵,用比喻、擬人、想象等多種手法,以生花妙筆點染其形象美和神態美,移情於物,以景傳情,意中有景,景中寄意。另有《菩薩蠻》“歸鴻聲斷殘雲碧,背窗雪落爐煙直”與王維的“長河落日圓,大漠孤煙直”有異曲同工之妙。另有《臨江仙·梅》“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作者以詠梅為題,用梅花暗喻詞人自己,把閨人幽獨的離思與韶華易逝的帳憫,極其高華而深刻地表現了出來。借物言志,借景寫人,不獨詩仙,詩聖,李煜,二杜,三蘇,李清照也是個中高手。
清新委婉,感情真摯,自成一派,去讀李清照的詞,會發現不一樣的美,其真摯樸素的情感、情景交融的意境、創造性的語言,會讓你陶醉!
-
6 # 三錢簡文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她的詞與生活經歷有關,分為前期和後期,前期多寫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她的詞主要有以下5個特點:
01 善於移情於物擅長採用比擬的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明志,用心靈的眼睛觀察生活,,所描述的情景無不慘透自己的心情,使主客觀得到高度的統一,感情深摯,詩味雋永。很多詞都是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幾個景物的組合,形成一種美的意境。
02 詞構思精巧善於造境,實可謂篇篇佳構。有的前乘後繼,一瀉千里;有的層層設疑,由果追因,儲蓄委婉;有的上情下景,或情景交融。每一首詞者可看出其高超的藝術功底。通過神奇的藝術構思把自己悽楚的心情,深沉的愁怨,婉約蘊藉,跌宕曲折的表現了出來。
03 語言獨具風格清新自然而又富有音樂美。她的語言明白家常,能“以尋常話度入音律”,化欲為雅。李清照獨能用淺欲之語,發清新之思。語言清麗,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
04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非常善用白描的手法。樸素簡練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詞藻修飾與渲染烘托,勾勒出人物、事物與景物的情態面貌。
05 少數詞詠史有很少一部分詞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這少部分詞比較另類,寫得深入人心,造詣很高。這小部分詞與前期生活在富裕的家庭有關係。
回覆列表
李清照是宋朝著名詞人,詩人,她最擅長寫詞,但是她的詩歌和散文也很有成就,她主張詞以婉約為主,她同時認為詩和詞這兩種文學形式的藝術規律各有其特殊性。
一,李清照其人
李清照(公元1084—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在她18歲時與同學趙明誠結婚。
婚後夫妻志趣相投,經常在一起校勘古書,唱和詩詞,研究金石學,收藏很多珍貴文物。
李清照擅長寫詞,大多以婉約為主,《一剪梅》、《醉花陰》等,基本上都是抒寫離愁別恨之情的。
《聲聲慢》《武陵春》等作品中,充滿了物是人非、孤寂無依的沉痛感情。
從藝術技巧來看,李清照抒情詞的特點是善於移情於物,比如《鳳凰臺上憶吹簫》有這幾句: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如今又添一段新愁。
像在這樣以景物抒情的手法在她的其他詞篇中還有很多。
她寫出的人物感情發展變化,也是在鋪陳中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外界景物緊密相關。李清照的詞脈絡貫通,章法嚴整,《聲聲慢》就充分提現了這一特色。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李清照的詞,語言很有特色,具有創新,不蹈襲前人,不借用華麗辭藻來修飾,都是在普通大眾口語的基礎上提煉出來的藝術語言,具有很強的形象概括力。
詞語清新易懂,音節自然流暢,起到雅俗共賞的作用,有些詞一直傳誦至今,經久不衰。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是李清照晚年的一個名篇之一,在她南下之際沒多久,丈夫去世,她經受了國破家亡的痛苦。這是作者抒發當時悽楚、以至於絕望的哀傷之情。
也是作者一天之內的真實感受。詞人以對時間推移為線索,從幾個側面形象揭示了人物感情發展和深化。
在絕望的哀傷中,感情也發展到頂點,一個“愁”字自然是概括不盡的。其中“點點滴滴”四個重疊字既模擬了雨聲,又照應了開端,筆法之妙,實在耐人尋味。
丈夫去世後,李清照一直過著淒涼、困頓的生活,晚年是孤獨的,但是她留給世上的詩和詞一直都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學習和傳頌著。
我覺得她的詞最大特點就是以景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