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澈舟和尚
-
2 # 大土89
要多總結,經常做總體輪廓的回顧。比如我看美國作家跟這本小說。每讀完一傷我都會合上書,想一想它的總體內容是什麼?圍繞哪個主軸來敘述展開。等到讀完了72張節後。我總感覺他的主線就是時間走,還有幾個主要人物之間的矛盾衝突,這樣我提取資訊就很精煉。想找某一段情節就按時間年份去大腦中提取。看小說,《平凡的世界》也是這樣。我把每一章節都做了50個字左右的梗概總結,等到看完這本書,整個書的內容以及他的敘述主軸。都一目瞭然。以後看別的書就不需要這麼複雜,大腦自然生成了一個總結的圖表。資訊情節不怕多複雜多容廠,關鍵是要把它建立框架就容易理解記憶。
-
3 # 李良傑社群筆記
我的觀點是帶著問題去讀書,提煉關鍵詞並學會演講分享出去。
第一步、問自己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問自己希望從書中收穫什麼?
問自己讀這本書是娛樂,還是解決問題?
第二步、學會用思維導圖梳理這本書作者的邏輯框架,提煉關鍵詞和金句,加入自己的啟發。
第三步、覆盤這本書的要點。
第四步、確定演講或分享主題
第五步、演講分享步驟:
1、問問題,自己提出問題或問別人問題
2、提出主題,明確分享目的
3、正面觀點123點
4、反面觀點123點
5、重複結論。
6、給出落地方案。
當你學會了問為什麼的時候,你的思維就有層次感了,
當你學會了做任何事都有目的,你的工作和閱讀效果會大大提高,
當你學會用思維導圖整理管理和案例時,你的演講分享會更加的有邏輯,思路非常清晰。
希望你能受益。
這個看天賦的。
有的人就是記性好,
有的人看幾遍也說不好,
或者只去記住裡面的幾個重點。
或者強迫自己去多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