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掀開科學的超短裙
-
2 # 艾特利亞
易碎雙腔龍是由古生物學家愛德華·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所聘請的化石收藏家Oramel Lucas於1877年所挖掘的。Lucas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卡農城北方的花園公園發現這個部分脊椎(神經弓及神經棘),接近發現
圓頂龍
的礦場。毫無疑問,易碎雙腔龍是歷史上最長最重的恐龍,甚至最大體重比藍鯨
還要大。它長達35米,和樑龍有近緣關係。
答案:只能說在目前發現中,恐龍中的“最重量級選手”,最可能的是阿根廷龍。
對,不是易碎雙腔龍、地震龍、超龍、巨體龍等等。
其實在科學界,通常不會定義“最大的恐龍”“最重的恐龍”這類概念,因為這些都不太準確。
相比於體重,體型還相對容易估算,畢竟可以依據發現的化石;而體重估算就沒這麼幸運了,因為化石很少有骨骼之外的資訊,內臟什麼的都只能按照現有生物來推算。
但就算是化石,也很少有發現完整的,大多都只有身體的一小部分,所以很多恐龍的體型也是估算,並非直接依據完整的骨架來測算。
所以隨著研究的深入、新證據的不斷髮現,這個答案也很可能會改變。
拋開科學的準確性,大眾是非常樂於接受“最大”“最重”等描述,那我們就來展示一下“恐龍界前三胖”:
No.1 阿根廷龍:體長25-39.7米,體重50-96.4噸。
比北京地鐵的2節車廂還長2米,就算這兩節車廂塞滿客人(假設滿載245人,平均體重60公斤),還差一20多噸才能趕上阿根廷龍的最大體重。
No.2 巨大南極龍:體長23-33米,體重39.5-80噸。
No.3 南方巨像龍(Notocolossus gonzalezparejasi,非“南巨龍”):體重44.9-75.9噸。
為什麼有很多人會說是易碎雙腔龍或者地震龍等呢?其實這就說明了科學研究在不斷髮展。
地震龍,後來被確認為是一種樑龍,不再是獨立的物種了;
易碎雙腔龍,不僅化石找不到了,而且還被曾經研究資料的印刷錯誤所誤,錯估體長約為58米,對,這個是錯的,儘管可能體型還是很大,但留下來可用的證據太少了,除非有新的證據來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