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紫外光譜中,波長單位用nm(奈米)表示。紫外光的波長範圍是10~380 nm,它分為兩個區段。波長在10~200 nm稱為遠紫外區,這種波長能夠被空氣中的氮、氧、二氧化碳和水所吸收,因此只能在真空中進行研究工作,故這個區域的吸收光譜稱真空紫外,由於技術要求很高,目前在有機化學中用途不大。波長在200~380 nm稱為近紫外區,一般的紫外光譜是指這一區域的吸收光譜。波長在400~750 nm範圍的稱為可見光譜。常用的分光光度計一般包括紫外及可見兩部分,波長在200~800 nm(或200~1000 nm)。
分子內部的運動有轉動、振動和電子運動,相應狀態的能量(狀態的本徵值)是量子化的,因此分子具有轉動能級、振動能級和電子能級。通常,分子處於低能量的基態,從外界吸收能量後,能引起分子能級的躍遷。電子能級的躍遷所需能量最大,大致在1~20 eV(電子伏特)之間。根據量子理論,相鄰能級間的能量差ΔE、電磁輻射的頻率ν、波長λ符合下面的關係式
ΔE=hν=h×c/λ
式中h是普朗克常量,為6.624×10^-34J·s=4.136×10^-15 eV·s;c是光速,為2. 998×10^10 cm/s。應用該公式可以計算出電子躍遷時吸收光的波長。
許多有機分子中的價電子躍遷,須吸收波長在200~1000 nm範圍內的光,恰好落在紫外-可見光區域。因此,紫外吸收光譜是由於分子中價電子的躍遷而產生的,也可以稱它為電子光譜。
在紫外光譜中,波長單位用nm(奈米)表示。紫外光的波長範圍是10~380 nm,它分為兩個區段。波長在10~200 nm稱為遠紫外區,這種波長能夠被空氣中的氮、氧、二氧化碳和水所吸收,因此只能在真空中進行研究工作,故這個區域的吸收光譜稱真空紫外,由於技術要求很高,目前在有機化學中用途不大。波長在200~380 nm稱為近紫外區,一般的紫外光譜是指這一區域的吸收光譜。波長在400~750 nm範圍的稱為可見光譜。常用的分光光度計一般包括紫外及可見兩部分,波長在200~800 nm(或200~1000 nm)。
分子內部的運動有轉動、振動和電子運動,相應狀態的能量(狀態的本徵值)是量子化的,因此分子具有轉動能級、振動能級和電子能級。通常,分子處於低能量的基態,從外界吸收能量後,能引起分子能級的躍遷。電子能級的躍遷所需能量最大,大致在1~20 eV(電子伏特)之間。根據量子理論,相鄰能級間的能量差ΔE、電磁輻射的頻率ν、波長λ符合下面的關係式
ΔE=hν=h×c/λ
式中h是普朗克常量,為6.624×10^-34J·s=4.136×10^-15 eV·s;c是光速,為2. 998×10^10 cm/s。應用該公式可以計算出電子躍遷時吸收光的波長。
許多有機分子中的價電子躍遷,須吸收波長在200~1000 nm範圍內的光,恰好落在紫外-可見光區域。因此,紫外吸收光譜是由於分子中價電子的躍遷而產生的,也可以稱它為電子光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