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少年七旬
-
2 # 石門老馬
我經歷過!
大年初一,新春伊始永珍更新!
在我們這裡早晨六點鐘,天剛矇矇亮。人們開啟街門放掛鞭炮,就會自覺的到十字街口集合,穿戴整齊,去長輩家磕頭拜年。大街上熙熙攘攘的充滿了拜年的人群。
我們家族大!老、中、少、三輩有五十多口男人需要拜年,集合到四十多人就開始行動。由歲數大!有威望的人帶頭!先給近門歲數大的長輩磕。
一進門,帶頭人喊!⺀祝xⅹ大輩
″,大家接著一齊喊⺀新年快樂″!然後一字排開合手合實,雙膝跪下、拜三下,就起來走下一家。
這一天不管城裡村裡當官裡務農裡,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準時參加。這是傳承!是一個家族的統一行幼!更是一個家族團結興旺、凝心聚力的體現。
在農村!走親戚有時間約束!比如初二回娘;初五走"乾親";初三、初四、初六!去姥姥、姑姑、姨姨家!
六、七、八十年代,串親戚挎紅布包裹的藍子,裡面裝上饃頭。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人們都買件奶帶點水果和特產去走親戚!
不管啥時候!一見面問寒問暖祝新年快樂,再跪倒磕頭。老人們還會給小孩們壓歲錢呢!
先人傳流下來的拜年、串親戚!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它不是迷信。它千錘百煉經受了歷史的考驗戰火的洗理!能傳承下來,並且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充分說明了存在的價值和魅力!對於尊老愛幼!和諧社會大有好處。
!
-
3 # 郭潤華
在老家長盛此風,說白點家鄉人把此作為孝的體現,尊老的舉動。小時候去拜年,在最親的家族家或年長面前一般會行此禮,有時,還有紅包的收穫。現在此風還在傳承,不過最大的特點是紅包多了,份量重了。
-
4 # 手機使用者L蓑笠翁
家裡有長輩,過年了拜拜年還是必要的,至於磕頭,個人覺得都這個年代了,真的大可不必了吧!這種形式太不現代了,應該從我們的生活中去除才對。
-
5 # 農人聊農事
大年初一給長輩磕頭,初二到初四到親戚家磕頭,我們這兒自古以來從未改變,當然我也是其中一個啊。我來講一講我們這兒春節拜年習俗。
大年初一給長輩拜年是要磕頭的,先自家老人後本族長輩,哪是必須倆膝蓋著地磕頭。然後到村裡鄰居家給長輩磕頭。
大年初二開始一直到初四到親戚家裡拜年,先近親後遠親是有順序的,先老孃舅舅家家後姑姑姨姨家再加上姐姐家哪是必須去年。一般來講三天是足足有餘,如果親戚家數多可以一天串幾個門,當然中午要在最親近的親戚家吃飯啦。告訴你也要雙膝著地磕頭拜年,儘管長輩做出攔你下拜的動作和口中說算了算了,你也要磕頭在地。否則他們在你背後說你沒教養不懂事。
在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沒出嫁的女孩是不拜年的。但作為長輩要一樣看待小孩子,壓歲錢不論男孩女孩一樣要給呀,否則小孩們會說你是小氣的,錢多錢少不要緊主要是圖個喜氣。
中國是個禮儀大國,過年拜年是幾幹年傳統文化,平常不管有什麼過節,利用過年這個機會互想走動走動,什麼恩恩怨怨一了百了。
回覆列表
大年初一去給長輩磕頭,走親戚還要磕頭都親身經歷過,直到現在我們當地風俗大年初一不論年齡大小男女必須給長輩跪地磕頭,(女孩,沒出嫁的閨女是不能磕頭的),閨女不論出沒出嫁是不能在孃家磕頭。
記的小時候大年初一早上就開始給村裡長輩磕頭,早上開始一家一家的給長輩磕頭,進大門後先搶拾地上的啞鞭炮,再進正房給長輩跪地磕頭,磕頭能掙到長輩給的糖果,直到中午才能完成,小孩子們聚成一塊看誰搶的啞鞭炮、磕頭掙的糖果多,那個時侯真是無比的高興。
大年初二開始跟隨大人走親戚,進門先給長輩跪地磕頭,然後長輩就給押歲錢,(一般二毛錢,最高的一元錢)一天一家,小時候最喜歡中午在親戚家吃午飯,因為能吃到饅頭和肉,回想小時候過年,穿新衣服又吃好的,又放鞭炮,又走親戚,磕頭又能掙押歲錢,真是即高興又興奮。
祖傳的風俗習慣至今變化不大,最主要的就是過年給本村長輩跪地磕頭,和走親戚給長輩跪地磕頭至今一變沒變。